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本秩序 桓谭与两汉之际阐释思想的定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本秩序 桓谭与两汉之际阐释思想的定型
  • 孙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13805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本秩序 桓谭与两汉之际阐释思想的定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文本秩序与两汉之际的桓谭研究1

一、“文本秩序”的提出2

二、“两汉之际”与桓谭的出场5

三、桓谭研究综述6

第一章 文本秩序下的桓谭与两汉之际的文本背景16

第一节 桓谭青年时代与汉元、成之际的学术状况19

第二节 桓谭在汉哀、平时期的学术与文学活动24

第三节 桓谭后期学术与文学思想的变化——以王莽新朝与汉光武帝时期为中心30

第四节 文本“秩序性”与两汉之际的文本概貌38

第二章 “文本秩序”与桓谭著述45

第一节 桓谭著述文献考证45

一、《新论》的篇卷问题46

二、《桓谭集》文献辨析48

三、《乐元起》的书名与性质52

四、《琴操》作者及相关材料辨析55

五、《太初历法》考辨60

第二节 《新论》亡佚时间考61

第三章 文本“微澜”:桓谭与两汉之际古文经学的文本诠释64

第一节 桓谭所见经学文献辨析64

《易》65

古《尚书》68

古《礼记》68

古《论语》68

古《孝经》69

《春秋》三传69

第二节 桓谭的经学思想70

第三节 桓谭反对《左传》立博士与两汉之际谶纬之关系75

一、光武帝初年《左传》立于学官的斗争76

二、《左传》与谶纬的关系与桓谭对谶纬的态度79

三、桓谭反对立《左传》博士是反对《左传》的谶纬化82

第四章 秩序的形成:桓谭与两汉之际史学文本的阐释85

第一节 桓谭主要的史学思想85

第二节 秩序的形成:桓谭对汉代史料文献的认识95

一、《史记》“太史公”平议96

二、桓谭非《公孙龙子·迹府》首节作者101

第五章 另一种秩序:桓谭与两汉之际音乐文本的诠释思想103

第一节 桓谭的音乐职官与音乐才能104

一、桓谭音乐职官105

二、桓谭好琴109

三、桓谭好“郑声”111

第二节 桓谭对“操”的音乐阐释及其文学内涵116

第三节 “四时五行”与两汉之际的“四声五色”——桓谭对“四时五行之乐”的贡献122

第六章 两汉之际子书文本的定型——以桓谭政治与军事思想为例131

第一节 桓谭的“帝王师”与军事思想131

一、王霸思想132

二、识体133

三、禁报私仇、重本抑末135

四、辅佐思想135

五、军事思想135

第二节 桓谭的“贤有五品”观——兼论汉代人才选拔的标准、方法、问题与意义138

第七章 文本秩序的“新”与“旧”——桓谭与两汉之际的文学144

第一节 文本秩序与“尚新”思潮——《新论》与西汉诸子文学的“尚新”传统144

一、陆贾《新语》与汉代诸子“新书”的起源146

二、《新语》撰作的历史背景与西汉诸子“尚新”思潮的形成151

三、汉代诸子“新学”的传承及其思想渊源161

第二节 文本秩序中的文体新变——兼论桓谭《新论》的文体开创意义171

第三节 文本秩序与文学新风——桓谭奏疏与两汉之际政论文的新气象179

第四节 秩序中的文本“旧义”与文学“新说”——诸子“短书”与汉代“小说”的早期形态185

一、先秦“简策”与“短书”186

二、“短书”的“譬谕”性质及汉代“小说”与“说”的分野191

三、汉代的“小说”观念及其对后世的规定意义199

第五节 文本秩序与文风转折:“不及丽文”与两汉之际的文风转变205

一、桓谭在文学、学术上的成绩206

二、“不及丽文”的时代风气与辞赋谶纬化对文风转变的影响210

三、“长于讽论”与两汉之际诸子文风定型的文学分析215

第六节 秩序与传承:桓谭论赋与汉赋的“讽谏”传统222

一、由《道赋》篇看桓谭时代的学赋与作赋223

二、桓谭论赋及其评价标准227

三、汉赋“讽谏”传统的式微及其形式变化232

第七节 文本秩序的成熟:两汉之际文学理论批评思想的定型237

一、“讽”与“劝”:扬雄理解“靡丽之赋”的两把钥匙238

二、扬雄时代赋论思想的变化与“壮夫不为”的由来241

三、扬雄与两汉之际赋学批评思想的定型246

第八章 秩序的边缘(上):桓谭“形神”论与两汉之际的仙道思想250

第一节 边缘与边界:桓谭与两汉之际的神仙、养生观254

第二节 从秩序到秩序:刘伶饮酒、服饵思想与桓谭“隐沦”之渊源261

一、酒与德:刘伶《酒德颂》的核心要旨262

二、《酒德颂》与饮酒、服饵之关系266

三、“隐沦”之术274

四、刘伶“酒德”观的儒家思想及其文体渊源280

第九章 秩序的边缘(下):桓谭与两汉之际的方术思想286

第一节 秩序的“三脚架”:桓谭与两汉之际的天文、历算与阴阳五行思想286

一、天文286

二、历算290

三、阴阳五行291

第二节 秩序边缘的深处:星象变化与历史疑案293

第三节 桓谭与两汉之际的灾变、怪异思想302

第四节 桓谭“抑谶”与两汉之际的“黄白”之术308

第十章 秩序“余波”:两汉之际文本阐释思想的文学影响315

第一节 秩序中的人与文:桓谭在两汉之际的学术交游315

一、桓谭与扬雄的学术交往316

二、桓谭与刘歆的学术交往320

三、桓谭与班嗣的交往322

第二节 秩序的巩固与延续:桓谭对王充学术思想的影响323

第三节 秩序的理论化:桓谭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328

结语335

参考文献338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