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临床医学与实验诊断的新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临床医学与实验诊断的新进展
  • 卢晓,马国良,张敏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0200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3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146页
  • 主题词:实验室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临床医学与实验诊断的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检验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最新进展1

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1

如何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1

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2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交流的指导价值2

如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医生和护士相互结合的最新进展3

促进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交流必要性的最新进展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指标——异常淋巴细胞与转氨酶的水平检测进展4

毒力岛及细菌的致病性的最新进展4

如何加强临床检验实验课教学,提高实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研究进展5

血液分析前生化检测阶段质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5

临床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对策的进展探讨6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研究进展7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及处理的应用探讨9

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进展10

如何提高检验人员与临床对话的能力14

量值溯源的研究进展15

临床检验量值溯源有关问题探讨17

如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交流,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结合18

临床实验室结果互认的研究进展21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后应如何手工复查血片的研究进展22

血液流变学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4

检验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的研究进展25

血液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27

白介素21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的进展28

IL-21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28

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措施29

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问题与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30

循证检验医学的最新进展32

临床医护人员如何正确进行周围静脉穿刺的最新进展34

血脂和脂蛋白36

第二篇 临检指标在临床医学中的临床意义最新进展39

总蛋白的临床意义39

白蛋白的临床意义39

胆红素的临床意义39

ALT、AST的临床意义39

r-GGT临床意义39

ALP的临床意义40

LDH的临床意义40

α-HBDH临床意义40

CK的临床意义40

淀粉酶的临床意义40

脂肪酶(LPS)的临床意义40

葡萄糖氧化酶法(GLU-GOD-PAP)41

己糖激酶法(GLU-HK)41

尿素(谷氨酸脱氢酶法)41

肌酐(碱性苦味酸法)41

尿酸(酶比色法)的临床意义41

尿液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41

总胆固醇测定(酶试剂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41

甘油三酯的测定(酶试剂法)42

胆汁酸的临床意义42

载脂蛋白A1临床意义(免疫透射比浊法)42

载脂蛋白B临床意义(免疫透射比浊法)42

脂蛋白(a)[Lp(a)]测定临床意义42

钙测定临床意义(偶氮胂Ⅲ法)43

无机磷(IP)测定的临床意义(紫外直接法)43

镁测定的临床意义(二甲苯胺蓝法)43

二氧化碳测定的临床意义(酶试剂法)43

铁测定的临床意义43

铁蛋白测定临床意义43

转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44

肌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44

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44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临床意义(ASO)44

类风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44

免疫球蛋白G测定临床意义45

免疫球蛋白M测定试剂45

免疫球蛋白A测定临床意义45

补体C4(C4)临床意义46

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免疫透射比浊法)46

胆碱酯酶测定临床意义46

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46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47

脑脊液乳酸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4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水平及其意义49

第三篇 实验诊断新进展51

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51

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检测和T细胞增殖试验5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的新进展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54

基因异常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关系5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56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59

血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62

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64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研究进展65

艾滋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进展68

蛋白质芯片在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70

免疫金银染色法在蛋白质芯片检测病毒感染中的应用71

慢性疲劳综合征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72

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73

胆红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及消除因素的探讨75

CKD的实验室检查方法77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进展78

血液流变学在疾病诊断预防中的应用价值80

白介素13受体α2的研究进展82

药物对检验医学结果的影响探讨85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86

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87

在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显微数码系统作用88

第四篇 临床疾病与各种临检指标关系进展篇90

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及GPⅡb/Ⅲa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9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与白血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探讨9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91

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的进展与探讨91

2型糖尿病患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结直肠腺瘤、腺癌的关系92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92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变化的临床意义95

慢性肾病(CKD)的定义及危险因素95

2型糖尿病的预防96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及其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临床应用98

胆汁酸在胃肠病诊断中的作用102

致胆汁酸代谢紊乱的其他疾病102

人类Th17细胞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进展10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HPA及VEGF检测临床意义105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106

DNA甲基化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109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11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112

第五篇 临床输血知识篇114

为什么说全血并不“全”114

为什么说新鲜血比库血好是一种旧观念115

为什么说输血对病人有益无害是一种旧观念115

为什么说急性出血需要补充全血是一种旧观念116

成分输血的定义及优点117

自身输血的方法117

临床医师在用血时的责任118

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的责任119

医院在用血中如何防止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交叉感染119

参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如何保护自己119

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基本仪器设备120

医院输血科(血库)应作的记录与统计120

什么是血液有效保存期120

血液保存注意事项120

如何区分正常和异常库存血液120

临床医护人员从输血科(血库)领来的血液因故未用能否退回121

什么是血液的再发放?再发放的血液应具备什么条件121

什么样的血液可申请报废处理121

医院到血站取血需注意哪些事项121

在输血检查前,为什么要强调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输血申请单122

临床输血前检查有哪些主要程序122

采集病人的血标本作输血前检查的注意事项122

临床医护人员如何避免将输血前检查用的血标本搞错122

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标本在输血后是否可以丢弃123

病人上次配血时留下的标本能否这次配血再用123

为什么要强调在ABO血型鉴定时一定要作正反定型123

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123

为什么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可以不做反定型123

为什么在做反定型时用试管法比玻片法好123

反定型能否用病人的血浆代替血清124

什么是冷凝集反应,如何区分冷凝集与真凝集反应124

什么是假凝集,如何区分真假凝集124

在给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做血型鉴定时,如何排除冷性自身抗体的干扰124

在给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配血时,难以找到相容的血液输注怎么办124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输全血124

哪些病人不宜输全血125

哪些病人需要输注保存期短的血(所谓新鲜血)125

目前我国血站能提供哪些血液成分制品125

浓缩红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125

浓缩红细胞的优缺点有哪些126

何谓添加液(剂)红细胞?它有哪些优点126

哪些病人适合应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126

什么是洗涤红细胞,有何适应证126

为什么浓缩白(粒)细胞的应用日益减少127

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输注浓缩白(粒)细胞127

浓缩白(粒)细胞输注能预防感染吗127

有哪些临床情况需要治疗性血小板输注127

有哪些临床情况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128

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法相比有哪些主要优点128

如何掌握浓缩血小板的输注剂量128

受血者有哪些因素可影响血小板输注的疗效128

血小板输注无效应如何处理128

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有何不同129

新鲜冰冻血浆使用时如何融化129

新鲜冰冻血浆需要ABO血型同型输注吗?输注前要作交叉配血试验吗129

为何目前不主张用血浆来补充血容量和营养129

什么是冷沉淀?其主要成分有哪些129

冷沉淀有哪些临床适应证129

冷沉淀治疗甲型血友病的剂量如何计算,为何只适用于儿童及轻型成年病人129

冷沉淀用于补充病人的纤维蛋白原,其剂量如何掌握130

急性失血(主要指创伤及手术失血)病人应如何输血130

急性贫血(主要指内科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和急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病人应如何输血131

慢性贫血病人应如何输血131

什么是自身输血?它是一种新的输血方法吗131

自身输血有哪些优点131

国外自身输血的发展状况如何131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132

护士对安全输血起什么作用132

需要加温输血时,护士应怎样给血液加温132

护士应如何掌握输血速度132

袋装血液如何加压输血132

为何成分血中红细胞制品会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如何处理133

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输注时需注意哪些事项133

为何不能把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输注133

非那根和地塞米松是否要作为常规输血前给药133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病人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134

引起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是什么134

临床上应如何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134

如何判断病人已经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34

同型血输注时为何偶尔还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134

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34

为什么能引起移植抗宿主病(GVHD),如何预防134

为什么输注经过严格检测的血液或成分,仍有可能出现输血后肝炎或艾滋病1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