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法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保护法教程
  • 韩德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2248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1

一、环境1

二、环境问题3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法13

一、环境保护13

二、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16

三、环境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18

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学20

一、环境保护法学的概念20

二、环境保护法学体系21

三、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方法23

一、环境保护法的定义25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25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25

二、环境保护法的特点27

三、环境保护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29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31

一、环境保护法的任务31

二、环境保护法的目的33

三、环境保护法的作用34

第三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37

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37

二、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产生和发展39

三、我国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42

第四节 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45

一、环境保护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45

二、环境保护法对人的适用范围47

三、环境保护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49

第五节 环境保护法体系53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53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55

第三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64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64

一、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概念64

二、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意义65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65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概念65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形成66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意义67

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贯彻68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概念69

第三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69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意义70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贯彻71

第四节 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72

一、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概念72

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意义74

三、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贯彻75

第五节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75

一、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概念75

二、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意义76

三、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贯彻76

第四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78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78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意义78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发展80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81

第二节 “三同时”制度84

一、“三同时”制度的概念和意义84

二、“三同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84

三、“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85

第三节 征收环境保护费制度86

一、征收排污费制度86

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90

第四节 许可证制度92

一、许可证制度的概念和意义92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93

三、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主要内容94

四、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排污权交易95

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96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96

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97

三、限期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97

第六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98

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98

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99

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的主要内容99

第五章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101

第一节 环境标准101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意义101

二、环境标准体系103

三、环境标准的制定105

四、环境标准的实施与监督106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的意义109

第二节 环境监测109

二、环境监测网111

三、环境监测报告制度112

第六章 保护土地、水和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117

第一节 保护土地的法律规定117

一、土地的概念和保护土地的意义117

二、保护土地的法律规定118

第二节 保护水的法律规定125

一、水的概念和保护水的意义125

二、保护水的法律规定126

第三节 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129

一、矿产资源的概念和保护矿产资源的意义129

二、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130

一、森林的概念和保护森林的意义135

第一节 保护森林的法律规定135

第七章 保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和渔业资源的法律规定135

二、保护森林的法律规定136

第二节 保护草原的法律规定141

一、草原的概念和保护草原的意义141

二、保护草原的法律规定142

第三节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规定144

一、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规定144

二、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规定147

第四节 保护渔业资源的法律规定150

一、渔业资源的概念和保护渔业资源的意义150

二、保护渔业资源的法律规定150

二、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154

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意义154

第一节 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154

第八章 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154

第二节 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157

一、防沙治沙的概念和防沙治沙的意义157

二、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158

第九章 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164

第一节 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164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意义164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165

三、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166

第二节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170

一、风景名胜的概念和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意义170

三、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171

二、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概况171

第三节 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174

一、森林公园的概念和保护森林公园的意义174

二、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情况175

三、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175

第十章 保护城乡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法律规定178

第一节 保护城乡环境的法律规定178

一、保护城市环境的法律规定178

二、保护乡村环境的法律规定181

第二节 保护农业环境的法律规定183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保护农业环境的意义183

二、保护农业环境的法律规定184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188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188

第十一章 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法律规定188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191

第二节 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194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194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195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97

第三节 防治水污染的法律规定214

一、水污染的概念214

二、水污染的危害215

三、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16

第十二章 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法律规定225

第一节 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225

一、海洋环境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225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227

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228

第二节 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法律规定242

一、环境噪声的概念和特点242

二、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243

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44

第十三章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250

第一节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法律规定250

一、固体废物的概念和特点250

二、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252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53

第二节 防治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266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其污染危害266

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68

第一节 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规定277

一、放射性污染的概念277

第十四章 防治放射性污染、农药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规定277

二、放射性废物的危害278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79

第二节 防治农药污染的法律规定283

一、农药污染的概念283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285

三、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87

第三节 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规定290

一、电磁辐射污染的概念290

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90

第一节 行政责任概述292

一、行政责任的概念292

第十五章 行政责任292

二、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293

三、行政制裁的概念296

第二节 行政处罚297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297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301

三、行政处罚的情节303

四、行政处罚的种类306

五、行政处罚的程序314

第三节 行政处分324

一、行政处分的概念324

二、行政处分的程序326

三、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327

第一节 民事责任330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330

第十六章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330

二、无过错责任333

三、公害民事责任的形式340

四、追究公害民事责任的程序344

第二节 刑事责任351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351

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354

第十七章 国际环境保护法371

第一节 国际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保护371

一、国际环境问题371

二、国际环境保护373

第二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375

一、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概念375

二、国际环境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375

三、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378

四、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380

第三节 中国对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则立场381

一、中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381

二、中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383

第四节 我国参加的主要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文件384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384

二、《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385

三、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条约386

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87

五、《生物多样性公约》388

六、《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89

七、《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389

八、《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389

九、《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