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革命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福建革命史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2960112.jpg)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革命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06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建革命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3
第一章 鸦片战争以后福建的政治经济3
第一节 西方列强对福建的侵略与掠夺3
一 鸦片战争与福建遭受全面侵略3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福建加紧经济掠夺7
三 西方列强对福建的军事侵略15
四 福州、厦门的“租界”及其殖民统治23
五 “洋教”入境与文化侵略28
第二节 福建近代工业与工人阶级的诞生32
一 福建早期的近代工业32
二 福建工人阶级的诞生37
第三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福建社会经济42
一 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42
二 “洋货”倾销与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46
第二章 近代福建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50
第一节 福建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50
一 福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50
二 闽南小刀会起义、林俊起义和各地会党起义52
三 太平军四次入闽作战60
四 福建人民的反洋教斗争68
五 抵制美货的爱国运动73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入主福建77
一 辛亥革命中福建的光复斗争77
二 辛亥革命失败与北洋军阀统治福建83
第二编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1927年7月)95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95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在福建95
一 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95
二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福州事件的斗争101
三 反对英帝国主义强占厦门海后滩的斗争108
四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13
五 赴法勤工俭学活动1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24
一 李厚基的垮台与福建政局的变化124
二 各地进步社团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7
第三节 福建人民革命运动的逐步高涨136
一 军阀的暴虐统治136
二 各界民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40
三 福州“四七”惨案·声援“五卅”运动144
四 福州学生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149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152
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152
二 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156
三 福建国共合作初步形成和迎接北伐的准备159
第四章 国民革命军入闽与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167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入闽167
一 国民革命军入闽前福建的政治军事形势167
二 国民革命军入闽173
三 福建临时政治会议和各地政治监察署的建立179
第二节 福建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182
一 福建党组织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182
二 轰轰烈烈的工农群众运动187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事变196
一 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交锋196
二 福州“四三”事变与全省的白色恐怖201
三 反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斗争207
第三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215
第五章 土地革命的兴起215
第一节 恢复和建立各级党组织215
一 中共闽南、闽北临时特委的建立215
二 南昌起义军入闽·“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217
三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建立223
第二节 福建武装斗争的兴起227
一 全省各地小规模武装斗争227
二 闽西各县武装暴动232
三 溪南苏维埃区域的创立242
四 闽北农民武装斗争的崛起246
第三节 成立中共福建省委·贯彻党的“六大”精神251
一 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与福建省委的成立251
二 城市工人运动的复兴259
三 贯彻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266
第六章 红四军入闽与福建革命运动的发展273
第一节 红四军入闽与古田会议273
一 红四军首次入闽与闽西苏维埃运动的复兴273
二 红四军三占龙岩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279
三 古田会议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287
第二节 农村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292
一 闽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及其各项政策292
二 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297
三 蓬勃兴起的闽中游击战争303
第三节 城市革命运动·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312
一 厦门革命斗争的发展与武装劫狱312
二 福州工人运动与收回电信权斗争317
三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323
四 李立三“左”倾错误的贯彻及其被纠正328
第七章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339
第一节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339
一 闽西红军的三次反“围剿”斗争339
二 红十军入闽与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347
第二节 闽南游击战争的兴起354
一 漳属游击队在斗争中壮大354
二 中央红军东征漳州与靖和浦根据地的开辟361
三 安南永游击根据地的斗争371
第三节 闽西、闽北苏区的巩固与闽赣苏区的创立378
一 中共闽粤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378
二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闽赣苏区的建立386
三 东方军入闽作战395
第四节 闽东苏维埃区域的创立402
一 闽东农民运动的兴起402
二 闽东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411
三 闽东土地革命蓬勃发展414
第五节 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及各项建设421
一 苏维埃区域的土地改革421
二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428
三 苏区的工业建设434
四 苏区的商业状况440
五 苏区的财政金融446
六 苏区的文教体育卫生事业452
第八章 福建抗日运动的兴起·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福建的危害46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福建抗日运动462
一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462
二 福建事变与福建党组织的策略474
第二节 王明“左”倾错误贯彻以后的福建白区工作487
一 中共福建省委遭受破坏487
二 王明“左”倾错误对福州工人运动的危害494
三 王明“左倾错误对厦门城市工作的危害504
第三节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福建苏区和红军的危害515
一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苏区的贯彻与“肃反”运动515
二 反对所谓“罗明路线”与查田运动527
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苏区的沦陷536
第九章 三年游击战争547
第一节 红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547
一 红军长征后的形势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成立547
二 闽北苏区的失守与闽北红军战略战术的转变557
三 闽东红军遭受挫折与中共闽东特委的恢复563
四 中共闽粤边特委的成立与闽粤边游击战争的展开569
五 闽中游击区的开辟573
第二节 游击战争的蓬勃开展575
一 闽西游击战争的全面开展575
二 闽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583
三 闽东游击战争的发展588
四 闽粤边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594
五 闽中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601
第三节 为实现国共合作抗日而奋斗605
一 闽粤边地区国共合作谈判达成协议605
二 闽西游击区由“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的转变615
三 闽东党组织努力促成国共和谈625
四 闽北红军为实现国共和谈而艰难奋斗628
五 中共闽中工委积极推进国共和谈632
第四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639
第十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与福建抗日运动的展开639
第一节 福建抗日运动全面展开639
一 金门陷落639
二 厦门抗日运动高涨645
三 抗战初期的抗日救亡运动654
第二节 国共合作谈判与红军改编662
一 漳浦事变与重建红三团662
二 闽西、闽中地区实现国共合作与新四军二支队北上669
三 闽东国共合作谈判与闽东红军的改编677
四 闽北国共和谈与闽北红军的改编681
第三节 新四军北上以后福建党组织的发展·国民党制造反共事件687
一 中共闽西南组织的发展与保田斗争687
二 福州与闽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696
三 泉州事件·国民党顽固派挑起反共事端705
第四节 福建国民党的抗日防御措施714
一 厦门保卫战714
二 福建省政府在抗战初期的防御措施720
第十一章 相持阶段的到来与福建抗日运动的深入726
第一节 抗日运动的继续开展与成就726
一 争夺闽海主控权的斗争726
二 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开展734
三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兴起738
第二节 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发展743
一 各地党组织的整顿与理论学习运动743
二 实行隐蔽退却,防备突然事变751
三 抗日反顽武装的建立与发展758
第三节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开展反顽自卫斗争763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保持与发展763
二 开展改善民生、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活动769
三 反共摩擦事件与反顽自卫斗争775
第十二章 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784
第一节 日军在沿海登陆和福建抗战的正面战场784
一 福州及其附近地区的沦陷784
二 大湖争夺战与福州的克复792
第二节 沿海沦陷区的抗日游击斗争799
一 中共福建省委加强沿海的抗日武装斗争799
二 长乐和连江抗日游击武装的建立及其斗争802
第三节 克服严重困难,争取抗日形势的好转810
一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武装退却”的思想810
二 闽西南党组织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815
三 中共福建省委领导抗日反顽的艰苦斗争825
四 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的低落与再崛起832
第十三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40
第一节 中共领导的反顽自卫斗争840
一 中共福建省委领导开展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第四次“清剿”840
二 王涛支队的成立及其反顽自卫斗争847
第二节 福州再次沦陷和福建军民的抗日斗争854
一 第二次福州战役854
二 福建沿海人民抗日游击战争重趋活跃856
第三节 福建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861
一 组织抗日救亡团体,踊跃输财捐物861
二 回国参加抗战,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69
第四节 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874
一 中共福建省委反对第五次“清剿”及恢复城市党组织874
二 抗日战争后期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879
三 侵占福建日军的败退和投降889
第五编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897
第十四章 争取和平民主·广泛开展爱国游击战争897
第一节 反对国民党内战独裁的斗争897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与福建党组织的任务897
二 闽粤边区实行分散发展与武装自卫901
三 闽浙赣边区发展掩蔽游击根据地907
第二节 闽浙赣边区发动爱国游击战争912
一 闽浙赣区党委关于游击战争的部署912
二 澄阳暴动与闽浙赣边区游击战争的发展917
三 闽浙赣边区游击战争的总结与调整924
四 南古瓯地区的除恶分粮斗争926
第三节 闽粤赣边区游击战争的发动和发展931
一 中共闽粤边工委战略方针的转变931
二 闽粤赣边区游击战争的发动935
三 闽粤赣边区游击战争迅速发展940
第十五章 人民解放战争在福建的胜利948
第一节 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948
一 国民党统治下福建的经济危机948
二 福建学生运动的高涨951
三 福建工人的英勇斗争961
四 民主党派、海外华侨为迎接福建解放而斗争966
第二节 福建地下党组织的活动973
一 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的成立及其活动973
二 闽西南地下党组织的活动982
第三节 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福建985
一 闽粤赣边纵队的成立及其军事进攻985
二 闽浙赣边纵队的成立与北上江西992
三 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996
四 福州战役·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1000
五 漳(州)、厦(门)战役和东山岛的解放1003
本书大事索引1009
后记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