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家”新识 道法、儒法与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家”新识 道法、儒法与王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2795047.jpg)
- 李平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家”新识 道法、儒法与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观念辨正:“法家”与“法”3
第一章 重估近代法家研究3
一、近代人眼中的“法家”4
二、近代法家研究的困局10
三、对近代法家研究的反思与再反思16
四、重估先秦法家:从近代之所不论说开22
小结27
附录1近代法家研究论著汇总28
附录2建国以后“法家”研究主要论文汇总32
第二章 “法家”概念形成史略44
一、尚“法”而无“法家”的战国晚期思想界45
二、太史公的“法家”理想型:“六家”说辨正51
三、《七略》中的“法家”:并及西汉中后期的“法家”观念56
四、“法家”的定型:刘邵及其后64
余论71
第三章 “道—器—用”关系中的“法”理73
一、“法”的基本义及其拓展74
二、“法道”与“道法”76
三、“法”的“器”、“用”二重属性84
小结87
第二编 “法家”前史91
第四章 概说早期文化史上的阴阳之争91
一、技术时代与最早的法律91
二、伏羲与阳德证道与人文立法98
三、五帝的政道实践105
四、技术传统的复辟:禹夏和殷商110
五、政道“德化”:西周115
第五章 五帝之末的政、治权之争与“变法”:从《尧典》谈起118
一、《尧典》再解说:新的问题119
二、“有治无政”时代与技术贵族崛起124
三、政、治两分的早期历程127
四、舜的改革与政、治再博弈130
小结:再议尧舜的功绩133
第六章 《禹贡》:中央集权与法治的开端135
一、关于《禹贡》135
二、《禹贡》集权的理念与法治方略:基于文本137
三、《禹贡》立法理念溯源149
小结:并及《禹贡》式立法的影响161
第三编 阳德证道与“儒法家”167
第七章 儒道、法治与作为儒法家的李悝、吴起、商鞅167
一、孔子门人的证道多途168
二、历史场景化视野中的李悝171
三、宗儒的吴起与商鞅174
小结183
附考一:关于《法经》184
附考二:关于“改法为律”189
第八章 商鞅的法治与三层“天下”195
一、从对商鞅的误读谈起195
二、不止于霸术:商鞅的“天下”关怀198
三、霸术而帝道:成就“天下”的证道之途205
四、作为霸、王之“术”的“法”与“法治”210
小结214
第九章 孟子的“儒法家”思路:规矩·致治·成人215
一、孟子的旨归与双重困境215
二、规矩而成人:孟子法哲学的展开227
三、法与治:人道的落实237
余论243
第四编 阴本返道与“道法家”247
第十章 老子之集权式法象:“玄同”与“抱一以为天下式”247
一、老子的“玄同”:涵义与愿景248
二、“治”致“玄同”:“为无为”与“抱一以为天下式”256
小结270
第十一章 墨子的“法”与“法治”273
一、墨子之前的“法”观念275
二、墨子的“法”观念:从“墨经”到《法仪》280
三、墨子尚“法”探因290
四、墨子“法”学的兴起因缘与意义、影响292
小结296
第十二章 计然、范蠡与道学北传297
一、范蠡其人297
二、计然与《范子计然》301
三、范蠡的思想:有关天地人的道术305
四、思想史视野中的计然与范蠡:从其思想中没有什么谈去318
小结322
第十三章 《黄帝四经》与阴本之“道法学”323
一、小引323
二、“法”的道、术关联:作为战国“法”学转折点的《黄帝四经》326
三、“法象”与“生法”:道家式“法”义的因袭与发明330
四、知识背景与历史基础浅析336
小结339
第五编 和合与践行343
第十四章 儒家礼法学343
一、何谓先秦“礼法之争”:批判与反思343
二、酝酿期:礼法交争之先346
三、爆发期:儒家的危机与应对354
四、终结期:礼法合流与儒家妥协367
小结371
第十五章 君主集权之后:韩非的微言大义373
一、引子:研究综述、方法与问题374
二、人、道关系:韩非理论的起点378
三、政权与治权的博弈:君主集权的再阐释380
四、君、道关系:君主集权之后的大义383
小结388
第十六章 《语书》、《为吏之道》与“法治”理论的实践之困390
一、重识“以吏为师”:从《为吏之道》谈起391
二、“法治”践行的理论基础与困境395
三、秦政“法治”化的困境实态:以《语书》为例398
小结402
结语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