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花宝金,郭书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42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3

一、对恶生肿瘤病因、病理、治疗的新认识3

二、已成熟的两个结合热点4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5

四、防治癌前病变5

五、临床上形成了一整套中西结合的治疗经验6

六、中西工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前瞻8

(一)整体望诊11

一、消化系统肿瘤的中医诊断11

第二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11

(二)局部望诊12

1.望舌12

2.望耳穴13

3.望腹部14

4.望排泄物14

二、消化系统肿瘤的普通X线检查14

(一)食管癌15

1.早期食管癌的X线改变15

(二)胃癌16

1.早期胃癌的X线改变16

2.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改变16

2.进展期胃癌的X线改变18

3.不同部位胃癌的特殊X线改变19

4.胃的其他恶性肿瘤19

(三)小肠癌20

(四)大肠癌20

(五)肝、胆、胰腺癌21

三、消化系统肿瘤的超声诊断22

(一)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22

2.恶性肿瘤23

1.良性肿瘤23

(二)胆道肿瘤的超声诊断24

1.胆囊良性肿瘤24

2.胆囊癌24

3.胆管癌25

(三)胰腺肿瘤的超声诊断26

1.胰腺囊肿26

2.胰腺癌26

四、消化系统肿瘤的CT检查27

(一)食管肿瘤的CT检查28

(二)胃肠道肿瘤的CT检查28

(三)肝脏肿瘤的CT检查28

1.肝脏良性肿瘤29

2.肝脏的恶性肿瘤30

(四)胆囊癌的CT检查31

(五)胰腺肿瘤的CT检查31

五、消化系统肿瘤的核磁共振(MRI)检查32

(一)肝囊肿的MRI检查32

(二)肝腺瘤的MRI检查33

(三)肝血管瘤的MRI检查33

(四)原发性肝癌的MRI检查33

六、消化系统肿瘤的内镜检查34

(七)胰腺癌的MRI检查34

(六)胆囊癌的MRI检查34

(五)胆管癌的MRI检查34

(一)食管肿瘤的内镜检查35

1.良性肿瘤35

2.恶性肿瘤35

(二)胃部肿瘤的内镜检查36

1.良性肿瘤36

2.恶性肿瘤37

(三)大肠肿瘤的内镜检查40

1.良性肿瘤40

2.恶性肿瘤41

七、消化系统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43

(四)小肠肿瘤的内镜检查43

1.肝脏胶体显像44

(一)肝脏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44

2.肝脏血池显像46

(二)胰腺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47

1.原理47

2.方法47

3.图像分析47

4.临床意义48

1.癌前期病变49

2.消化系统癌的发病因素49

一、增加机体抗癌能力,普及防癌知识49

(一)普通防癌知识49

第三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49

3.消化系统癌的可预防性50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

(二)增加机体抗癌能力50

1.锻炼身体,使体魄健壮50

2.控制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精神状态50

3.提高免疫状态50

(一)生活环境51

4.扶正祛邪51

二、减少致癌因素51

(二)生活方式52

1.吸烟52

2.饮酒52

3.营养要素的缺乏或不平衡53

4.饮食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53

三、饮食对消化系统肿瘤预防的重要性54

(一)呀知的有关论述54

(二)饮食防癌的作用54

(三)营养成分的平衡56

(四)防癌的饮食要点57

四、预防治疗癌前病变57

(一)胃肠道癌前病变可以发现57

(二)前期病变的治疗可以降低癌肿发病58

五、防癌普查58

(一)普查的方法59

(二)普查的费用与效益关系59

(三)普查范围60

(四)普查的评估和建议60

一、消化系统肿瘤的辨证要点62

(一)定位定性62

第四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证治概要62

(二)辨脉与舌63

(三)辨标本63

二、消化系统肿瘤的中医基本治则63

(一)治标与治本63

(二)扶正与祛邪64

三、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治法64

(一)清热解毒法64

(三)活血化瘀法65

(四)扶正培本法65

(二)化痰散结法65

四、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中草药66

(一)扶正培本中药66

(二)活血化瘀中药75

(三)化痰祛湿中药80

(四)清热解毒中药84

(五)行气止痛中药92

(六)其他类中药96

下篇 各论105

第五章 食管癌105

一、概述105

(一)食物的大体解剖107

二、食管的解剖生理107

(二)食管的组织结构108

(三)食管的神经、淋巴管和血管110

1.食管的动、静脉110

2.食管的淋巴系统110

三、病因111

(一)现代医学认识111

(二)癌前病变113

(三)祖国医学认识113

1.早期食管癌病理类型115

(一)食管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115

四、病理115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类型116

(二)食管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116

(三)UICC、TNM分期118

(四)我国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期119

(五)播散与转移119

1.直接播散与浸润119

2.淋巴结转移120

3.血行转移120

(一)早期症状121

五、临床表现121

(二)中、晚期症状122

(三)终末期症状12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24

(一)诊断124

1.临床表现124

2.X线诊断124

3.CT扫描125

4.食物脱落细胞学检查126

5.食管镜检查126

6.食管癌B超诊断127

(二)鉴别诊断128

1.功能性吞咽困难128

2.食管外压性吞咽困难128

3.食管炎129

4.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憩室129

5.食管结核129

6.食管良性肿瘤129

(三)中医辨证诊断130

七、治疗131

(一)治疗原则131

1.食管癌的外科治疗132

(二)西医西药治疗132

2.食管癌的放射治疗133

3.食管癌的化学药物治疗135

4.综合疗法141

(三)中医中药治疗142

1.辨证施治142

2.常用单方验方147

3.常用中成药150

1.中医药与化疗、放疗结合151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151

4.常用中药材151

2.中医药与手术结合155

3.中西药物合用的维持治疗作用156

4. 内镜下局部药物治疗156

(五)辅助治疗157

1.运动(气功)治疗157

2.针灸治疗158

3.割治埋线158

九、预防与护理159

(一)预防159

八、预后159

4.推拿治疗159

(二)护理160

十、现代研究进展160

(一)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60

1.食管癌中CD44、nm23基因表达的研究160

2.食管癌中P16、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161

3.ras、C-erbB-2等致癌基因的研究161

(二)食管癌的治疗新进展162

1.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162

2.食管癌化疗的研究进展169

3.食管癌PDT介入治疗的新进展170

4.中医药研究进展173

第六章 胃癌179

一、概述179

二、胃的解剖生理182

(一)胃的大体解剖182

(二)胃的组织结构183

1.粘膜184

2.粘膜下层185

3.肌层185

(三)胃的血管、淋巴和神经186

(四)胃的主要生理功能186

4.外膜(浆膜)186

三、病因187

(一)现代医学认识187

1.外因187

2.内因188

(二)癌前病变189

1.胃的癌前期状态189

2.胃的癌前期病变190

(三)祖国医学认识191

1.早期胃癌193

(一)胃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193

四、病理193

2.进展期胃癌194

(二)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195

1.乳头状腺癌195

2.管状腺癌195

3.粘液腺癌196

4.印戒细胞癌196

5.特殊类型196

(三)UICC、TNM分期197

1.胃癌TNM分类法197

2.目前试行的胃癌分期法198

1.直接播散199

(四)播散与转移199

2.淋巴结转移200

3.血行播散200

五、临床表现200

(一)症状200

1.胃癌萌芽期200

2.胃癌早期200

3.胃癌中晚期201

(二)体征202

1.症状与体征203

2.X线诊断20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03

(一)诊断203

3.纤维胃镜检查205

4.胃癌的CT检查206

5.胃癌的超声波检查207

6.生化免疫学检查208

7.胃液检查209

8.细胞学检查209

9.胃癌的早期诊断209

(二)鉴别诊断211

(三)中医辨证诊断213

七、治疗216

(一)治疗原则216

(二)西医西药治疗216

1.胃癌的外科治疗216

2.胃癌的化学药物治疗217

3.胃癌的免疫治疗226

(三)中医中药治疗228

1.辨证论治228

2.常用单方验方231

3.常用中成药235

4.常用中草药236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236

1.治疗原则236

2.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37

3.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238

4.放疗和中药治疗239

(五)辅助治疗240

1.运动(气功)治疗240

2.针灸治疗24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241

3.推拿治疗241

(一)出血242

(二)幽门贲门梗阻242

(三)穿孔242

(四)其他242

九、预后243

十、预防及护理245

(一)预防245

1.病因学和发病学预防245

(二)护理246

2.普查早治246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247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研究进展247

(二)维生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251

1.流行病学调查251

2.实验性研究251

3.机理研究251

(三)关于胃癌几种相关癌基因的研究进展252

1.p21ras蛋白的高表达252

2.CD33变异体高表达252

3.P53抑癌基因253

5.APC抑癌基因254

4.p16抑癌基因254

6.其他癌基因255

(四)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研究动态255

1.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255

2.胃粘膜肠上皮化生256

3.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动向257

(五)胃癌的治疗进展257

1.手术治疗257

2.术前化疗258

3.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259

5.基因治疗261

4.导向治疗261

6.其他疗法266

(六)胃癌的中医研究进展266

1.病因病机研究进展266

2.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例分型的关系266

3.治疗进展267

第七章 大肠癌274

一、概述274

二、大肠的解剖生理276

(一)大肠的大体解剖276

1.结肠277

(二)大肠的组织结构277

2.阑尾278

3.直肠和肛门279

(三)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279

三、病因280

(一)祖国医学认识280

(二)现代医学认识281

1.结肠息肉281

2.饮食因素282

4.慢性大肠炎283

3.良性肿瘤的恶变283

5.遗传因素284

(三)癌前病变284

1.多发性肠息肉284

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285

四、病理285

(一)大肠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285

1.隆起型286

2.溃疡型287

3.浸润型287

(二)大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287

1.分类289

(三)UICC、TNM分期289

2.分期290

(四)临床病理分期290

(五)播散和转移290

五、临床表现291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291

(二)腹痛292

(六)全身情况293

(五)急、慢性肠梗阻293

(四)直肠肿块293

(三)腹部肿块29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94

(一)诊断294

1.大肠癌的影像学诊断294

2.直肠指诊检查295

3.其他检查方法296

4.早期诊断296

(二)鉴别诊断296

1.湿热蕴结证299

2.瘀毒内阻证299

(三)中医诊断299

3.脾肾阳虚证300

4.气血两虚证300

5.肝肾阴虚证300

七、治疗301

(一)治疗原则301

(二)西医西药治疗301

1.大肠癌手术治疗301

2.大肠癌放射治疗303

3.大肠癌化学药物治疗304

5.大肠癌激光治疗306

4.大肠癌免疫治疗306

(三)中医中药治疗307

1.辨证施治307

2.辨病选方309

3.常用成药及单方验方310

4.常用中草药315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316

(五)其他治疗方法318

1.针灸治疗318

2.推拿治疗319

(一)肠穿孔32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320

4.运动治疗320

3.气功治疗320

(二)肠梗阻322

(三)肠出血323

九、预后324

十、预防与护理325

(一)预防325

(二)护理325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326

(一)临床研究进展326

(二)基础研究进展328

(三)中医药研究进展332

1.诊断和分型的研究332

2.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333

3.成药、复方的研究进展333

4.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334

5.中药治疗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336

第八章 肝癌339

一、概述339

二、肝的解剖生理341

(一)肝的大体解剖与生理341

2.肝的基本结构与再生343

(二)肝的组织结构343

1.肝细胞的板状排列343

3.肝的血管和淋巴344

4.肝的神经345

三、病因345

(一)祖国医学认识345

(二)现代医学认识346

(三)癌前病变348

四、病理350

(一)根据病理形态学分型350

1.国内分型350

2.国外分型351

(二)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型352

(三)根据细胞学分型352

(四)期段分类353

(五)UICC、TNM分期353

(六)播散与转移354

五、临床表现355

(一)早期肝癌355

(二)中晚期肝癌355

1.肝区疼痛355

5.脾肿大356

4.腹水356

2.肝肿大356

3.黄疸356

6.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357

7.转移灶症状35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57

(一)诊断357

1.定性诊断357

2.定位诊断360

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362

(二)鉴别诊断362

3.活动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363

2.肝硬化363

1.继发性肝癌363

4.肝脓肿364

5.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364

6.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包虫等非癌性占位性病变364

(三)中医辨证诊断364

1.肝气郁结证364

2.气滞血瘀证365

3.湿热结毒证365

4.肝肾阴虚证365

(二)西医西药治疗366

(一)治疗原则366

七、治疗366

1.肝癌手术治疗367

2.肝癌放射治疗369

3.肝癌化学药物治疗370

4.瘤内注射治疗371

5.生物和免疫治疗371

6.导向治疗372

7.冷冻治疗372

(三)中医中药治疗373

1.肝癌的辨证施治373

2.常用成药、单方验方374

3.常用中草药380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381

1.手术与中药的综合治疗381

2.放射治疗与中药的综合应用382

3.化学药物与中药的综合治疗383

4.免疫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385

(五)其他治疗方法386

1.外用药治疗386

2.针灸治疗388

4.气功治疗389

3.民间单方治疗389

6.饮食与精神治疗39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390

(一)肝性脑病390

5.运动治疗390

1.消除诱因391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391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392

4.其他对症治疗393

5.尚未证实的探索性治疗394

1.一般急救措施395

(二)上消化道出血395

2.积极补充血容量396

3.止血措施396

(三)肝癌结节破裂出血398

(四)继发感染398

(五)发热399

(六)疼痛399

(七)其他399

九、预后400

(一)预防401

十、预防与护理401

(二)护理403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404

(一)临床研究进展404

1.病因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404

2.外科治疗进展405

3.非手术治疗的进展407

4.肝癌综合治疗的进展407

(二)基础研究进展408

1.在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409

2.基因治疗的研究410

3.复发转移的研究413

(三)中医药研究进展414

1.单味中药的抗癌研究进展414

2.成药、复方的抗癌研究进展414

3.中药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416

第九章 胆囊癌419

一、概述419

二、胆囊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420

(一)胆囊的解剖420

2.肌层421

1.粘膜层421

(二)胆囊的组织结构421

3.外膜422

4.胆囊管、肝管和总胆管相互连续422

(三)胆囊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422

(四)胆囊的生理功能422

1.贮存和浓缩胆汁功能422

三、病因423

(一)现代医学认识423

1.与胆囊结石、胆囊炎有关423

3.胆囊分泌功能423

2.胆汁的排出423

2.与胆道其他疾病有关424

3.化学物质和饮食因素425

(二)祖国医学认识425

(三)癌前病变426

1.胆囊结石426

2.胆囊息肉样病变427

3.胆囊炎427

4.胆囊粘膜化性427

2.据癌组织侵犯深度将其分为五期428

1.胆癌可分两型428

(一)胆囊癌病理形态期段分型428

四、病理428

(二)胆囊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429

(三)UICC、TNM分类429

1.分类429

2.分期430

(四)胆囊癌的临床分期430

2.淋巴转移431

4.腹腔种植431

3.血行转移431

1.直接蔓延431

(五)播散与转移431

5.胆管内播散432

五、临床表现432

(一)症状432

(二)体征43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33

(一)诊断433

1.症状与体征433

2.实验检查433

3.超声检查434

4.CT扫描检查435

1.胆囊炎、胆石症437

2.胰腺癌437

(二)鉴别诊断437

3.胆囊息肉样病变438

4.肝癌438

5.胆管癌438

(三)中医辨证诊断439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439

(一)胆囊感染、积脓、穿孔439

(一)治疗原则440

1.胆囊癌手术治疗440

(二)西医西药治疗440

(二)肝脓肿、膈下脓肿440

八、治疗440

(四)胰腺炎440

(三)胃肠道及腹腔内出血440

2.胆囊癌化学药物治疗441

1.辨证施治442

5.对症治疗442

(三)中医中药治疗442

3.胆囊癌放射治疗442

4.胆囊癌免疫治疗442

2.单方验方445

3.常用中成药446

4.常用中草药446

(四)其他辅助治疗447

1.针灸疗法447

2.推拿疗法447

3.精神疗法447

4.饮食疗法447

九、预后448

5.运动气功疗法448

十、预防与护理449

(一)预防449

(二)护理449

十一、研究进展450

(一)临床研究进展450

1.诊断研究进展450

2.治疗进展452

(二)实验研究进展455

1.肿瘤标志物455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455

4.表皮生长因子(EGF)457

3.肿瘤细胞DNA含量测定457

第十章 胰腺癌461

一、概述461

二、胰腺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463

(一)胰腺的大体解剖463

(二)胰腺的组织结构464

1.外分泌部464

2.内分泌部465

(三)胰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466

1.胰岛素467

(四)胰腺的生理功能467

2.胰高血糖素468

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生长抑素)468

4.胰多肽469

三、病因469

(一)现代医学认识469

(二)祖国医学认识470

1.外因471

2.内因471

(一)胰腺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472

四、病理472

(二)胰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473

1.导管细胞癌473

2.腺泡细胞癌473

3.较少见的类型473

(三)UICC、TNM分类474

1.分类474

2.分期475

(四)播散与转移475

(一)症状476

五、临床表现476

(二)体征478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479

(一)诊断479

1.症状与体征479

2.化验检查480

3.胰癌标记检查481

4.超声显像术482

5.X线钡餐造影483

6.CT检查484

7.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485

9.经皮肝内胆管造影术(PTC)及引流(PTCD)486

10.细针经皮胰穿刺术活检486

8.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486

11.十二指肠引流487

(二)鉴别诊断487

(三)中医辨证诊断488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489

(一)糖尿病489

(二)胃肠道出血489

1.手术切除490

(一)西医西药治疗490

八、治疗490

(五)门静脉、脾静脉或周围静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490

(四)胰腺炎490

(三)肠梗阻490

2.胰腺癌的放射治疗493

3.胰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493

4.导向治疗495

5.综合治疗495

6.对症治疗495

(三)中医中药治疗496

1.辨证论治496

2.常用单方验方498

3.名医经验500

4.常用中成药50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503

(四)辅助治疗503

1.针灸疗法503

5.胰泉癌中草药选503

2.推拿疗法504

3.精神疗法504

4.消除病因504

九、预后505

(一)预防505

十、预防和护理505

6.气功治疗及运动疗法505

5.饮食治疗505

1.PCA发病的危险因素506

2.高危人群中PCA的普查507

(二)护理507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508

(一)临床研究进展508

1.诊断508

2.治疗510

(二)实验研究进展512

1.实验诊断进展512

2.治疗研究进展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