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221798.jpg)
- 韩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72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经济史-外国-近代-高等学校-教材;经济史-外国-现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英国12
第一节 16—18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12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12
二、“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13
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14
四、殖民掠夺与奴隶贸易15
五、政府政策与市场制度建设15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1764—1870)17
一、工业革命17
二、农业的发展18
三、交通运输与通讯19
四、贸易与金融20
五、自由贸易政策与金本位制度21
六、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高涨和工业化的完成22
第三节 经济的缓慢发展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丧失(1870—1914)24
一、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与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24
二、农业、对外贸易与金融25
三、殖民地与英国经济26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27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27
二、20年代的经济萧条28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29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31
五、贸易保护主义与金本位制度的崩溃32
第五节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曲折发展(1945—1973)34
一、重建时期的经济34
二、50—60年代经济的曲折发展34
三、企业国有化与社会福利制度35
第六节 70—90年代的经济滞胀、改革与增长(1973—1999)36
一、70年代的经济滞胀36
二、80年代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与成效37
三、90年代经济的稳定增长38
名词概念39
思考题40
进一步阅读文献40
第二章 美国41
第一节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经济(1607—1783)41
一、北美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41
二、农业、工业与贸易的发展42
三、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矛盾45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783—1865)46
一、工业革命46
二、西部农业的发展与南部的种植园经济49
三、贸易、金融与银行制度50
四、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特征52
第三节 工业化的完成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1865—1914)53
一、工业化的完成与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53
二、工业化期间的农业、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55
三、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发展57
四、工业化期间的经济政策与政府作用59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60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60
二、20年代的经济繁荣62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63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经济66
第五节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离速增长(1945—1973)67
一、工业的高速增长67
二、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的发展69
三、国际金融霸权地位的确立与衰落72
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73
五、政府的政策与作用74
第六节 70—90年代的经济滞胀、复苏与新经济(1973—1999)75
一、70年代的经济滞胀75
二、80年代的经济复苏77
三、90年代的新经济79
名词概念81
思考题82
进一步阅读文献82
第三章 法国83
第一节 16—18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83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83
二、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的缓慢发展84
三、重商主义政策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85
四、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海外殖民扩张86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789—1870)88
一、工业革命88
二、农业的发展89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海外殖民扩张90
四、金融业与银行制度91
五、工业革命期间的政府政策92
第三节 工业化的完成与经济增长(1870—1914)93
一、工业化的完成93
二、农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94
三、对外贸易与金融96
四、工业化期间的政府政策98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100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00
二、20年代的经济繁荣101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102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03
第五节 战后初期至70年代的经济增长(1945—1979)104
一、政府的国有化与计划化政策104
二、工业的高速增长105
三、农业的发展106
四、对外贸易与金融业的发展107
第六节 80年代的经济滞胀与90年代的改革调整(1980—1999)108
一、80年代的经济滞胀108
二、90年代的改革与调整110
名词概念111
思考题111
进一步阅读文献111
第四章 德国112
第一节 16—19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112
一、德意志的自然地理环境112
二、16—18世纪经济的衰落与缓慢发展113
三、19世纪的农奴制改革及其影响115
第二节 工业化与欧洲强国地位的确立(1834—1913)116
一、工业化的进程116
二、农业、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120
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形成122
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5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914—1945)128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128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129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33
第四节 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1945—1990)134
一、战后初期的经济衰退134
二、50—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135
三、70—80年代经济的缓慢增长138
第五节 战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1945—1990)140
一、战后民主德国的经济重建140
二、60年代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41
三、70—80年代经济的发展142
第六节 德国统一后的经济发展(1990—1999)144
一、两德的统一144
二、统一后的经济发展145
名词概念148
思考题148
进一步阅读文献148
第五章 俄罗斯150
第一节 17—19世纪中叶的社会经济状况150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150
二、农业、工业与贸易的发展151
三、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152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861—1917)153
一、工业革命153
二、农业、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154
三、农奴制改革与政府扶植工业的政策155
第三节 苏联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1917—1937)156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156
二、农业集体化158
三、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159
四、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161
第四节 备战时期与战时的经济(1938—1945)162
一、备战时期的经济162
二、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163
三、战时经济的发展163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赫鲁晓夫时代的经济(1945—1965)165
一、战后重建与工业化的完成165
二、赫鲁晓夫时代的经济发展166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167
第六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1965—1984)169
一、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发展169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171
第七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与俄罗斯的经济转轨(1985—1999)173
一、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173
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衰败174
三、俄罗斯的经济转轨175
名词概念176
思考题177
进一步阅读文献177
第六章 日本178
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经济状况(1603—1867)178
一、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结构与幕府统治的解体178
二、农业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179
三、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城市的发展180
四、对外文化交流与知识教育的普及181
第二节 明治维新与工业革命的开展(1868—1894)182
一、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措施182
二、工业革命的开展183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4
四、政府推动下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设185
第三节 工业革命的完成与经济的发展(1894—1914)187
一、中日甲午战争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187
二、日本近代工业的特点188
三、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189
四、日俄战争与日本财阀势力的增长189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914—1945)190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191
二、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动荡与垄断资本的势力膨胀192
三、全面侵华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统制经济193
第五节 战后初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复兴(1945—1955)194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经济环境194
二、工业生产的增长和经济的恢复195
三、产业合理化投资与经济的全面复兴196
第六节 重化工业化的实现与经济赶超(1956—1973)198
一、赶超时期的国内外环境与政府政策198
二、技术革新带动下重化工业化的实现199
三、小农经营现代化的实现200
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城市化的推进201
五、经济自由化和向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202
第七节 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际竞争强势地位的确立(1974—1989)203
一、以石油危机为契机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203
二、国民经济整体上的结构调整204
三、贸易摩擦、海外投资和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206
四、日本的全球出击和80年代后期的资产泡沫207
第八节 90年代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990—2000)209
一、90年代的“平成萧条”与政府的刺激政策209
二、政府为推进发展所进行的战略与政策调整210
三、公共与民营领域的组织机构改革与业务重组211
名词概念212
思考题212
进一步阅读文献213
第七章 印度、埃及和巴西214
第一节 印度214
一、前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215
二、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1757—1947)216
三、工业化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1947—1990)218
四、经济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新增长(1990—2006)221
第二节 埃及223
一、阿里改革和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805—1882)224
二、英国占领和殖民地经济的形成(1882—1952)226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进口替代工业化(1952—1970)229
四、经济改革与调整(1970—1990)230
五、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型(1990—2006)231
第三节 巴西233
一、葡萄牙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1500—1821)234
二、独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早期工业化(1822—1930)236
三、进口替代工业化与经济发展(1930—1964)238
四、“巴西经济奇迹”与负债增长(1964—1980)239
五、债务危机和经济的调整与改革(1980—2002)241
名词概念242
思考题243
进一步阅读文献243
参考文献244
后记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