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谋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元谋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98393.jpg)
- 云南省元谋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1358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谋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凡例1
概述1
序二3
序三5
大事记9
一 构造30
第一节 地质30
第一章 自然地理30
第一编 自然地理 人口30
二 岩石31
第二节 地貌31
一 地貌分区31
二 山脉32
三 坝子32
四 土林36
第三节 气候37
一 气候分区37
二 温度38
四 降水42
三 霜期42
五 湿度45
六 蒸发量45
七 风46
八 气候大灾害纪略46
一 地表径流47
二 常流河47
第四节 水文47
三 季节河49
四 地下水50
第五节 土壤51
一 类别51
二 分布54
三 养份含量54
四 酸碱度56
五 吸收代换量 盐基饱和度56
一 自然植被57
第六节 植被57
二 人工植被58
第七节 动物 植物 矿物58
一 动物58
二 植物58
三 矿物62
第二章 人口62
第一节 演变63
一 民族65
第二节 构成65
二 户数 性别 年龄66
三 文化67
四 职业68
五 姓氏69
六 残疾人抽样调查70
第三节 分布70
一 各民族人口分布70
二 行政区域人口分布71
一 人口增长与工农业生产72
第四节 计划生育72
二 机构 人员 经费73
三 工作开展情况73
第二编 政治75
第一章 建置75
第一节 建置沿革75
第二节 县城76
一 老城76
二 马街76
第三节 乡镇77
第二章 行政86
第一节 机构86
一 县政权86
二 职官87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与监督92
一 计划管理92
二 工商行政管理94
三 物价管理96
五 审计97
四 技术监督97
六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99
第三节 劳动人事99
一 劳动管理99
二 干部配置及管理101
第四节 提(议)案、信访处理102
一 提(议)案处理102
二 信访处理102
第五节 日常工作103
一 文书工作103
二 情况交流104
三 机要保密104
第三章 社会治安 司法104
第一节 机构104
一 公安局104
第二节 社会治安105
四 司法局105
一 清匪肃特105
二 检察院105
三 法院105
二 肃毒106
三 镇反106
四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107
五 消防107
六 户籍管理108
第三节 法律监督108
一 刑事检察108
二 法纪检察108
第四节 审判109
一 刑事审判109
三 经济检察109
五 控告申诉检察109
四 监所检察109
二 民事审判110
三 经济审判110
四 申诉复查111
第五节 司法行政111
一 宣传111
第一节 元谋县参议会 元谋县乡(镇)国民代表会 国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112
第四章 监督 政治协商112
一 元谋县参议会112
二 调解112
三 公证112
四 律师112
二 元谋县乡(镇)国民代表会114
三 国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11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115
一 代表选举115
二 历届人代会116
三 常务委员会119
一 会议122
第三节 政协元谋县委员会122
二 委员提案124
三 视察调查125
四 参与政务和建设126
第五章 政党12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元谋县地方组织128
一 组织机构128
二 主要活动128
三 党政关系13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元谋县地方组织131
一 机构131
二 全县党员大会 党代表会议 党代表大会134
三 组织建设137
四 宣传 教育139
五 调查研究140
六 统一战线142
七 纪律检查143
八 落实政策144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大政治运动145
第一节 清匪反霸145
一 清匪145
二 反霸146
第二节 减租退押 民主建政147
一 减租退押147
二 民主建政148
一 土改前夕各阶级占有耕地和农民的处境149
第三节 土地改革149
二 土改四阶段150
第四节 三反五反151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152
第六节 肃反 审干153
一 肃反153
二 审干154
第七节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资产阶级右派154
第八节 农业合作化155
第九节 “大跃进”156
第十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157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158
一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158
二 机关社教159
第十二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59
第七章 军事162
第一节 机构162
第二节 兵役163
一 民国时期的兵役163
一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164
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兵役164
第三节 地方武装164
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地方武装165
第四节 驻军167
第五节 设施167
一 机场167
二 人民防空167
三 击毙匪首杜芳龙168
二 李联标率匪破城168
一 回民起义168
第六节 重大兵事活动168
四 省政府派兵到元谋剿匪169
五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元谋169
六 民主联军第五纵队进攻谋县城169
七 金江游击队二支队收编姜驿起义人员170
八 县常备队起义170
三 耕者有其田171
二 封建地主经济171
一 封建领主制171
第一节 生产关系的变革171
第一章 农业171
第三编 经济171
四 农业互助合作172
五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72
第二节 种植业174
一 人口与耕地175
二 生产工具175
三 作物的结构与分布175
四 产品 产量177
五 土壤改良178
六 肥料施用179
七 品种179
八 栽培管理183
九 病虫草鼠害184
十 农药使用188
第三节 畜牧业188
一 饲草饲料188
二 畜禽种类、品种190
三 家畜改良192
四 饲养管理193
五 畜牧业经济194
六 畜禽疫病与防治195
第四节 林业198
一 林业资源198
二 林种199
三 植树造林200
四 森林保护201
第五节 副业 渔业202
一 副业202
二 渔业203
第六节 机构204
第二章 水利205
第一节 蓄水工程205
一 中型水库205
二 小(一)型水库207
三 小(二)型水库208
四 上坝塘210
第二节 引水工程211
一 官沟211
二 东山大沟211
三 其它213
第三节 提水工程216
一 打井216
二 提水216
一 机构219
第四节 管理219
二 水利设施和用水管理220
三 搬迁221
四 抚恤222
第三章 工业222
第一节 体制222
一 个体222
二 集体工业223
三 国营工业223
一 电力225
第二节 门类225
二 采矿226
三 制糖228
四 造纸228
五 建材229
六 食品230
七 化工231
八 其它232
二 劳动人事管理233
一 机构233
第三节 管理233
三 经济管理234
四 民主管理235
五 安全生产管理235
六 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235
第四章 交通235
第一节 路线和设施236
一 驿道236
二 公路及其设施236
三 铁路及其设施238
四 航道239
第二节 运输240
一 人畜力运输240
二 汽车、拖拉机运输240
三 铁路运输241
第三节 管理242
一 机构242
五 其它242
四 水运242
二 公路养护243
三 路政管理243
四 交通监理244
五 航政244
六 运政244
第五章 邮电244
第一节 机构244
一 驿站244
一 邮路和邮运245
第二节 邮政245
二 邮电局245
二 营业247
第三节 电信249
一 电话249
二 电报250
一 老城街251
二 马街251
第一节 集市251
第六章 商业251
三 羊街252
四 猴街252
五 物茂街252
六 江边街252
七 姜驿街252
八 班果街252
九 黄瓜园街252
二 公私合营253
一 个体253
第二节 体制253
十 能禹街253
三 集体254
四 国营255
第三节 商品经营257
一 生产资料258
二 日用工业品259
三 农副产品262
五 废旧物资265
四 土特产品265
第四节 饮食 服务266
一 饮食业266
二 服务业266
第五节 管理267
一 政治管理267
二 民主管理267
三 岗位责任制267
四 整顿与改革267
五 财务管理与效益268
第一节 层次269
一 乡(公社、区)镇办269
第七章 乡镇企业269
二 大队(村公所)办270
五 户办271
第二节 行业271
一 养殖业271
四 联户办271
三 村办271
二 工业272
三 建筑业273
四 交通运输274
五 商业 饮食、服务业274
第三节 管理275
一 机构275
二 方式276
三 扶持277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278
一 土地征用278
第八章 城乡建设278
二 占地清理279
三 房产普查279
四 集镇规划280
第二节 建筑业280
一 建筑队伍280
二 建筑管理280
第三节 县城建设281
一 房屋281
四 供水 排水282
二 街道282
三 照明282
五 环境卫生283
六 绿化283
七 消防284
第四节 乡村建设284
一 主要集镇284
二 农村284
一 生态保护285
第五节 环境保护285
二 河道治理287
第九章 财税金融287
第一节 财政287
一 财政体制287
二 财政收入288
三 财政支出290
第二节 税务292
一 税制292
二 农业税 耕地占用税293
三 工商各税294
四 专项基金297
第三节 金融297
一 机构297
二 贷款298
三 存款300
四 金库 债券301
第四节 保险302
一 财产保险302
二 人身保险304
三 理赔305
第四编 文化306
第一章 教育306
第一节 管理306
一 机构306
二 学校管理306
三 经费管理307
一 县城幼儿园308
第二节 幼儿教育308
二 农村幼儿园309
三 其它幼儿园309
第三节 普通教育309
一 学宫 义学 书院 私塾309
二 小学310
元马镇中心小学简介312
三 中学314
第四节 职业教育317
一 师范学校317
元谋第一中学简介317
二 工业学校318
三 农业学校318
第五节 成人教育319
一 民众学校319
二 夜校319
三 中共元谋县委党校319
四 扫盲320
五 函授 电大 成人自学320
第六节 教师321
六 职工学校321
七 文化技术学校321
第二章 卫生 医药322
第一节 疾病及其防治322
一 疾病322
二 医疗326
三 防疫329
四 妇幼保健332
三 药物及医疗器械购销333
二 加工及生产333
一 药材资源333
第二节 药物333
第三节 管理334
一 机构334
二 卫生队伍337
三 经费337
四 医政338
五 药政338
二 群众组织339
三 设施339
第一节 机构 设施339
一 领导机构339
第三章 体育339
第二节 学校体育340
第三节 职工体育341
一 田径341
一 磨担秋342
第四节 民族民间体育342
四 拳、操类342
二 球类342
三 棋类342
二 荡秋千343
三 耍龙343
四 赛马344
五 摔跤344
六 斗牛344
七 农民篮球活动344
一 楚雄州历届运动会345
二 省、州学生运动会345
八 游泳345
第五节 县外竞赛345
三 省、州单项运动会346
四 省伤残人体育运动会346
五 全国青少年技巧比赛347
第四章 科技347
第一节 机构 人员347
一 机构347
二 人员348
第二节 科技普及349
一 团体活动349
二 宣传349
三 培训350
第三节 技术推广350
一 种植业350
二 畜牧业354
三 林业355
四 水利356
五 鱼苗生产357
六 工业358
七 交通359
八 能源359
九 医药卫生359
第四节 地震测报 气象测报360
一 地震测报360
第五节 部分科研成果361
二 气象测报361
第五章 文学艺术 影视广播363
第一节 文学363
一 民间文学363
二 创作文学364
第二节 艺术365
一 民歌365
二 舞蹈365
三 元谋花灯366
四 其它戏曲演出369
五 美术 书法 摄影369
第三节 影视 广播370
一 电影370
二 电视371
三 广播372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文物 胜迹374
第一节 图书374
一 发行374
三 元谋县重要文献存目375
二 阅览375
第二节 档案376
第三节 文物 胜迹377
一 元谋古猿遗址377
二 史前文化遗址377
三 宋代以后的文化遗址、遗物379
四 墓葬 陵园380
五 风景名胜380
第四节 机构382
一 元谋县文化局382
二 元谋县广播电视管理局382
三 元谋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382
四 元谋县立民众教育馆382
五 元谋县文化馆、站382
八 元谋县花灯剧团383
九 元谋县电影公司383
十 新华书店元谋县支店383
七 元谋人陈列馆383
六 元谋县图书馆383
第五编 社会384
第一章 生活 风俗384
第一节 各阶层人士生活状况384
一 民国时期各阶层生活状况384
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民生活387
第二节 风俗390
一 彝族390
二 傈僳族391
三 回族392
四 苗族393
五 汉族394
第二章 社会福利395
第一节 抚恤395
第二节 安置补助396
第三节 救济396
一 供养396
第四节 扶持少数民族397
七 其它救济397
五 贫困救济397
六 老弱残退职人员救济397
三 布施397
二 组织生产自救397
四 自然灾害救济397
一 经济扶持398
二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398
第一节 社团399
二 商会 工商联合会 个体协会399
一 同乡会 同学会399
第三章 社团 宗教活动 祭祀元谋汉语方言399
三 其它399
三 同善社400
四 农会400
五 三青团400
六 励进社401
七 互助会401
八 妇女会401
十一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402
十 民主青年联盟402
九 工会402
第二节 宗教活动403
一 道教403
二 佛教403
三 伊斯兰教403
一 祭孔404
二 庙会404
第三节 祭祀404
四 基督教404
三 行会祭祀405
四 家祭405
第四节 元谋汉语方言405
一 声母系统的特点406
二 韵母系统的特点407
三 声韵母一般配合规律408
四 声调系统408
五 词汇408
一 吾氏土司410
二 环州甸土舍李氏410
附:土司世系410
三 勒品甸土巡捕李氏411
四 金沙江巡检司李氏411
人物412
一 传略412
吾必奎412
杨松涛413
曾鼎臣413
朱淮414
张万育414
赖孔长415
曹有福415
永聪416
孟家珍416
杨世杰417
李香庭417
起成国418
曹桂珍419
赵家才419
革命烈士59人420
抗日阵亡官兵34人420
李新春420
周有才420
二 名录420
水利工地牺牲民工113人421
修筑成(都)昆(明)铁路元谋段牺牲的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官兵及其职工民工共209人421
地厅级以上机关授予的劳模、先进工作者(1979-1990年)422
1988年获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7人423
一 招抚提边民文424
二 清赋序424
附录424
三 劝民种花示425
四 祀白霞辨425
五 元阳赋426
六 元谋代表士绅杨春潮、张诰赴省呈文428
七 土改布告429
八 元谋县星火大队大塘子生产队会计李国有给县委书记李香庭的一封信430
九 中共元谋县委、县人民政府文件431
编后记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