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战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统战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2893294.jpg)
- 李玉荣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320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统一战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战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统战史的研究对象及指导思想1
(一)统战史的研究对象1
(二)研究统战史的指导思想4
(三)研究统战史的重要性及方法5
一、中国统一战线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8
(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9
(二)深刻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决定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10
(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承担起统一战线的领导责任是中国革命的需要11
二、统一战线的历史特点16
(一)提到战略地位来认识的统一战线16
(二)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19
(三)一贯注意吸收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的统一战线20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脉络24
(一)民主革命时期统战史的分期问题24
(二)民主革命时期统战史的基本脉络25
〔民主联合战线时期〕25
〔工农民主联合战线时期〕5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8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时期〕111
四、社会主义时期统战工作的基本轮廓与成就143
(一)统战工作在曲折中发展前进143
(二)建国以来统战工作的历史成就145
(三)当前统战工作和统战理论研究中的问题151
〔如何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151
〔关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问题〕154
(一)统一战线中的一个基本原则157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57
(二)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根据、目的和实质160
(三)独立自主与无产阶级领导权164
六、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科学分析172
(一)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初步形成172
(二)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基本形成179
(三)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成熟183
(四)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186
七、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89
(一)多党合作制的发展历程190
(二)多党合作制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198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经验202
八、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207
(一)依靠人民群众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基础207
(二)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210
(三)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12
(四)把资产阶级区分为两部分,实行不同的又团结又斗争的基本政策215
(五)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改造和赎买政策219
(六)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222
九、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226
(一)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226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226
〔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228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230
〔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31
〔提出了一系列多党合作的理论〕233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236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238
(二)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240
十、“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42
(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242
〔“一国两制”方针的由来、形成与发展〕242
〔“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249
〔“一国两制”的思想来源是和平共处理论〕252
(二)“一国两制”方针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252
〔“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是实事求是〕254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的贡献256
〔“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256
〔“一国两制”构想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257
十一、“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之一--香港的回归259
(一)香港问题和对香港的方针政策259
〔中国的神圣领土香港〕259
〔香港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对香港的一贯立场〕26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收复香港的失败〕263
(二)两次中英会谈275
〔香港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75
〔中英会谈与联合声明的签署〕27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284
〔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288
〔新的中英会谈〕290
〔谈判中止以后〕295
(三)中方抓紧做好迎回归的各项工作298
〔坚持《中英联合声明》,抓紧做好各项工作〕298
〔中英关系趋向缓和〕299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301
(四)百年庆典302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移交仪式〕30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303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304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香港的初步构想〕305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与实践305
〔70年代末,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逐渐清晰〕309
〔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310
〔中国共产党解决香港问题的理论思想基础〕314
十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之二--澳门回归祖国316
(一)澳门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对澳门的方针政策316
〔葡萄牙是怎样侵占澳门地区的〕316
〔中国人民维护澳门主权的斗争〕325
〔中葡会谈与《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328
(二)中葡会谈与《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328
〔中葡之间的接触〕328
〔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335
〔澳门过渡期的问题〕336
〔首任澳门特首何厚铧〕340
(三)世纪之交的隆重大典341
〔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341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34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澳门的态度和立场〕344
(四)中国共产党与澳门的回归344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解决澳门问题的时机逐渐成熟〕346
〔邓小平在澳门回归问题上做出的贡献〕348
〔中国共产党解决澳门问题的理论思想基础〕351
十三、台湾问题与对台方针政策353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353
〔祖国的宝岛台湾〕353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的管理〕354
〔海峡两岸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54
(二)国共隔海对峙局面的形成356
〔国共隔海对峙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356
〔国共隔海对峙局面的形成及特点〕360
(三)台湾国民党政权的演变370
〔从“一党专政”到“本土化”〕371
〔国民党政权台湾化的进程及主要表现〕378
〔国民党政权高层权力斗争的特点〕382
〔台湾政党发展情况〕384
(四)台湾政党384
〔台湾“合法”政党分析〕390
(五)对“台独”势力的考察393
〔关于“台独”的含义〕393
〔“台独”的产生及蔓延〕393
〔台独的所谓“理论”〕405
〔“台独”与李登辉〕414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方针及实践〕415
(六)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415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台的方针〕42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422
(七)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423
〔海峡两岸的交往过程〕423
〔目前两岸关系〕424
十四、为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统一战线将再创辉煌426
(一)新世纪党的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426
(二)开拓发展,使21世纪的统战工作再创辉煌428
后记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