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519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易纲1

第一部分 理解通货紧缩3

关于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欧文·费雪3

介绍3

一、一般的“周期”理论4

二、债务和通货紧缩的作用7

三、案例说明:1929~1933年的萧条11

四、初始条件13

五、一些新的特点14

企业绩效、消费和通货紧缩: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状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

一、回顾19

二、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20

三、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22

四、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态分析29

五、政策含义分析33

宏观经济状态:债务—通货紧缩 宋国青37

一、个人货币资产的高速增长和企业负债率的上升38

二、真实利率波动的再分配效果39

三、居民真实收入增长的波动42

四、真实利率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44

五、企业资本的价值与负债能力47

六、资本市场的问题与债务引起的通货紧缩48

七、几点结论49

通货紧缩的自我强化机制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 吴有昌51

一、引言51

二、作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的通货紧缩: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53

三、通货紧缩的收缩性影响:资产负债表效应55

四、通货紧缩的收缩性影响:预期效应59

五、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与政策选择60

六、结束语64

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亦不可估计过重 刘树成67

一、国内学术界的争论67

二、怎样使用通货紧缩一词68

三、通货紧缩的分类70

四、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特点及其政策含义74

第二部分 走出通货紧缩79

(一)增加有效供给79

用“向供应方面倾斜”的政策治理通货紧缩 吴敬琏79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 林毅夫83

(二)扩大有效需求83

一、通货紧缩的需求面分析84

二、严重的供给相对过剩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88

三、严重的供给相对过剩形成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并使一般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失效92

四、新农村运动与治理通货紧缩94

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与政策思路 李晓西99

一、现在是否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99

二、如何看待需求不足100

三、积极财政政策空间以及投资拉动消费问题102

四、财政性货币发行与特种铸币税104

(三)改革微观机制107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余永定107

一、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107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08

三、一个简单宏观经济分析框架109

四、中国通货收缩的形成机制112

五、中国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挑战115

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16

一、宏观组为什么强调通货紧缩的“两个特征,一个伴随”116

二、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的综述118

三、走出通货紧缩:英国和法国的经验121

四、中国目前通货紧缩压力的机理分析122

五、政策含义124

(四)调整宏观政策128

冷静思考经济紧缩带来的启示 重新审视我们对待经济、金融问题的思路 黄达128

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 谢平 沈炳熙136

一、通货紧缩是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136

二、通货紧缩的全球背景与国内原因141

三、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策145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分析框架148

克服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李扬148

二、通货紧缩: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151

三、货币政策的困境152

四、探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积极配合的途径156

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胡鞍钢161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度量、类型及特点161

二、中国通货紧缩的全球背景163

三、中国通货紧缩的特点164

四、生产能力过剩是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166

五、通货紧缩为何还在发展167

六、治理通货紧缩的建议168

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 钱小安173

一、引言173

二、什么是通货紧缩174

三、通货紧缩的原因175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177

五、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78

六、结束语181

21世纪中国金融:治理通货紧缩与发展资本市场 王国刚183

一、中国的“通货紧缩”并非货币不足184

二、增加财政支出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通货紧缩”185

三、发展资本市场,走出“通货紧缩”困境187

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0

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及其意义191

二、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193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有效需求不足还是经济结构问题197

四、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对策200

五、结论203

第三部分 比较与借鉴207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一个澄清 海曼·明斯基207

为什么货币政策如此失力 密尔顿·弗里德曼215

能否防止通货紧缩 保罗·克鲁格曼224

通货紧缩呈螺旋状加剧 保罗·克鲁格曼230

一、标准模型231

二、流动性陷阱232

三、是否存在机会233

通货紧缩:起因和对策 贺力平235

一、通货紧缩:并非各国货币政策所致236

二、多重相关因素237

三、坏债:通货紧缩中的一个焦点239

四、政策调整可取的方向240

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42

一、美国30年代大萧条概述:状况和阶段243

二、大萧条的原因探秘244

三、大萧条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251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57

一、罗斯福“新政”258

二、“新政”的成效、阻力及其终结262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63

四、罗斯福“新政”的启示268

美国通货紧缩的历史回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72

一、1873~1878年的通货紧缩273

二、1893~1896年的通货紧缩277

三、1907年的通货紧缩280

四、1920~1922年的通货紧缩282

五、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285

英国通货紧缩历史回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90

一、1873~1879年通货紧缩291

二、1886年通货紧缩295

三、1893~1895年通货紧缩297

四、1899年通货紧缩300

五、1921~1922年通货紧缩302

六、1929~1933年通货紧缩307

七、对英国通货紧缩历史的总结311

法国通货紧缩的历史回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320

一、1920~1921年法国的通货紧缩320

二、1931~1936年法国的通货紧缩322

三、总结325

1929~1933年德国的通货紧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328

结论332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的总体分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335

一、中国的物价指数体系336

二、消费品价格指数分析338

三、投资品价格指数分析350

四、行业产出品价格指数分析356

五、按生产过程分类产品价格指数分析358

附录371

附表1 德国1885~1987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371

附表2 法国1919~1987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374

附表3 美国1889~1987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376

附表4 英国1889~1987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379

附表5 1994年1月~2000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82

附表6 1994年1月~1999年6月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85

附表7 1994年1月~1999年6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88

附表8 1991~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去年同期=100)391

附表9 1994年1月~2000年1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92

附表10 1994年1月~1999年6月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95

附表11 1994年1~1999年6月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去年同期=100)398

附表12 1994年1月~1999年6月批发价格指数(同期比)401

附表13 1987年1月~1999年12月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去年同期=100)402

索引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