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平,周铭川,黄丽勤著 著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概说1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分类和体系1
一、刑法的概念1
二、刑法的分类2
三、刑法的体系3
第二节 刑法的性质、任务、功能和解释5
一、刑法的性质5
二、刑法的任务7
三、刑法的功能7
四、刑法的解释9
第三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15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15
二、罪刑法定原则16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1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3
第四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25
一、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26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26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31
第二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34
第一节 犯罪概念34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34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37
三、犯罪的分类41
第二节 犯罪构成44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44
二、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区别46
三、犯罪构成的层次与分类47
四、犯罪构成要件54
五、犯罪构成与犯罪性质的关系55
第三章 犯罪主体58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58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特征59
二、犯罪主体的分类60
三、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61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63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本质与内容63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划分65
三、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66
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77
第三节 单位犯罪主体80
一、单位犯罪概述80
二、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83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85
第四章 犯罪主观方面86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86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86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88
第二节 犯罪故意89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89
二、犯罪故意的种类90
三、犯罪故意的分类92
四、犯罪故意的存在时间93
五、犯罪故意的司法认定94
第三节 犯罪过失96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特征96
二、犯罪过失的种类97
三、犯罪过失的分类99
四、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100
第四节 犯罪主观方面的其他问题101
一、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101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102
三、刑法上的认识错误104
第五章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110
第一节 犯罪客体110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特征110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112
三、犯罪客体的作用和意义115
第二节 犯罪对象116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116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117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119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119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119
二、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120
第二节 危害行为121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21
二、危害行为的形式123
第三节 危害结果125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125
二、危害结果的分类126
第四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127
一、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之关系127
二、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条件说129
三、客观归责133
第七章 排除犯罪性事由138
第一节 排除犯罪性事由概述139
一、排除犯罪性事由的概念和特征139
二、排除犯罪性事由的种类140
第二节 正当防卫141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141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41
第三节 紧急避险145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145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146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148
第八章 犯罪停止形态150
第一节 犯罪停止形态概述150
一、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150
二、犯罪未完成形态与犯罪的完成形态154
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犯罪构成155
第二节 犯罪既遂157
一、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特征157
二、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158
三、犯罪既遂的类型160
四、既遂犯的处罚原则162
第三节 犯罪预备163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163
二、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165
三、预备犯的处罚原则166
第四节 犯罪未遂167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167
二、着手的标准170
三、犯罪未遂的分类171
四、未遂犯的处罚原则172
第五节 犯罪中止173
一、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173
二、犯罪中止的类型177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183
第九章 共同犯罪184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184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184
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185
三、研究共同犯罪的意义186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186
一、主体条件186
二、主观条件188
三、客观条件190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192
一、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192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193
三、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193
四、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195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196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196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198
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199
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200
五、其他共犯人及其刑事责任204
第五节 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206
一、共同犯罪与身份206
二、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停止形态208
第十章 罪数形态211
第一节 罪数论概说211
一、罪数论是什么211
二、罪数的分类212
三、罪数的判断原则213
四、罪数的判断体系与审查顺序215
第二节 实质上的一罪216
一、想象竞合犯216
二、结果加重犯218
三、继续犯218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219
一、集合犯220
二、结合犯220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221
一、连续犯221
二、吸收犯222
三、牵连犯223
第十一章 刑罚概说225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功能225
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225
二、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关系225
三、刑罚的功能226
四、刑罚的目的227
第二节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228
一、刑罚的体系228
二、刑罚的种类229
三、各种具体的主刑230
四、各种具体的附加刑235
第十二章 刑罚裁量240
第一节 刑罚裁量制度240
一、累犯240
二、自首242
三、立功245
第二节 量刑制度246
一、量刑的概念和特征246
二、量刑的原则247
三、量刑情节248
四、从重、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制度252
五、数罪并罚制度253
六、缓刑258
第十三章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263
第一节 刑罚执行与消灭概述263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和特征263
二、刑罚执行的原则264
三、刑罚消灭的概念和特征265
四、刑罚消灭的事由265
第二节 减刑制度265
一、减刑的概念和特征265
二、减刑的条件266
第三节 假释270
一、假释的概念和特征270
二、假释的条件270
三、假释的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273
第四节 时效274
一、时效概述274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275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275
第五节 赦免277
一、赦免的概念277
二、我国特赦制度的特点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