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纵与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历史纵与横](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2837304.jpg)
- 石培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80738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纵与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治篇3
第一章 封建专制政治的形成与嬗变3
第一节 封建专制政治的形成与特征3
一、源远流长的宗法传统3
二、根深蒂固的封建特色5
第二节 封建专制政治的发展与强化9
一、“大一统”集权模式的构建9
二、个人独裁的表现13
三、君主专制的异化15
一、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18
第三节 封建专制统治下激烈的阶级斗争18
二、农民起义对封建专制政治的影响21
第二章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演进23
第一节 封建专制政治的衰落23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败与削弱23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26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尝试29
一、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强29
二、“新政”与立宪34
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36
一、扭曲变形的民国政治40
第三节 民主政治的扭曲和破产40
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破产的历史必然4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4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47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程5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51
一、由“城市中心”到“农村中心”的转变51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胜利5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5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对象、任务和动力5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5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59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60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道路60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6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政治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6
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初始66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8
一、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的探索与失误70
二、反右派与“反右倾”71
三、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与绝对化7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75
一、“文化大革命”的理论75
二、“文化大革命”的过程77
三、“文化大革命”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的重建与发展80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80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新局面的开创8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85
经济篇93
第五章 辉煌的古代经济及其由盛而衰的缘由93
第一节 辉煌的中国古代经济93
一、水利与农业经济的发展93
二、“四大发明”与经济的繁荣94
三、古代经济繁荣的产物96
四、古代中国宏伟的城市建筑与繁华的城市经济97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结构及其特征98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98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演变100
三、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特征103
第三节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并渐趋落伍的缘由105
一、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及其危害105
二、闭关政策的实施及其祸害107
三、频繁的社会动乱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109
四、日益猖獗的鸦片贸易与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掠夺110
第六章 近代振兴经济的艰难探索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14
第一节 农民阶级的救世方案114
一、洪秀全构建“小天堂”的尝试114
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新构想117
一、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19
第二节 地主阶级重返封建盛世的强国梦119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评说122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世方案123
一、先天不足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123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实践及其失败124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经济的实践125
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设想125
二、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修正与实践127
第五节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29
一、自然经济渐趋解体129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31
三、官僚资本集团的形成发展及其崩溃133
四、外资企业的出现和外国金融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137
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38
第七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14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与演变140
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40
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反“围剿”中的经济保障141
三、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与红军长征中的经济斗争14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壮大144
一、日本侵华后党的经济策略的转变144
二、解放区减租减息与大生产运动145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的发展14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确立与转变149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149
二、新中国经济的振兴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0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52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154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54
一、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54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发展156
三、党的“八大”正确路线未能得以贯彻的原因157
一、国民经济的“大跃进”158
第二节 经济建设的冒进与失误158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60
三、国民经济转向大调整161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163
一、“左”倾错误继续发展与国民经济严重滑坡163
二、贯彻“八字方针”加强计划管理的集中统一164
三、国民经济在调整中曲折前进的历史经验167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与历史性转折169
第一节 全面内乱导致经济严重混乱169
一、经济建设突然陷入混乱状态169
三、“斗、批、改”引发新的混乱171
二、“全而夺权”造成生产瘫痪171
第二节 经济领域纠“左”的尖锐斗争172
一、扭转经济混乱局面的艰苦努力172
二、“全面整顿”的成果与重要意义173
三、“批邓反右”导致经济再度滑坡1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176
一、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176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179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180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进185
一、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85
第十章 文化的传统与现代185
文化篇185
二、宗法与儒家文化的最初构架188
三、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进189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95
一、伦理本位195
二、?和持中196
三、重“义”轻“利”198
四、经世致用198
一、西洋“器物”的传播200
第一节 西学东渐200
第十一章 西方文化的挑战与中西文化的冲突200
二、西洋制度的引植202
三、西洋文化的输入203
第二节 中西文化之争的基本问题和态度203
一、近代中西文化之争的基本问题203
二、近代各派别对待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204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中西文化论战208
一、新文化运动208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论战21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12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12
第十二章 新民主主义文化212
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217
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217
二、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219
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220
第三节 “五四”运动以后的东西文化的论战222
一、东西文化能否调和222
二、与封建复古主义者的争论224
三、科学与玄学的论战225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228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立228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23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文化2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34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234
二、社会主义文化曲折发展的原因237
三、“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破坏2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24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46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247
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51
后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