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不法评价的二元论=Criminal Law Review Dualism of the Evaluation of Wrongdoing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刑事法评论 不法评价的二元论=Criminal Law Review Dualism of the Evaluation of Wrongdoing
  • 吴泽勇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不法评价的二元论=Criminal Law Review Dualism of the Evaluation of Wrongdoin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理论前沿1

“刑事法律人”模式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张文1

一、刑事法律科学的研究对象1

二、刑事法律人模式述评3

三、刑事法律人模式重构11

四、刑事法律人与刑事各学科研究19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共生论——兼论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之关系&李波21

一、问题的提出21

二、国际视野下的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24

三、作为中国问题的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的互补性30

四、旁论: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的关系探讨37

五、结语45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关系之梳理——兼论罗克辛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之变迁&陈尔彦46

一、问题的提出46

二、前期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之构建47

三、对前期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之评析52

四、后期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之构建55

五、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前后期之比较57

六、结语62

使用盗窃研究64

论使用盗窃——以盗用汽车为例&温登平64

一、问题的提出64

二、对要否处罚使用盗窃的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的考察65

三、成立盗窃罪要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71

四、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75

五、盗用汽车是否为盗窃财产性利益?81

六、结论90

使用性盗窃的可罚性之否定——兼论法益与构成要件解释的关系&马寅翔91

一、问题的提出91

二、德国关于财物价值能否独立成为盗窃对象的争论92

三、从占有理论视角所作的否定性分析99

四、基于法益与构成要件解释之间关系的反思102

五、结论106

实证研究111

死刑适用的经验研究——以故意杀人罪为例&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课题组111

一、导言111

二、理论假设113

三、研究方法115

四、实证检验118

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27

六、实证结果解释和规范探讨134

七、总结139

鸣谢139

关于企业环境犯罪控制策略的实证分析&莎莉·S.辛普森 卡罗尔·吉布斯 梅丽莎·罗莉 李安·斯洛克姆 马克·A.科恩 迈克尔·范登博格 著 李本灿 译163

一、导言164

二、先前的文献166

三、方法172

四、分析和结果182

五、规制策略的启示191

域外传译204

国际刑法中的归因问题研究——一个德国法视角的考察&托马斯·魏根特 著 姜敏 译204

一、引言:将集体犯罪归因于个人引起的问题204

二、德国法的处理路径:旧瓶装新酒205

三、帮助和教唆的适用范围之扩大211

四、新奇的概念:自上而下的责任212

五、结语214

域外视野217

德国银行卡滥用行为的理论与实务&徐凌波217

一、概述217

二、账户名义人在错误汇款案件中的取款行为220

三、缺少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的账户名义人的滥用行为225

四、非账户名义人的滥用行为238

五、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51

通过程序法的犯罪化——以美国刑事司法中的若干发展趋势为例&刘涛255

一、引言255

二、“违法必究”:从适当理由(probable cause)到合理怀疑(reasonable suspicion)258

三、“你情我愿”(同意):警察执法的万金油266

四、“无处藏身”:行政执法检查270

五、“形单影只”:律师帮助权与强制量刑(the right to counsel and mandatory sentencing law)279

六、结语283

专题研究286

构建以二元不法为主的不法评价体系&邵栋豪286

一、行为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286

二、结果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289

三、良心无价值293

四、构建二元不法为主的不法评价体系296

目的犯的实质化——以目的与故意的关系为中心&王俊302

一、问题的提出302

二、“无条件第一级故意”的启示304

三、目的与故意的关系308

四、非法占有目的与盗窃故意312

五、目的犯论:从形式到实质——代结语314

论间接正犯的从属性及实行着手——基于间接正犯之拟制性的反思&黄继坤317

一、溯本:间接正犯是拟制的正犯318

二、还原:间接正犯对直接实行人具有从属性321

三、探究:间接正犯的实行着手:被利用者时说324

四、结论329

当不能犯未遂理论走向客观之后——以刑法的价值构造为检阅基础&韩其珍330

一、问题意识330

二、我国不能犯未遂的范围及法律效果331

三、不能犯未遂的学说诸象339

四、不能犯未遂的理论检验——回应台湾地区错判检讨343

五、结论:刑法的价值:我国应以具体危险说搭配科学第三人347

论情感与定罪量刑的关系&李涛352

一、传统定罪量刑与情感是“相忘于江湖”352

二、定罪量刑的机制与根据决定了情感的“不可或缺”357

三、定罪量刑的目的与价值体现了情感的“如影相随”368

四、结语376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视野下的自杀参与&马卫军378

一、问题所在378

二、关于自杀参与的各种学说评析379

三、本文的主张386

四、余论:当前我国认定教唆、帮助自杀成立犯罪的问题点399

五、结论405

存款共同占有说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命运&李文军406

一、问题的提出406

二、存款共同占有说的基本立场407

三、存款共同占有说的理论评析412

四、存款共同占有说的现实命运419

五、余论421

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行行为&陈洪兵423

一、实行行为424

二、证明责任428

三、犯罪形态431

四、自首437

五、既判力439

我国新疆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法规制研究&舒洪水442

一、我国新疆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443

二、外国反恐怖主义犯罪法律对策研究445

三、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现状451

四、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立法的缺失455

五、防范我国新疆地区暴恐犯罪的刑事法律对策460

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刑事程序性上诉研究&杨杰辉469

一、单列与并行:程序性上诉的两种模式470

二、一审事实认定的地位:程序性上诉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473

三、并行模式:我国程序性上诉模式的最终选择475

四、刑事程序性上诉的提起478

五、刑事程序性上诉的审理程序484

六、刑事程序性上诉审的裁判487

刑事被害人民事诉权研究&高洁491

一、问题的提出491

二、刑事被害人民事诉权的界定492

三、刑事被害人民事诉权的特殊性503

四、被害人民事诉权与刑事诉权的关系514

五、被害人民事诉权与相关权力(利)的关系533

少年司法模式的第三条道路——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兴起&吴啟铮536

一、少年司法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537

二、恢复性少年司法:一种新的模式选择540

三、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中国少年司法的现状543

四、恢复性少年司法试验在中国的勃兴546

五、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法治化前景552

六、结语558

论刑事诉讼中的社会调查报告&张吉喜559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560

二、拟适用社区矫正案件中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566

三、国外的量刑前调查报告制度573

四、我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相关问题分析580

五、我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完善588

法官为什么不排除非法证据&王彪598

一、引言598

二、法官不会排除非法证据600

三、法官不愿排除非法证据604

四、法官不敢排除非法证据606

五、法官不能排除非法证据609

六、法官为何能不排除非法证据615

七、结语619

违法所得没收的正当程序——以物的强制措施为中心的考察&李卫东621

引言621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刑事程序基本模式之抉择622

二、正当程序审查——国际公约的衡平与界限624

三、正当程序的漏洞——物的强制措施626

四、违法所得没收中的程序性制裁632

中国监狱罪犯分类理论与实务研究——罪犯动态风险评估的“智能平台”&中国监狱罪犯分类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组636

前序636

一、罪犯动态分类功能及现状637

二、国内监狱研发罪犯评估工具概况641

三、研发“恒研罪犯动态风险评估的‘智能平台’”648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