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大珩主编;丁先华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990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27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29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总论3
一、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迎接知识经济时代3
二、迎接21世纪挑战,加速发展我国现代仪器仪表事业4
三、中国政府推进高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9
四、现代仪器仪表与知识创新工程12
参考文献13
第一篇 量子计量技术及基准17
第一章 绪论17
第一节 经典计量与实物基准17
第二节 量子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18
第三节 量子计量基准19
参考文献21
第二章 时间频率量子标准22
第一节 概论22
第二节 铯原子束频率标准26
第三节 铷气室原子频标45
第四节 氢激射器频标53
第五节 新频标探索61
第六节 量子频标的应用65
参考文献69
第三章 稳频激光器及其应用71
第一节 概论71
第二节 激光频率测量技术74
第三节 用稳频激光精密测量基本物理常数81
第四节 稳频激光作为长度基准及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85
第五节 稳频激光及激光器件的发展趋势89
参考文献104
第四章 约瑟夫森电压量子基准106
第一节 概论106
第二节 电流零偏置技术与1伏特量子电压109
第三节 量子电压阶梯的稳定性与约瑟夫森结系统的混沌态111
第四节 测量系统的框图与误差分析114
第五节 实际复现伏特量值的测量结果118
参考文献121
第五章 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122
第一节 概论122
第二节 量子化霍尔效应及器件124
第三节 器件截面形状的影响131
第四节 低温电流比较仪133
第五节 交流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136
参考文献138
第六章 单电子隧道效应及电流量子基准139
第一节 概论139
第二节 测量技术143
第三节 影响电流量子基准准确度的因素149
第四节 精密测量精细结构常数与“量子计量三角形”150
第五节 量子电流基准的现实性152
参考文献153
第七章 同步辐射标准光源155
第一节 光学辐射标准光源155
第二节 同步辐射及装置162
第三节 同步辐射标准光源165
第四节 同步辐射标准的发展趋势175
参考文献176
第八章 现代仪器仪表的不确定度177
第一节 不确定度的概念177
第二节 现代仪器仪表的不确定度来源179
第三节 现代仪器仪表的两类不确定度183
第四节 现代仪器仪表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展伸不确定度189
第五节 现代仪器仪表的不确定度报告193
参考文献197
第九章 现代计量单位制的发展198
第一节 国际单位制198
第二节 量纲方程198
第三节 抽象单位空间的概念200
第四节 不同单位制的相互变换201
第五节 基于基本物理常数的单位制201
参考文献202
第二篇 先进制造中的前沿技术205
第一章 微米/纳米技术205
第一节 概论205
第二节 微米/纳米技术概述205
第三节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209
第四节 微米/纳米测试分析技术214
第五节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224
第六节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229
第七节 专用集成微型仪器与卫星233
第八节 微米/纳米技术的军事应用235
参考文献239
第二章 虚拟制造技术240
第一节 概论240
第二节 虚拟现实247
第三节 虚拟产品开发265
第四节 虚拟加工282
第五节 虚拟企业294
参考文献327
第三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329
第一节 CIMS概念及其组成329
第二节 CIMS应用工程规范336
第三节 CIMS应用工程实例355
第四节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362
第五节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典型模式和发展趋势372
参考文献377
第四章 设计自动化技术379
第一节 概论379
第二节 产品的协同设计384
第三节 产品设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389
第四节 协同设计中的冲突管理394
第五节 协同设计中的网络应用技术403
参考文献410
第五章 工艺设计自动化技术411
第一节 概论411
第二节 成组技术417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428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制造442
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450
参考文献464
第六章 柔性制造系统465
第一节 概论465
第二节 柔性制造系统的硬件组成468
第三节 柔性制造系统的软件组成483
第四节 柔性制造系统实例分析499
参考文献502
第三篇 智能微系统技术505
第一章 绪论505
第一节 智能微系统的基本概念505
第二节 智能微系统的发展508
第三节 实现智能微系统的关键技术511
第四节 智能微系统的应用前景513
第五节 智能微系统的物理学概述516
第六节 智能微系统的设计方法论520
参考文献524
第二章 智能微系统的制造技术525
第一节 微系统的材料525
第二节 半导体微加工技术527
第三节 硅材料微机械加工技术542
第四节 LIGA加工技术557
第五节 其他微细加工技术562
参考文献571
第三章 微驱动器572
第一节 概论572
第二节 压电驱动器575
第三节 静电驱动器586
第四节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595
第五节 电磁驱动器598
第六节 热驱动器603
参考文献606
第四章 微传感器技术608
第一节 微传感器的特点及分类608
第二节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613
第三节 视觉传感器619
第四节 压力传感器622
第五节 触觉传感器630
第六节 其他微传感器632
第七节 多传感器信息处理系统637
第八节 智能化传感器643
参考文献648
第五章 智能微系统的控制技术650
第一节 概论650
第二节 智能微系统的几种新控制算法654
第三节 微移动系统及控制677
第四节 操纵型智能微系统的控制685
第五节 自律分散群智能微系统控制688
参考文献698
第六章 智能微系统的应用研究699
第一节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699
第二节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709
第三节 在生产领域的应用研究715
第四节 在惯性技术、导航、制导中的应用研究723
参考文献731
第四篇 传感器技术735
第一章 绪论735
第一节 概论735
第二节 世纪创新工程与传感器技术739
第三节 新型的传感器技术743
第四节 传感器的标准术语750
参考文献753
第二章 光纤传感器754
第一节 概论754
第二节 强度调制技术及其光纤传感器755
第三节 光相位调制技术及其光纤传感器771
第四节 偏振调制技术及其光纤传感器775
第五节 波长调制光纤传感器779
第六节 频率调制光纤传感器782
参考文献783
第三章 FET传感器785
第一节 概论785
第二节 离子敏传感器786
第三节 FET型气敏传感器798
参考文献803
第四章 压电式传感器804
第一节 概论804
第二节 典型的压电式传感器805
第三节 提高压电式传感器精度的技术措施809
第四节 压电超声波传感器812
第五节 PVDF压电传感器(宽频带测距传感器)814
参考文献817
第五章 智能传感器819
第一节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与系统819
第二节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特点820
第三节 智能传感器中的软件821
第四节 智能传感器的低功耗设计825
第五节 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827
第六节 智能传感器实例830
第七节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835
参考文献837
第六章 谐振式传感器838
第一节 概论838
第二节 金属振体谐振式传感器838
第三节 压电式谐振传感器841
第四节 声表面波传感器844
参考文献849
第七章 应变-电阻变换传感器850
第一节 概论850
第二节 电阻应变计851
第三节 扩散硅压阻式传感器设计861
第四节 电阻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及误差补偿874
第八章 变磁阻式传感器893
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893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894
第三节 电涡流式传感器900
第四节 变磁阻式传感器应用实例903
参考文献906
第九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907
第一节 概论907
第二节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总体框架909
第三节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系统结构910
第四节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理论方法915
第五节 应用实例916
参考文献927
第五篇 现代光学技术与光学系统设计931
第一章 现代光学技术总论931
参考文献938
第二章 光纤光学与集成光学技术939
第一节 概论939
第二节 光纤的特性941
第三节 特种光纤948
第四节 光纤器件957
第五节 光纤检测系统设计964
第六节 平面光波导的传输特性978
第七节 光波导器件979
第八节 光波导耦合985
第九节 集成光学检测系统设计989
第十节 光纤网络系统设计991
参考文献995
第三章 激光束光学技术996
第一节 概论996
第二节 激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996
第三节 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999
第四节 激光谐振腔的计算1000
第五节 激光扫描系统和fθ镜头1002
第六节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和傅里叶变换镜头1004
第七节 激光光学系统设计计算实例1007
参考文献1011
第四章 现代光电显示技术1012
第一节 概论1012
第二节 CRT显示技术1014
第三节 电致发光显示1019
第四节 等离子体显示1023
第五节 液晶显示1028
第六节 显示的测定1033
第七节 显示系统1036
第八节 特种显示技术1043
参考文献1047
第五章 自适应光学技术1049
第一节 概论1049
第二节 大气湍流及其对光学成像的影响1055
第三节 波前传感技术1066
第四节 波前校正器1077
第五节 波前控制技术1088
第六节 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1095
第七节 几个自适应光学系统实例1102
第八节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应用前景1111
参考文献1114
第六章 微光学技术1115
第一节 概论1115
第二节 微光学理论基础1119
第三节 微光学加工技术与测试1143
第四节 微光学应用技术1162
参考文献1181
第七章 全息光学技术1182
第一节 全息光学原理及分析1182
第二节 全息光学组件1186
第三节 全息光学技术的应用1195
第四节 OE-HOE光学系统设计实例1209
参考文献1212
第八章 现代光学系统设计1213
第一节 光学传递函数计算1213
第二节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1220
第三节 公差分析计算1232
第四节 环境温度对光学系统成像影响的分析1239
第五节 光纤光学系统和红外光学系统设计1245
第六节 非常规复杂光学系统的分析方法1264
第七节 典型光学设计软件介绍1276
参考文献1281
第九章 薄膜光学技术1282
第一节 概论1282
第二节 光学膜系光学特性的计算方法1283
第三节 光学膜系设计1286
第四节 特种光学膜系设计1304
第五节 薄膜材料与制备技术1312
附录1314
参考文献1320
第十章 现代颜色科学及测量技术1321
第一节 概论1321
第二节 颜色技术基础1322
第三节 颜色测量技术及仪器1336
第四节 CM-1000型电脑配色系统设计实例1342
第五节 色表模型及应用1345
参考文献1357
第十一章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1359
第一节 概论1359
第二节 现代干涉测试技术1360
第三节 全息测试技术1373
第四节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1390
第五节 纳米测试技术1397
参考文献1411
第六篇 现代仪器仪表中的精密机械1415
第一章 绪论1415
第一节 精密机械在现代仪器仪表中的地位、功能和应用实例1415
第二节 仪器仪表中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发展方向1417
第三节 精密机构与结构设计的运动学原理1422
第四节 精密机械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原则1426
参考文献1430
第二章 精密机构与结构的精度1431
第一节 精度的基本概念1431
第二节 机构精度分析的基本方法1441
第三节 机构误差综合的基本方法1451
第四节 机构精度分配的基本方法1455
第五节 机构精度分配方法的发展1457
第六节 提高机构精度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465
参考文献1472
第三章 精密螺旋传动1474
第一节 螺旋传动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实例1474
第二节 滑动螺旋的运动要素1477
第三节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1484
第四节 滑动螺旋传动的精度与空程1490
第五节 滚珠螺旋副的结构和精度1503
第六节 滚珠螺旋副的性能和选择1509
附录1517
参考文献1522
第四章 精密齿轮传动1523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实例1523
第二节 小模数渐开线齿轮传动及其参数1528
第三节 小功率精密齿轮传动系统设计1543
第四节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精度与空程1561
附录1572
参考文献1576
第五章 挠性传动1578
第一节 挠性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1578
第二节 挠性摩擦传动1585
第三节 挠性啮合传动1598
参考文献1612
第六章 间歇运动机构1614
第一节 棘轮间歇运动机构1614
第二节 槽轮间歇运动机构1622
第三节 凸轮间歇运动机构1628
参考文献1632
第七章 微动机构1633
第一节 微动机构的功能、类型与设计要点1633
第二节 螺旋微动机构1636
第三节 齿轮微动机构1639
第四节 摩擦微动机构1643
第五节 组合微动机构1645
参考文献1649
第八章 锁紧机构1650
第一节 锁紧机构的功能、类型与设计要求1650
第二节 转动件径向锁紧机构1651
第三节 转动件轴向锁紧机构1654
第四节 直动件锁紧机构1656
第五节 功能开关锁紧机构1657
参考文献1661
下卷1665
第七篇 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科学1665
第一章 绪论1665
第一节 新产品创新与改进的基础1666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的战略1673
参考文献1684
第二章 产品与系统的创新设计1685
第一节 系统的设计1687
第二节 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1693
参考文献1703
第三章 产品与系统创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704
第一节 创新的科学理论——TSIP/TRIZ1704
第二节 设计矩阵与公理设计理论1711
第三节 高生产率下的可制造设计1731
第四节 可维护性的设计1736
第五节 系统设计中应用的人因学1739
第六节 田口法1744
第七节 外观设计的原则1751
第八节 软件的质量保证1753
参考文献1757
第四章 创新设计的管理1759
第一节 技术控制1759
第二节 产品改进与创新的规则1762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的项目管理1762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中的质量管理原理1766
第五节 经济可承受性1769
第六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1771
第七节 产品创新的全制造保证1774
参考文献1778
第五章 现代设计科学1779
第一节 概论1779
第二节 现代设计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特征1779
第三节 现代设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简介1781
第四节 现代设计科学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1784
参考文献1785
第六章 现代设计方法1786
第一节 系统分析设计方法1786
第二节 创造分析设计方法1788
第三节 功能分析设计方法1791
第四节 优化分析设计方法1795
第五节 对应分析设计方法1796
第六节 信息分析设计方法1798
第七节 动态分析设计方法1800
第八节 离散分析设计方法1802
第九节 模糊分析设计方法1803
第十节 智能分析设计方法1805
第十一节 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案例1806
参考文献1807
第八篇 现代仪器仪表的综合化设计1811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设计1811
第一节 概论1811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仪器总体设计1818
参考文献1848
第二章 智能化设计1849
第一节 概论1849
第二节 智能化概念设计的体系结构1854
第三节 面向复杂产品方案设计的集成知识表示1860
第四节 智能化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问题1863
第五节 智能化设计的新阶段——创新设计1866
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计1869
参考文献1871
第三章 信息化设计1873
第一节 信息概念及表现形式1873
第二节 信息的获取和分析1876
第三节 信息的贮存及提取1888
第四节 信息的失真与复原1896
第五节 信息的优化设计1904
参考文献1909
第四章 商品化设计1910
第一节 商品与产品1910
第二节 市场信息与商品设计定位1913
第三节 商品的柔性设计1918
第四节 商品的动态设计1923
第五节 商品的营销与价值分析1925
参考文献1931
第五章 组合技术设计1932
第一节 组合设计技术特点及应用分类1932
第二节 模块化设计1933
第三节 组合设计技术与优化1939
第四节 组合设计应用实例1940
参考文献1942
第六章 低成本技术设计1944
第一节 价值工程1944
第二节 低成本技术设计实例1952
参考文献1954
第七章 工程模糊分析设计1955
第一节 概论1955
第二节 工程模糊分析设计方法1956
第三节 工程模糊分析设计应用实例1968
参考文献1973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1974
第一节 概论1974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1977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方法与技术1980
第四节 工程CAD应用系统1982
第五节 CAD应用实例1988
参考文献1989
第九章 精度设计1990
第一节 概论1990
第二节 仪器误差的来源与分析1993
第三节 仪器误差的计算分析方法1996
第四节 仪器误差的综合1997
第五节 仪器精度设计与误差分配2000
第六节 仪器的动态精度2003
参考文献2008
第十章 物理设计2009
第一节 电磁兼容性设计2009
第二节 热设计2012
第三节 减振与降噪设计2019
参考文献2027
第十一章 可靠性工程设计2028
第一节 概论2028
第二节 可靠性工程设计2031
第三节 可靠性系统工程2036
参考文献2039
第十二章 数字系统故障对策与可靠性设计2040
第一节 概论2040
第二节 数字系统的故障测试技术2044
第三节 避错与容错技术2046
第四节 软件可靠性设计2052
第五节 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2053
第六节 容错系统设计实例2055
参考文献2058
第十三章 冗余信息技术设计2059
第一节 概论2059
第二节 故障检测与诊断2062
第三节 信息综合处理的精度和置信度2069
第四节 动态冗余技术2069
第五节 应用实例分析2072
参考文献2075
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仪表的包装与装箱设计2076
第一节 概论2076
第二节 现代仪器仪表的包装设计2077
第三节 精密仪器的装箱与减振2083
第四节 商品的一次开箱合格率2087
参考文献2089
第九篇 现代航空仪表及系统2093
第一章 绪论2093
第一节 概论2093
第二节 现代航空仪表及系统的综合化设计2096
第二章 航空惯性导航系统2099
第一节 概论2099
第二节 航空惯性导航系统的总体设计2101
第三节 陀螺仪设计2114
第四节 加速度计设计2140
第五节 惯性平台及其伺服回路设计2151
第六节 导航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设计2157
第七节 电子线路设计2177
第八节 机载组合导航系统2185
第九节 惯导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191
参考文献2202
第三章 机载电子综合显示系统2203
第一节 概论2203
第二节 电子综合显示系统总体方案2209
第三节 显示处理机2225
第四节 机载电子显示器2234
参考文献2257
第四章 机载大气数据系统2258
第一节 概论2258
第二节 大气数据计算机的总体设计2260
第三节 指示器2272
第四节 精密高度表2275
参考文献2281
第五章 航空武器火力控制系统2282
第一节 概论2282
第二节 平视显示/武器瞄准系统总体设计2287
第三节 平视显示器设计2302
第四节 机载光电火控系统2315
第五节 头盔瞄准/显示系统2333
第六节 悬挂物管理系统2351
参考文献2357
第六章 机载火控雷达2358
第一节 概论2358
第二节 机载火控雷达的应用2369
第三节 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2372
第四节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2385
第五节 现代科学技术对机载火控雷达技术进步的推动2400
参考文献2403
第七章 机载气象雷达2404
第一节 概论2404
第二节 总体设计2411
第三节 典型气象雷达系统设计2416
第四节 探测湍流和低空风切变2434
参考文献2456
第八章 机载多功能综合指示器2458
第一节 概论2458
第二节 ADI姿态指引指示器2459
第三节 HSI水平位置指示器2468
参考文献2473
第九章 飞行数据记录器2474
第一节 概论2474
第二节 飞行数据记录器的设计2478
第三节 坠毁幸存存储部件2503
附录2506
参考文献2507
第十章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2508
第一节 概论2508
第二节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顶层设计2510
第三节 硬件设计2532
第四节 软件设计2551
第五节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仿真、试验和试飞2574
参考文献2582
第十篇 现代舰船仪表及系统2587
第一章 绪论2587
第一节 概论2587
第二节 现代舰船仪表和系统在现代海战中的功能与未来发展趋势2589
第三节 现代舰船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综合化2593
第四节 现代舰船仪表及系统的技术特征2595
第五节 现代舰船仪表及系统的设计条件2597
参考文献2602
第二章 舰船综合导航系统2603
第一节 概论2603
第二节 系统设计2605
第三节 关键技术2621
第四节 典型设计示例2627
参考文献2632
第三章 舰船通信系统2633
第一节 概论2633
第二节 设计与计算2643
第三节 关键技术2654
第四节 典型设计示例2658
参考文献2663
第四章 舰船水声系统2664
第一节 概论2664
第二节 系统设计与计算2667
第三节 现代新型声呐2678
第四节 水声系统设计概要2683
参考文献2685
第五章 舰船作战指挥系统2686
第一节 概论2686
第二节 系统设计与计算2688
第三节 关键技术2698
第四节 典型作战指挥系统设计示例2701
参考文献2732
第六章 舰船电子对抗系统2733
第一节 概论2733
第二节 系统的设计与计算2740
第三节 舰船电子对抗系统的关键技术2754
第四节 舰船电子对抗系统的典型设计示例2755
第七章 综合船桥系统2758
第一节 概论2758
第二节 综合船桥系统的功能和组成2759
第三节 综合船桥系统的设计2764
第四节 综合船桥系统的典型设计2770
第五节 综合船桥系统的发展趋势2773
参考文献2776
第八章 舰船推进监控系统2778
第一节 概论2778
第二节 系统设计与计算2780
第三节 关键技术2786
第四节 典型设计示例2794
参考文献2798
第九章 舰船电力控制系统2799
第一节 概论2799
第二节 舰船电站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计算2804
第三节 在舰船电站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2814
第四节 设计实例2815
第五节 系统的保护与软件可靠性2817
参考文献2817
第十章 舰船特辅装置控制系统2818
第一节 概论2818
第二节 设计与计算2819
第三节 关键技术2823
第四节 典型设计示例2825
第五节 舰船特辅装置可靠性评估的特殊性例子2832
参考文献2833
第十一章 舰船隐身技术及测试2834
第一节 概论2834
第二节 设计与计算2839
第三节 主要技术2851
第四节 详细设计2857
参考文献2861
第十一篇 陆军兵器仪表及系统2865
第一章 绪论2865
第二章 陆军兵器制导惯性仪表2867
第一节 兵器制导陀螺仪概论2867
第二节 制导惯性仪表中的自由陀螺仪2872
第三节 制导惯性仪表中的角速度陀螺仪2881
第四节 制导惯性仪表中的加速度计2890
参考文献2900
第三章 陆军兵器光学制导系统2901
第一节 概论2901
第二节 光学寻的制导2902
第三节 光学遥控制导2916
参考文献2923
第四章 陆地导航系统2924
第一节 概论2924
第二节 航迹推算陆地导航系统2929
第三节 惯性导航系统2938
参考文献2952
第五章 手持稳像望远镜2953
第一节 概论2953
第二节 手持稳像望远镜的光学稳像原理和系统2954
第三节 单目手持稳像望远镜光学-结构原理图2963
第四节 手持稳像望远镜的稳像和跟踪2964
第五节 手持稳像望远镜结构简介2973
参考文献2978
第十二篇 信息传输与网络化仪器相关发展技术2981
第一章 现代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981
第一节 概论2981
第二节 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描述2989
第三节 计算机的电磁泄漏、电磁兼容及信息的安全防护2998
第四节 微型计算机中有用信息泄漏的分析3001
第五节 微型计算机泄漏信息的截取方法与反窃取措施3004
第六节 微型计算机电磁泄漏的测试方法及试验研究3006
参考文献3009
第二章 虚拟测试仪器技术3010
第一节 概论3010
第二节 虚拟仪器的含义3012
第三节 虚拟仪器及测试的构建与系统构成3013
第四节 虚拟仪器的硬件构成3015
第五节 虚拟仪器中的软件3020
第六节 虚拟仪器中的关键技术3026
第七节 虚拟仪器应用实例3033
第八节 虚拟仪器的发展3039
参考文献3040
第三章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3042
第一节 概论3042
第二节 现代非平稳信号的处理及其应用3044
第三节 现代非高斯信号处理及其应用3052
第四节 现代非线性信号处理及其应用3058
第五节 信号处理在现代仪器仪表中的应用与展望3065
参考文献3066
第四章 现代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3068
第一节 概论3068
第二节 DSP芯片的分类与对比3069
第三节 TMS320系列芯片的对比与选用3071
第四节 TMS320系列芯片快速性的剖析3075
第五节 高速信号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3078
第六节 TMS320系列单片机与MCS系列单片机对比分析3080
第七节 典型的DSP芯片分析举例——TMS320C50的剖析与应用系统设计3081
第八节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3091
第九节 DSP系列芯片应用举例3094
参考文献3107
第五章 现代仪器仪表与网络技术3109
第一节 概论3109
第二节 现场总线技术3112
第三节 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3115
第四节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电网管理系统3116
第五节 因特网技术在仪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3120
第六节 一种新的网络协议——蓝牙技术3121
参考文献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