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书情报管理自动化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2549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书情报管理自动化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1
第一节 系统理论与系统特性1
一、系统基本概念1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特点6
第二节 系统分析13
一、系统分析步骤14
二、系统分析方法15
三、系统分析原则17
四、系统分析内容18
五、新系统的描述22
六、系统分析报告29
第三节 系统设计30
一、系统总体设计30
二、详细系统设计35
第四节 系统实施与运行38
一、设备安装与调试38
二、数据准备38
三、程序编写39
四、程序调试39
五、系统修改40
七、系统运行41
六、系统转换41
第五节 系统评价与维护42
一、系统评价42
二、系统维护43
第二章 机读目录与数据库46
第一节 数据组织与管理46
一、数据组织46
二、数据文件51
三、数据库53
二、机读目录的产生和发展54
第二节 机读目录54
一、机读目录定义54
三、MARC的应用58
第三节 MARC Ⅱ格式59
一、MARC Ⅱ磁带的物理结构59
二、MARC Ⅱ记录的逻辑结构60
三、MARC Ⅱ著录及标准化79
第四节 UNIMARC格式和我国书目通讯格式80
一、UNIMARC格式80
二、我国文献目录信息通讯格式83
第一节 子系统总体设计93
第三章 图书编目子系统93
一、计算机编目系统构成94
二、标识系统设计97
三、记录格式设计99
四、书目数据转换101
第二节 子系统详细设计103
一、子系统目标设计103
二、书目文档设计103
三、机读目录编制106
四、文档维护设计107
五、编目输出设计109
六、系统设计特点110
第三节 标准化与编目结果的使用112
一、书目查询112
二、机编目录标准化117
三、市售机读目录的利用118
四、机编目录与手编目录的比较120
五、机编目录在图书馆中的作用121
第四章 图书采访子系统124
第一节 子系统总体设计124
一、子系统概述124
二、子系统类型125
三、系统功能结构127
第二节 子系统详细设计131
一、图书采访分析131
二、输入输出设计135
三、文档记录设计140
四、系统处理流程144
五、程序设计145
第三节 在版机读目录采访子系统154
一、图书采访与出版发行自动化154
二、利用机读目录建立采访子系统的方法156
三、采访系统的发展趋势157
第五章 索引编制子系统159
第一节 子系统总体设计159
一、机编索引概念159
二、机编索引算法模型161
第二节 中文索引编制173
一、主题索引编制173
二、篇名、作者、分类索引编制176
第三节 KWIC索引编制176
一、KWIC索引系统设计177
二、KWIC索引算法模型178
三、KWOC索引179
一、ASI系统设计181
第四节 ASI系统181
二、ASI算法模型186
第六章 连续出版物子系统195
第一节 子系统总体设计195
一、连续出版物子系统特点195
二、子系统类型196
三、子系统功能198
四、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205
五、子系统数据类型207
二、子系统目标设计209
第二节 子系统详细设计209
一、子系统分析209
三、记录格式设计211
四、文档设计221
五、输入输出设计222
六、系统设计特点224
第三节 号码处理系统225
一、设计号码的意义226
二、ISSN和CODEN227
第一节 子系统总体设计234
一、子系统特点234
第七章 图书流通管理子系统234
二、子系统类型235
三、子系统功能设计239
第二节 子系统分析244
一、业务分析244
二、确定子系统目标246
三、自动化处理与手工处理的比较246
四、数据类型248
第三节 子系统详细设计251
一、输入输出设计251
二、文档记录格式设计261
三、系统功能模块设计264
四、流通管理系统设计特点269
第四节 馆际互借系统270
一、馆际互借系统原理271
二、馆际互借系统功能272
三、系统设计277
第八章 情报检索子系统281
第一节 情报检索系统的类型与特点281
一、情报检索系统的类型281
二、情报检索系统的特点286
三、情报检索系统的处理流程287
一、顺序文档289
第二节 情报存贮289
二、倒排文档与索引文档293
三、随机存贮文档295
第三节 情报检索299
一、情报检索的过程与方法299
二、用户提问式表示300
三、顺序文档的检索304
四、倒排文档的检索313
第四节 国际联机检索322
一、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的产生与发展323
二、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的组成与服务方式324
三、国际联机检索的主要优点326
第九章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网络329
第一节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概述329
第二节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的文档构成模式330
一、非冗余的单文档结构331
二、冗余的多文档结构332
三、非冗余的多文档结构333
第三节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功能334
第四节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设计337
一、软件方法和软件工具337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38
三、模块化程序339
第五节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340
一、网络的组成341
二、网络的拓扑结构341
三、远程网络和局部网络343
四、网络通信传输方式344
第十章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趋势347
第一节 电子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347
一、图书馆办公自动化348
二、电子邮递349
三、视频技术353
四、远程会议358
五、无纸系统364
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366
一、电子与文字处理367
二、电子书368
三、电子杂志371
第三节 电子图书馆374
一、电子图书馆的特征374
二、电子图书馆建立的基础377
三、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员377
四、发展中的问题379
附录:编目系统实例381
主要参考文献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