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凤翰全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凤翰全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786294.jpg)
- 刘才栋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凤翰全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击林集·类之一·一2
戊子起2
春来初见燕子2
坐雨2
池上2
斋中2
糊窗2
宝刀篇赠李龙友2
客去3
秋水 二首3
九日有感3
闻莺3
赠观润和尚3
借山亭歌3
庚寅4
西亭4
庭中芍药数本,花残不能赏,悼之以诗 六首4
家兄四十学诗,喜其诗意致佳,雨中成四绝句柬之5
斋中 二首5
幽居5
田家诗5
锄园6
花下瘗练鹊歌6
练麈歌6
夜鼠上深堂6
采采金银花7
金银花代茗饮歌7
送酒李霞裳老师兼乞花瓶磁斗三绝句7
长歌行,饮故人靳秋水感旧7
双韵短歌别靳秋水8
野鹭8
中夜妇病,因入西亭作8
癸巳8
读渔洋集 二首8
小诗代柬,奉迓李霞裳老师过赏西亭木香8
罗雀行9
闻人有畜黄鹂者,戏为绝句9
郡中李书升同学过访山居,赋赠9
李书升告别,将发阻雨,复成小饮9
雨后河上送李书升旋里,兼怀令弟月三9
五月九日喜晤王元裳,月下快饮10
睡起10
庸生墓10
庸生古道11
濯砚泉 三首11
卷二 击林集·类之一·二12
乙未12
客谈拟诗二章12
寄海棠城中友人,代柬12
真丈夫歌,赠王将军12
久病,卧竹西亭,足不窥户者匝月。一夕梦与友人李伊村游荒山中,意境清旷,梦中得小诗二十字,洒然以醒,而李适至,病亦良已13
论诗四章赠李龙友13
祖洲神芝歌13
汉柏行13
村晚14
六月十五夜,与诸弟饮田间柳树下,醉后放歌14
夜归河村14
雨中述怀14
雨后斋中杂兴14
池上14
西亭晚坐14
苦雨15
连雨不止感赋 二首15
西亭夜坐15
八月十五夜与诸弟玩月15
九日独酌15
秋日登西村古城15
野行15
过友人张邺同,题壁16
破屋诗,赠故人李吴山16
吴山弟栎村改旧屋作新斋,乞为题诗,漫应之16
雪后即事二首16
西亭雪后16
丙申17
送友人游金华17
春日野步敩放翁体17
入春多寒乍暖,忽见燕子17
题画 二首17
巨石二笋,为友人画帘17
木香盛开,闻花间蜂声有会17
早起折木香花17
天气微热,解衣就窗下卧,隔纱看木香盛放18
归来18
九日西斋小集,对酒有怀长山、新城两地诸友18
同日再成18
河上口号18
除日祀渔洋先师小像18
卷三 击林集·类之一·三19
戊戌19
游劳归来口号19
夏日斋中杂兴 五首19
题画20
寿内子四首20
观渔叹20
后观渔叹20
读《周礼》20
拥书二首21
花瓶注砚21
关门十首21
哭德州赵易斋先生四首22
暮春题画寄德州赵闲斋23
题先相国公遗笏23
咏北杜鹃花23
西亭归兴23
友人有须白者,戏为解嘲23
送菊赵秋函老师23
和成公水灾后诣省请命二首23
王郎歌,为潜英主人题画24
食藕诗24
辛丑24
归葺西亭作24
开门24
晚坐24
食海物,戏寄同里诸公客德州25
对月放歌,有怀西游诸公25
庭卧不寐,再怀诸公有作25
题画芭蕉为张山农作25
晓汲25
卖薑翁26
浮云阁诗为张药山赋26
藁麈歌26
七月一日心动,为宋莲友久病客德州26
晨盥,以盐擦牙26
对客食小蟹27
题王安节画卷赠山中友人27
戏拓窗间花影作竹枝27
与客谈27
卷四 击林集·类之一·四28
壬寅28
西亭对酒有怀成毅庵夫子,即题画册奉寄 二首28
请缨行,送别冯夫子赴军前28
又题画柳,代作28
又题烟草蝴蝶,代作28
又题画山水,代作29
又题画石,代作29
慷慨行,奉赠成日照使君再摄胶篆29
三台画石歌29
题画梅花29
题画山水二首29
题画荷寄王谦可30
题画松化石30
积雨初晴,喜方养虚十四兄见过30
雨中送客30
题画30
题画桐赠山中人30
张五弟自河东来余草堂话旧,时与弟中表分张各数年 八首31
为方龙眠题画,寄陈沧洲先生31
古诗赠日者31
题画荷叶皴石 三首32
题《石莲图》32
乙巳32
送姜生仕可远游32
对菊偶成 四首32
苦灶行33
丙午33
东归后却寄历下诸好友33
丁未34
长女归省,题画送还二首34
晚归南村至河上有感34
题画竹赠盛晴谷盟弟34
题画竹寄宋珂江官中34
题画别晴谷34
别冯函光世兄35
挽鹏客叔35
题黄愚园夫子《鸰原图》35
雪中戏成二绝句35
戏赠盆中水仙35
卷五湖海集·类之二·一36
戊子36
春日望海36
郡中城楼送别36
己丑36
滕王阁 二首36
儿童诗,效徐文长体 六首37
小娃诗,再效前体 四首37
新晴晚坐38
孙凤巢娴于射,顾赌采则往往不胜,感而赋诗38
较射大胜,赠孙凤巢38
偶作38
梦入蜀道谒诸葛丞相祠38
僮子搏38
较射大雨,效李贺体39
月夜39
雨夜39
雨后书蕉叶39
醉39
客窗晚坐39
舟泊滕王阁下,赠沈恪亭太史40
鄱阳湖舟中作画40
江水注研40
晚泊三山40
风雪舟中忆同社李伊村诸友40
石钟山 二首40
舟中夜望41
返泊西梁,登天门峰戏题41
读李太白天门铭刻石41
怒吴阁41
江行41
夜泊41
金陵晚眺42
江雾42
渡黄河42
辛卯42
过安邱留别张卯君昆仲,即题春岑阁壁42
赠张卯君42
赠张申仲42
赠张亶安42
壬辰43
哭安邱张杞园先生十二首43
癸巳44
济南道中有感44
自长山归,道中杂诗十首44
癸巳三月,省试东还,过安邱张卯君兄弟,留二十四日而别,共得篆印三十颗,作小言二十八字谢之45
题张卯君篆印45
卷六湖海集·类之二·二46
丙申 丁酉46
戏题王石丈画《秋柳鸲鹆图》46
画折芦一枝作水月夜景46
新城道中46
题王石丈《米家烟景小幅》46
题王秋远《菜花居图》46
拜先师渔洋公画象47
题《雪溪诗思图》47
题《荷锄图》47
谒渔洋先师墓四首47
咏薜荔花诗,戏赠王石丈48
归途偶感48
三月九日李圣木先生招饮见可园赏藤花48
题画雨中丛荷48
雪竹48
赠山中人49
题画雪石49
九月九日饮菜花居述怀,赠历长、秋远两好友49
入山村访仇仲默看画三绝句49
题画池上芭蕉50
过宾谷、经千宗兄弟山村信宿留别50
韩雪占赠我木瘿古枕50
大醉早行途中有感作50
传神歌赠金殿衡50
凿砚歌赠徐梅邻51
戊戌己亥庚子51
二水岩下成小憩51
三水易橐驼石为定僧峰51
鹰阿涧51
鱼鳞口看瀑布51
题巨峰白云洞戏用拗体52
华严庵52
赠山中何老52
白云洞望海52
登巨峰绝顶,望海中生云,慨然作52
山家见黄鹂二首52
己亥53
游大珠山石门寺53
庚子53
元日客张卯君斋中早起口号53
赠张卯君,奉谢除夕为余作《南村草堂图》,并乞写其杞城别墅于后作合卷 四首53
题张卯君《行云送怀图》54
积雪凝寒,弥月不已,写客怀54
客中观赈有感54
赠曹十二幼旬、十三巨源两弟 四首55
打鱼诗 六首55
答曹露繁七兄见怀56
画菊寄怀王秋远 二首56
为好友王历长题蕉雨廊卷子56
题画菊寄黄崑圃老师56
题画古木丛篁寄孙莪山老师56
为徐守戎题画松鹿56
画二乔菊花56
画竹57
客斋晚坐赠井眉一57
孤客禹城,入夜风雨大作,晨起作诗题店壁57
陵州九日振河阁登高八首57
题《九日东篱图》58
九月二十四日一槐居看菊58
不快58
题画鹰58
岁暮夜雪,有怀赵慎庵读书北村,晨起却寄四首59
画石题壁二首59
客中画荷59
卷七湖海集·类之二·三60
辛丑60
六十六松书屋歌60
三月二十九日陵州客舍自寿60
客怀对雨60
题《古槐堂图》 二首61
题《柳村四时图》 四首61
题画雪中怪石旁出双钩竹数枝61
题《倚鹿剑仙图》61
再别赵氏八郎61
途中忧旱,登禹王台望东南云气62
过黄冈62
平陵城62
淄河62
客途戏即时事62
题画牡丹双钩竹62
龙江猪63
题张杞园先生《浮家泛宅图》63
病起三首63
卧病碎墨斋,匝月小愈,赋赠曹氏诸盟兄弟64
病起赠张卯君昆仲64
赠马汉荀先生64
十月一日感赋64
古诗赠张卯君广文观城,兼贺七十大寿65
题《王少尹脱帽图》65
韩氏双节诗65
豆酒诗赠曹十一65
别诸故人后,途中遇风65
早行66
将至近村即事66
再赋戏成绝句66
题《松下读书图》寄赠曹露繁盟兄 三首66
卷八湖海集·类之二·四67
壬寅67
过浒山铺有感67
莱州道中67
久客,登郡城作67
夜行海上有感67
山南道中访王轶千兄弟67
题王轶千河上草堂68
海上怀古68
游地藏庵68
金豆68
与友人王轶千谈诗六首68
题王轶千兄弟新斋 二首69
赠王克生69
过老僧70
王无竟太古园70
溪上同王轶千夜话70
夜谈70
题河上草堂即呈华东昆仲70
寒夜饮馨庵,归醉,读其小阮轶千诗,慨然有赠70
再赠轶千71
再赠五言71
醉言71
饮王青霞东村,夜归河上赋赠71
溪桥71
题画《江汀雪鹭图》 二首71
题画72
题画桐72
题《寒鹭图》寄友72
月夜同友人上村南沙埠72
题画笋赠张柞村72
过山南,候张稚松表兄于新作内斋,明日诗来,依韵奉答72
雪后同舍弟过饮馨庵昆仲,河上晚别口号73
好友张药山来访客舍,劝我山中读书,并为筹及家累,感而赋诗73
再过碎墨斋,追忆病中风景,不胜惘然,呈诸兄弟73
哭好友马汉荀太夫人73
客舍扶阶下小竹73
癸卯74
题《五岳横秋图》赠朱仑仲74
题蒲柳泉先生《聊斋志异》74
题《对镜钟馗图》74
久旱,恶雨杂雹,中夜披衣起作诗74
题老彭画扇75
大热,过朱退园湖上草堂,题画扇《钟馗接剑图》,戏用壁间《山谷老人听瑟诗》韵75
题李梅溪干笔山水75
戏题朱仑仲画75
赋得“月倚华山树”75
赠同学张榆村 三首76
夜月泛大明湖八首76
卷九湖海集·类之二·五78
甲辰78
过德州李坤函老庄山居赋赠78
再别李绳斋兄弟78
题画杂诗78
烘墨作雪竹,中留白晕一团如月影78
红叶练鹊78
石滩沙岸,云水旷杳中,一鹡鸰横飞而下79
连藕荷花79
柳枝双鸟79
雨中送颜振玉之官湖北79
画牡丹送靳汤衡归曹州79
题《桃源返棹图》79
题画红梅80
题画赠李坤含80
雨中赏藤花80
题画80
戏画覆水竹枝赠王山人还冶源80
画雪石赠李仙盘80
烟月一痕,乱梅数种横其下80
题《古洞松风图》81
题《秋林曳杖图》81
题导江画册81
题画《山庄清夏图》 六首81
题数帆亭 二首81
雨中渡卫河82
雨后坐枣花香墅题画82
池上82
见檐间画眉有作82
大热中题宋人《雪芦宿雁图》82
紫云馆83
虹度书楼83
荷池83
柏径83
松雪亭83
药栏83
抱瓮山房83
红叶台84
井亭84
秋水轩84
小濠梁84
南山84
笠亭84
早起闻画眉84
题赵根矩《种菜图》85
题《香城图》 四首85
贺高义翁举曾孙85
客有执纨扇者,戏为写菊其上,并题此诗85
题画杏林古木85
乐园86
香城86
鬲津草堂86
种纸草堂86
双梧书屋86
菊隐86
五石瓠86
药圃87
数帆亭87
石林87
龙门浴日87
石梁飞瀑87
柳亭棋隐87
曲廊桐影87
流云灌壑87
江流涌月88
柏林萧寺88
甲辰夏客陵州,卧病田白岩红雨书斋者数日。病可告别,留诗识意88
挽安青士三首88
挽德州李南强四绝句88
挽赵为饶 二首89
岁试莱州,赠董司马述旧四首89
客山南,雪后河上作89
岁暮山中赠王青霞姻弟89
山中89
山行忽得画意90
初登琅邪台见海90
琅邪台看日出90
秦碑90
看日琅邪台怀古91
山中访得前辈王无竟先生遗札91
月夜过王无竟先生墓道91
题画甘菊屏风91
卷十 湖海集·类之二·六92
乙巳92
山南道中92
题方松亭画山水92
题画奉酬桐城张吾未遗我竹章92
奉和日照成夫子《喜故人方养虚先生来署》,兼同张自希、方松亭燕赏藤花作 三首92
海曲留别署中诸君子,时养虚先生将谋南归 二首93
李学士宅中看牡丹,即席索作丽语93
三月二十九日海曲自寿94
方松亭三十不娶,偶述其斋中花木多艳品,戏赠以诗94
客海曲官署赋鹤 二首94
题画《松亭图》赠方生94
晓起同种香主人看花作94
客兴95
海曲归兴95
代葛公呈志馆诸友二十韵95
孤鹤95
金棒槌歌,赠旧伶人失意者96
丙午96
送方养虚先生还江南96
食海鱼有感96
题画新竹寄怀宋珂江官芮城 四首97
古诗一首赠山翁97
游仙诗,为友人胡蘅洲赋97
题画牡丹赠李飏臣铭弟98
三月廿五日,计士瞻往迎家累已抵蒙阴,作诗遥赠,即用奉寄98
寿母篇,并勖朱五弟佑存98
小诗代柬,寄怀朱叙园病中98
三月二十九日自寿二首98
得胡士瞻蒙阴来书,知不日即移家济上,喜而有寄99
湖上看儿曹捕鱼99
绿玉堂夜宴赏牡丹,检用渔洋大椿轩韵99
再用筱园即席韵一首99
早起过僧寺看牡丹99
春泛大明湖二首99
湖上竹枝四首100
雨中再过僧寺看牡丹100
夜饮鱼雅堂,听李将军挝鼓100
席上应人解嘲100
喜胡士瞻自蒙阴移家已抵新宅,即过听雨庐命酒夜话101
读《泷冈阡表》拓本,感龙神取碑事有作101
哭赵慎庵同学101
哭李在中101
平原君墓下作102
谒颜鲁公祠102
平原君墓下再成102
新晴,雅集湖上堂,诸同人分赋,戏成拗体102
晚坐水南精舍,闻荷香有作102
题张卯君《望洋图》103
古诗寿朱叙园铭弟103
丙午榜发后落名,殊自郁郁,及阅南北两闱所拔皆一时名士,又多相好故人,洒然自释矣,遂为诗103
张山农表兄山中书来,念我良切,寄意二章报之103
病中寄讯李将军客邸,兼寄其小阮飏臣铭弟 三首104
老女诗,落第后频为新贵捉刀作报谢诗,感而成咏104
较军台上看武试诸君演骑104
题画雁赠别韩雪占104
卷十一 湖海集·类之二·七105
丁未 上105
山中访旧感怀105
题张氏山民老年诗后105
寄怀李将军 二首105
寄午日所制槐盐,柬成宁海夫子105
莱阳道中宿山家四首106
松泉观二首106
东牟城隍庙奇松 二首107
莱山道中遇雨107
登龙女阜口号107
沙路107
抵郡,假寓刘豪斋馆舍,为除草107
谒朱太守祠四首107
王梅仙斋前山松108
信阳村边石108
卷十二 岫云集·类之三109
丁未 下109
应荐将行,答山中友人书,代柬八首109
冬日早发途中口号110
题画白牡丹110
戊申110
过逯氏园看梅花110
花朝后二日,诸同人邀往逯园池上看梅花 四首110
四言咏蕉叶菊花111
题画荷,上塞中丞入荐111
出浴归来作111
题李龙田画扇112
为朱叙园画雨中荷花112
拾得山溪奇石制研山成,喜而作诗112
题画石赠朱叙园112
上巡台张夫子112
题画芭蕉113
题画墨牡丹113
题画洞口菊花113
四言诗题画月中菊花113
为济南老僧题画菊113
题画石113
题画113
卫城闻角114
自安德买舟北上114
青县舟中早发114
早发杨柳青将抵天津114
天津114
自天津易车北发114
过桃花寺得句115
四豪诗 四首115
桃花寺戏成口号115
过务关115
晚过务关,经行河上诸堤,慨然有作115
忽见西山,慨然作115
雨后早发即目116
野宿116
圆明园恭纪一首116
题赐《园图》116
月夜过赵北口116
题画芭蕉116
卷十三 鸿雪集·类之四·一117
己酉117
上冯艚宪夫子117
题画《岙墓看梅图》赠冯公117
大风雨夜,泊舟张家田,移宿岸上,赠居停117
大同江口早发118
题舟中画壁作达官者118
余忠宣公二首118
大观亭怀古 二首118
题画118
题画石送人归桐城119
耤田诗119
画荷119
题画寄桐城张吾未隐龙眠119
题画为震峰和尚作 三首119
题画赠怀宁詹明府120
过地藏庵赠恒彻和尚120
宿余忠宣祠晓起即事120
江亭闻莺120
题画竹石小笔送人如金陵120
为石楼和尚题画石120
大观亭口号121
自笑121
余忠宣公祠墓修成作121
江亭晓兴121
江上行,为余忠宣公墓工告成作121
偶成122
时鱼行122
谢庄盘云司马馈鱼122
江上端午122
送酒王儒师代柬122
江亭遣兴123
江亭夜雨123
题画赠宿松刘明府123
题画偶成四言123
闻角123
送孔同学佥判往泗州123
睡起即事124
秋夜不寐,忆江上旧寓,有怀诸故人,晓起却寄124
江上题画124
将赴歙丞,戏作三绝句124
发安庆,将如新安,江上呈饯别诸友125
发皖城,将如新安,初经山行作 二首125
梨岭即景125
送皖臬旧宪刘百斯先生转任浙江125
寄寿赵立斋同学126
自新安赴皖,经行山中旧憩处,慨然有作126
山中云水,戏学叠字体126
山行口号126
题钓鱼台逆旅壁上意赠主人127
将至安庆,经江上去年诸公饯别处,遥望有感127
重宿五溪桥127
山行口号127
太白酒楼 二首127
庚戌128
祭越公祠,登东城,同钱约斋先生望紫阳、大亟诸山128
有事绩溪,山行折得野花数种128
过翚岭128
自绩溪公办还歙,山行感事作128
萤128
题画菊送李休宁深庵遂初旋里,戏效散律体128
赠赵鹤皋寄园主人吉士先生令嗣129
山行月下见鸣泉有会129
赋得山中云气129
独步山中,口号纪事129
卷十四 鸿雪集·类之四·二130
辛亥130
山中欣然有作130
胡少保祠铜鼓歌130
题《麻姑进酒图》寿张太夫人130
雪中登太白酒楼望南山有感131
长歌赠张南华太史游黄山131
题盘溪方秀才隐居131
壬子131
赠石埭卢明府六绝句131
题邹衣白画《高士清风明月图》 五首132
题画菊 二首132
题画扇 三首132
赠黄参戎自采石移镇东山132
榷茶街口,戏成口号132
百岁老翁歌133
题刘淑贻《烟波玩月图》小照133
晚泊即事133
戏题街口官署壁133
自街口旋署,即事戏成口号134
壬子五月署事街口,经千弟南来抵歙,时以冗绊不得归晤,先此寄意 四首134
表忠观拜钱武肃王遗像134
苏堤134
四贤祠二首134
岳坟三首135
循六桥一带拜于忠肃公墓道,至岳坟浇酒而还135
放鹤亭135
金陵客邸送别吴映山还济南,并寄讯历下湖山135
赠王虙草135
喜王虙草先生见过寓舍水阁,为作画卷136
题鸡鸣寺楼壁136
板桥136
九月九日题画《排闷当登高》136
贞女诗,拟古四解136
赋得雁字,应制府试六首137
八月十四日闱中对月137
九月九日明远楼登高137
小山诗,为黄太史赋138
题高侍郎指头画马138
题双枝白牡丹138
见人家假山有恶不可耐者,诗以斥之138
题周崑来画龙138
戏题《二狮图》赠张山人138
初至龙潭139
花山文海大和尚过访龙潭,因赠139
茅山道士孔阳元以输漕来龙潭仓署,赠以诗139
龙潭行署送李啸村游栖霞花山还里139
腊月十日龙潭客舍寿二弟139
画竹石牡丹,一怪松横其上139
卷十五 鸿雪集·类之四·三140
癸丑140
野泊140
芜湖舟中同李啸村分赋,得“痕”字140
后耤田诗,再如安庆作140
送盛晴岩之任建德,兼索寄画一首140
晓起登阅帆楼题壁140
葺五石瓠成,题壁141
江上过僧寺晚坐141
闻友人说其邻园奇石,欣然欲往,作诗先报主人141
看石中江亭,便成小憩,赠主人141
江阁141
别皖141
题画梅142
题画《滕王阁秋水长天卷子》142
再赋得“秋水长天一色”142
赋得“香满一轮中”142
买菱142
从诸大吏渡江公干,中流作142
浦口河上从诸大宪踏勘,夜归作143
将去金陵前一日,过花盝冈,访六朝松石作143
泊舟浒墅关,追纪水程快意143
燕子矶143
咏画鹰 二首143
题所画《云海荡胸图》144
说琴诗,赠曹山人144
题画云壑奇松长幅二首144
石芝篇144
游天池山二百字144
坐天池山与寺僧试茶145
赠山中胡荆玉隐君145
喜李五弟仪矩自武康来相见,意外兼得其阿三官中确耗,即用却寄代柬145
为故胶州使君黄愚园夫子题《石羊图》小照145
卷十六 鸿雪集·类之四·四146
甲寅146
元日宿弘济寺,赠默和尚 二首146
为超文和尚题画146
初至泰坝无官廨,治事舟中作146
歙县家人至146
河上勾当公事还,有感书壁147
泰州舟中147
题画《秋林曳杖图》147
自题《西亭诗思图》小照147
与靳别驾谈诗后,见天际云物,欣然有会,走笔得四十字147
梦中得句,送张吾未山人如维扬147
题《渔家乐》画幅148
三月一日过岳王墩看桃花148
清明舟行述所见148
晚抵维扬口号148
夜还坝上148
题田轮长《橘屋读书图》写意小照148
出郭看桃花五首149
题靳大千别驾《拥书图》新照149
题宫念劬《织屩图》149
为王若镜题画册四首150
题陶秀才《东篱图》小照150
喜故人李啸村至150
秋日过岳王墩舆中口号150
看国手弈戏作解嘲150
晓过宜陵,忽忆前度“春风吹梦”之句,慨然成诗151
九日岳王台登高五首151
过客有索畜猿者,作诗赠之151
述近况答家乡诸亲友,代柬151
题“藏蕾轩”赠田轮长151
寄祝闸曹同学152
寄怀邺同弟亲家,并送其令子巽斋婿旋里152
寄宋珂江表兄 二首152
题画松152
岳王墩看桃花,仍用去年旧韵一首152
看花再赠同游153
戏赠瓶花153
岳王墩僧舍诸同人公饯故泰州江公谪戍毗陵153
得泥金歙石砚,喜而赋诗153
题倪鸿宝先生山水153
题祝荔亭见山楼二章153
如城见榆钱戏作154
沧浦道士因土神祠改祠范文正,嘉其志,为赠以诗154
六月十五日晓,过西城岳王墩,即事口号154
题画赠人154
《大耄图》为老妻生日作154
为汪生沛若画蕉叶巨幅154
方履安近客维扬,去坝上仅百许里,而匿不以闻,寄诗让之155
盆荷无花,戏作解嘲155
友人赠诗,戏为长句答意155
新制砚成,喜赋小诗155
题画竹影155
题画瓶花寄王历长好友155
九月一日寿靳大千别驾,时方有淮上之行156
泰州日蚀诗156
泰州捕蝗谣六解,为李牧从坦赋156
题画菊赠徐静庵同年 三首156
林仓岩远送盆菊,索余澄泥制研,小诗代柬答之 六首157
看朱仑仲作八分巨幅歌157
题朱客亭画册杂诗 三首157
自题《揽辔图》写意小照157
题张祖心表侄《柞村图》157
答淮上边颐公寄画,代柬四首158
题画寄山中友人158
题童菊谭先生《倚树听流泉》小照158
扬州岁暮竹枝词 三首158
卷十七 鸿雪集·类之四·五159
丙辰159
题画折枝瓶花,分诸眷属庆岁 四首159
维扬舟中赠柞村张表侄北旋里门159
题画杂诗 四首159
题《万松山居图》送友人旋里160
为祝荔亭同学题画瓶花 八首160
题画《龙光射斗图》160
见云隙月出,喜而得句160
戏赠寺僧,索看其收藏书画160
维扬道中160
维扬花事感旧161
题《宋本圣教序》四首,代跋,因论摹本拓搨装潢之难,并呈令闻、南堂两鉴赏 四首161
自扬州至高邮舟中述怀161
淮上感怀161
钓台论古二首162
白燕四首162
孤孙攀鳞生六岁,驱入家塾,所读《三字经》,春夏逾四阅月,喜犹未大破损,晚坐灯下,手为糊补,纪以诗162
平山堂163
题鱼璜山人《凌虚图》小照163
病中喜好友张吾未忽至,出其游囊,文石巨块数十拳,贮水相赏,欣然成诗163
贴瓣梅花163
太初古甓凿砚歌163
石兔歌164
为祝荔亭同学戏题画蟹164
苍崖石屋小山歌164
石瓜歌164
洗石诗165
法海寺戏作165
浦阳王画梅花巨幛歌165
题《瑶池罢宴图》 二首165
八月二十三日165
题画寄怀研村弟 二首166
题画《杏花美人》,却捉一羽扇立窗下,客有讥其时景不合者,戏为解嘲166
题画牡丹166
题画菊166
题《洗研图》小照166
题画芡藕莲房诸小品166
题画飞白竹166
弥勒同龛歌,自题五十四岁照167
赠嘉定郑使君鸿图,索为物色竹玩167
题自书草隶册子167
题且园翁指头画龙167
题画牡丹为研村弟作168
题画竹石菊花168
题友人《行乐图》168
题画梅花六言诗 二首168
客有遗李复堂画《垂枝芙蓉双勾苇》者,断裂零落,十缺七八,而画独完,更为补缀,染作雨景,与本来所画风枝低亚颇相宜,遂为完幅。更于其纸墨痕迹未融处题诗,以焦墨掩之168
折枝荷花169
题画秋意山水小景169
官肆吏隐堂歌169
题画169
天关歌169
卷十八 鸿雪集·类之四·六170
丁巳170
游平山堂憩棹王氏新园,漫成五首170
平山堂僧舍口号170
丁巳四月七日,偕方南堂、盛虎文、徐敏如、刘耕南、汪令闻、罗需才诸同学游平山堂170
官津感事171
平山堂雅集二首171
看芍药口号题壁171
题《虢国夫人上马图》 二首171
较场街即事口号171
过白龙川,晤祝荔亭,即事口号奉赠172
渡江172
由润州西门取道经小九华,至招隐寺题壁172
鹤林寺怀古172
米老墓172
登北固山题木末楼壁173
甘露寺铁浮图歌173
金山173
焦山173
焦山杂诗 四首174
自焦山放舟至甘露港中流作174
小寓木末楼晨起玩雨174
题壁174
雨中再过焦山174
画《放翁题名石图》175
焦山洗鼎诗175
重至焦山道中作175
回舟便登金山,不免有埋没山灵之叹,略寻胜处,纪二诗175
游招隐、鹤林诸山寺,将去,题海岳庵壁175
卷十九 鸿雪集·类之四·七176
丁巳 以下维摩方丈草176
题画赠孔同学丽九176
西城僧寓题壁六首176
为寺僧题客画鹦鹉洲小帧177
赠马秋玉昆仲177
感事赠孔同学丽九177
再送孔丽九入扬州,握手立赠177
哭泰州医者汪又龄177
哭同寅董敬斋二首177
柬马秋玉兄弟自茅山归178
寺寓178
遣侄子汝澥归里,寄讯西亭178
扬州假寓长寿庵,将去,题画留寺僧贯文178
客寓对食口号178
赠吴聘皋178
拟古诗有赠179
赠甘泉尉苏敏功同学179
题画风菊解嘲179
戏题左臂画牡丹二首179
马秋玉游山归,诗以讯之179
后游,复问吴门、东西洞庭之胜,归日再讯二绝句179
岁暮书怀,上丁未保举同年某大宪180
风兰180
寿孔弟丽九180
德州李厚斋弟突至扬州,近在邻街,以事格未即相见,小诗走寄代柬四首180
风菊 二首181
寄家椅园六安刺史,兼呈孔丽九、张吾未两同学181
寿董母蹇太夫人181
采莲巷寓舍题壁181
题徐子仁画鸡181
古梅182
吴山高四章,为吴门孙孝子拟古谣182
黄梅182
红梅182
戊午 一之一183
元日试笔183
题《富贵图》赠李吴江亲家183
赠栗朴村183
赠徐少尹羽,兼并送其开复北上183
再送徐少尹四绝句183
题《汉柏图》184
题宗先辈沂水中丞公《殉节纪略》后184
题岷樵山人画草竹六言184
送新友张少仪应试北上,并赠以守溪旧砚184
题指头画册赠莲和尚184
戏书心和尚纸184
客中牡丹四首185
司谳日,以病得告卧,庭中对牡丹作185
题赵仲穆画马赠李鄞县北上185
题《白鹿图》赠姜邻皋185
题《高鸟游鱼望云临水之图》185
插瓶186
落花186
煎酥186
口号186
赠花186
题栗朴存摹本《五马图》186
燕子三首186
哭故友张吾未187
题《渡水五马图》为卢翼孙同学作187
东南187
题吴门沈生汉原哭母诗187
题王石谷山水小帧187
罗烈妇诗188
挥杯五章188
赠李客山同学188
老渔188
老樵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