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犯罪社会学
  • 吴鹏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69063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社会学1

一、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二、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任务5

三、犯罪社会学的学科性质8

四、犯罪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0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3

一、犯罪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13

二、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资料要求18

三、犯罪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20

四、犯罪资料的统计分析22

第三节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意义24

一、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意义24

二、研究犯罪社会学的实践意义27

第二章 犯罪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29

第一节 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源流29

一、中外古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29

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32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社会学思想35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36

一、统计犯罪学的出现与发展36

二、犯罪人类学的兴起和衰落38

三、犯罪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41

第三节 现代西方犯罪社会学44

一、现代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发展现状44

二、西方犯罪社会学的主要理论45

一、中国的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研究58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在中国58

二、新中国的犯罪社会学59

第三章 犯罪现象与犯罪问题6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61

一、犯罪的社会起源及其阶级本质61

二、犯罪的社会特征63

三、我国刑法对犯罪的科学定义72

四、犯罪社会学研究犯罪的具体范围73

一、什么是犯罪现象76

第二节 犯罪现象与犯罪类型76

二、犯罪现象的类型划分77

三、犯罪社会学特别关注的几种犯罪类型82

第三节 当代世界各国的犯罪问题87

一、犯罪问题的性质与表征87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犯罪问题88

三、发展中国家的犯罪问题91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92

一、中国犯罪问题的历史回顾92

二、中国犯罪问题的现状及其特点95

第四章 犯罪原因的社会分析102

第一节 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102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102

二、外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105

三、中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108

第二节 探索犯罪原因的基本途径112

一、犯罪社会学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112

二、犯罪原因的结构117

三、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犯罪根源123

第三节 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130

一、犯罪的社会根源依然存在130

二、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失衡和社会张力132

三、市场经济的消极社会后果134

四、犯罪的文化土壤仍然相当肥沃138

第一节 个人生活环境和犯罪的一般关系141

一、个人生活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41

第五章 犯罪与个人生活环境141

二、个人生活环境与犯罪144

第二节 家庭和犯罪146

一、家庭的结构功能与犯罪146

二、父母背景与子女犯罪153

三、家庭教育方式和子女犯罪155

四、恋爱、婚姻与犯罪162

第三节 学校与犯罪164

一、学校教育与犯罪的一般关系164

二、学校管理制度与犯罪166

三、学校教育方式与犯罪168

四、学生自身因素与犯罪172

第四节 工作单位、社区环境与犯罪173

一、工作单位与犯罪173

二、社区环境与犯罪177

第六章 犯罪与宏观社会环境181

第一节 社会基本制度与犯罪181

一、什么是社会制度181

二、社会基本制度对犯罪的影响182

第二节 政治状况与犯罪187

一、政治腐败与犯罪187

二、政治动乱与犯罪189

三、阶级斗争与犯罪191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犯罪194

一、经济改革与犯罪194

二、经济发展与犯罪198

三、失业问题与犯罪204

一、社会分层与犯罪207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与犯罪207

二、二元社会结构与犯罪217

三、流动人口与犯罪221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犯罪223

一、大众传媒的性质与特点223

二、大众传媒对犯罪的影响224

第七章 文化和犯罪229

第一节 文化对犯罪的一般影响229

一、文化的性质及特点229

二、文化对犯罪的一般影响231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犯罪237

四、文化冲突与犯罪239

第二节 亚文化与犯罪244

一、什么叫亚文化244

二、西方学者的犯罪亚文化理论246

三、我国的犯罪团伙问题研究253

一、文明类型与犯罪263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犯罪263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犯罪263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265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犯罪270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犯罪272

一、高科技具有天然的两重性272

二、高科技与犯罪273

三、计算机与犯罪277

一、因特网犯罪及其特点283

第三节 网络与犯罪283

二、因特网上犯罪的具体类型284

三、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288

第九章 犯罪的社会控制292

第一节 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292

一、犯罪社会控制及其构成要素292

二、犯罪控制的具体途径296

第二节 正向行为的积极引导299

一、社会秩序的积极控制299

二、社会奖赏、社会保障与社会控制302

一、社会制裁在犯罪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305

第三节 越轨、犯罪的社会制裁305

二、社会制裁的基本形式307

三、社会制裁的原则和要求311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综合治理315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15

一、综合治理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变315

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18

一、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分析322

第二节 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322

三、抓好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324

四、改造社会环境与综合治理329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领域332

一、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332

二、城市犯罪的综合治理336

三、农村犯罪的综合治理339

后记347

主要参考书目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