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全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最新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全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2978427.jpg)
- 张蔚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193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4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7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全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篇3
第一章 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
第一节 背景概述3
一、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3
二、党中央制定上述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国内外大背景4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6
四、Internet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11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论述13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13
二、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9
三、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1
第三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论述23
一、怎样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保证23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讲政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8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问题35
四、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8
第四节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理论概要43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43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47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52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55
论丛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62
第五节 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62
论丛二:坚持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67
论丛三: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71
论丛四:着眼铁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77
论丛五:谈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81
论丛六: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85
论丛七: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87
论丛八:事关大局的重要任务91
论丛九: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93
论丛十:适应新形势 探索新方法94
论丛十一:让科学理论深入人心95
论丛十二: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96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热点难点问题100
第一节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综述100
第二节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和难点问题105
一、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05
二、深化改革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108
三、扩大开放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考验114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和难点问题118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18
二、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125
三、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131
四、注意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问题136
论丛一:对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142
第四节 领导干部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新课题142
论丛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再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148
论丛三:加强过程中改进 继承基础上创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51
附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专论155
第三章 革命导师和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贡献16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产生形成的贡献163
第二节 列宁等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168
一、列宁对政治思想工作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168
二、斯大林对政治思想工作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175
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贡献180
一、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思想政治工作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184
第四节 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贡献184
二、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85
三、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和基本内容,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186
四、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的的基础上改进创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89
五、简短的结论190
第五节 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贡献192
一、科学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192
二、鲜明地提出了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名论断193
三、全面地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194
四、大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196
五、创造性地提出要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工队伍196
六、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各行各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198
七、简短的结论199
附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九日)200
第四章 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1995-1999)203
第一节 1995年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203
第二节 1996年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210
第三节 1997年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238
第四节 1998年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249
第五节 1999年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264
专题篇293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293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293
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93
二、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296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任务的论述305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305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309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316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321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327
论丛一:在培养“四有”职工上下功夫327
论丛二:用马克思主义始终牢固占领思想政治阵地328
论丛三: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群众332
论丛四:进一步把理论武装工作引向深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333
论丛五: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337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343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343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343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349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353
四、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358
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60
六、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364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原则的论述366
一、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66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370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373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376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79
六、思想政治工作要齐抓共管、合力进行383
第三节 我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原则的基本原理386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386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方针389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391
四、党性的原则392
五、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93
六、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400
七、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409
八、其他重要原则419
论丛一: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的几点思考428
第四节 我国部分专家学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428
论丛二: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431
论丛三:简论思想教育的适应性原则444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448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448
一、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448
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451
三、广泛开展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455
四、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458
五、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462
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465
一、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469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论述469
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472
三、关于社会主义教育问题475
四、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唤476
五、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479
六、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内容482
七、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485
第三节 我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基本原理489
一、坚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489
二、坚持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497
三、坚持进行反腐防变的教育506
论丛一:长征精神永放光辉(摘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513
第四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513
论丛二:开展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的几点思考519
论丛三:坚持科学精神 反对现代迷信521
论丛四:论九八抗洪精神523
第四章 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工作527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三讲”527
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整党整风527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讲学习531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讲政治533
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讲正气536
附录: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539
一、第一次全国“三讲”教育工作会议简况544
第二节 全国“三讲”教育工作会议简况544
二、第二次全国“三讲”教育工作会议简况546
三、第三次全国“三讲”教育工作会议简况548
附录1:江泽民出席广东省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发表重要讲话进行动员550
附录2:再接再厉为圆满完成“三讲”集中教育任务而努力554
第三节 学习党中央关于“三讲”教育的指示精神564
一、“三讲”教育提出和实施的历史过程564
二、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565
三、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568
四、新形势下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的重要特点和有效措施569
论丛一:“三讲”教育要坚持“五个贯穿始终”575
第四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谈“三讲”教育工作575
论丛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578
论丛三: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讲正气的表率582
论丛四:如何开展“三讲”教育巡视工作——访中央巡视组组长李伯勇584
论丛五:调动县(市)干部“三讲”教育自觉性——访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东明587
第五节 我国部分专家学者论“三讲”教育工作589
论丛一: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理论思考589
论丛二: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学风问题593
论丛三:新形势下讲政治的内容、要求和基本精神600
论丛四:根本问题是教育干部——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教训看“三讲”教育605
附录:敢于揭短亮丑——辽宁省盘山县“三讲”教育自我剖析侧记608
一、毛泽东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612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612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612
二、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613
三、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614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617
一、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搞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617
二、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理论618
三、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建设好政工干部队伍622
第三节 新世纪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623
一、政工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影响政工干部素质的因素分析623
二、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43
第四节 新世纪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648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机构建设649
二、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内容652
第五节 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措施与对策676
一、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是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础环节676
二、科学的管理是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保证680
三、实践是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必经之路685
四、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重在修养689
第六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693
论丛一:新形势下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的几个问题693
论丛二: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701
论丛三:正确认识和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706
第七节 新世纪政工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708
一、心理学知识708
二、伦理学知识713
三、社会学知识719
四、行为学知识724
五、管理学知识727
六、公共关系学知识731
七、领导科学知识734
八、法律知识737
九、市场经济知识742
一、坚持两手抓746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746
第六章 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746
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750
三、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754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的论述756
一、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756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761
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765
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坚强堡垒769
第三节 我党关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的基本原理775
一、党委要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775
二、建立和健全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制779
三、认真搞好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782
第四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785
论丛一:坚持做从严治党、切实改善和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785
论丛二:论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领导788
论丛三:“两手抓”是领导者的基本功792
第七章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97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97
一、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精神文明797
二、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05
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11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818
一、学习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18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824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827
论丛一:从战略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827
论丛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一把手抓两手”的领导机制828
论丛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精神829
论丛四: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830
论丛五:千方百计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830
论丛六:“两手抓”必须在“结合”上下功夫832
方法艺术篇837
第一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论述837
第一节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837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837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840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844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845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849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要落实到基层851
第二节 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855
一、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855
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858
三、如何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862
四、掌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866
五、抓典型、树榜样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871
一、思政学及其研究对象875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原理875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概述875
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重要意义880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881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886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这门科学的主要特点891
第二节 思想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概要898
一、人的本质、需要和行为898
二、思想的概念907
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916
四、思想的分类923
五、思想的特点931
六、思想行为变化原理936
七、思想态度941
八、思想矛盾951
九、警惕思想蜕变962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965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结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965
二、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原则的辩证关系966
三、如何贯彻执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967
第四节 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969
一、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969
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971
第五节 自我教育与积极引导相结合973
一、自我教育的本质及实现自我教育的标准974
二、道德的自我教育能力975
三、如何培养道德的自我教育能力及实行自我教育应避免的几个问题976
四、自我教育与积极引导相结合977
第六节 解决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979
一、思想产生的一般过程979
二、创造良好思想形成的条件980
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981
第七节 发扬民主与正确引导相结合983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扬民主,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983
二、正确引导工作是社会进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984
一、新时期理论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986
三、坚持发扬民主与正确引导相结合986
第八节 理论灌输与行为指导相结合986
二、有效灌输的基本条件988
三、新时期理论灌输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多样性989
第九节 情绪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991
一、情绪的性质与作用991
二、挫折情绪及其引导993
三、不良情绪的消解995
第十节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身教重于言教997
一、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997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身教重于言教”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998
三、怎样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999
第十一节 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1000
一、正确认识大道理和小道理及其关系1000
二、讲好大道理和小道理应该坚持的主要原则1002
第十二节 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1004
一、情感沟通是认识沟通的桥梁1004
二、说理透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1007
第十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1009
一、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是思想认识活动的规律1009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1011
第十四节 树立榜样 典型示范1013
一、典型及其作用1013
二、为宣传先进典型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1014
三、先进典型的培养和教育1016
第十五节 掌握差异 因人施教1018
一、人的个性心理特征1018
二、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义1019
第十六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教育1022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教育及它的科学理论依据和现实作用102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024
三、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性教育的途径1025
第十七节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1026
一、无意识教育及其意义1026
二、无意识教育的自身特点及其作用1027
三、进行无意识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1028
第十八节 注重实效 抓好经常性工作1030
一、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要求1030
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强化途径1033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1035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1035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论述1037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新经验1037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1043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1050
论丛一: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1050
论丛二: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1053
论丛三:因特网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对策1058
论丛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1062
论丛五:加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步伐1065
论丛六: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含义与目标1067
论丛七: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1087
论丛八:改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1092
论丛九:瞻望未来思想政治工作1093
论丛十: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095
论丛十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创新上下功夫1098
第四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概述1100
第一节 思想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艺术1100
一、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100
二、思想信息的获取1102
三、思想信息的分析111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策划艺术1121
一、思想政治教育策划及其作用1121
二、思想政治教育策划的原则1125
三、思想政治教育策划的程序要求1132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备课与讲授艺术1135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备课1135
二、政治课的开头与结尾1143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诱导1151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艺术1160
一、说理的基本要求1160
二、巧用比喻说理1163
三、运用事例说理1166
四、善用幽默说理1169
五、运用比较说理1174
六、巧用典故说理1176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谈心艺术1177
一、谈心的特点、作用及类型1177
二、谈心的过程及心理反映1180
三、谈心的要求与艺术1183
四、谈心应注意的问题1189
第六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表达艺术119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特征1191
二、有声语言的抒发1194
三、态势语言的运用1201
四、文字语言的展示1207
第七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表扬与批评艺术1212
一、表扬的方法与艺术1212
二、批评的方法与艺术1217
第八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总结艺术1227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艺术122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艺术1233
第五章 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37
第一节 运用心理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37
一、心理学的基础知识1237
二、研究并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1239
三、重视情感因素,排解消极情绪,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1243
四、坚持“以人为本”,正确认识和评价工作对象,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1247
第二节 运用行为学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1251
一、行为学的主要内容1251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行为学的关系1253
三、行为学的有益成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1257
第三节 运用人际关系理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59
一、人际关系及其实质、意义1259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1262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1264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1265
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协调方法1266
一、企业文化观念的由来和发展1268
第四节 运用企业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68
二、关于企业文化若干理论问题1270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1273
第五节 运用激励机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77
一、激励的含义、要素和影响因素1278
二、激励过程及其制约因素1280
三、激励的原则和方法1282
第六章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1288
第一节 抓好理论武装 夯实思想基础1288
一、理论武装法1288
三、时事综述法1289
二、主题教育法1289
四、铸魂塑形法1290
五、夯实基础法1291
六、思想清障法1292
七、道德教育法1292
八、紧扣中心法1293
九、形势教育法1294
十、文化搭桥法1295
十一、境界提升法1296
十二、政校育人法1297
十四、凸显主线法1298
十三、以德筑基法1298
十五、“精神”培育法1299
十六、更新观念法1300
第二节 树立典型引路 推广经验示范1301
一、星级评定法1301
二、职工星座法1302
三、典型引路法1303
四、全面竞赛法1304
五、岗位示范法1305
六、人格感染法1305
七、追求一流法1306
八、闪光立功法1307
九、扬美抑丑法1308
十、亮牌树旗法1308
十一、巩固堡垒法1309
十二、明星引路法1310
十三、推优压担法1311
第三节 重视精神激励 不忘物质关怀1312
一、脱贫解困法1312
二、拴心留人法1312
三、设“家”聚心法1313
四、两轮同进法1314
五、以“虚”促“实”法1315
六、深入跳出法1316
七、设股分红法1317
八、自我激励法1317
九、一线传情法1318
十、立体动力法1319
十一、精神激励法1320
第四节 制度管理从严 思想教育领先1321
一、机制保障法1321
二、制度规范法1322
三、目标管理法1322
四、重心下移法1323
五、管理相融法1324
六、素质达标法1325
七、环境熏陶法1325
八、“工程”创建法1326
九、岗位成才法1327
十、设责任区法1328
十一、标本兼治法1329
第五节 多方齐心协力 注意平等交流1329
一、同频共振法1329
二、上下同欲法1330
三、双向交流法1331
四、凝聚人心法1332
五、系列活动法1333
六、共商大事法1334
七、十指弹琴法1334
八、多力推动法1335
九、交叉运作法1336
十、要素对应法1336
第六节 真情换得信任 道理温暖人心1337
一、温暖人心法1337
二、心理咨询法1338
三、因势利导法1339
五、刚柔相济法1340
四、循规蹈矩法1340
六、褒贬结合法1341
七、勤拂尘埃法1341
八、价值转换法1342
九、渗透延伸法1343
十、特别施爱法1344
十一、以理服人法1345
十二、小处着手法1345
十三、以小见大法1346
十四、定点联系法1346
附录1: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论述1348
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思考1348
谈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问题1350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1353
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1356
“创意思维”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的应用1359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1362
浅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改进和创新1367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1369
世纪之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八大转变1370
谈新时期思想激励的主要方式1373
如何运用思想工作的激励方式1377
论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1379
对政治教育“灌输”问题的再思考138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与“灌输”1386
对“灌输”本质及实施的思考1390
新形势下须强化“灌输”教育手段1394
思想政治教育对“灌输”概念的正确理解及其现实意义1397
关于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1402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1408
从实际出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1410
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强有效性1414
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性1417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中逆反心理的抑制与引导1419
试论从众心理与思想政治工作1421
做好后进人员转化工作1424
试谈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心效应1426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角色换位1428
坚持“六个同步推进”从调研入手推动宣传思想工作1431
不要忽视“反面经历”的正面效应1433
情绪宣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1436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1440
浅谈利益调节法1443
论典型宣传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1449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增强“六性”1454
以变应变实事求是——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1457
内理情绪 外树形象——当前公路管理养护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考1460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艺术1466
附录2: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艺术的论述1466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艺术147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语言艺术1475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1477
谈谈思想教育中的语言艺术1481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论新时期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问题1483
谈话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1486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置1488
“五技”、“三艺”、“四辩”——思想工作中的“情感艺术”探微1491
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入1494
论思想政治工作“情理交融”的心理效用1497
人际沟通是门艺术1501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1503
谈谈“沟通”1506
“两课”灌输艺术浅探1510
爱心、真理、人格及其它——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随想1513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度1519
学习“说服”理论提高“说服”效果1523
利用心理定势 促进有效接受1527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些人情味1530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服艺术1533
略谈“角色心理换位”的艺术1538
第一章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1543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的论述1543
行业实务篇1543
第二节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的论述1546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1546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548
三、紧紧围绕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1548
四、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办法1549
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1550
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扩大覆盖面,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点”1550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专家学者谈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1552
论丛一:对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1552
论丛二:切实做好城市思想工作 为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554
论丛三:政治教育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1559
论丛四: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到实处”1565
论丛五: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1566
论丛六: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1567
论丛七: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1568
论丛八:全党的一件大事1572
论丛九:科学理论如何结出砾果1574
论丛十:解“结”解“难”靠“法宝”1575
第四节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介绍1577
一、真情凝聚人心——上海临汾路街道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纪实1577
二、建设新世纪的新农村——抚顺市毛公村两个文明一起抓纪实1581
三、肩负起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许志功先进事迹座谈会纪要1585
四、跃动着的生命线——山东小鸭集团党委书记李淑敏思想政治工作纪事1595
五、创建促文明 文明促繁荣 繁荣出效益——关于湖南路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的调查1599
六、江泽民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重要指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大局要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经常讲反复讲1602
七、唱着五字歌 走上文明路——“四进门”教育换来丰城农村新风貌1603
八、攻不破的堡垒——河南3个模范村镇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调查1605
九、疾风劲草铸雄关——木康边检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纪实1607
第二章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609
第一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概述1609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609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及其社会本质1616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1626
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1636
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估1645
第二节 我国部分领导、专家学者谈加强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652
论丛一:关于加强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1652
论丛二: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问题1658
论丛三:努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1664
论丛四:试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1669
论丛五: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国有企业三年走出困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1673
论丛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来进行1678
论丛七:中外合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初探1679
论丛八:高度重视困难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1681
论丛九:下岗再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刍议1682
论丛十:停产歇业企业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685
论丛十一:试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机制转换1686
论丛十二: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1688
论丛十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689
论丛十四:论企业政工研究会的任务1691
第三节 针对企业实际、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697
论丛一:山东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以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调查1697
论丛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发展——浙江传化集团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与思考1700
论丛三:从双文明建设入手 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教育——湖南零陵卷烟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1703
论丛四:当前下岗职工心态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707
论丛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保证“燕京”快速健康发展1712
论丛六:南宁市企业改革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1717
论丛七:黄山市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调查报告1720
论丛八:在探索中求发展 在融合中起作用——对小天鹅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查1723
论丛九:春风化雨细无声——哈电表厂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排忧解难纪实1727
论丛十、下岗职工的“娘家人”——思想政治工作在破产国有企业显示威力1731
第三章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1733
第一节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概述1733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我国农村的全面进步1733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1754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1769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1789
第二节 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当代我国农民的心态进行分析与教育1806
一、当前我国农民心态的几种表现1806
二、对农民教育的几项工程1809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专家学者谈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1812
论丛一: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1812
论丛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障碍因素及对策探析1814
论丛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干扰1818
论丛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的有效结合点1820
论丛五:新时期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建设应着重抓好五项工作1823
论丛六: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条件和途径——关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调查与思考1825
论丛七:继续重视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1832
论丛八: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1834
论丛九: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农民—员工—主人”的飞跃1836
论丛十:创办乡镇宣教文化中心 加强农村宣传教育阵地建设1840
论丛十一:创立“一办二员三规四进村”新机制,实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1843
论丛十二:思想政治工作在温暖、稳定、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张巷村在实施村务公开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845
论丛十三: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文明 加强农民思想教育1847
论丛十四:开展“扫懒送穷”和“告别愚昧”的农民教育活动1851
论丛十五:关于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855
论丛十六:对实行村民自治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考1859
第四章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1862
第一节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其新思路1862
一、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1862
二、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新任务1865
三、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思路1868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新局面1870
一、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1873
第二节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873
二、摆正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用1879
第三节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党性原则、服务原则、团结原则、民主原则四者的统一1885
一、坚持党性原则1885
二、坚持服务原则1888
三、坚持团结原则1890
四、坚持民主原则1893
第四节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法1895
一、抓好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1896
二、做好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特点和有效性1898
三、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1900
论丛一:抗洪抢险斗争实践对新形势下部队政治工作的几点启示1905
第五节 我国部分军队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1905
论丛二:把握规律坚定信心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总后政治工作1908
论全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有效1911
论丛四:对新形势下加强高中级干部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1915
论丛五:虚功实做,软件硬抓——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1919
论丛六:加强核潜艇部队科技练兵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22
论丛七:论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地位和作用1926
论丛八:加强党支部建设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1932
论丛九: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舆论的作用1936
论丛十:充分认识全军政工会议的重要意义——学习全军政工会议《决定》体会之一1940
论丛十一:领会精神 把握关键切实把《决定》落实到基层——学习全军政工会议《决定》体会之二1943
论丛十二:论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概念——学习全军政工会议《决定》体会之三1952
论丛十三: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决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学习全军政工会议《决定》体会之四1956
第五章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1961
第一节 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961
一、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1961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1963
三、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1966
四、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1967
五、要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1969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概述197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970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1972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1981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1987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素质教育1994
六、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1998
第三节 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2002
论丛一: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02
论丛二:进一步把理论武装工作引向深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2007
论丛三: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2011
论丛四: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2017
第四节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2020
一、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020
二、关于当前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的调查2025
三、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28
四、都匀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33
第五节 加强、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2038
论丛一:对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2038
论丛二:面向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2042
论丛三: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2045
论丛四: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2050
论丛五: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2052
论丛六:科学评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2055
第六章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2058
第一节 我国部分领导和学者的专论2058
论丛一:重视四个多样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2058
论丛二:重视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对特殊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2064
论丛三: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2072
论丛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城区思想政治工作2075
论丛五:做好新形势下区街的思想政治工作2078
第二节 专题调研2081
一、贵州省城市街道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81
二、依托社区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2084
三、武夷山度假区文明安全片区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查2087
四、文明社区 温馨家园——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创建文明社区调查报告2090
第三节 经验总结2094
一、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城市小区管理2094
二、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增强街道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2097
三、实行“六五四”工作法 推动创建文明城区活动2098
四、献爱心 送真情 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2101
五、面向群众 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2104
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为全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2107
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深入开展居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2110
八、居民广泛参与 创建文明社区2112
九、以社区为载体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116
十、找准“三个结合点”深入开展社区思想教育工作2119
十一、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建设 保证社区一方稳定2122
十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营造文明祥和小区2124
十三、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建设2126
十四、积极探索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2128
十五、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 认真做好居民思想政治工作2132
十六、从满足群众精神与物质需要入手 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2134
十七、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建设稳定文明富庶的新城区2138
十八、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141
十九、瞄准新阵地营造新载体——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思想政治工作纪实2145
二十、一个党员 一面旗——来自北京石景山区社区党建的报告2146
第七章 人民团体及其他领域思想政治工作2149
第一节 工会、共青团、妇联思想政治工作2149
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1989年12月21日,中发[1989]12号)2149
二、工会思想政治工作2154
三、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2168
四、妇联思想政治工作2185
第二节 统战工作与民族、宗教领域思想政治工作2194
第三节 依法取缔邪教组织“法轮功”2205
一、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2205
二、认清“法轮大法”的政治本质和严重危害2207
三、充分认识“法轮功”组织的政治本质2209
四、理性的迷失是“法轮功”得以传播的精神基础2211
五、重视研究转型期的社会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李洪志利用消极社会心理蛊惑欺骗群众引发的思考2213
六、驳李洪志的“元神论”2218
七、坚持科学世界观 反对唯心论和各种迷信2220
八、“法轮功”就是邪教2227
九、彻底揭露“法轮功”的邪教本质2231
十、一个博士生与“法轮功”的决裂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