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编辑主体 能动的精神生产者 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编辑主体 能动的精神生产者 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
  • 赵健杰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8541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编辑主体 能动的精神生产者 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重建编辑主体性1

第一节 “学桴”启碇扬帆:我国高校学报及其编辑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 催生精神产品的劳作者:学报编辑主体性理论建构的目的和意义4

第三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报编辑主体性理论的研究方法7

第一章 学报编辑活动的本质及其主体性特征9

第一节 编辑的主体性9

一、主体及主体性规定10

二、编辑主体性及其本质规定11

三、学报编辑主体性特征16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运动21

一、对象化理论在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22

二、学报编辑主体活动的对象化性质23

第三节 检验学报编辑主体实践活动成果的客观标准27

第二章 编辑主体意识及其逻辑划分30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层次性30

一、主体意识概述31

二、编辑主体意识33

第二节 编辑主体意识划分35

一、编辑主体意识划分的意义35

二、编辑主体意识划分的逻辑标准37

第三节 编辑主体意识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39

一、编辑主体意识结构特点及逻辑划分原则39

二、编辑主体意识内在结构的逻辑划分40

第三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上)42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编辑观42

一、学报编辑观的本质规定及其确立原则42

二、学报编辑观对编辑工作的指导意义50

三、检验编辑观的实践标准51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道德意识5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学报编辑主体的内在要求54

二、学报编辑主体职业道德的本质及其规范的意义58

三、学报编辑主体道德规范与失范64

四、核心期刊异化、泛化现象对学报编辑主体道德意识及行为的冲击与挑战68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价值观76

一、学报编辑主体的价值意识及其规定76

二、学报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价值关系及其表现78

三、学报编辑主体价值取向对学报发展的重要意义83

第四节 结论88

第四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中)90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政治意识91

一、学报的政治质量及其规定91

二、学报编辑主体要树立鲜明的政治意识93

三、树立政治意识需要正确处理两个关系96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学术意识99

一、学报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及其功能100

二、学报功能分类及其学术性特征103

三、学报编辑主体树立学术意识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107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规范意识111

一、学报编辑工作规范化及其意义111

二、学报编辑主体的规范意识及基本特征113

三、学报编辑主体规范意识分类及其实现115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责任意识125

一、学报编辑主体责任意识的基本规定126

二、责任编辑主体的责任意识及其规定127

第五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下)129

第一节 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及其实现路径129

一、编辑主体“精品”意识的本质规定130

二、“精品”的判定标准和相关内容135

三、由“精品”意识到“精品”实现的路径选择139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特色办刊意识141

一、破解“千刊一面”困局的途径142

二、特色栏目的特殊培育143

第六章 学报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147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及特点147

一、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联系与区别148

二、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150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创新性思维方式152

一、学报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及特点152

二、学报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实现方式154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辩证思维方式154

一、学报质量与学报发行量的矛盾155

二、主流学科建设与边缘学科建设的矛盾157

三、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矛盾158

第七章 学报编辑主体能力160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选题策划能力161

一、选题意识161

二、选题方法167

三、选题优化169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稿把关能力172

一、审稿能力173

二、把关能力183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编辑加工能力185

一、编辑加工的内容与意义185

二、编辑加工原则190

三、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192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校对能力194

一、学报校对工作程序及其意义195

二、学报校对工作特点及对编辑主体的基本要求197

三、提高编辑主体校对能力的途径198

第八章 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201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的意义201

一、学报编辑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关系201

二、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06

第二节 学报编辑的知识结构208

一、学报编辑主体知识结构及特点208

二、学报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211

第三节 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深度反思213

一、“编辑学者化”问题之争与价值判断214

二、“编辑学者化”本质规定215

三、“编辑学者化”及其实现途径216

第九章 学报编辑主体关系论222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读者交往关系及其本质223

一、学报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关系的本质规定224

二、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主体、读者主体相互交往的运动形式226

三、作者、编者与读者主体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28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的交往关系231

一、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间的交往关系232

二、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交往关系的原则235

三、学报编辑主体与读者群体主体和谐关系建构236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作者主体的交往关系237

一、学报编辑主体服务意识重建238

二、学报编辑主体要积极培育和建设作者队伍239

三、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群体主体和谐关系建构241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自身的关系243

一、编辑主体自我价值的确证244

二、编辑主体发展中的奉献与竞争关系245

第十章 真善美:学报编辑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248

第一节 求真:学报编辑主体对真理的追求248

一、编辑学意义上的“真”之内涵249

二、编辑主体的求真原则250

第二节 求善:学报编辑主体对实践目的的守望与追求253

一、关于善的解读253

二、编辑主体对善的追求及其实现途径254

第三节 求美:学报编辑主体对美的追求256

一、关于美的解读256

二、编辑主体求美及其实现途径257

三、求真、求善、求美是编辑主体追求的三重境界258

编辑实践中的反思 理论反思中的创作(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