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2393788.jpg)
- 林启彦编著 著
- 出版社: 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586414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增订版序1
● 第一章 先秦学术思想1
第一节 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兴盛的原因2
序3
第二节 各主要学派学说的特点4
甲、各主要学派学说的基本特色4
乙、儒墨道法四家学说的比较6
第三节 儒家学派8
甲、孔丘8
乙、孟轲17
丙、荀况22
丁、附录:孔、孟、荀的学术思想异同比较表26
第四节 墨家学派27
第五节 道家学派31
甲、老聃31
乙、庄周37
丙、附录:一、老庄学说思想的比较42
二、老庄学说思想异同表44
第六节 名家学派45
甲、惠施45
乙、公孙龙50
第七节 法家学派53
甲、早期法家学派的学说要旨53
乙、韩非55
丙、韩非的思想与先秦各家的关系57
第八节 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衰落的原因61
第二章 两汉学术思想65
第一节 黄老学派的兴衰66
甲、黄老学派的起源66
乙、黄老学说盛行的主要原因67
丙、黄老学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68
丁、黄老学说的衰替75
戊、附录:两汉的黄老学者和政治人物表76
第二节 儒术与经学77
甲、董仲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77
乙、董仲舒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81
丙、独尊儒术的影响87
丁、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88
第三节 阴阳灾异学说的流行98
甲、汉代阴阳家的始祖——邹衍98
乙、汉代阴阳五行家学说思想的渊源102
丙、阴阳五行学说思想的影响110
第四节 谶纬之学的盛衰113
甲、谶纬之学的内容及其作用113
乙、谶纬盛行的原因115
丙、谶纬的兴衰过程117
丁、谶纬的影响120
第三章 魏晋至隋唐学术思想122
甲、何谓玄学12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123
乙、何谓清谈125
丙、魏晋玄学勃兴的原因126
丁、魏晋玄学的基本内容128
戊、魏晋玄学的演变与派别130
己、魏晋玄学的影响与贡献155
庚、附录:魏晋南北朝玄学派别略表162
甲、魏晋南北朝的经学16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经学163
乙、隋唐的经学169
第三节 唐代的儒佛融和171
甲、儒佛融和的背景和条件171
乙、韩愈的学术思想174
丙、李翱的学术思想177
丁、唐代儒佛融和的征象及其对宋代理学兴起的贡献 179
戊、附录:韩愈、李翱的学说思想与宋明理学重要概念比较表181
第四章 宋明学术思想182
甲、宋代理学的由来及其基本内容183
第一节 宋代理学183
乙、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184
丙、宋代理学的派别186
丁、周敦颐的学术思想187
戊、邵雍的学术思想191
己、张载的学术思想193
庚、二程(程颢程颐)的学术思想197
辛、朱熹的学术思想204
壬、陆九渊的学术思想211
癸、附录:一、宋代理学家学说内容一览表218
二、朱熹、陆九渊学说思想异同表220
第二节 明代理学221
甲、陈献章的学术思想(附湛若水)221
乙、王阳明的学术思想224
丙、晚明王学231
丁、附录:一、陈白沙学说简表234
二、王阳明学说体系略表235
第三节 宋明理学总评236
第五章 清代学术思想238
第一节 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向与特色239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经世致用之学242
甲、顾炎武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242
乙、黄宗羲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245
丙、王夫之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247
丁、顾、王、黄三先生对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影响 253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学术成就255
甲、乾嘉考据学派的渊源256
乙、乾嘉考据学派的形成及发达的原因257
丙、乾嘉考据学派的派别及其成就259
丁、浙东学派及其成就270
第四节 道咸同光间今文经学的复兴274
甲、清代今文经学的名称与基本内容274
乙、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275
禄的学术思想276
丙、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的先导——庄存舆与刘逢276
丁、龚自珍、魏源的学术思想278
戊、康有为的生平和学术思想283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288
第一节 导言290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由来与成因291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295
甲、新文化运动的分期295
乙、《新青年》的创刊296
丙、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98
丁、新文化倡导者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303
一、蔡元培 303
二、陈独秀 308
三、胡适 313
四、李大钊 318
五、鲁迅 323
六、钱玄同 327
七、吴虞 330
第四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波332
甲、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32
乙、思想文化的论战335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335
二、中西文化论战340
三、科学与玄学论战344
第五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46
甲、知识界的分裂346
乙、白话文学的发荣滋长347
丙、思想解放与知识界的分裂352
丁、社会政治运动的昂扬353
第六节 总结357
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357
乙、附录:一、新文化倡导者学术思想简表359
二、三次论战内容简表363
注释369
参考书目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