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前及沦陷时期华北经济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战前及沦陷时期华北经济调查](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2922589.jpg)
- 郑会欣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69679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413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调查研究-史料-华北地区-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前及沦陷时期华北经济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华北土地2
第一节 地势2
第二节 土壤4
第一项 华北地质略图4
第二项 华北土壤分布图5
第三项 华北黄土层分布图6
第三节 山川7
第二章 华北气象8
第一节 气温8
第一项 华北之气温8
第二项 华北各地平均气温之比较8
第三项 华北各地每日平均最高气温之比较8
第四项 华北各地每日平均最低气温之比较8
第二节 雨量9
第一项 华北之雨量9
第二项 华北各地雨量之比较9
第三项 华北四季平均降雨量9
第四项 华北各地一日最大降雨量9
第五项 华北各地降雨日数9
第六项 华北各地之曇天日数10
第七项 华北各地平均云量10
第八项 华北各地快晴日数10
第九项 华北各地平均湿度10
第三节 风季11
第一项 华北之风季11
第二项 华北各地平均风速度11
第三项 华北各地最多风向11
第三章 华北人口12
第一节 概说12
第二节 华北人口之各种统计12
第一项 华北面积及人口密度12
第二项 华北各省人口与男女比率12
第三项 华北各主要都市人口之比较12
第四项 华北四大都市人口累年增减趋势13
第五项 华北主要都市人口年龄统计13
第六项 华北主要都市人口增加计划14
第七项 华北人口职业分类统计14
第八项 华北各省人口职业分类统计15
第九项 华北主要都市人口职业统计15
第十项 华北人口教育分类统计16
第十一项 华北总人口与从事农业人口之比较17
第十二项 华北总面积对耕地面积及每农户每农业人口耕地面积比较17
第十三项 华北各行劳动者人口比较17
第十四项 华北人口之出生死亡及自然增加率18
第十五项 华北五大都市人口出生死亡统计18
第四章 华北矿产22
第一节 华北矿业概况22
第二节 华北煤田概况23
第一项 天然条件23
第一目 煤层构造特征23
第二目 煤田分布状态23
第三目 煤田分类25
第四目 煤质25
第五目 煤田藏量30
第二项 华北煤矿概览30
第一目 煤矿图31
第二目 各煤矿概览表31
第三节 金属矿概况32
第一项 铁矿32
第二项 铝矿32
第三项 钨矿32
第四项 锰矿34
第五项 金矿34
第六项 铅矿34
第七项 华北金属矿概览表34
第四节 非金属矿概况34
第一项 礬土页岩35
第二项 萤石35
第三项 云母35
第四项 石膏35
第五项 非金属矿概览表35
第五节 华北盐产概况35
第一项 海盐36
第一目 长芦盐36
第二目 青岛盐36
第二项 井盐36
第三项 土盐36
第六节 华北盐田概览表36
第五章 华北农田水利245
第一节 农产资源245
第一项 华北土地利用状况245
第二项 华北农产物之总产量246
第一目 华北农产物耕作面积及收获量表246
第二目 华北五省之全农产物总括表247
第三目 华北五省主要农产物耕种面积及生产量表253
第四目 华北小麦收获量预想调查报告271
第五目 敌伪时期之农产增产政策273
第三项 华北棉产情况282
第一目 敌伪华北棉花改良增产计划之沿革282
第二目 敌伪华北棉产改进会历年事业情形284
第三目 华北最近十二年间皮棉生产量及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之产量比286
第四目 民国三十三年棉花生产量、供出量及收买目标288
第四项 华北历年水陆稻之产量状态308
第一目 华北水陆稻播种面积及产量308
第五项 华北历年甘薯、马铃薯耕种面积及产量311
第一目 华北甘薯、马铃薯播种面积及生产量表311
第二目 甘薯品种之比较314
第二节 华北之农田水利315
第一项 事变前既设之淤灌设施及灌溉面积316
第一目 漳河滏阳河系旧有之灌溉设施及灌溉面积一览表316
第二目 马厂减河系小站地方旧有灌溉设施及灌溉面积一览表317
第三目 白河事变前既有灌溉设施地区灌溉面积状况318
第四目 薊运河系事变前既有灌溉设施地区灌溉面积状况318
第五目 卫河南运河事变前旧有灌溉地区概况319
第六目 山西省既有淤灌事业状况调查320
第二项 事变前淤灌工程计划321
第一目 滹沱河第一期灌溉工程计划321
第二目 修正永定河金门闸南岸放淤工程计划说明322
第三目 永清县西北隅东咸铺永定河引水放淤工程计划323
第四目 金钟河新开河间窪地排水及灌溉计划324
第五目 薊运河下流灌溉初期计划325
第六目 崔兴沽模范灌溉工程计划326
第七目 高阳县百尺小关村等虹吸灌溉工事计划327
第八目 开凿平乡县自流井灌溉改良咸地计划328
第九目 北运河模范灌溉工程计划329
第十目 桑乾河第一淤灌区堰闸工程计划330
第十一目 海河放淤工程述略331
第三项 沦陷期中之淤灌工程计划332
第一目 滹沱河藁城晋县间旱田灌溉工程计划332
第二目 卫津河旱田灌溉地区计划334
第三目 滦河沂河下流地区灌溉地区计划336
第四目 蓟运河煤河地区农地开发事业计划339
第五目 蓟运河沿岸农地开发事业计划340
第六目 白洋淀补堤筑闸工程341
第七目 漳河滏阳河灌溉计划概要342
第八目 惠民土木事业计划概略343
第四项 农场情况346
第一目 天津附近地区日伪农场水稻经营状况及灌溉设施略表346
第二目 天津地区华人经营之灌溉面积一览351
第五项 灌溉井设施352
第一目 华北各地水井眼数及灌溉面积表352
第二目 水井之灌溉能力354
第三目 谋小麦棉花杂谷增产之凿井计划355
第三节 畜产资源356
第一项 华北五省家畜、家禽头数356
第一目 华北五省每一农户家畜及家禽数356
第四节 水产资源357
第一项 水产概况357
第一目 河北省水产业357
第二目 山东省渔业统计表358
第五节 林产资源359
第一项 华北林产概况359
第一目 华北现地木材生产表359
第二目 民国二十五年华北输入木材用途表359
第三目 华北木材需要量359
第四目 华北五省森林面积统计概数360
第二项 华北木材需给状况361
第一目 民国三十年度及三十一年度华北木材分配对照表361
第三项 察绥及晋北伪蒙疆政府时期三十年造林计划362
第一目 预定造林面积表362
第二目 预定扩充苗圃面积表362
第六章 华北工业363
第一节 动力363
第一项 火力发电电力363
第一目 战前华北之电气事业363
第二目 沦陷期间华北火力发电之发展概况363
第三目 胜利前华北火力发电状况364
第四目 日人之华北及蒙疆五年发电变压及输电计划380
第二项 日人之华北十年水力火力发电计划383
第一目 总论383
第二目 发电计划之具体方案383
第三目 火力发电计划资料383
第四目 水力发电计划资料385
第五目 十年发电计划一览表386
第二节 主要工业388
第一项 钢铁冶炼工业388
第一目 七七事变前之概况388
第二目 抗战期间日人之建设情形及其发展计划388
第三目 民国三十二年至民国三十三年之生铁生产实际表及各项统计表389
第二项 机械工业394
第一目 概论394
第二目 工作机械工业394
第三目 产业机械工业395
第四目 汽车制造工业395
第五目 电气器材工业396
第三项 化学工业400
第一目 肥料工业400
第二目 盐加工工业400
第三目 轻金属工业401
第四项 纺织工业403
第三节 工厂统计表410
第七章 华北交通435
第一节 铁路435
第一项 战前铁路干线支线及里程状况435
第二项 沦陷期间营业里程及轨道延长比较436
第一目 沦陷期间营业里程比较436
第二目 沦陷期间轨道延长比较436
第三项 战前及沦陷期间运输概况436
第一目 战前及沦陷期间客货运输情形436
第二目 战前及沦陷期间货物分类运输情形436
第三目 沦陷期间铁路货物水陆联运情形436
第四目 沦陷期间华北铁路运输量及保有车辆情形437
第五目 华北主要铁路煤炭及货物运输数量推计438
第四项 沦陷期间各路线变动概况439
第一目 沦陷期间新线中止情形439
第二目 沦陷期间拆除路线情形439
第三目 沦陷期间华北铁路建设新路状况440
第四目 沦陷期间扩充路线计划440
第五项 沦陷期间铁路设施概况441
第一目 沦陷期间车辆设施441
第二目 沦陷期间车站设施444
第三目 沦陷期间桥梁改筑状况445
第四目 沦陷期间通信电线机器设施446
第五目 供水设施新旧比较446
第六项 接收伪华北交通公司所属铁路设施、备品之统计447
第一目 机车数量447
第二目 客车数量448
第三目 货车数量449
第四目 各路局电讯设备情形449
第五目 各单位机械数量450
第六目 各路局路线划分及里程451
第七项 将来华北建设新路之计划452
第二节 公路454
第一项 战前华北各省汽车可能行驶公路与实际行驶公路比较454
第二项 战前华北各省市汽车分类状况454
第三项 战前华北各省长途汽车事业概况454
第四项 战前公营汽车交通事业454
第一目 华北汽车公司营业路线及车辆454
第二目 山东省公营汽车行驶路线、距离及营业状况455
第五项 战前民营汽车交通事业456
第一目 河北省民营长途汽车事业概况456
第二目 山西省民营长途汽车交通事业概况457
第三目 察哈尔民营长途汽车路线及营业概况457
第四目 绥远省民营长途汽车路线及营业概况457
第六项 沦陷期间修筑公路情形457
第七项 沦陷期间华北公路客货运输情形459
第八项 沦陷及胜利当时华北公公路概况459
第一目 沦陷期间公路省道情形459
第二目 胜利当时公路主要国道情形460
第九项 接收伪华北交通公司公路设施及车辆之统计461
第一目 路线及里程461
第二目 分区公路汽车概况461
第三节 内河航运及港湾466
第一项 华北可航河川状况466
第二项 各河水路466
第一目 大运河466
第二目 黄河467
第三目 子牙河467
第四目 大清河467
第五目 小清河467
第六目 北运河467
第七目 蓟运河468
第三项 各河民船统计468
第四项 各河航程及所需时日468
第五项 各河运输状况471
第六项 河川改修计划473
第七项 华北主要港湾设施概况474
第八项 华北各港湾主要物资运输状况统计表476
第四节 电信、电话479
第一项 战前及沦陷期间年北电信、电话业务情形比较479
第二项 沦陷期间华北电信、电话设施情形479
第三项 华北各省既设电信、电话局数统计480
第四项 华北电信、电话五年计划481
第五节 邮政482
第一项 “华北邮政总局”所辖五区局所数目482
第二项 “华北邮政总局”及所辖五区员工概况482
第三项 “华北邮政总局”所辖五区各种邮务里程482
第四项 沦陷期间华北邮务营业概况483
第八章 经济484
第一节 财政484
第一项 财务机关之改设484
第二项 海关之攫取及关税之改订484
第三项 统税之扩大484
第四项 田赋徵实制度之制定484
第二节 货币与金融494
第一项 华北货币494
第一目 事变前华北货币494
第二目 事变后华北货币494
第二项 华北金融497
第一目 事变前华北金融组织497
第二目 事变后华北金融组织497
第三目 金融统制501
第四目 吸收游资政策501
第五目 证券交易所之创设501
第六目 存放款利率之调整502
第七目 银行号办理共同放款503
第八目 华北票据交换所514
第九目 华北证券市场525
第十目 华北汇兑统制529
第三节 物价532
第一项 前言532
第二项 物价腾涨原因549
第三项 物价对策549
第四节 投资553
第五节 贸易566
第一项 华北对外贸易概观566
第二项 华北之贸易统制及交易计划573
第一目 日本之贸易统制573
第二目 华北贸易统制之演变574
第三目 华北对日之贸易统制579
第四目 华北对华中之贸易统制579
第五目 华北对伪“满”及“关东州”之贸易统制580
第六目 华北对伪“蒙”之贸易统制580
第七目 华北对各临近地区之交易计划581
第三项 华北之物资统制594
第一目 概说594
第二目 分论594
第六节 产业开发计划609
第七节 劳工615
第一项 沦陷期间华北劳动者生活615
第二项 华北劳动者之移动615
第三项 华北劳动之统制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