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袁振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498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用教育新理念武装教师——《当代教育学》序&顾明远1
教学建议1
上篇3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3
第1节 教育的发展3
一、教育的概念3
二、学校教育制度4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5
第2节 教育学的发展12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12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7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9
第2章 当代世界教育23
第1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23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23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25
第2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29
一、规模迅速增长29
二、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30
三、内涵逐渐扩大31
四、不平等严重存在32
第3节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32
一、教育全民化32
二、教育终身化33
三、教育民主化35
四、教育信息化36
第3章 当代中国教育39
第1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39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教育历程39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教育41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改革42
第2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43
一、义务教育44
二、高中阶段教育45
三、高等教育45
四、民办教育45
五、教师46
六、教育经费46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49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49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50
中篇57
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57
第1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57
一、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57
二、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60
第2节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61
一、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61
二、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62
三、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63
四、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63
第3节 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65
一、素质的含义、分类与结构65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67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69
第5章 教师与学生71
第1节 教师71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71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75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76
第2节 学生79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79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80
三、学生的发展82
第3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84
一、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84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87
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90
第1节 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90
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90
二、现代学习理论92
第2节 学习的心理条件95
一、智力因素与学习95
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96
第3节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97
一、知识的学习过程98
二、技能的学习过程100
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102
第4节 学生的学习差异103
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103
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105
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107
第5节 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109
一、多元智力理论109
二、脑科学与人的学习112
第7章 当代课程理论120
第1节 课程理论的发展121
一、课程与课程论121
二、三大课程流派123
第2节 课程结构128
一、当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129
二、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130
第3节 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33
一、课程设置134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135
第4节 我国当代课程改革138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138
二、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141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146
第1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146
一、教学的概念146
二、教学理论及其历史演变148
三、1949年以后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151
第2节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152
一、教学目的153
二、教学阶段153
三、教学内容153
四、教学方法155
第3节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156
一、教学目标156
二、教学过程157
三、教学方法158
第4节 认知教学理论159
一、教学目标159
二、教学原则159
三、教学内容160
四、教学方法161
第5节 情感教学理论162
一、教学目标162
二、教学阶段163
三、教学方法163
四、师生关系164
第6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64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教学理论的重大发展165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165
第9章 当代教学策略170
第1节 教学策略概述170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170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171
第2节 教学设计策略172
一、教学目标设计172
二、教学内容设计175
三、教学组织设计177
四、教学评价设计180
第3节 教学实施策略183
一、导入策略183
二、讲解策略184
三、提问策略186
四、教学指导策略187
第4节 教学反思策略188
一、教学反思的历史追溯188
二、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191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91
四、教学反思的形式192
第10章 当代学校德育195
第1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195
一、道德与德育195
二、品德与德育198
第2节 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199
一、直接的道德教学200
二、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202
第3节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206
一、理论假设207
二、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210
第4节 体谅模式212
一、理论假设212
二、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215
第11章 当代教育评价220
第1节 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220
一、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220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222
三、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223
四、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225
第2节 学生评价226
一、学生评价与学业评价226
二、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227
三、几种常用的测验类型228
四、学业评价的主要类型229
第3节 教师评价231
一、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231
二、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231
三、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234
第4节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35
一、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目的和任务235
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基本内容236
三、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238
第12章 当代学校管理240
第1节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40
一、学校管理理论240
二、学校管理实践242
第2节 教师管理249
一、依靠教师办学的教师管理思想249
二、教师管理的目标和内容249
三、教师管理的方法253
第3节 班级管理256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256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和类型257
三、班级管理的过程258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260
下篇265
第13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265
第1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265
一、人力资本理论266
二、筛选理论267
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268
四、社会化理论270
第2节 教育的经济价值271
一、教育与经济的一般关系271
二、教育与经济增长274
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275
四、教育与收入分配277
第3节 教育资源的利用279
一、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279
二、教育投资的来源与分配280
三、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283
第14章 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287
第1节 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287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变287
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288
第2节 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289
一、教育平等的概念290
二、教育平等的理论292
三、教育平等的实践294
第3节 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296
一、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平等的制度根源296
二、终身教育: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297
第4节 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298
一、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的转变299
二、学习权的保障299
三、学习竞争、选拔与平等301
第5节 中国教育的民主化302
一、努力实现教育民主化303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民主化的差距和缩小304
第15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308
第1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308
一、科学、技术是什么308
二、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教育310
三、教育如何作用于科学313
第2节 教育中的科学成分315
一、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成分315
二、教育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成分318
第3节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320
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主要特征320
二、科学教育的新取向323
三、知识增长对教育的新挑战325
第16章 教育与文化328
第1节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328
一、文化概念的演变与文化的构成328
二、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30
第2节 学校文化330
一、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331
二、使理念成为共同追求331
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332
四、形成办学特色332
第3节 教师文化333
一、教师的文化类型333
二、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334
第4节 学生文化335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336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337
三、学生亚文化的类型分析338
四、学生文化研究与学校教育339
第5节 班级文化341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341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341
三、班级文化建设342
后记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