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省志 22 水利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安徽省志 22 水利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29459.jpg)
-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郝朝德(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381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08页
- 主题词: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徽省志 22 水利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2
第一篇 水资源与水旱灾害2
第一章 水资源2
第一节 水资源量2
第二节 水力资源7
第二章 水旱灾害10
第一节 水灾10
第二节 旱灾16
第二篇 淮河治理25
第一章 治理规划25
第一节 《裁兵导淮计划书》与《导淮工程计划》25
第二节 《善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27
第三节 淮河流域规划28
第四节 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规划29
第五节 安徽省淮河流域修订规划30
第二章 淮河干流治理32
第一节 河道治理33
第二节 堤防工程38
第三节 蓄洪工程51
第四节 行洪区工程59
第三章 支流治理66
第一节 洪河67
第二节 颖河70
第三节 西淝河74
第四节 涡河77
第五节 漴潼河81
第六节 濉河89
第七节 淠河93
第八节 东淝河96
第九节 窑河97
第十节 池河100
第四章 新河工程102
第一节 新汴河102
第二节 茨准新河116
第二节 怀洪新河128
第四节 河网化工程134
第三篇 长江与新安江治理145
第一章 长江干流治理145
第一节 防洪规划146
第二节 堤防建设149
第三节 护岸工程169
第二章 长江支流及湖泊治理186
第一节 华阳河186
第二节 皖河188
第三节 菜子湖水系192
第四节 巢湖水系194
第五节 滁河199
第六节 尧渡河203
第七节 黄湓河204
第八节 秋浦河205
第九节 青弋江207
第十节 水阳江209
第三章 新安江治理215
第四篇 水库221
第一章 大型水库221
第一节 佛子岭水库221
第二节 响洪甸水库229
第三节 磨子潭水库237
第四节 梅山水库243
第五节 董铺水库253
第六节 龙河口水库260
第七节 黄栗树水库268
第八节 沙河集水库278
第九节 花凉亭水库282
第十节 陈村水库288
第二章 中、小型水库296
第一节 中型水库296
第二节 小型水库315
第五篇 灌区建设322
第一章 淠史杭灌区322
第一节 地理环境322
第二节 规划325
第三节 实施328
第四节 淠河灌区331
第五节 史河灌区336
第六节 杭埠河灌区340
第七节 灌区效益342
第二章 驷马山灌区346
第二节 规划347
第三节 实施349
第四节 骨干工程350
第五节 配套工程353
第六节 效益356
第二章 花凉亭灌区358
第一节 地理环境358
第二节 规划359
第三节 实施360
第四节 灌溉效益364
第四章 陈村灌区366
第一节 地理环境366
第二节 规划367
第三节 实施368
第五章 炉桥与撮镇灌区373
第一节 炉桥电灌站灌区373
第二节 撮镇电灌站灌区374
第六章 中型灌区376
第一节 水库灌区377
第二节 抽水灌区378
第三节 引水灌区379
第七章 小型灌区381
第一节 塘坝、堰坝灌区381
第二节 水库灌区384
第三节 机电提水灌区385
第六篇 农田水利392
第一章 淮北平原区治理392
第一节 小河道治理392
第二节 除涝防渍398
第三节 井灌、喷灌401
第二章 水土保持404
第一节 综述404
第二节 水土流失406
第三节 治理规划与实施408
第三章 圩区建设412
第一节 筑堤围景413
第二节 圩内治理416
第三节 湖区垦殖419
第七篇 工程管理426
第一章 管理机构426
第一节 专管机构426
第二节 群管组织429
第二章 河道堤防管理432
第一节 管理措施432
第二节 岁修养护434
第三节 清障437
第三章 排灌站管理4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3
第二节 规章制度444
第三节 维修养护446
第四节 更新改造448
第四章 灌溉管理450
第一节 管理体制450
第二节 规章制度452
第三节 用水管理453
第一节 水费征收456
第五章 水费456
第二节 征收标准457
第三节 使用与管理459
第六章 综合经营462
第一节 沿革462
第二节 经营成果463
第八篇 防汛抗旱468
第一章 组织机构468
第一节 指挥机构468
第二节 群众组织469
第三节 规章制度470
第二章 防汛473
第一节 调度运用473
第二节 大水年防汛纪实490
第三章 大旱年抗旱纪实512
第一节 民国23年抗旱纪实512
第二节 1958年、1959年抗旱纪实513
第三节 1966年、1967年抗旱纪实514
第四节 1978年抗旱纪实516
第五节 1988年抗旱纪实519
第九篇 水文、勘测设计、科技与教育525
第一章 水文525
第一节 体制与机构525
第二节 站网527
第三节 测验531
第四节 预报535
第五节 整编540
第二章 勘测设计544
第一节 勘探544
第二节 测量546
第三节 规划设计552
第三章 科技与教育559
第一节 科技559
第二节 教育577
第十篇 水利事业管理584
第一章 管理机构584
第一节 省水利机构584
第二节 地、市、县水利机构588
第一节 建设计划与实施591
第二章 计划管理591
第二节 建设管理程序598
第三节 统计工作601
第三章 施工管理604
第一节 施工队伍604
第二节 质量管理607
第三节 定额管理608
第四节 施工安全610
第五节 施工技术611
第四章 物资管理613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613
第二节 管理制度615
第三节 计划供应616
第五章 水利资金619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619
第二节 资金使用622
第三节 财务管理623
第六章 对外交往628
第一节 文化、科技交流628
第二节 援助与合作629
第三节 引进外资631
附录633
重要文献辑存633
编纂始末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