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
  • 吕儒仁,李德基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819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青藏高原-地表-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0 绪论:物质运动的波动性3

0.1 物质概念的发展3

0.2 物质运动的波动性6

0.3 波动性的原因8

第1章 全球构造格局中的青藏高原15

1.1 地球的现在、过去、和未来15

1.1.1 现代地球概貌15

1.1.2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16

1.1.3 地球发展的时间史24

1.1.4 地球陆地增减、位置变化和环境演变29

1.1.5 世界三大洋的成长和变化34

1.1.6 地球的未来39

1.2 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基础41

1.2.1 研究青藏高原的历史41

1.2.2 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和结果45

1.2.3 高原周边与内部地质构造的差异及现今动态52

1.2.4 青藏高原的特殊性72

1.3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青藏高原77

1.3.1 青藏高原的地表资源价值78

1.3.2 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79

1.3.3 青藏高原的开发保护问题81

第2章 青藏高原表生自然地质作用过程85

2.1 表生自然地质作用过程与自然灾害86

2.2 高原地表过程的动力与特殊性86

2.3 风化与剥蚀91

2.4 大风与风沙94

2.5 积雪与冰川95

2.6 冻土100

2.7 高原周边山系与自然灾害103

第3章 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与分区107

3.1 分布规律108

3.2 分类特点110

3.3 分布数量111

3.4 规模大小111

3.5 危害强弱113

3.6 质能循环113

3.7 中国泥石流缩影114

3.8 泥石流分区115

第4章 青藏高原海洋性冰川泥石流发生机制研究进展118

4.1 引言118

4.2 经验性接触,经典式考察观测研究阶段(1953~1973)119

4.3 环境泥石流阶段(1975~1998)121

4.4 泥石流发生学阶段(1998年以来)122

4.4.1 水热指数(Iwh)概念的提出及计算方法的建立123

4.4.2 影响因子125

4.4.3 流体增扩:叠加和壅塞125

4.5 今后研究方向125

4.5.1 注重冰雪崩-岩屑流的研究125

4.5.2 判定大型或特大型冰川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研究须加强125

4.5.3 大型或特大型冰川泥石流长短活动周期的研究126

4.5.4 由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模拟仿真的推进126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南部建设中的冰川泥石流问题127

5.1 自然环境背景127

5.2 冰川泥石流主要类型与危害128

5.2.1 冰雪融水-雨水泥石流128

5.2.2 雨水-冰雪融水泥石流129

5.2.3 冰川终碛湖溃决洪水和泥石流129

5.2.4 冰雪崩-岩屑流131

5.3 冰川泥石流发展趋势132

5.4 研究难点134

5.4.1 复杂性134

5.4.2 确定首场泥石流规模134

5.4.3 冰雪崩-岩屑流引发的动力学问题134

5.4.4 冰川泥石流暴发的周期尺度问题135

5.5 防治对策135

5.5.1 加强纵深研究,统筹规划问题序次135

5.5.2 编制西藏水文手册135

5.5.3 大型和特大型冰川泥石流:防避为主135

5.5.4 小中型规模冰川泥石流:谨慎对待135

第6章 西藏波密加马其美沟的降雨泥石流137

6.1 前言137

6.2 泥石流形成条件138

6.2.1 地形138

6.2.2 固体物质补给140

6.2.3 水文气象141

6.3 泥石流基本特征144

6.3.1 流态144

6.3.2 静切力145

6.3.3 动力特征146

6.4 泥石流冲淤变化和拦挡工程的效应148

6.5 对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149

6.6 结语150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南部建设中的若干地质灾害问题151

7.1 自然环境概况151

7.2 主要地质灾害问题152

7.2.1 崩塌152

7.2.2 滑坡153

7.2.3 雨水泥石流154

7.3 形成原因157

7.3.1 独具特色的地表环境157

7.3.2 地层构造158

7.3.3 地震与新构造158

7.3.4 第四纪地层159

7.3.5 地下水159

7.3.6 人类活动160

7.4 防治对策160

7.4.1 加强纵深研究,统筹规划160

7.4.2 建设项目选址,交通选线至关重要160

7.4.3 认识不同地质构造和地质体性质,采取不同对策160

7.4.4 重视地表水问题161

7.4.5 消除隐患,普及科学知识161

7.4.6 尽量减少工程灾害161

第8章 横断山区新构造与水系发育问题163

8.1 研究历史165

8.2 地壳结构模型与大地构造格局179

8.3 各水系对断裂及断块新构造的顺应与新构造运动的驱动力194

8.4 水系演化历史219

8.5 水系发育对资源环境形成及开发过程的影响227

第9章 海螺沟自然环境特点及开发保护问题234

9.1 自然环境特点234

9.1.1 流域面积构成复杂235

9.1.2 垂直落差大235

9.1.3 主沟平均纵比降小,两岸支沟大;随着流域面积变小,沟床平均纵比降增大237

9.1.4 立体气候变化明显238

9.1.5 地表径流丰沛稳定239

9.1.6 古冰川遗迹丰富240

9.1.7 现代冰川奇特241

9.1.8 多温泉、冷泉241

9.1.9 垂直自然带多242

9.1.10 珍奇植物种类多244

9.1.11 珍稀动物不少245

9.1.12 多自然灾害,并使生态系统复杂化246

9.1.13 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且增长很快247

9.2 风景名胜成因247

9.2.1 位置特殊的大地构造格局248

9.2.2 优越的地理位置251

9.2.3 古今冰川的长期作用251

9.2.4 人类活动相对较少252

9.2.5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52

9.3 开发保护问题252

9.3.1 关于开发问题252

9.3.2 关于保护问题255

第10章 帕隆藏布流域环境特征及其演变259

10.1 环境特征259

10.1.1 山川秀美,多山地自然灾害259

10.1.2 河谷宽狭相间,盆地众多260

10.1.3 流域内高差巨大,格子状水系发育261

10.1.4 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山地立体气候明显261

10.1.5 地表径流丰沛,堵溃洪水规模巨大264

10.1.6 现代冰川规模巨大,伴生灾害众多266

10.1.7 重力侵蚀活跃,发生地点独特267

10.1.8 地震频繁,影响深远267

10.2 形成原因268

10.2.1 优越的地理位置268

10.2.2 后来居上,内有差异的地块269

10.2.3 强烈挤压破碎的地层和岩体270

10.2.4 独特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270

10.2.5 强烈的地下水活动271

10.3 环境演变272

10.3.1 缓变因素272

10.3.2 活跃因素272

10.3.3 今后趋势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