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企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企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上
  • 金大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803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8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8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企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出版前言1

专题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

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反思3

第一讲: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3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历程3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9

第二讲: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分析与理性思考18

一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与劳动供给行为18

二承包制与国有企业制度25

三国有企业就业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31

四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再探索40

专题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51

第一讲: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51

一产权改革的问题51

二亏损、富余人员安置、负债率过高及三角债问题60

三产权关系政企分开等九大重点和难点问题65

第二讲:国有企业中的体制问题使国企陷入困境71

一关于影响企业死活的体制难点问题71

二国有企业的“体制困境”80

三 “内部人控制”使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87

四单一资本市场难以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92

五国有企业改革何以如此步履维艰100

专题三:世纪之交国企走出困境的信心111

第一讲:国企改革的道路选择111

一 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111

二 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去120

第二讲: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131

一政企分开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131

二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137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144

第三讲: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158

一 国有企业必须实现制度创新158

二扬长抑短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165

三资产流动裂变增殖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成功选择173

四 国有企业必须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之路179

五 国有企业改革:可供选择的方案184

六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的现实选择191

七 国有企业改革的到位是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经营199

八 实现竞争性国有企业资产商品化的难点及对策202

九严重亏损国有企业的对策和出路210

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223

第一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223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223

专题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必须223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225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227

四企业改组的几个问题228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31

一产权清晰234

第二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234

二权责明确244

三政企分开247

四管理科学251

五四大特征间的关系254

六在明晰产权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255

第三讲: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263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分析263

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278

一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五个问题288

第四讲: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288

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问题302

三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309

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意的问题314

第五讲: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对策325

一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325

二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333

三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断想343

四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345

一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351

第一讲:怎样认识产权清晰和责权明确351

专题五:关于明确国家和企业的责任和权利351

二论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366

三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371

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382

五国有公司制改革的产权规范性分析387

六 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394

七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400

八国有经济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形成404

九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提高417

效率的关键417

十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423

十一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要解决的现实问题426

十二法人财产权辨析430

十三产权改革:中国企业再生的焦点439

十四 产权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446

十五试论理顺产权关系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458

十六法人财产权落实到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465

十七 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代理所有权476

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有经济482

健康发展482

第二讲: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482

二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点看法492

三贯彻十五大精神,调整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497

四 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切实改进和加强502

国有股权管理502

五国有股权管理必须适应股份制发展的需要506

专题六: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517

第一讲:实行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内容517

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517

二理顺各级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520

一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525

第二讲:实行政企分开,应该搞好宏观调控525

二新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535

三海峡对岸的启示559

第三讲: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工作重点在制定产业政策、567

调整产业结构567

一打好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攻坚战567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572

三搞好国有资产存量重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576

四重在调整国有资本结构585

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产业结构589

六 中国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方向593

七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595

八产业政策的建议605

第四讲: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应该实行对企业严格执法监管612

一完善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612

二建立国有资产体制,确立法律体系614

三 国有控股公司进一步规范运作的若干法律思考615

第五讲: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应为企业发展营造的环境621

一 强化债权资本约束,推进银企关系重组621

二 货币金融政策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628

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635

四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651

五 现代公司制企业运行的制度环境652

专题七:国有大中型企业的663

集团化和股份制改组663

第一讲:国有企业战略改组势在必行663

一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改组663

二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676

三加快国有企业步伐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681

一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组织形态694

第二讲: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集团化改组694

二现代企业集团分析702

三组建企业集团715

四管理企业集团716

五规范企业集团724

六发展企业集团736

第三讲: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组748

一组建股份公司748

二管理股份公司752

三股票与上市发行757

四股份制与市场经济764

五 股份制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正确选择776

第四讲:国有大中型企业组建与发展股份制企业集团之路785

一必须选择发展股份制企业集团的道路785

二组建有中国特色的股份制企业集团789

三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795

专题八:关于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819

第一讲:中国中小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819

一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地位819

二中国中小企业与经济改革821

三中国中小企业与经济结构调整827

四 中国中小企业与经济市场化831

五中国中小企业与经济国际化836

六中国中小企业与社会发展841

七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844

第二讲: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849

一竞争力的含义849

二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850

三影响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855

第三讲:发展高技术的中小企业862

一新技术革命和中小企业的发展862

二高技术中小企业的特点866

三高技术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871

第四讲: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879

一政府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879

二国外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884

三 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构想903

专题九: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913

第一讲:现在企业家成功的基本素质913

一全新的观念913

二强健的心理923

三卓越的能力929

四优秀的品质935

第二讲现代企业家的组织管理才能942

一创造聚合力的组织才能942

二熟悉本行技术业务的研究才能956

三收集和选择信息的才能960

四塑造良好公关形象的才能967

第三讲 现代企业家的管理创新意识981

一对管理创新的认识981

二实现管理创新的条件和方法983

三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创新的几种形式986

四加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同步发展991

五尽快建立管理创新的新机制996

第四讲: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999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999

二重视人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001

三现代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紧迫性1004

四新时期需要的人才类型1006

第五讲: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树立正确的经济信息观1017

一重视信息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017

二信息具有强烈的时间性1019

三经济信息的价值1022

第六讲: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1025

一竞争是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1025

二竞争促使社会劳动的合理分配1027

三竞争能赢得宝贵时间,加快生产力的发展1029

四竞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机会1035

第七讲: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共同呼唤,造就企业家1037

一加快企业公司制改造:造就企业家的机制1038

二建立企业产权市场:造就企业家的环境1044

三建立企业家经营占有制:造就企业家的条件1050

四实行经营者职业化:造就企业家的关键1057

专题十: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科学管理1067

第一讲:21世纪是管理的世纪1067

一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1067

二对21世纪企业管理的展望1071

第二讲:探讨企业科学管理方法1078

一企业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1078

二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要同转换完善经营机制相适应1090

三企业内部管理腐败问题及其治理1093

四企业功能异化对企业科学管理的影响1096

五企业经营新战略——机会管理1098

六企业集团的科学管理1103

第三讲: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借鉴1109

一艰苦奋斗办企业——大庆油田的人本管理1109

二模拟市场,成本否决——邯钢的成本管理1113

三 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镇海炼化风险管理1117

四在质量中求生存求发展——海尔的质量管理1121

五 以产业救国为己任——长虹的名牌成略管理1126

一柯维工作法与中国国有企业管理1132

第四讲:当今企业科学管理的前沿1132

二Internet与现代企业管理1154

三知识经济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1156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1160

五迎接知识经济,实施知识管理1168

六数字化管理1172

专题十一:完善企业分配机制,调动1179

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1179

第一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117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机制1179

二收入分配差别与公平分配1185

三公平分配的内涵与实现途径1189

四正确认识分配的新发展1191

第二讲: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1194

一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1194

二收入分配的原则与分配方式1203

三收入分配机制1213

第三讲: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1221

一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及其实现1221

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及其实现1231

三 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1234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根据1238

第四讲: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238

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模式1241

三按劳分配是按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分配1245

第五讲:完善分配方式“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251

一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251

二按劳分配的方式1257

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262

四 分配制度改革过程必然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1276

五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1284

专题十二: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1289

第一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群众1289

一必须依靠工人阶级1289

二必须依靠知识分子1302

第二讲:工人阶级在改革中起模范先锋作用1315

一为什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315

二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1323

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基础1330

四工人阶级要在改革中起模范先锋作用1336

一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中存在的问题1343

第三讲: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1343

二如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351

第四讲:工人阶级在改革中的地位变动及下岗与再就业问题1357

一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工人阶层1357

二如何破解下岗职工再就业这道难题1366

三如何调整就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1371

四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五方面对策1375

第一讲: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381

一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地位的确立及其依据1381

专题十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381

二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含义及其具体体现1388

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393

第二讲:企业党组及其领导成员的决策能力1401

一企业党组织的决策功能和决策方式1401

二 企业党组织领导成员的决策能力构成1404

三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的途径方法1414

第三讲: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途径和方法1418

一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1418

二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1419

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方法1423

一加强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1438

第四讲:抓好企业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1438

二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1448

第五讲:加强对工会、青年团体等群众组织的领导1457

一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1457

二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1461

三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1466

第六讲: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1471

一 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1471

提出了新的要求1471

二 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应遵循的原则1475

三从企业实际出发,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1481

第七讲: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实践与探索1491

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油田改革1491

不断向深入发展1491

二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1498

三在推进“两大调整”重大决策中发挥党组织作用1503

专题十四:沿海经济发展及东西部差距1513

第一讲:东南沿海经济的腾飞1513

一区域经济特点1513

二东南开发与高速发展1517

三东南沿海跨世纪的持续发展1530

第二讲:南部沿海经济的发展1533

一区域经济特点1534

二发展现状及趋势1537

第三讲:中部沿海经济区的崛起1545

一区域经济特点1545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点开发1547

三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1549

第四讲:环渤海经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1553

一环渤海湾地区经济的结构缺陷1553

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1558

三京津冀大经济圈1568

第五讲:“华南经济圈”的影响力1582

一 “华南经济圈”的形成1582

二 “华南经济圈”在中国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592

第六讲:缩小东西部的差距1595

一地区差距过分悬殊的严重后果1595

二解决地区差距的基本思路1609

三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立足点1623

四政府倾斜与缩小差距1630

五加快西部开发与开放的主要途径1635

后记16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