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媒介与网络广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媒介与网络广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2813944.jpg)
- 陶丹,张浩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335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媒介与网络广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网络的溯源与发展1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1
一 互联网的起源1
二 WWW 与浏览器软件的出现2
第二节 互联网的发展3
一 互联网线路的发展3
二 上网工具的发展8
第三节 互联网带来的10
一 改变了人类生活10
二 塑造了互联网时代11
三 人类向信息社会迈进12
四 互联网上语言向大语种倾斜15
五 互联网的未来16
第四节 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趋势20
一 新媒介的产生20
二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22
三 新媒介的特性25
第二章 网络新闻27
第一节 网络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简况27
一 背景27
二 网络新闻在美国的发展简况28
三 网络新闻在中国的发展简况29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特点35
一 即时性35
二 丰富性35
三 互动性37
四 滚动性38
五 服务性39
六 图文并发40
七 超级链接41
八 本土视角41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42
一 增强可信度42
二 加快更新率42
三 培养归属感43
第四节 网络新闻的管理43
一 互联网上存在的问题43
二 网络新闻如何管理45
三 互联网法规中涉及到新闻和言论管理的主要内容46
第五节 对网络新闻的反思48
一 对网络新闻的反思48
二 网络新闻代替不了现场采访50
第六节 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50
一 网络新闻人才的来源50
二 教学思想52
第三章 网络出版55
第一节 网络出版的组成55
一 Apabi 的含义55
二 网络出版55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作者60
一 网上写作者60
二 传统出版物的作者61
第三节 网络时代的编辑62
一 编辑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62
二 编辑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63
第四节 网上出版64
一 传统出版者兴办网络出版公司64
二 传统出版物推出网络版65
三 开发电子出版物新品种66
第五节 网上发行67
一 网上书店67
二 利用书展上网68
三 建发行网站69
四 利用网络收集图书发行信息70
第六节 购买者与读者70
一 网站提供的在线订购70
二 网上书店的快递业务71
三 付费下载71
四 免费提供72
第七节 网络出版的特点72
一 网络出版使读者增加了自由度72
二 网络出版使受众展示个性73
三 网络出版使作者得到全方位的出版自由74
四 网络出版促进了出版物市场大融合74
五 网络出版推动了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74
第八节 网络出版管理75
一 网络出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5
二 与网络出版相关的法律条文77
三 关于网络出版的法律管理方案78
第九节 网络出版人才的培养方案80
一 人才来源80
二 教学思想80
三 教学内容81
四 教学手段81
第四章 网络时代的电视和广播83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电视83
一 网络时代面临的新局面83
二 电视台走进互联网85
三 互联网与电视台合作再创业86
第二节 网络时代电视的主要特征87
一 电视节目的互动性87
二 交互式电视88
三 数字化节目主持人90
四 电视节目窄播化、滚动化91
五 人人均有机会成为制作人93
六 网络时代的电视对传统传媒业造成冲击与互动93
七 利用电视网传输多媒体信息95
八 电视机从外观到内涵的变化95
九 数字电视的到来99
十 从“窄带”到“宽带”的服务101
十一 电视节目参加电子商务在网上发行101
第三节 网络时代电视存在的问题102
一 热闹中的贫乏102
二 虚假103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104
一 总结104
二 展望105
第五节 网络时代的数字化广播105
第五章 网络时代的数字电影107
第一节 数字电影107
一 什么是数字电影107
二 电影的数字化制作108
三 数字电影的数字化放映109
四 数字电影的数字化发行111
五 数字电影节111
第二节 互联网影视113
一 什么是互联网影视113
二 互联网影视的实现113
三 互联网影视的现状113
四 中国的第一部互联网影视114
五 互联网影视存在的问题114
下篇116
第六章 信息中介商116
第一节 信息中介商的概念116
第二节 信息中介商的特点117
第三节 信息中介商的主要工作118
一 信息销售118
二 信息调查119
三 信息评测120
四 广告投放120
五 网络广告调查121
六 网络广告调查的特点123
七 网络广告效果测评124
第四节 需要解决的问题125
第七章 网络广告126
第一节 网络信息与“3J”127
第二节 市场营销128
一 经销导向时代与行销导向时代129
二 一般信息的传播与广告信息的传播130
三 潜在消费者131
第三节 网络广告的特点133
第四节 网络广告的优势134
第五节 网络广告的形式135
第六节 网络广告的经营状况137
第七节 网络广告的收费情况139
一 网络广告的收费模式139
二 定向广告140
三 资源换资源142
第八节 网络广告预算142
第九节 网络广告的受众143
第十节 网络广告的客户144
第十一节 网络广告的品牌意识145
第十二节 网络广告调查147
第十三节 网络广告策划148
第十四节 网络广告创意149
第十五节 网络广告发布150
第十六节 网络广告的现状151
第十七节 双赢的模式152
第十八节 网络广告服务系统的选择154
一 技术特征155
二 系统易用性155
三 系统服务156
四 价格因素156
五 市场趋势157
第十九节 网络广告中存在的误区157
一 门户网站是最佳网络广告媒介157
二 网络广告不需要监测158
三 有了资本就不要广告了159
四 网络广告只是美工的事160
第二十节 网络广告的监督和管理160
一 美国网络广告的规范和管理160
二 关于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问题163
三 中国网络广告监督管理现状164
第二十一节 案例165
一 案例A165
二 案例B166
第八章 视觉传播的时代181
第一节 信息管理与传播182
第二节 艺术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182
第三节 视觉传播综述185
视觉性符号186
第四节 视觉认知原理187
一 知觉的整体性190
二 知觉的理解性190
三 知觉的恒常性191
四 知觉的选择性191
第五节 视觉语言193
一 基本形态元素组合194
二 基本色彩元素组合194
三 色彩的对比196
四 色彩的组合198
第六节 视错觉与视觉选择199
第七节 平面图形200
一 单纯与秩序201
二 对比与调和201
三 对称与均衡202
四 虚实与留白202
第八节 网页编辑设计的构成要素203
第九节 广告招贴204
一 “你的计算机是个怪兽吗”204
二“75型电动色带打字机”205
三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00)206
第十节 活动影像207
一 活动影像的历史207
二 活动影像的功能208
三 近代电影的特点208
四 影视广告209
第十一节 网络与视频209
一 视频点播与网上直播210
二 视频点播技术211
三 视频点播实施策略214
第十二节 视觉化多媒体网络215
第十三节 家电信息化217
电视电脑218
第十四节 网络传播中的企业形象220
第十五节 网络与流行文化风格221
一 POP 与 P.O.P221
二 网络上的流行语言223
第九章 网站与网页225
第一节 网站建设中的艺术应用225
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新风格226
第二节 艺术表现情感226
第三节 网站建设中的艺术效果227
第四节 网页设计中的视觉效果229
第五节 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约束条件232
一 直觉性主导网页设计232
二 创意的定位233
三 表达的定位234
第六节 视觉元素定位234
第七节 网页形象定位236
第八节 版式构成238
一 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239
二 版式的视觉流程241
第九节 版式实例243
第十节 网页色彩245
第十一节 网页设计的技术条件制约246
第十二节 网页设计需要的软件247
第十三节 团队工作是网页设计成功的保证248
附录249
附一 新媒介带来的新词汇249
附二 新职业254
附三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57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