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文化修养丛书 作诗、填词、撰联百日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传统文化修养丛书 作诗、填词、撰联百日通
  • 金铁庵著;乔继堂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43977549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诗词-创作方法-中国;对联-创作方法-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统文化修养丛书 作诗、填词、撰联百日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诗百日通3

引言3

诗的原始8

诗的本质10

诗的变迁13

诗的审美16

作诗的天才19

作诗的预备23

一、熟读谨记23

二、四声辨识24

三、归韵练习25

四、属对工夫27

五、律诗平仄29

作诗的要诀32

一、相题33

二、字句34

三、立意34

四、精神35

五、气势36

六、情景36

七、风趣37

八、感慨39

九、烘托40

十、讽刺40

十一、颂扬42

十二、述事43

十三、理性44

十四、用典45

十五、承接47

十六、押韵48

各类诗的作法50

一、指事诗作法50

二、写景诗作法51

三、言情诗作法51

四、咏物诗作法52

五、怀古诗作法53

六、赓和诗作法54

七、祝贺诗作法55

八、哀挽诗作法56

九、离别诗作法56

十、联句诗作法57

作诗的步骤59

诗的体裁62

一、五言古诗63

二、七言古诗64

三、五言律诗65

四、七言律诗66

五、五言绝诗68

六、七言绝诗69

古近体诗的格式71

一、古诗每句用韵格71

二、古诗二叠促句换韵格72

三、古诗三叠促句换韵格72

四、古诗平头换韵格72

五、古诗五句格73

六、古诗六句格73

七、古诗双杀二句一换韵格73

八、古诗双杀二句换韵以后不换格73

九、古诗双杀六句三韵一变格74

十、古诗逐句韵二韵一变格74

十一、古诗八句押两韵格75

十二、古诗五句一换韵后用长短句变韵格75

十三、古诗重叠用韵格75

十四、古诗全篇皆平声格76

十五、古诗全篇皆仄声格76

十六、古诗全平全仄间句格76

十七、古诗双声格77

十八、古诗叠韵格77

十九、五言律诗正格78

二十、五言律诗偏格78

二一、五言律诗变格78

二二、五言律诗失黏格79

二三、七言律诗正格79

二四、七言律诗偏格80

二五、七言律诗变格80

二六、七言律诗失黏格80

二七、五言绝诗正格81

二八、五言绝诗偏格81

二九、五言绝诗仄韵格81

三十、五言绝诗失黏格81

三一、七言绝诗正格82

三二、七言绝诗偏格82

三三、七言绝诗仄韵格82

三四、七言绝诗失黏格83

学诗必读84

五言古诗选84

七言古诗选86

古乐府选89

五言律诗选91

七言律诗选93

五言绝诗选96

七言绝诗选98

填词百日通103

引言103

词与诗106

词的起源109

词的本质112

词的发展114

词的声调116

学词的预备118

一、学词检谱法118

二、词中的名词119

三、音调的揣摩120

四、词调的辨别120

五、句法的特点121

六、词韵与诗韵122

填词要诀125

一、五音的审辨125

二、阴阳的分别126

三、上去的辨识127

四、韵脚的支配128

五、词韵的变换129

六、调名的讲究131

七、令慢的考据132

八、字句的衬豆133

九、句法的煅炼134

十、填词的布局135

各体词的填法137

一、叠字词的填法137

二、叠句词的填法138

三、叠韵词的填法138

四、对句词的填法140

五、言情词的填法141

六、写景词的填法142

七、纪事词的填法143

八、咏物词的填法144

填词百诀146

梧桐影(吕喦)146

南歌子(温庭筠)147

一点春(侯夫人)147

花非花(白居易)148

望江南(皇甫松)148

桂殿秋(向子諲)148

甘州曲(蜀主王衍)149

江南春(寇准)149

一叶落(后唐庄宗)150

调笑令(冯延巳)150

如梦令(秦观)151

天仙子(皇甫松)151

望江怨(牛峤)152

相见欢(南唐后主)152

何满子(和凝)153

长相思(白居易)153

醉太平(戴复古)154

感恩多(牛峤)154

长命女(和凝)155

昭君怨(万俟雅言)155

酒泉子(毛熙震)156

玉蝴蝶(温庭筠)156

女冠子(牛峤)157

醉花间(毛文锡)157

点绛唇(赵长卿)158

浣溪沙(张曙)158

雪花飞(黄庭坚)159

伤春怨(王安石)159

霜天晓角(辛弃疾)160

后庭花(毛文锡)160

巫山一段云(李珣)161

菩萨蛮(李白)161

散馀霞(毛滂)162

更漏子(温庭筠)162

绣带儿(曾觌)163

柳含烟(毛文锡)163

一落索(吕渭老)164

忆少年(晁补之)164

荆州亭(吴城小龙女)165

忆秦娥(李白)165

琴调相思引(赵彦端)166

望仙门(晏殊)166

画堂春(徐俯)167

甘草子(柳永)167

阮郎归(欧阳修)168

贺圣朝(杜安世)168

人团圆(吴激)169

喜团圆(晏几道)169

海棠春(秦观)170

眼儿媚(刘基)170

阳台梦(唐庄宗)171

柳梢青(秦观)171

醉乡春(秦观)172

忆汉月(欧阳修)172

梁州令(晏几道)173

西江月(史达祖)173

惜分飞(陈允平)174

迎春乐(秦观)174

瑶池燕(苏轼)175

雨中花(晏殊)176

醉花阴(李清照)176

东坡引(赵师侠)177

临江仙(和凝)177

钗头凤(陆游)178

一剪梅(蒋捷)178

蝶恋花(苏轼)179

渔家傲(范仲淹)179

醉春风(赵德仁)180

喝火令(黄庭坚)181

玉梅令(姜夔)181

两同心(晏几道)182

月上海棠(陆游)182

西施(柳永)183

于飞乐(晏几道)183

隔簾听(柳永)184

百媚娘(张先)185

凤楼看(欧阳炯)185

柳腰轻(柳永)186

蓦山溪(张元幹)187

黄鹤引(方阙名)187

满江红(吕渭老)188

采莲令(柳永)189

凄凉犯(吴文英)189

意难忘(周邦彦)190

潇湘夜雨(赵长卿)191

玉漏迟(元好问)192

水调歌头(苏轼)193

步月(史达祖)193

珍珠簾(吴文英)194

扬州慢(姜夔)194

金菊对芙蓉(康与之)196

念奴娇(辛弃疾)197

换巢鸾凤(史达祖)197

忆旧游(张炎)198

龙山会(赵以夫)199

春从天上来(王恽)200

解连环(蒋捷)201

兰陵王(史达祖)201

夜半乐(柳永)202

莺啼序(吴文英)203

撰联百日通209

引言209

对联的起源211

对联的故事213

对联的本质217

对联的体致220

对联的句法223

对联的声调226

对联的定格229

一、借对格举例229

二、嵌字格举例230

三、流水格举例231

四、叠字格举例231

五、蝴蝶格举例232

六、自对格举例233

七、折腰格举例234

八、集句格举例235

九、无情格举例237

十、拆字格举例238

对联的分类240

一、春联的撰作法241

二、古迹名胜联的作法242

三、寺庙廨宇联作法243

四、喜寿联撰作法245

五、哀挽联撰作法246

六、祝贺联撰作法247

七、格言联撰作法248

八、碎锦联撰作法250

撰联的天才252

佳联特选254

一、春联类254

二、名胜古迹类257

三、寺庙廨宇类260

四、喜庆类265

五、哀挽类267

六、祝贺类270

七、格言类271

八、碎锦类272

对联选粹275

一、春联类275

二、名胜古迹类277

三、寺庙廨宇类280

四、喜寿联284

五、哀挽类288

六、祝贺类292

七、格言类295

八、碎锦类296

整理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