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探寻失落的辉煌 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探寻失落的辉煌 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477379.jpg)
- 周树立,王昊,韩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6119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版画-年画-研究-开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探寻失落的辉煌 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 学术史回顾及研究意义1
一、研究现状1
1.历史学角度研究年画的发展史1
2.民俗学的角度研究传统年画2
3.美学或者艺术学的视角研究传统年画3
4.文献学视角对年画的搜集和整理4
5.文化视角对年画的研究5
6.海外对传统年画的研究8
二、选题意义19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22
1.历史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22
2.“文化”及背后之“人”的关注23
3.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论24
4.图像史学的研究方法25
5.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文献史料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6
导论二 曾经的辉煌与艳俏的失落28
一、文明的辉煌成就29
1.文明“高”与“正”29
2.其发源之早33
3.其影响之大34
4.其历时之长38
5.其规模之大39
二、变迁中暗淡失落41
1.年轮转换年画遇冷变暗的历史考察41
2.年画面临的市场危机42
3.朱仙镇年画生存堪忧43
4.年画艺人的知识局限和眼界提升等亦亟待解决47
5.创新以解决朱仙镇年画风格乏“潮”的问题48
三、“东方之花”能否再芬芳51
1.小年画“大”文化53
2.保护中谋发展56
3.非遗对接“互联网+”愿景可期58
4.不能让传统年味儿仅存记忆中61
5.实作理路,路在脚下63
第一章 朱仙镇年画的历史概况与田野经历67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67
1.民间传说与起源之辨67
2.关于年画的界定与称呼70
3.宋都开封与年画72
4.宋太祖与年画73
5.戏曲故事与年画74
6.年画业兴旺与战乱影响75
7.钩沉辑佚经典作品75
二、木版年画演进的轨迹79
1.技术之源79
2.套色工艺80
3.画面素材80
4.宋元文化“双重”繁荣81
5.鼎盛的明代82
6.近代朱仙镇年画8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年画业86
8.非遗时代的年画88
三、重要画店与艺人群体90
1.朱仙镇庙会与“打码子”90
2.主要画店与艺人群体91
3.现代画店的经营模式103
四、田野经历——对朱仙镇年画的未来憧憬105
1.郭泰运见证新旧社会年画的兴衰变迁105
2.张继中、张廷旭认知的非遗时代108
3.工艺传承仍是艺人的隐忧112
4.艺人眼中的市场与画品创新113
5.民间期待与学者发声114
6.走向再辉煌的实作理路116
第二章 朱仙镇年画制售和张贴119
一、制作工艺119
1.绘制画样120
2.处理板材121
3.粘贴画样123
4.雕刻印版123
5.裁割纸张125
6.调制颜色126
7.刷印年画127
8.晾晒马子128
二、年画销售129
1.销售的概况130
2.销售的形式134
3.销售的行业知识135
三、张贴习俗136
1.门神年画的张贴习俗137
2.神像家堂类年画的张贴习俗140
3.装饰类年画的张贴习俗142
第三章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特色与文化内涵143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143
1.门神年画145
2.神像家堂年画150
3.故事年画153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155
1.朱仙镇木版年画艺诀的文化内涵156
2.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的文化内涵157
3.朱仙镇木版年画题材的文化内涵161
4.朱仙镇木版年画图案的文化内涵165
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167
1.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古朴特色168
2.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比较172
3.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比较176
4.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比较178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流变188
一、“新年画运动”的开展188
1.作为范本的“延安木刻运动”189
2.新年画运动的开展196
二、改革开放前朱仙镇年画的历史变迁201
1.新中国成立初期朱仙镇旧年画的广泛存在202
2.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活动205
3.旧年画经营者、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变迁207
4.朱仙镇年画题材、销售、技艺传承的变迁209
第五章 “非遗”时代与年画民俗的历史变迁213
一、年画社与朱仙镇年画的恢复发展的“过渡阶段”213
1.国家意志的转换213
2.地方政府与示范带头的两个木版年画社215
3.逐渐起步的年画艺人220
4.年画功能与消费群体的变迁222
二、“非遗时代”与朱仙镇年画“民”的变迁225
1.国家和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225
2.宽松空间下的市场困境229
3.“非遗”时代下的朱仙镇年画消费者及其发展232
4.“非遗”时代下的年画从业者235
5.“非遗”时代下的政府与知识分子239
三、朱仙镇年画的工艺、题材与创新242
1.朱仙镇年画制作工艺的变迁243
2.朱仙镇年画的创新与题材、体裁的变迁245
结语247
参考文献250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