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 赵俭,宋恩烈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0373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钢铁分析1

第一节 碳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1

第二节 硫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5

第三节 硅的测定 硅钼蓝吸光光度法8

第四节 锰的测定13

一、高锰酸吸光光度法13

二、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15

第五节 磷的测定17

一、氯化亚锡还原—磷钼蓝吸光光度法17

二、抗坏血酸还原—磷钼蓝吸光光度法18

一、过硫酸铵氧化—亚铁容量法20

第六节 铬的测定20

二、二苯偕胼吸光光度法23

第七节 镍的测定25

一、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25

二、丁二酮肟分离—EDTA容量法27

第八节 铜的测定 BCO吸光光度法30

第九节 钛的测定33

一、变色酸吸光光度法33

二、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光光度法34

三、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36

第十节 钼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37

第十一节 钒的测定 高锰酸钾氧化—亚铁容量法39

一、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42

第十二节 铝的测定42

二、铜试剂分离—EDTA容量法44

第十三节 钨的测定46

一、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46

二、对苯二酚吸光光度法48

三、8-羟基喹啉重量法50

第十四节 硼的测定 次甲基蓝—二氟乙烷萃取吸光光度法52

第十五节 铌的测定 氯代磺酚C吸光光度法55

第十六节 稀土的测定 偶氨氯膦Ⅱ吸光光度法58

第十七节 镁的测定 偶氨氯膦Ⅰ吸光光度法60

第十八节 钴的测定 亚硝基R盐吸光光度法63

第十九节 铋的测定 马钱子碱—三氟甲烷萃取吸光光度法65

第二十节 锑的测定 孔雀绿—苯萃取吸光光度法67

第二十一节 砷的测定 碘化砷—苯萃取砷钼蓝吸光光度法70

第二十二节 锡的测定72

一、茜素紫—异戊醇萃取吸光光度法72

二、邻苯二酚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吸光光度法74

第二章 钢铁系统分析77

第一节 普通钢系统分析Si Mn P Cr Ni Cu77

第二节 铸铁系统分析Si Mn P Cr Mo Cu Ni Ti V80

第三节 低合金钢系统分析Cr Ni Mo Cu Mn P Ti V85

第四节 不锈钢系统分析Cr Ni Ti Mo Mn P V Cu92

第五节 高速钢系统分析W Cr Mo Cu V Mn Co101

第一节 锰铁中锰的测定 硝酸绥氧化容量法109

第三章 铁合金分析109

第二节 硅铁中硅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111

第三节 铬铁中铬的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113

第四节 钨铁中钨的测定115

一、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115

二、硝酸铵重量法117

第五节 钼铁中钼的测定 钼酸铝重量法119

第六节 钒铁中钒的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亚铁容量法121

第七节 钛铁中钛的测定122

一、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122

二、硫酸高铁铵容量法124

第八节 磷铁中磷的测定 磷钼酸铵容量法126

第九节 铌铁中铌的测定 8-羟基喹啉重量法128

第十节 硼铁中硼的测定 碳酸钙中和—酸碱容量法130

第十一节 稀土镁中间合金的测定132

一、硅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132

二、稀土的测定 草酸盐重量法133

三、钙、镁的测定 EDTA容量法135

第四章 铜及铜合金分析138

第一节 铜的测定138

一、电解法138

二、碘量法140

第二节 锌的测定 EDTA容量法142

一、铬酸铅沉淀—亚铁容量法144

第三节 铅的测定144

二、甲基百里酚兰吸光光度法146

第四节 锡的测定148

一、EDTA络合滴定法148

二、氧化苏木精—CTMAB吸光光度法150

三、邻苯二酚紫—CPB吸光光度法152

第五节 锡青铜中锡、锌、铅系统光度分析155

第六节 铁的测定157

一、EDTA—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157

二、1,10—二氮菲吸光光度法159

第七节 锰的测定 高锰酸吸光光度法161

一、磷钒钼黄吸光光度法163

第八节 磷的测定163

二、磷钒钼黄差示吸光光度法165

第九节 硅的测定 钼蓝吸光光度法167

第十节 铝的测定169

一、EDTA络合滴定法169

二、偶氮氯膦I吸光光度法171

三、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173

第十一节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175

第十二节 铍的测定 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177

第十三节 铬的测定 二苯偕肼吸光光度法179

第十四节 钛的测定 过氧化氢吸光光度法181

第一节 铝的测定 EDTA容量法183

第五章 铝及铝合金分析183

第二节 硅的测定 钼蓝吸光光度法185

第三节 锰的测定 高锰酸吸光光度法187

第四节 铬的测定 二苯偕肼吸光光度法188

第五节 铜的测定 BCO吸光光度法190

第六节 铁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192

第七节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193

第八节 钛的测定 变色酸吸光光度法195

第九节 镁的测定 偶氮氯磷Ⅰ吸光光度法197

第十节 锌的测定199

一、EDTA容量法—Ⅰ法199

二、EDTA容量法—Ⅱ法201

第十一节 铝合金系统分析Si Mn Cr Cu Fe Ti Ni203

第六章 锌及锌合金分析208

第一节 锌的测定 EDTA容量法208

第二节 铝的测定211

一、EDTA容量法211

二、偶氮氯膦Ⅰ吸光光度法213

第三节 铜的测定 BCO吸光光度法213

第四节 镁的测定 偶氮氯膦Ⅰ吸光光度法215

第五节 铁的测定 1,10-二氮菲吸光光度法217

第六节 锡的测定 邻苯二酚紫吸光光度法219

第一节 铅的测定 EDTA容量法222

第七章 铅基及锡基合金分析222

第二节 锡的测定 EDTA容量法224

第三节 锑的测定 溴酸钾容量法226

第四节 铜的测定 铜试剂吸光光度法228

第五节 铁的测定 1,10-二氮菲吸光光度法231

第六节 砷的测定 砷钼蓝吸光光度法233

第八章 镁合金分析236

第一节 镁的测定 EDTA容量法236

第二节 硅、铝、锰、铁、镍、铜的系统分析237

一、试样溶解及母液制备237

二、硅的测定 硅钼蓝吸光光度法238

三、铝的测定 铝试剂吸光光度法239

四、锰的测定 高锰酸吸光光度法241

五、铁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242

六、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243

七、铜的测定 铜试剂吸光光度法245

第九章 镍及镍合金分析247

第一节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沉淀分离—EDTA容量法247

第二节 铁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250

第三节 铬的测定 亚铁容量法252

第四节 硅的测定 钼蓝吸光光度法254

第五节 钴、锰、钼、钨、铜系统分析256

一、试样溶液的制备256

二、钻的测定 亚硝基R盐吸光光度法257

三、锰的测定 高锰酸吸光光度法258

四、钼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260

五、钨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262

六、铜的测定 IDTC吸光光度法263

第六节 铝的测定 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265

第十章 分析基础268

第一节 分光光度分析268

一、朗伯—比尔定律268

二、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表示法269

三、朗伯—比尔定律适用范围270

四、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272

五、光度分析用标准溶液272

七、可见光区电磁辐射的颜色和互补色273

六、正确选用标准样品273

八、掩蔽剂的使用274

九、缓冲溶液275

十、显色剂的使用276

十一、影响分光光度分析的因素及消除277

第二节 容量分析278

第三节 重量分析279

第四节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280

一、分析结果的主要误差来源280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281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82

四、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283

第五节 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86

一、72型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86

二、721型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90

附表298

一、常用缓冲溶液298

二、光度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299

三、容量分析用的基准物质303

四、盐溶液的配制305

五、金属在酸碱中的溶解性质308

六、主要溶剂或熔剂的性质311

七、主要溶剂的应用313

八、主要溶剂的应用315

九、钢铁试样的分解及溶(熔)剂的选择317

十、金属离子的掩蔽319

十一、阴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掩蔽324

十二、常用解蔽剂的应用326

十三、常用酸碱指示剂330

十四、常用混合酸碱指示剂330

十五、常用金属指示剂332

十六、常用洗涤剂的配制336

十七、气体容量法测定碳温度气压校正系数表337

本书说明352

参考资料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