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 刘彦平,田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3192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市场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市场治理概论1

第一节 市场治理的含义、主体、对象和途径1

一 市场治理的含义和主体1

二 市场治理的对象1

三 市场治理的途径3

第二节 信息视角的市场治理研究缘起——新型市场失灵5

一 规则失灵与市场失灵6

二 新型市场失灵的形成及其解释力10

三 新型市场失灵与传统市场失灵的异同14

第三节 市场治理的目标21

一 市场治理的核心目标是诚信交易22

二 市场治理的诚信目标不同于伦理学、金融学和法学意义的诚信22

第四节 市场诚信治理的意义25

一 市场治理关乎市场存亡25

二 市场治理的效率意义28

第二章 市场治理模式创新——信息剩余论29

第一节 信息剩余的含义29

一 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与信息剩余29

二 约拉姆·巴泽尔产权理论与垄断条款理论的启示33

三 信息剩余论的实践基础34

第二节 信息剩余的作用35

一 信息剩余促成基础契约36

二 信息剩余使基础契约有效执行38

三信息剩余减少基础契约纠纷39

第三节 信息剩余的作用机理41

一 利益相容机制41

二 信息平衡机制42

第四节 信息剩余的特点43

一 避免潜在损害43

二 信息剩余的内在约束44

三 信息剩余不同于道德准则44

四 信息剩余的低成本45

第五节 信息剩余与信息不对称理论比较46

一 信息剩余不同于信息不对称47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沿革47

第三章 基于信息剩余理论的制度建设50

第一节 退货制度的经济学诠释50

一 退货制度生成的根源50

二 退货制度是一种信息剩余制度51

三 退货制度的作用机理52

四 退货制度的优势54

第二节 作为补充性契约的信息剩余制度建设57

一 补充性契约的概念及由来57

二 补充性契约的效力及其作用机理58

三 信息剩余的独占61

四 补充性契约的扩展——专家导购制62

五 契约效力的根源63

六 制度空间与私有信息的化解64

第四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劳动力市场分配问题75

第一节 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75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75

二信息优势者分余77

第二节 初次分配失衡的化解路径78

一 自我人力资本提升的微观化解路径78

二 多元在场性合作社会治理模式的宏观化解路径81

第五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民工市场问题86

第一节 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比较研究86

一 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三个概念的诠释87

二 三个概念的多维比较87

第二节 三个概念及其比较研究的意义90

一 三个剩余、农民工消费结构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相互促进90

二 三个剩余理论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诠释93

三 对现实经济问题诠释和引导的路径拓宽94

四 马克思资本逻辑与信息逻辑的关系95

第六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商业保险市场问题98

第一节 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与理赔难98

一 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98

二 理赔难——货币信息弱势的主要表现100

三 怎样看待保险欺诈这种“货币强势”现象102

第二节 商业保险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危害与化解103

一 保险诚信使保险人面临危机103

二 投保人的回避效应、缄口效应和抬腿效应105

三 保险人是保险诚信的关键107

四 被保险人的诚信问题109

第七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教育市场问题111

第一节 教研室连带责任制度设计原则111

一 奖惩对称原则111

二 激励相容原则112

三 管理系统化原则112

第二节 连带责任制度的制定113

一 连带内容113

二 连带责任特点115

第三节 连带责任制度的有效性机理116

一 利益相关机制116

二 效用强化机制117

三 组织歧视机制118

四 教研室声誉机制118

第八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120

第一节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20

一 现实中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凸显120

二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21

第二节 人才培养的困惑122

一 家庭投资的困惑122

二 贷款机构的困惑123

三 人才聘用者的困惑124

四 国家的困惑125

第三节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危害及出路126

一 对投资者的重要影响126

二 人力资本投资者的公平回报127

第九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债务市场问题128

第一节 债务市场中的诚信关系128

一 债务诚信的根基128

二 债务的歉疚机制129

第二节 债务市场诚信建设制度化130

一 多因素合力130

二 诚信记录的一票否决制130

第十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循环经济问题1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31

一 实践背景131

二 政策背景132

三 理论背景136

第二节 河北省循环经济研究现状136

一 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评价136

二 国外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评价137

第三节 河北省循环经济内容137

一 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的含义137

二 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现状138

三 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危害140

四 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成因140

五 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出路142

六 对策和建议143

第十一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公共政策问题145

第一节 信息成本的降低与公共政策需求145

一 信号失灵145

二 信号维护成本比较及选择146

第二节 信号规制与制度交易147

一 制度交易分类147

二 信号规制的归属148

三 规制信号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148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制度的多级委托—代理风险151

一 利己本能与社会角色冲突的本质规定151

二 利己本能和社会角色的冲突是委托人风险产生的根源153

三 启示155

第十二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医疗市场问题156

第一节 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及其矛盾156

一 医患关系的多个视角156

二 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表现及危害160

三 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原因163

第二节 病人治疗跟踪制166

一 已有应对措施及其局限性166

二 病人治疗跟踪制度安排174

第十三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问题177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177

一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表现177

二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总体布局的危害179

第二节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180

一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180

二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信息视角的治理机制设计182

第十四章 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网络市场问题185

第一节 网络市场诚信问题185

一 网络市场的特点185

二 网络市场的货币信息弱势185

第二节 网络市场治理机制187

一 拆包后付款187

二 网络市场治理机制的博弈论诠释188

参考文献192

后记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