图书介绍

法律的性别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律的性别分析
  • 孙文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24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法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的性别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法律之性别分析的理论前提1

一、“性”的二重性的内涵2

二、“性”的二重性之逻辑起点:“性别”的概念10

三、“性”的二重性之于法学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1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立场26

第一章 法律建构性别关系的历史进程37

第一节 法律建构性别关系的起点:性别支配主体的易位37

一、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37

二、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支配地位是法律建构社会性别的逻辑起点40

第二节 奴隶制的性别法律制度41

一、希腊城邦国家的性别法律制度41

二、《汉穆拉比法典》规定的性别法律制度45

三、《摩奴法论》中的性别法律制度48

四、罗马法规定的性别法律制度51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的性别法律制度54

一、日耳曼法对妇女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55

二、教会法规定的性别制度59

三、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性别法律制度63

第四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性别法律制度的特点66

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居支配地位的社会性别制度已被普遍地法律化66

二、两性不平等的性别制度隐藏在更为尖锐的阶级矛盾之中67

三、前资本主义法律构建的性别制度维持了两性之间的基本和谐68

四、不平等性别关系的意识形态化69

五、前资本主义的性别法律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69

第二章 性别建构的法律机制71

第一节 性别的社会化与法律化71

一、人的社会化与性别的社会化71

二、性别的法律化76

第二节 性别之法律建构的外在方式、内在机理及社会场域80

一、法律建构社会性别的外在方式——法律制度中的女性形象80

二、法律建构社会性别的内在机理83

三、性别之法律建构的社会场域86

第三节 性别关系与法律的互动89

一、两性互动的角色理论视角90

二、作为反映性别关系现状的法律91

三、作为推动法律发展动力的性别关系94

第三章 显性性别冲突与法律制度的互动99

第一节 显性性别冲突生发的动因与表现形态99

一、作为引发性别冲突根本动因的工业革命100

二、性别冲突发生的原因101

三、显性性别冲突的表现形式108

第二节 显性性别冲突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变迁113

一、法国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初期性别法律制度的滞后及其后的立法改革115

二、美国早期法律制度中的性别不平等及其法律改革128

第三节 苏联法律制度对性别冲突的平抑140

一、宪法、劳动法对妇女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保护142

二、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法律保护145

三、苏联法律制度保障女性权利的基本特点148

四、苏联妇女的实际生活状况150

第四节 理论的总结152

一、促成性别平等的两种不同法律变革模式152

二、两种不同性别法律制度变革模式的理论基础153

三、难觅均衡支点的天平158

第四章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与性别法律意识形态的解构163

第一节 性别歧视法律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164

一、性别歧视之法律意识形态的理论表述164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71

第二节 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79

一、女性主义法学型塑其认识论、方法论的动因180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182

三、女性主义法学的方法论188

四、认识论抑或是方法论?194

第三节 女性主义法学对法律思想与制度的批判196

一、女性主义法学对自然法、社会契约与国家理论的批判196

二、女性主义法学对传统自由主义法学思想的批判201

三、女性主义法学对具体法律制度的批判——以对妇女之暴力的批判为例205

第四节 对女性主义法学之批判的批判211

一、美国女性主义法学的基本特征212

二、美国女性主义法学的内在矛盾214

第五章 性别正义的法律之维220

第一节 法律有性别吗?220

一、从“性别的法律”到“法律的性别”220

二、女性主义论证法律性别的不同方式221

三、法律有怎样的性别?223

第二节 性别正义的法律两难228

一、性别平等还是性别正义?228

二、推进性别正义的差异基线238

三、性别差异提出的“平等”法律难题及破解241

第三节 性别正义的法律进路244

一、可行的保守主义的性别正义观244

二、无视差异的性别正义:形式平等的法律保障246

三、重视差异的性别正义:实质平等的法律保障251

四、实质与形式平等之间的阿基米德支点257

第六章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法264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性别法律制度及意识形态265

一、中国传统的性别法律制度266

二、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强化了女性从属于男性的法律地位270

三、中国传统性别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273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性别法律制度的挑战276

一、太平天国制定的新型性别法律制度276

二、戊戌维新时期妇女解放理论的发展与实践278

三、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80

四、五四运动时期对妇女解放理论的阶段性总结282

五、妇女解放之理论与实践对国民政府相关立法的影响28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塑造新型两性关系的法律努力(1921—1978)286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塑两性关系格局的法律制度287

二、陕北革命根据地对两性关系的法律调整289

三、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的法律保障292

四、社会主义政权改善女性社会生活状况的启示295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性别角色冲突及法律对策299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299

二、当前我国的性别冲突状况及其原因303

三、缓解我国当前性别冲突的法律对策309

结束语319

一、变动不居的两性关系格局319

二、性别正义:一个“麻烦”问题321

三、性别正义也是男性的问题324

参考文献326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