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轿车车身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 吴亚良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4911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轿车车身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车身设计基础知识1

1.1 概述1

1.2 车身设计的原则1

1.2.1 离地间隙1

1.2.2 离地间隙包含的内容2

1.2.3 负载状态4

1.3 车身设计制造中的CAD及CAM4

1.4.1 概述5

1.4 人体工程学的要求5

1.4.2 视觉关系及头部运动7

1.4.3 头部空间、头部运动线(T点)8

1.4.4 固定座椅的头部运动样板8

1.4.5可调座椅的头部运动样板9

1.4.6 试验假人9

1.5.3 基型开发11

1.5.2.3 驱动系后置后轮驱动11

1.5.2.2 驱动系前置后轮驱动11

1.5.2 车身边界及总布置方案11

1.5.2.1 驱动系(发动机及变速箱)前置前轮驱动11

1.5.1 概述11

1.5 车身设计过程及设计任务书11

1.5.4 批量开发13

1.5.5 设计任务书14

1.6 效果图及胶带图14

1.7 模型15

1.7.1 外模型15

1.7.2 内模型17

第二章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应用19

2.1 概述19

2.2 行驶中的气流和散热性19

2.2.1 行驶中的车内外气流19

2.2.2 轿车的热平衡22

2.3 行驶阻力22

2.4.1 行驶稳定性26

2.4 行驶稳定性及舒适性26

2.4.2 振动舒适性27

2.4.3减少车身的易脏性27

2.4.4 轿车声学29

2.4.4.1 车身总刚度30

2.4.4.2 对车身各部位的优化措施30

2.5 汽车的风洞试验33

第三章 车身本体40

3.1 车身本体设计40

3.2 车身结构及设计要点42

3.2.1 设计要点42

3.2.2 车身本体的初始结构44

第四章 车身前部48

4.1 前保险杠与前大灯48

4.1.1 前保险杠48

4.1.2 车身覆盖件、附件及底板50

4.1.3 前大灯51

4.2 发动机罩及前轮罩52

4.2.1 发动机罩52

4.2.2 发动机罩内板54

4.2.3 发动机罩与前悬架弹性支承的最小间隔距离56

4.2.4 前轮罩-轮胎跳动的影响58

4.2.5 由轮胎包络面确定前轮罩59

第五章 轿车客厢62

5.1 风窗玻璃(即前挡风玻璃)62

5.1.1 风窗玻璃及前柱的真实图形62

5.1.2 风窗玻璃边缘的表达63

5.2 刮水器的刮刷面积65

5.3 前围板66

5.4 前柱、中柱及后柱67

5.4.1 概述67

5.4.2 前柱遮挡视线的允许位置68

5.4.3 水平剖面A-A的设计69

5.4.4 前柱遮挡视线的解法步骤75

5.4.5 中柱76

5.4.6 后柱78

5.5 门、门铰链及门锁79

5.5.1 门内板80

5.5.2 关门时的变形84

5.5.3 门的综合防撞系统84

5.5.4 顶盖前侧上边梁断面85

5.5.5 门铰链系统85

5.5.6 门锁的要求86

5.6 玻璃升降器87

5.7 顶盖89

第六章 车身后部92

6.1 后翼板及后轮罩92

6.1.1 后翼板92

6.2.1 概述93

6.2 行李厢盖93

6.1.2 后轮罩93

6.2.2 行李厢盖内板96

6.2.3 后围板98

6.3 后保险杠99

第七章 客厢内部布置与装饰101

7.1 内饰101

7.2 操纵件及仪表板101

7.2.1 操纵件101

7.2.2 仪表板104

7.3 仪表板的视认性105

7.4 门内饰及座椅105

7.4.1 门内饰105

7.4.2 座椅105

7.5 上、下车的方便性108

8.2 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及制造新技术110

8.2.1 铝合金110

第八章 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及安全性110

8.1 概述110

8.2.2 镁合金113

8.2.3 泡沫金属113

8.2.4 高强度钢114

8.2.5 纤维增强塑料116

8.2.6 制造新技术117

8.3 轻量化设计118

8.4.1 第一种典型轿车的耐碰撞试验设计121

8.4 汽车碰撞试验(正面、侧面、后面及顶盖)121

8.4.2 第二种典型轿车的耐碰撞设计122

8.4.3 微型轿车的设计安全长度123

8.4.4 正面及侧面等碰撞法规123

第九章 部分车型车身设计及技术数据127

9.1 奔驰E级车127

9.1.1 基础开发设计127

9.1.2 批量开发设计127

9.1.3.2 车身侧面碰撞128

9.1.3 被动安全性128

9.1.3.1 车身正面碰撞128

9.1.3.3 车身后部碰撞129

9.2 奥迪A6型车129

9.2.1 概述129

9.2.2 开发设计130

9.2.3 轻量化设计130

9.3 奔驰A级车131

9.3.1 开发设计131

9.3.2 结构特点134

9.3.3 提高稳定性138

9.4 90年代部分轿车的车身技术数据及结构尺寸139

9.4.1 车型目录139

9.4.2 技术数据及结构尺寸142

附录1 各国汽车法规(1989)一览表172

附录2 缩略语175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