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著作大辞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袁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80035994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791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8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著作大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毛泽东著作篇目1
悼友人易咏畦1
致白浪滔天1
体育之研究1
夜学招学广告1
致文正兴、文正莹1
致文正兴、文正莹等1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1
各国的罢工风潮1
目 录1
阿富汗执戈而起2
不许实业专制2
炸弹暴举2
可怜的威尔逊2
好个民族自决2
来因共和国是丑国2
强叫化2
证明协约国的平等正义2
好计划2
实行封锁2
研究过激党2
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2
难道走路是男子专有的3
哈哈!3
我们饿极了3
摇身一变3
女子革命军3
《湘江评论》启事3
割地赔偿不两全3
大略不是人3
什么是民国所宜?3
各国没有明伦堂3
彭斯坦3
为社会党造成流血之地3
走昆仑山到欧洲3
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4
和约的内容4
畏德如虎的法兰西4
民众的大联合(二)4
德意志人沉痛的签约4
卡尔和溥仪4
高兴和沉痛4
民众的大联合(一)4
《湘江评论》申明4
表同情于师范学生5
原来是他5
问题研究会章程5
《新湖南》周刊第七号刷新宣言5
对赵女士自杀的批评5
政治家5
死鼠5
不信科学便死5
日德密约5
民众的大联合(三)5
赵女士的人格问题6
婚姻问题敬告男女青年6
改革婚制问题6
“社会万恶”与赵女士6
女子自立问题6
非自杀6
恋爱问题——少年人与老年人6
打破媒人制度6
婚姻上的迷信问题6
上海工读互助团简章7
致陶毅7
蔡元培、范源濂等启事7
致周世钊7
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7
湘人控张敬尧十大罪7
湘人对张敬尧运烟种之公愤7
学生之工作7
湘教职员请撤惩张敬尧7
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8
湖南人民的自决8
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8
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8
湖南人再进一步8
湘人为人格而战8
湖南各界人士斥张敬尧侵吞公款等罪行电8
湘事维持会内幕8
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9
发起文化书社9
文化书社组织大纲9
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9
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中国9
从湖南做起9
绝对赞成“湖南门罗主义”9
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9
“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9
释疑9
文化书社第一次营业报告10
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0
湖南自治运动请愿书10
女子教育经费与男子教育经费10
致向警予10
文化书社启事10
为湖南自治敬告长沙三十万市民10
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以建设“新湖南”之建议10
“全自治”与“半自治”10
“湘人治湘”与“湘人自治”10
再说“促进的运动”10
反对统一10
致萧子啤11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发刊的意思及条例11
“驱张”和“自治”不是我们的根本主张11
读书会的商榷11
文化书社敬告买这本书的先生11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二集序11
致张国基11
致罗学瓒11
致罗学瓒11
致李思安11
致罗璈阶11
致欧阳泽11
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12
新民学会紧要启事12
致彭璜12
文化书社社务报告(第二期)12
致蔡和森12
怎样做去才有真正的劳工团体出现12
议会扯旗案事12
毛泽东之辩诬函——关于前次12
致蔡和森等12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12
致杨钟健13
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13
所希望劳工会的13
湖南自修大学入学须知13
更宜注意的问题13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二号)13
省宪法草案的最大缺点13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13
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13
铅印活版工会致大公报记者盾书14
北京政变与商人14
省宪下之湖南14
外力、军阀与革命14
《新时代》发刊词14
长沙泥木工人代表呈省长文14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及劳动法案大纲14
长沙土木工会章程14
长沙泥木工人罢工宣言14
致施复亮并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14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5
中国国民党之反奉战争宣传大纲15
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15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次会议宣读第三次会议记事录——毛泽东提出议案15
致林们渠、彭素民15
纸烟税15
“省宪经”与赵恒惕15
英国人与梁如浩15
如果讨赤志同仇雠亦吾良友16
中国国民党选派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16
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16
赤化原来如此16
杨坤如的布告与刘志陆的电报16
“反共产中国国民军大同盟万岁”16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严驳北京党员之违法会议16
颂声来于万国16
三三三一制16
共产章程与实非共产16
邹鲁与革命16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16
向左还是向右17
帝国主义的最后工具17
北京右派会议与帝国主义17
右派的最大本领17
上海民国日报反动的原因及国民党中央对该报的处置17
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17
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17
宣传报告17
关于宣传决议案18
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8
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18
反对有派会议者遍于全国18
十二月二十日广州的反段大示威18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18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统计表19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19
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19
在湖南长沙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
中国佃农生活举例19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
全国农协对湘鄂赣三省农协重要训令20
全国农协最近训令20
中央农运讲习所招生计划20
在太平洋劳动会议代表欢宴会上的开会词20
致湖南省农民协会函20
“解决土地问题之意义”决议案20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讨蒋通电20
在欢迎鄂豫两省农民代表大会上的致词20
对农民宣言20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21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21
井冈山的斗争21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22
致李立三22
致中共中央22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22
井冈山土地法22
兴国县土地法22
红军宣传工作问题2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3
寻乌调查24
分田后的富农问题—永新及北路的情形24
兴国凋查24
反对本本主义24
调查工作24
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25
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25
分青和出租问题25
木口村调查25
东塘等处调查25
《兴国调查》前言2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26
中国工农红军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告白军士兵兄弟书26
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26
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26
总政治部关于凋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2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27
中央临时政府布告第四号——暂行税则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政策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民委员会通令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号)27
苏维埃建设重要的训令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婚姻条例的决议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实施劳动法的决议案2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九号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裁判所暂行组织条例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第三号)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革命政府,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告全国民众书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八号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委员会的工作细则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春耕问题的训令29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给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的指示2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2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反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2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第九号)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反对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通电30
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号训令30
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号命令30
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二十九号命令30
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六号)30
中央政府给湘赣省工农兵代表大会电30
裁判部的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30
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执字第四号)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二十五号)30
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三十五号命令31
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三十六号命令31
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关于各级选举运动检查)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布告(第十三号)31
中央人民委员会紧急决议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十四号)31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一周年纪念时向全体选民的报告31
中央执行委员会给福建省苏维埃主席团的指示信31
中央执行委会第十七号训令31
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三十号命令31
中央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八号32
中央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十七号)32
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八号)32
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第十五号)32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32
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什号)32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言(1933.3.3)32
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十九号)32
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二十一号)32
召集八县区以上苏维埃负责人员会议及八县贫农团代表大会3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宣言(1933.6.1)33
在八县区查田运动大会上的报告33
为夏耕运动给各级苏维埃负责人的信3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通令(第八号)3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十号33
人民委员会命令(第四十二号)33
查田运动是广大区域内的中心重大任务34
查田运动的第一步——组织上的大规模动员34
依据农村中阶级斗争的发展状态的差别去开展查田运动34
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35
中央政府电贺东方红军的伟大胜利35
中央政府召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35
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35
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35
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发行经济公债的决议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反对最近国民党卖国的大连会议通电35
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决议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布告(第廿一号)35
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35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36
中央政府关于整顿财政部工作的圳令36
今年的选举3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告全世界工农劳苦民众宣言36
中央政府为粉碎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3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纪念对全体选民的工作报告书36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36
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六号训令37
才溪乡调查37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致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与十九路军的第一电3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日直接交涉”告全国民众书37
长冈乡调查3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词38
我们的经济政策38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38
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报告的结论3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38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致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及人民革命军第二电38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方针和任务38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39
关于紧急动员的报告3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词3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号)3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3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程序39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40
目前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40
斥蒋介石荒唐无耻的卖国辩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救国宣言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五一”劳动节宣言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为援助上海美亚绸厂工人罢工斗争宣言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40
关于日本声明书的谈话4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新字第二号)41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41
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上书41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42
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下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42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42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42
致阎锡山42
关于特殊问题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43
关于外交问题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43
关于日本帝国主义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43
为出版《长征记》征稿44
致杜斌丞44
致杨虎城44
致宋哲元44
致傅作义44
致宋子文44
致易礼容44
致邵力子44
致蒋光鼐、蔡廷锴45
致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45
致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45
致蔡元培45
致彭德怀、刘晓、李富春45
致朱绍良45
致王均45
致宋庆龄45
致于学忠46
关于统一战线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46
致张学良46
致叶剑英、刘鼎46
致傅作义46
致许德珩等46
致陈公培46
致冯玉祥47
致阎锡47
致彭雪枫47
致蒋介石47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泽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47
局势至此非抗战不足图存47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48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48
致高桂滋49
致王以哲49
致林彪49
致徐特立49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49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50
在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开幕典礼上的训词50
对北方青年的希望50
致范长江50
致绥远追悼大会唁电50
致埃德加·斯诺50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51
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51
西班牙的人民!武装同志们51
致郭化若51
致何香凝52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 一书的批注52
为日寇进攻华北致宋哲元等电52
致蒋介石电52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52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53
实践论53
红军将领庆贺平津胜利通电53
在“八一”抗战动员运动大会上的讲演词54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54
矛盾论54
反对自由主义55
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基本原则的解释55
关于敌情判断及我之战略部署55
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原则56
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56
在华北局势危急情况下我军应坚持游击战争方针56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56
我们的责任57
论鲁迅57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57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 一书的摘录57
致周索园57
致雷经天57
目前的时局58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58
致文运昌59
致抗日军政大学九队59
致艾思奇59
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一书的批注59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59
致艾思奇59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59
在延安反侵略大会上的演说词60
致范长江60
与《新中华报》记者的谈话60
读书日记60
致何长工61
与合众社记者的谈话61
为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题词61
在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说词61
致金城61
为陕甘宁边区《边区教师》杂志所写题词61
为抗大第四期开学题词62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62
为施方白题词62
致郭化若62
为纪念“五一”题词62
关于文化的重要指示62
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题词62
在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典礼上的讲话62
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的指示62
致各警备兵团“五卅”抗运大会电63
致毛字居63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63
论持久战63
为陕甘宁边区《边区儿童》创刊号题词64
和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先生、雅德先生、傅路德先生、雷克难先生的谈话64
为延安《解放》周刊纪念抗战一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十七周年专刊题词6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十七周年、抗日战争一周年题词64
致吴亮平64
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65
为延安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题挽词65
致国民参政会电65
致前线将士66
为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题词66
为吴伯箫题词66
论新阶段——在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上的报告66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67
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67
战争和战略问题68
致柳夷68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68
为艾生题词69
发刊词(《八路军军政杂志》)69
为董伯成题词69
为抗大题词69
为缪敏题词69
为抗大题词69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69
致杨令德69
在延安党政军及群众团体检查工作干部会上的讲话69
致邓宝珊69
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题词69
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题字70
致何干之70
抗战与外援的关系70
致周扬70
在农展会开幕典礼上的演讲70
致陈伯达70
为杨海泉题词70
《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序71
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71
致张闻天71
致张闻天71
致参政会秘书处电71
为延安《新中华报》题可71
在延安纪念“二七”大会上的讲话71
中国军队应当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71
为陈醒民题词72
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72
为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题词72
为抗大题词72
为“扫除文肓三万”活动题词72
收集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民族英雄事迹72
致聂荣臻72
在“三一八”纪念晚会上的讲演72
在延安马克思和孙中山纪念会上的讲话72
在“三八”纪念大会上的讲话72
五四运动73
青年运动的方向73
八路军在新阶段中应该加重注意的几个问题74
致潘梓年74
在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74
抗大三周年纪念74
在延安模范青年颁奖大会上的讲话74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74
为延安出版的《中国妇女》杂志题词74
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75
反投降提纲75
中英两国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75
致肖三76
反对投降活动76
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76
为蒋灿题词76
必须制裁反动派76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77
我们对于过去参政会工作和目前时局的意见77
在欢迎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晚会上的讲话77
致尼赫鲁电77
致毛岸英、毛岸青77
在陕甘宁边区学生救国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77
给香港反汪之友的信78
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讲演提纲78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78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78
复蒋鼎文电79
在延安欢迎中外友人晚会上的讲话79
为韩忠良题词79
研究沦陷区79
《共产党》人发刊词79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80
为刘岘题词80
致林中鹤80
致吕超80
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80
目 前形势和党的任务80
为延安世界语协会展览会题词81
在延安“一二九”四周年大会上的讲话81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81
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81
纪念白求恩81
在延安欢迎马占山晚会上的讲话81
驳斥某战区司令长官部造谣的谈话81
为《陕甘宁边区实录》一书题词82
为《大众时事》周年纪念题词82
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82
为新四军第四 师《拂晓报》题词82
致吴玉章82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82
新民主主义论83
在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开幕典礼上的讲演83
为《八路军军政杂志》的题词83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83
在祝贺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祝词84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84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84
为“华北视察团”事致国民参政会电84
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宣言85
在延安青年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85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85
《中国工人》发刊词85
为《新中华报》改版一周年题词85
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85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85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86
电唁蔡元培逝世86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86
为马进题词87
在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上的讲话87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87
为儿童节题词87
为八路军化学制药厂制药训练班第一期毕业题词87
为八路军三五九旅题词87
在三八节纪念大会上的演讲87
广泛印发讨汪救国通电87
为叶志强题词88
团结到底88
为美国纽约华侨农馆联合会题词88
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88
致范文澜88
致周文88
在边区中央局经济自给动员大会上的讲话88
论政策88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89
致肖向荣89
致英国人民代表大会电89
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成立两周年题词89
为延安《中国文化》题词89
为“五四”青年节题词89
致毛岸英、毛岸青90
抗议无法无天之罪行90
共产党七参政员致国民参政会公函90
为王仲方等几位青年题词90
致周恩来、董必武90
共产党七参政员函参政会重申不能出席本届会议理由90
复司徒美堂等电90
为金茂岳题词91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91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91
为延安新市场题词91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91
致福斯特电92
为儿童节题词92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92
关于出版《解放日报》和改进新华社工作的通知92
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92
改造我们的学习92
致肖军93
致刘雪苇93
致谢觉哉93
致林伯渠93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93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93
致陈正人94
《鲁忠才长征记》按语94
致谢觉哉94
关于农村调查94
和绥米学生参观团的谈话94
电唁张冲逝世94
致谢觉哉94
致谢觉哉94
电唁张季鸾逝世95
致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95
在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上的讲话95
在陕甘宁第二届参议会开幕会上的致词95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95
致谭政、莫文骅96
为瞿宪文题词96
与绥德青年代表的谈话96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96
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题词96
为护士节题词96
为中共中央党校题词96
致蔡畅96
为王观澜题词96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闭幕时的致词96
在中共中央欢宴陕甘宁边区参议员时的即席讲话96
十月革命节的广播讲演96
中宣部宣传要点97
整顿党的作风97
致周文97
中共中央关于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策略的指示97
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98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98
给留守兵团保安部队慰问信98
庆祝苏联红军成立二十四周年98
反对党八股98
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题词99
党报应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99
《文化课本》序99
致欧阳山、草明99
为儿童节题词99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99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100
贺英国工人日报复刊电100
致谢觉哉、陈正人100
致谢觉哉100
致周恩来100
致罗烽100
为护士节题词100
答复晋西北士绅:抗战中坚持团结抗日,抗战后坚持团结建国100
致谢觉哉101
致何凯丰101
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101
《解放日报》第四版征稿办法101
对刘少奇《论党内斗争》的按语1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01
致南汉宸102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102
为印度友人柯棣华病逝题词102
致南汉宸102
为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题词102
追悼杨松同志的挽词102
致欧阳山尊、朱丹、成荫102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102
历史教训102
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103
为志丹陵红星纪念塔题词103
致何凯丰103
庆祝苏联红军二十五周年的贺电103
致王中103
为拍《南泥湾》影片题词103
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三周年题词103
为二十二位受奖同志题词103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04
致周小舟10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干部晚会上的报告104
运用舆论反击国民党进攻105
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105
质问国民党105
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105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106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106
致林伯渠106
给秦邦宪的信106
复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电106
致侯健存107
论合作社107
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给斯大林的电报107
在延安况贺十月革命节干部晚会上的讲话107
给中直军直生产展览会的题词107
组织起来107
致郭沫若108
致彭德怀108
致杨绍萱、齐燕铭108
为严炳武题词108
致林伯渠108
致罗荣恒108
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108
致周扬108
为王燮权题词108
为中央印刷厂全体劳动模范题词108
为延安枣园中央俱乐部题词108
为八路军留守兵团部队展览会题词108
致胡乔木108
致刘少奇108
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们的谈话108
为王明样题词108
学习和时局109
致李鼎铭109
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招待会上的讲话109
为特等劳动英雄李强题词110
和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谈话110
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个人生产展览会题词110
为特等劳动英雄陈振夏题词110
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10
为特等劳动英雄钱志道题词110
延安大学教育方针110
致胡乔木110
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111
韩钧谈晋西事变真相111
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111
致谢觉哉111
致丁玲、欧阳山111
在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席会代表招待会上的讲话111
致秦邦宪112
国民参政会开会,蒋介石氏说话不当,林虎氏予以驳斥112
为人民服务112
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挽词112
在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学习代表招待会上的讲话112
电贺罗斯福连任总统113
致郭沫若113
悼念邹韬奋逝世挽词113
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113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13
张平群发言错误,人民要求立即改组政府与统帅部113
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113
致柳亚子114
致沈雁冰114
致陈毅114
致谢觉哉114
一九四五年的任务114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115
在干部新年晚会上的讲话115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115
致刘昆林115
为《书报简讯》题词115
致邓宝珊115
怎样办地方报纸115
为延安卫生展览会题词115
与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116
致孙毅116
挽彭雪枫同志116
致秦邦宪116
国共谈判毫无结果,周恩来同志返延安116
致肖三116
电唁罗斯福逝世117
两个中国之命运117
“七大”工作方针117
电唁A·托尔斯泰逝世117
新华社记者评王世杰谈话117
致王梓木117
致斯大林电(1945.2.22)117
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118
论联合政府118
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118
致斯大林电(1945.5.3)119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关于选举问题的两次讲话(节录)119
愚公移119
赫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120
复黄炎培等七参政员电120
在中共七大代表暨延安各界代表举行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20
中共不出席这届参政会120
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121
新华社记者论时局:内战危险空前严重121
爷台山战事扩大121
给福斯特的电报121
致斯大林电(1945.8.9)122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22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22
蒋介石在挑动内战123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123
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123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24
为国共会谈在重庆发表谈话124
对《大公报》记者的谈话124
给蒋介石的复电(1945.8.16)124
给蒋介石的复电(1945.8.24)124
给蒋介石的复电(1945.8.22)124
毛泽东主席就去重庆会见问题复电蒋介石124
尽快去上海等地办报125
在参政会茶话会上的演说125
答路透社记者十二项问题125
冀南我军自卫战大捷126
为李少石遇难题词126
关于重庆谈判126
致柳亚子126
致柳亚子126
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126
在军事委员会大礼堂晚会上的演说126
国民党进攻的真相127
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127
电贺高树勋127
为冼星海追悼会致挽词127
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127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28
致黄齐生128
致柳亚子129
复叶挺电129
欢送马歇尔元帅时的谈话129
在国民党政府当局纵容与鼓励下,反动派扩大反苏反共活动129
为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开幕题词129
致洪禹129
致蔡博等129
为党的《七大纪念册》的题词129
为建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129
为刘书林题词129
为党的“七大”代表记录本题词129
停战命令129
为陈昌奉题词130
复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电130
致新安旅行团130
致聂荣臻并王稼样130
宣传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130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130
为“四八”被难烈士题词130
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130
为徐昆庭题词130
美国大量运送蒋军到东北扩大内战131
电唁加里宁逝世131
反对美军事援蒋法案的声明131
复美三千华侨会员电131
电慰马叙伦等131
复重庆各界名流黄墨涵等电131
复重庆基督教协进会和平祈祷大会电132
电唁李公朴逝世132
电唁闻一多逝世132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132
电唁陶行知逝世132
为记者节题词133
为陶行知先生逝世题词133
致习仲勋133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33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33
为关向应题写的挽词133
复槟榔屿侨胞电133
致陈瑾昆134
美国“调解”真相和中国内战前途134
致符定一134
三个月总结134
致斯大林电(1946.11.6)135
致何凯丰135
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135
电贺高树勋将军起义周年135
致任弼时135
复王廷俊电135
为朱德寿辰题词136
致暹罗七十一华侨团体电136
为死难烈士题词136
新年祝词136
致陈瑾昆136
与枣园居民的谈话136
中共中央宣传部陆定一部长驳斥国民党中宣部声明,所谓和平方案全系欺骗136
追悼朱宝庭同志的挽词137
为徐特立寿辰题词137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137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137
复内蒙人民代表大会电137
新华社记者评陕北之捷138
致陈瑾昆138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38
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138
致朱德、刘少奇138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39
致毛岸英139
挽续范亭同志139
给中共葭县县委题词139
致毛岸英139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39
致吴玉章140
致吴创国140
致张曙时140
致陈瑾昆140
致斯大林电(1947.11.6)14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140
目 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41
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书靡页的题词141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42
研究中央政策,纠正错误观点142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42
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143
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143
纠正土地改革宜传中的“左“倾错误143
致刘少奇144
致朱学范144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144
关于工商业政策144
挽李鼎铭先生144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144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145
及时播发山西崞县土改的好经验145
对山西崞县土地改革代表会议情况报告的批示145
关于情况的通报146
致王观澜146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46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147
致李济深、沈钧儒147
致蓝公武147
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147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47
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148
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148
致托格里亚蒂电(1948.7.1 5)148
致德田球一电148
复香港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电148
致吴玉章148
新华社奉命驳斥和谣148
电唁日丹诺夫逝世148
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149
关于健全党委制149
电复海外侨团149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49
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149
电唁冯玉祥逝世149
致金日成等电(1948.9.19)149
致彭真150
挽杜斌丞150
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150
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150
致济南起义将领吴化文等电150
我军解放郑州150
致刘少奇150
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151
致刘少奇等151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51
致斯大林电(1948.11.5)151
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151
致刘少白151
东北我军全线进攻,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包围击溃151
致长春起义将领曾泽生等电151
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52
致徐向前152
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152
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152
蒋介石政府正在覆灭152
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152
为张天义题词152
致吴晗152
致徐州前线起义将领何基沣等电153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153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153
复廖运周、杨柳营将军电153
将革命进行到底153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154
致宋庆龄电154
评战犯求和154
为《中国青年》创刊题词154
致司徒美常155
致陈嘉庚155
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155
蒋介石“引退”真相155
中共发言人就和谈问题发表谈话155
勿擅自向外表示态度155
宣传约法八章,不要另提口号155
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156
电唁冯裕芳逝世156
复抵解放区民主人士电156
北平解放156
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156
中央社窜改中共发言人声明用意何在156
中共发言人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157
中共发言人声明拒绝甘介侯来平157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157
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157
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158
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158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58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59
复“重庆号”官兵电159
复傅作义将军电159
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命令160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60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60
复李宗仁电(1949.4.8)160
为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声明160
人民解放军战胜英帝国主义国民党军舰的联合进攻16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6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61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1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6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161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162
致任弼时162
致张澜162
祝上海解放162
致柳亚子162
致起义海军官兵电162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题词162
书报上的错误必须更正162
致北京大学纪念五四筹备委员会162
致起义伞兵电162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与军徽样式的命令163
致张轸电163
致宋庆龄163
致吴奇伟等电163
致胡乔木163
论人民民主专政164
中共中央电贺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64
致周谷城164
致涅克索电164
电唁季米特洛夫逝世165
在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65
为纪念“七七”抗战十二周年宣言165
复左协中等电165
为邹韬奋逝世五周年纪念的题词165
为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的题词165
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二十二周年165
致杨开智166
在北平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66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166
致美国共产党电167
致江庸167
别了,司徒雷登167
复程潜陈明仁等起义将领电167
致黄炎培168
致黄炎培168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168
致吴玉章168
“友谊”,还是侵略?168
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聂荣臻将军继任北平市长169
中共中央致电祝贺各线我军连续奏捷169
为《中国儿童》杂志创刊号题词169
致加香电(1949.9.15)169
复董其武将军电17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70
迅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70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70
致张治中171
在欢宴意共中央委员斯巴诺时的讲话171
致沈雁冰171
为《人民文学》创刊号的题词171
在欢宴起义将领宴上的讲话171
复陶峙岳包尔汉等电(1949.9.28)171
为《新华月报》创刊号的题词171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171
致王首道172
致“长治”号舰全体起义人员电172
致杨开智172
致赵锡光电17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72
致福斯特电(1949.10.6)172
给侨胞的题词17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72
致法国运输工会电173
致英国工党独立集团五议员电173
致美国远东民主政策委员会电173
致冯友兰173
致周世钊173
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电173
致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的答词173
致包尔汉电173
致艾斯海提·伊斯哈科夫电173
致马良俊电173
致薄一波174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49.10.29)174
致蒲哈利电(1949.10.26)174
致斯大林电(1949.11.5)174
致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全体员工电174
为《中苏友好》创刊的题词174
致赛扬电(1949.10.26)174
致米苏电(1949.10.26)174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74
电勉海辽轮起义人员174
为《新民主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一书写的序言174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49.10.26)174
致前资源委员会驻港员工电175
为阿哈买提江等五人不幸遇难写的碑文175
致印尼邦加劳工联合会电175
为《南侨日报》创刊三周年的题词175
致伊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电175
致萨拉·博斯电(1949.11.19)175
致兰那地夫电(1949.11.19)175
致毛煦生175
致彭德怀、西北局175
致泰共工作委员会电175
电唁阿哈买提江等遇难176
致班禅额尔德尼电176
致胡志明电(1949.11.25)176
致德里本电176
复旅大人民的信176
致柳亚子176
为“人民海军”报创刊号题词176
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176
在莫斯科车站的演说176
谒列宁墓献花圈题字177
电唁科拉罗夫逝世177
答塔斯社记者问177
为中华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的题词177
致普拉沙德电(1950.1.28)177
在莫斯科车站的临别演说177
复越华友好协会电177
在莫斯科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大会上的祝词177
为《光明日报》发行的题词177
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一书的题词177
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号题词177
为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的题词177
致斯大林电(1949.12.19)177
为华北军政大学成立一周年的题词177
致龙伯坚178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178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178
给某部队题词178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0.4.1)178
致法共中央电(1950.3.31)178
致刘揆一178
致杨开智、李崇德178
征询对待高农策略问题的意见178
为哈尔滨市委题词178
为哈尔滨市团代会题词178
为中共松江省委题词178
致斯大林电(1950.2.26)178
致斯大林电报(1950.2.23)178
为张辉周题词178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0.5.3)179
致叶健农179
致文南松179
致毛逸民179
为一次会议题词179
致赵浦珠179
致张鼎179
致文涧泉179
为《北大周刊》题词179
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179
致多列士电(1950.4.29)179
致安德瑞斯电(1950.4.20)179
致文运昌179
致向明卿179
致毛森品179
致李淑一179
致黎锦熙180
电唁颜惠庆逝世180
致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的答词180
为六一儿童节的题词180
致刘少奇180
致刘亚南180
致周容180
致邹普勋180
致毛宇居180
致胡志明电180
致周文楠180
致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的答词180
审定《中共中央关于日本情势的声明》时改写的一段话181
致波兰驻华大使布尔金的答词181
致瑞典驻华大使阿马斯顿的答词181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181
致陈铭枢181
不要四面出击181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81
致马叙伦182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182
致丹麦驻华公使穆克的答词182
致民主德国驻华外交使团团长柯尼希的答词182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182
致蒙古驻华大使贾尔卡赛汗的答词182
致陈寄生183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0.8.21)183
致徐海东183
致苏加诺电(1950.8.16)183
电唁马朴逝世183
致粟裕183
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十周年题词183
致达杜电(1950.7.26)183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0.7.21)183
致吴启瑞183
关于祝贺德国统一社会党代表大会的电报和批语183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0.7.7)183
致缅甸驻华大使吴敏登的答词183
你们是全民族的模范人物184
致民主德国领导电(1950.10.8)184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0.10.8)184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184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0.10.4)184
纪念中苏友好协会成立一周年题词184
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题词184
致张维184
致波立特电(1950.9.23)184
致梅尔和兴赫电184
致陈郁184
致电厂职工184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0.9.6)184
致胡志明电(1950.9.1)184
致斯大林电(1950.10.8)185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0.10.8)185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0.10.8)185
致王首道185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0.10.8)185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青年工作会议题词185
致达赖喇嘛电185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0.10.26)185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0.10.8)185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0.10.8)185
致金日成电(1950.10.8)185
致胡志明电(1950.10.8)185
致苏加诺电(1950.10.8)185
致萧恢塔电(1950.10.8)185
致谢普拉沙德电(1950.10.8)185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0.10.8)185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全军保卫工作会议题词186
致陈叔通186
关于平壤解放的新闻稿和播发此稿的批语186
关于朝鲜人民军和我志愿军正向平壤进攻的新闻稿和播发此稿的批语186
致黄念田186
致李烛尘等电(1950.12.2)186
致胡乔木186
为《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题词186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0.11.26)186
致波立特电(1950.11.20)186
致斯大林电(1950.11.5)186
电唁古斯塔夫五世逝世186
致萧恢塔电(1951.1.2)187
致饶漱石、陈丕显187
致徐悲鸿187
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187
致李思安187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题词187
致马叙伦187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0.12.29)187
为张子敬题词187
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187
为《瞿秋白文集》题词187
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题词187
致周世钊187
致法国共产党电(1950.12.26)187
为中央民族访问团题词187
致斯大林电(1951.2.12)188
纠正文字缺点188
致斯大林电(1951.2.21)188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188
致黄炎培188
致张澜188
在印度驻华大使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上的祝词188
致普拉沙德电(1951.1.24)188
致隆哥及意共电(1951.1.21)188
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188
致陈文新189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题词189
致司徒美堂189
致张治中189
重视人民来信189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89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1.4.3)189
致彭友胜189
致李达189
致饶漱石、邓子恢、邓小平、习仲勋189
各地报刊电台好文章应予转发189
致李维汉189
在庆祝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宴会上的讲话190
在审阅《人民日报》社论《拥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草稿时加写和改写的话190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190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0
致李烛尘190
致斯大林电(1951.9.2)191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1.8.22)191
致胡志明电(1951.9.1)191
致苏加诺电(1951.8.14)191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1.9.7)191
致邓子恢191
致缅甸大使吴拉茂的答词191
致石景山钢铁厂党委191
致金日成电(1951.8.4)191
致斯大林电(1951.8.4)191
致张元济191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1.7.21)191
对毛泽东思想的表述的修改191
致黄炎培191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1.7.7)191
致纳齐穆丁电(1951.8.14)191
致胡志明电(1951.10.10)192
为滁县专区文工团题词192
致斯大林电(1951.10.10)192
致纳齐穆丁电(1951.10.10)192
致苏加诺电(1951.10.10)192
致普拉沙德电(1951.10.10)192
致萧恢塔电(1951.10.10)192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蒙古领导人(1951.10.10)192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1.10.10)192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1.10.6)192
致毛泽连、毛远悌193
致董必武193
致郑振铎193
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193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1.11.27)193
致巴基斯坦大使罗查的答词193
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193
复达赖喇嘛电193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193
致陈叔通193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2.1.5)194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2.1.5)194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2.1.5)194
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194
致萧恢塔电(1952.1.4)194
元旦祝词194
为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题词194
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题词194
为治淮指挥机关题词194
为《中国共产党烈士传》一书封面题词194
致威廉·加拉赫电(1951.12.25)194
致陈玉英194
致刘少奇194
祝贺西北抗美援朝会议开幕194
对民建工作的指示195
致程潜195
致斯大林电(1952.2.21)195
对周恩来在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两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稿加写的话195
致斯大林电(1952.2.11)195
致胡志明电(1952.2.4)195
对薄一波在北京公审大贪污犯大会上的讲话稿的批语和修改195
致胡志明电(1952.1.10)195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2.1.5)195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2.1.5)195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2.1.5)195
致普拉沙德电(1952.1.24)195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草案说明稿的批语和修改196
致达赖和班禅电196
致陈嘉庚196
致普拉沙德电(1952.5.11)196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2.5.6)196
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题词196
电唁萨镇冰逝世196
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196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2.4.2)196
致朝鲜驻华大使权五稷的答词196
致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康萨拉的答词196
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197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2.7.20)197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2.7.9)197
致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人电(1952.7.8)197
致张有成197
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197
致周恩来197
致黄炎培197
致芬兰驻华公使克诺林的答词197
致波兰驻华大使基里洛克的答词197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197
为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全体员工题词197
致叶恭绰197
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197
致苏加诺电(1952.8.13)198
为公安部队首届功臣模范代表大会题词198
致帕哈太克里乡全体农民198
致胡志明电(1952.8.29)198
为天兰路通车题词198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2.8.18)198
致陈毅198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2.8.8)198
致吴拉姆·穆罕默德电(1952.8.13)198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2.8.8)198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2.8.8)198
致胡志明电(1952.8.8)198
致金日成电(1952.8.8)198
致斯大林电(1952.8.8)198
在国庆宴会上的讲话199
致毛字居199
致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的答词199
致亚太区域和平会议电199
致齐白石199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2.9.6)199
致黄炎培199
致斯大林电(1952.9.2)199
对青年团工作的指示199
致李达199
致吴拉姆·穆罕默德电(1952.10.7)200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苏加诺电(1952.10.7)200
致普拉沙德电(1952.10.7)200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巴字电(1952.10.7)200
致斯大林电(1952.10.7)200
致胡志明电(1952.10.7)200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2.10.7)200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2.10.5)200
与治黄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谈话201
致斯大林电(1952.11.3)201
致金日成电(1952.10.28)201
为全国各级军校毕业证书题词201
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电(1952.11.25)201
致罗元鲲201
祝贺中国志愿军的重大胜利201
致谭震林201
致宋庆龄201
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要点201
致匈牙利领导人电(1953.1.5)202
致罗马尼亚领导人电(1953.1.5)202
致保加利亚领导人电(1953.1.5)202
致波兰领导人电(1953.1.5)202
致巴字电(1953.1.5)202
致斯大林电(1952.12.31)202
致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郭佐文的答词202
致易南屏202
致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的答词202
致鞍山 钢铁公司炼钢厂全体职工202
为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202
致瑞典驻华大使魏斯特朗的答词202
给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筑路部队和民工的题词202
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3
要在报纸上揭发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203
致普拉沙德电(1953.1.24)203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203
致胡志明电(1953.1.20)203
致捷克斯斯洛伐克领导人电(1953.1.5)203
致蒙古领导人电(1953.1.5)203
致民主德国领导人电(1953.1.5)203
致苏发努冯电(1953.1.5)203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203
致斯大林电(1953.2.10)204
致斯大林电(1953.2.21)204
为海军部队题词204
致斯大林电(1953.3.4)204
关于悼念斯大林逝世的命令和唁电204
致黄炎培、陈叔通204
最伟大的友谊204
致李烛尘205
致李烛尘205
对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的批语和修改205
致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