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缅甸史纲 (1885—1947) (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缅甸史纲 (1885—1947) (下册)
  • (苏)В.Ф.瓦西里耶夫著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南亚历史研究室 外语系编译组合译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84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8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缅甸史纲 (1885—1947)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9

第一章 从英国吞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缅甸(1885—1914年)29

英国对缅甸的侵占29

缅甸的被吞并29

失败的原因33

英国占领前夕和英国占领时期缅甸的国家性质和发展水平34

英国资本对缅甸的奴役43

殖民地行政机构和征税压迫机关的建立4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缅甸进行殖民剥削的基本方针和性质46

殖民者的土地政策57

农民的丧失土地和分化63

工业无产阶级开始形成69

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72

缅甸原始积累的基本特征76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80

缅甸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80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出现84

佛教和佛教僧侣界的作用86

佛教青年会和民族政治觉悟的唤起87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缅甸93

战争与帝国主义加紧对缅甸的掠夺94

人力与财力资源的动员94

劳动者处境的恶化100

民族企业与帝国主义的压迫103

国内的政治形势106

印度革命者的活动106

对殖民压迫的不满情绪的增长109

“鞋子问题”与佛教青年会转向积极的政治活动111

第三章 1918—1922年缅甸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117

反帝斗争高潮的经济基础119

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剥削的加重119

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加及其构成125

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127

1918—1919年反帝的反对党的发展131

“191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的实质131

英帝国把缅甸排除在实施改革范围之外的企图135

“克拉多克计划”和抗议运动138

1920—1922年群众性的反帝斗争147

缅甸和“非暴力的不合作运动”147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成立和抵制运动的开始150

大学抵制运动156

工人阶级的斗争161

农民运动164

佛教僧侣和解放斗争166

争取政治改革斗争的深化171

两元制政制的实施176

第四章 1923—1927年的缅甸183

英帝国主义加紧对缅甸的经济剥削183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183

外国垄断组织的利润187

农民的破产189

工人阶级的状况193

民族企业的经营200

反帝和反封建的斗争205

国内总的政治形势205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活动211

农村中的骚动214

佛教僧侣与政治斗争217

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219

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活跃227

两元制政制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立法会议228

二十年代后半期前的缅甸民族边区234

殖民政策与少数民族235

掸族238

钦族和克钦族240

克伦族243

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248

克伦民族主义249

第五章 1928—1933年的缅甸人民起义256

世界经济危机与缅甸256

世界经济危机对缅甸经济发展的影响256

对农民的大量剥夺263

工人阶级状况的恶化267

1930—1932年起义前夕的政治形势270

西蒙委员会271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状况273

官方反对党和右派的阵营278

佛教僧伽的状况280

城市的革命浪潮和“我缅人协会”的诞生282

起义前的农村291

1930—1932年的人民起义296

起义的性质296

“咖咙会”组织299

起义的过程302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11

围绕印缅分治和新的政治改革问题的斗争日趋尖锐化313

关于分治问题和围绕这一问题的斗争的实质313

缅甸圆桌会议317

1932年的选举323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缅甸(1934—1939年)328

1934—1937年国内的政治形势328

“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328

旧政党的衰落334

德钦党人运动的发展339

马克思主义在缅甸传播的开始350

第二次大学抵制运动353

1936年的大选359

1938—1939年初的反帝运动365

“殖民地自治”的实施365

石油工人的罢工371

新的社会运动高潮的开始378

文学界的进步活动384

1938年的印缅冲突387

德钦党人左派力量的团结393

石油工人进军仰光和群众运动的新浪潮398

1938—1939年初反帝运动的总结4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国际局势与缅甸414

缅甸与日本414

“我缅人协会”的状况419

人民革命党的形成422

缅甸共产党的成立423

第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入侵前的缅甸(1939年9月—1941年12月)427

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运动427

缅甸与第二次世界大战427

“缅甸自由联盟”与“立即独立”的口号430

“我缅人协会”的活动436

日本入侵前夕缅甸各种力量的布局453

亲日倾向的加强453

世界大战与缅甸共产党人459

人民革命党的活动与对日秘密协定462

缅甸独立军的创建472

英帝国主义与吴素政府473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缅甸。日本的占领(1941年12月—1945年8月)483

日本帝国主义军事殖民制度的建立483

日本入侵缅甸483

缅甸独立军成立独立政府的尝试489

日本军政机构的建立496

日本占领后的国内政治形势501

日本占领者压迫下的缅甸507

一般经济情况507

日本军队和垄断资本对缅甸的剥削510

群众状况514

日本的占领与缅甸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523

缅甸地主与日本的占领528

占领时期的少数民族531

1943年缅甸宣告独立534

1943年秋后缅甸地位的性质542

“独立的”缅甸政府和占领者547

日本占领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及英国对缅甸的政策553

武装抵抗运动的开始及其意义553

“合法的”抵抗运动中心558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成立及其活动的开始565

英国对缅甸抵抗运动的态度573

全国起义581

关于缅甸的两个纲领的宣布58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缅甸形势602

第九章 缅甸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定性阶段(1945—1947年)610

战后各主要民族力量团结时期的缅甸(1945年8月—1946年10月)610

缅甸八月事件610

人民志愿军组织的建立616

殖民地民政机关的恢复621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630

战后缅甸的经济和恢复英国垄断组织的计划637

劳动群众的状况及其反抗帝国主义剥削的斗争644

英国垄断组织和缅甸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656

少数民族边区的高潮664

1946年春夏期间国内的政治形势673

总政治罢工和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分裂688

解放运动强大的新高潮和英帝国主义退出缅甸(1946年11月—1947年12月)694

缅甸社会党的积极活动694

国内局势与1947年1月协定698

缅甸国家完整性问题的解决710

制宪会议的选举与独立的缅甸联邦宪法草案的通过716

仰光的政治谋杀与国内局势的尖锐化731

努—艾德礼协定和临时民族政府的成立739

英缅关于移交缅甸政权的条件的谈判和缅甸联邦宪法的通过746

1947年10月17日签订的关于缅甸独立的英缅条约753

宣布缅甸国家独立757

结束语763

参考书目768

缅甸民族解放斗争的一些参加者和社会政治活动家小传816

人名索引831

地名索引8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