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制度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制度建构
  • 张小虎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制度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政策的基本观念与主导内容1

第1节 刑事政策思想的兴起1

一、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政策思想1

二、刑事近代学派与刑事政策思想2

第2节 刑事政策的概念与特征3

一、刑事政策概念的学说考究3

二、刑事政策概念的学理论证7

第3节 刑事政策学的学科地位10

一、刑事政策学的学科地位学说考究11

二、刑事政策学学科地位的学理论证12

第4节 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15

一、我国刑事政策内容的学说考究15

二、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结构17

第二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演进与形成22

第5节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演进22

一、由思想萌芽到初步形成22

二、充实发展走向丰富明确23

第6节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内涵24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初期表述24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时代思想25

第7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提出27

一、宽严相济政策表述的基本形成27

二、宽严相济政策表述的频频展现29

第8节 惩宽结合与宽严相济33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去留及其与宽严相济政策的关系34

二、惩办与宽大结合政策的时代地位与典型表述36

第三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本体内容39

第9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概念与特征39

一、宽严相济政策的概念39

二、宽严相济政策的特征39

第10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地位考究42

一、宽严相济政策地位的学说42

二、宽严相济的基本政策地位43

第11节 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司法阐释44

一、中央规范文件:“严打”语境·宽严相济45

二、“两高”工作报告:区别对待·宽严并举45

三、“两高”规范文件:严中有宽·宽严有别47

四、“两高”专题解释:区别对待·宽严互补49

第12节 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学理剖析51

一、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学说考究51

二、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学理论证52

第13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知识体系60

一、宽严相济政策的知识要点60

二、宽严相济政策的体系结构61

第四章 宽严相济政策与相关政策62

第14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综合治理方针62

一、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内容62

二、宽严相济与综合治理比较69

第15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严打”政策72

一、“严打”政策的基本内容72

二、宽严相济与“严打”比较74

第16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轻轻重重政策77

一、轻轻重重政策的基本内容77

二、宽严相济与轻轻重重比较84

第五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价值标准88

第17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犯罪理论价值标准88

一、客观主义犯罪理论88

二、主观主义犯罪理论89

三、折衷主义犯罪理论90

四、犯罪理论应然建构92

第18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刑罚理论价值标准93

一、报应主义刑罚理论93

二、目的主义刑罚理论95

三、折衷主义刑罚理论96

四、刑罚理论应然建构97

第19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刑法原则价值基础98

一、罪刑法定原则98

二、罪刑均衡原则102

三、刑法法制主义原则110

四、适用刑法平等原则112

第六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事实基础114

第20节 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特征与状况115

一、无差别杀人犯罪的概念115

二、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特征117

三、无差别杀人犯罪与相关犯罪118

四、我国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状况122

第21节 有组织犯罪的特征与现状132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133

二、有组织犯罪的特征134

三、有组织犯罪与相关犯罪139

四、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客观存在143

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实状况145

第22节 职务犯罪及公务犯罪的特征与现状150

一、职务犯罪及公务犯罪的概念150

二、公务犯罪的特征152

三、公务犯罪与相关犯罪157

四、我国公务犯罪的状况161

第23节 暴力犯罪的犯罪率波动状况164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65

二、暴力犯罪立案率波动的描述168

三、暴力犯罪立案率波动的评估172

第24节 犯罪总量的犯罪率波动状况174

一、改革开放前犯罪率波动状况174

二、社会转型初期犯罪率波动状况176

三、社会转型深化期犯罪率波动状况180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犯罪率波动的评估186

五、中美犯罪率波动比较187

第七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罪因根据190

第25节 犯罪原因理论的里程碑191

一、刑事科学的发展历程191

二、前科学时代的犯罪原因观念192

三、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原因论193

四、刑事近代学派的犯罪原因论194

第26节 19世纪欧洲犯罪原因理论的拓荒195

一、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及加罗法洛的自然犯论195

二、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论及李斯特的犯罪原因二元论198

三、迪尔凯姆的犯罪功能论及社会失范论202

四、塔尔德的犯罪模仿论206

第27节 20世纪以来美国犯罪原因理论的深化208

一、社会结构理论之社会解组论分支208

二、社会结构理论之紧张理论分支214

三、社会结构理论之文化越轨理论分支224

四、社会化过程理论之社会学习理论分支229

五、社会化过程理论之社会控制理论分支234

六、社会化过程理论之标签理论分支236

第28节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238

一、罪因机制及社会原因的核心地位238

二、实证方法的基本手段240

三、界分犯罪原因的不同问题242

第29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理论模型246

一、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理论基奠246

二、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基本架构250

三、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理论特征254

第30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结构性展开256

一、意识观念碎片与犯罪率波动256

二、社会分层失衡与犯罪率波动273

三、制度规范缺损与犯罪率波动281

第31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类型性展开294

一、有组织犯罪的罪因机制294

二、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罪因机制298

三、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因机制301

第八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报应已然之罪的制裁制度302

第32节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演进与形成302

一、奠定基础:费尔巴哈之犯罪法律制约条件的犯罪构成303

二、理论初创:贝林格创建犯罪构成理论基本雏形305

三、理论发展:迈耶确立犯罪构成理论基本模式309

四、理论创新:麦兹格创立主观构成要件理论基本理念311

五、理论细化:威尔哲尔创立开放构成要件理论基本理念313

六、理论柔化:罗克辛倡导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316

第33节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模式与比较317

一、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主要模式317

二、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典型样态327

三、各种模式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比较331

第34节 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建构336

一、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技术构造337

二、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判断路径340

三、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价值基奠341

四、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司法适用343

五、犯罪论体系中相关概念的区别345

第35节 我国有期徒刑的形成346

一、奴隶制时期的萌芽346

二、封建制时期的统一347

三、清末民国时期的引进348

四、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表现349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确立350

第36节 国外有期自由刑352

一、俄罗斯刑法中的有期自由刑352

二、法、日、意刑法中的有期自由刑353

第37节 我国有期徒刑的特征与完善356

一、有期徒刑的概念与特征356

二、有期徒刑的利弊359

三、有期徒刑的完善360

第九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再犯预防的处遇制度364

第38节 保安处分的演进364

一、观念发轫与奠定365

二、制度肇始与确立368

第39节 保安处分的界说372

一、广义保安处分与狭义保安处分372

二、行政保安处分与刑法保安处分374

三、一元论与二元论375

四、并科主义、代替主义、择一主义377

五、保安处分的本质蕴含379

第40节 保安处分的基本原则382

一、处分法定原则383

二、处分必要原则387

三、处分均衡原则388

四、处分不定期原则390

第41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392

一、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392

二、保安处分的裁量399

三、保安处分的执行406

四、保安处分的变更408

五、保安处分的假释409

六、保安处分的消灭412

第42节 保安处分的对象和措施415

一、保安处分对象和措施概述415

二、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418

三、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438

四、财产保安处分449

第43节 我国类似保安处分的处罚措施453

一、处罚措施的性质453

二、处罚措施的种类454

三、处罚措施的内容456

第44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474

一、建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必要性475

二、我国保安处分一般制度的建构476

三、我国保安处分具体措施的建构480

第十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社会内处遇制度484

第45节 缓刑的界说484

一、各国缓刑状况484

二、缓刑的基本概念487

三、战时缓刑491

第46节 缓刑的适用要件493

一、各国刑法规定494

二、我国《刑法》的缓刑适用要件500

三、缓刑适用要件的探讨502

第47节 缓刑的考验510

一、缓刑考验期限510

二、缓刑考验执行519

第48节 缓刑的撤销527

第49节 假释的界说535

一、各国假释状况536

二、假释的基本概念539

三、假释的价值540

四、假释与其他措施541

第50节 假释的适用要件543

一、各国刑法规定544

二、我国刑法规定549

三、假释适用要件探讨552

第51节 假释的适用主体557

一、各国刑法规定557

二、我国刑法规定558

三、假释适用主体探讨560

第52节 假释的考验560

一、假释考验期限560

二、假释考验的执行571

第53节 假释的撤销577

一、各国刑法规定578

二、我国刑法规定581

三、假释撤销探讨584

术语索引590

主要参考书目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