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障性工程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保障性工程理论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2795759.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保障性工程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系统思想及相关概念1
1.1.1系统的定义1
1.1.2系统的特性2
1.1.3系统的类型3
1.1.4系统的结构及功能3
1.2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4
1.2.1装备全系统的概念4
1.2.2装备寿命周期过程5
1.2.3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实施5
1.3系统保障性8
1.3.1保障性的系统特性8
1.3.2保障性的内涵与界定9
1.3.3保障性要求与保障性目标11
1.3.4系统保障性与作战适用性12
1.3.5保障性与装备质量13
1.3.6对保障性定义不同理解的分析15
1.4保障性工程的背景17
1.4.1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7
1.4.2维修工程学科的发展18
1.4.3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9
1.4.4美军采办改革给我们的启示21
1.4.5装备保障发展的要求23
1.5保障性工程的目标及研究内容26
1.5.1装备战斗力的形成机制26
1.5.2保障性工程的目标27
1.5.3保障性工程的研究内容28
1.5.4当前推行保障性工程的意义28
第2章 装备系统采办与运行30
2.1装备系统采办30
2.1.1采办准则30
2.1.2采办目标31
2.1.3采办类型33
2.1.4采办过程34
2.1.5采办策略34
2.2装备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36
2.2.1装备系统工程概念36
2.2.2系统工程方法37
2.2.3装备系统采办中的系统工程过程40
2.3费用—效能分析43
2.3.1装备寿命周期费用43
2.3.2效能的度量及模型44
2.3.3费用—效能分析应用45
2.4装备保障性分析方法及技术运用46
2.4.1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48
2.4.2故障树分析50
2.4.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50
2.4.4修理级别分析54
2.5装备系统运行55
2.5.1装备运用55
2.5.2装备使用中的故障57
2.5.3装备维修65
2.5.4装备技术运用过程的控制70
2.6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策略72
2.6.1维修保障手段72
2.6.2维修新技术引进与应用73
2.6.3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74
2.6.4装备保障建设的发展77
第3章 确定保障性目标79
3.1保障性要求的内容及确定程序79
3.1.1任务需求79
3.1.2作战适用性要求82
3.1.3系统保障性要求84
3.1.4装备保障特性要求和保障系统的要求85
3.1.5要求确定的程序86
3.2保障特性要求的分类88
3.2.1装备系统与作战适用性相对应的要求88
3.2.2装备系统及各分系统的要求88
3.2.3装备整机要求与重要零部件的要求89
3.2.4定量要求与定性要求89
3.2.5使用参数与合同参数90
3.2.6使用指标与合同指标94
3.2.7关键参数94
3.3保障特性要求的基础与约束95
3.3.1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95
3.3.2保障方案96
3.3.3装备的寿命时间结构97
3.3.4故障判别准则98
3.4保障性要求确定的依据与要求99
3.4.1确定保障性要求的依据99
3.4.2确定系统保障性要求的原则100
3.5确定保障性要求的方法101
3.5.1确定任务需求101
3.5.2确定系统保障性要求的程序和步骤103
3.5.3可用度要求确定示例107
3.5.4使用要求向合同要求的转换111
3.5.5在综合论证中确定保障性要求118
3.6保障方案119
3.6.1保障方案的类别与编制程序120
3.6.2保障方案的内容121
3.6.3保障方案的编制124
第4章 实现保障性目标129
4.1可靠性工程应用129
4.1.1概述129
4.1.2可靠性工作项目131
4.1.3可靠性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36
4.2维修性工程应用145
4.2.1概述145
4.2.2维修性工程的特点146
4.2.3维修性工作项目148
4.2.4维修性工程方法的应用152
4.3保障规划152
4.3.1概述153
4.3.2规划保障的工作内容、方法和要求153
4.3.3确定保障要求154
4.3.4制定保障计划158
4.3.5规划保障资源160
4.4软件质量管理162
4.4.1需求分析与管理163
4.4.2软件工程方法164
4.4.3软件RMS166
4.4.4软件过程改进方法167
4.5系统安全与人素工程170
4.5.1系统安全工作的目标与措施171
4.5.2系统安全性工作171
4.5.3人素工程176
第5章 保障系统建立、完善与改进178
5.1概述178
5.1.1保障系统的含义178
5.1.2保障系统的任务178
5.1.3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中的保障系统180
5.1.4保障系统与保障体制181
5.2保障系统建立182
5.2.1装备系统的部署保障182
5.2.2保障系统建立的时机与条件185
5.2.3保障系统建立的方法186
5.2.4保障系统建立的标志190
5.3保障系统的完善191
5.3.1保障系统完善的必要性191
5.3.2保障系统完善的准则194
5.3.3保障系统完善的途径与方法195
5.4保障系统的改进198
5.4.1保障系统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99
5.4.2 20世纪80年代的装备维修改革实践201
5.4.3装备维修改革要点203
第6章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209
6.1试验与评价的目的、分类与实施209
6.1.1试验与评价的手段209
6.1.2试验与评价的功能和目的210
6.1.3试验与评价的分类与实施211
6.1.4试验与评价在装备采办各阶段的应用212
6.2试验与评价的规划与管理214
6.2.1试验与评价过程214
6.2.2试验与评价的规划217
6.2.3试验与评价总计划219
6.2.4试验与评价计划220
6.2.5试验保障计划221
6.3可靠性试验与评价222
6.3.1可靠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与分类222
6.3.2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的统计试验方案225
6.4维修性试验与评价231
6.4.1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与分类231
6.4.2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32
6.5保障要素的试验与评价234
6.5.1试验与评价要点234
6.5.2保障方案和保障计划的评价235
6.5.3保障资源的试验与评价236
6.5.4保障演示与样机分解239
6.6战备完好性评估243
6.6.1战备完好性评估的实施243
6.6.2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243
第7章 保障性管理245
7.1概述245
7.2保障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246
7.3保障性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48
7.3.1军方的保障性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49
7.3.2承制方的保障性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50
7.3.3保障性联合管理组及职责250
7.4保障性工程接口及接口管理251
7.4.1保障性工程接口251
7.4.2保障性工程接口管理252
7.5保障性工程的管理方法252
7.5.1系统工程管理252
7.5.2并行工程255
7.6装备寿命各阶段的保障性工程活动256
7.6.1立项论证阶段256
7.6.2总要求论证阶段257
7.6.3工程研制阶段257
7.6.4定型阶段258
7.6.5使用阶段258
7.6.6退役处置阶段259
7.7保障性评审259
7.7.1概述259
7.7.2保障性评审的类型259
7.7.3保障性评审应注意的问题260
7.8装备保障性管理中的军方主导作用260
7.8.1当前制约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因素261
7.8.2军方在保障性管理中的职责和工作内容262
参考文献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