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糊修辞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模糊修辞学导论
  • 黎千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633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修辞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模糊修辞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模糊修辞学的对象和性质1

第一章 模糊修辞学概说1

第二节 模糊修辞的基本原则6

一、准确7

二、贴切8

三、得体10

第三节 模糊修辞的基本研究方法15

第四节 模糊修辞的心理机制17

一、语义联想与联想义17

二、联想的方式23

三、联想的特征27

第一节 模糊性与模糊语言32

一、模糊性32

第二章 模糊语言概说32

二、语言的模糊性37

三、模糊语言37

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39

一、边界的模糊性与中心的明晰性40

二、相对性与可塑性41

三、双重性45

第三章 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50

第一节 模糊语言在维系人际关系方面的修辞功能50

一、人际关系的亲和功能50

二、人际关系的满足功能52

三、人际关系的调节功能54

第二节 模糊语言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修辞功能55

一、语言表达的含蓄功能55

二、语言表达的委婉功能57

三、语言表达的幽默功能58

四、语言表达的适应性功能59

五、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功能62

六、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功能67

第四章 语言的负效应68

第一节 明晰语言的负效应68

一、使用明晰语言不当,可能导致食言或违约68

二、使用明晰语言不当,可能导致偏激69

三、使用明晰语言不当,可能导致生硬与教条70

四、使用明析语言不当,可能导致难以操作71

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负效应74

一、模糊语言可能导致纠纷或误入他人圈套74

二、模糊语言可能导致某些人用来钻政策的空子76

三、模糊语言可能导致某些人用来文过饰非76

一、表时间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80

第五章 模糊词汇与修辞80

第一节 词汇的模糊性80

二、表方位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81

三、表事物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82

四、表动作行为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87

五、表能愿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89

六、表心理活动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0

七、表性质、状态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2

八、表颜色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3

九、表数量范畴和度量衡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5

十、表指代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5

十一、表程度和范围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96

第二节 明晰语言与模糊语言的相互转化97

一、明晰语言的模糊化98

二、模糊语言的明晰化106

三、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的交替变化108

第三节 词汇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15

一、名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17

二、动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19

三、形容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22

四、数量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24

五、代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26

六、副词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26

七、不同词类之间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127

第四节 模糊限制语与修辞128

一、模糊限制语128

二、模糊限制语的修辞功能130

第五节 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同义手段的选择135

一、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之间非此即彼性的选择136

二、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之间相容性的选择137

三、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之间互补性的选择140

第六章 模糊语法与修辞142

第一节 模糊语句的修辞功能143

一、模糊语句的类型143

二、模糊语句的修辞功能147

第二节 模糊同义结构的选择150

一、同一模糊词语作不同成分的选择150

二、模糊常位句与模糊变位句的选择152

三、模糊词语语序的移动154

第三节 模糊同义句式的选择156

第七章 模糊语言在语体中的运用162

第一节 模糊语言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163

一、模糊语言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163

二、模糊语言在景物和场面描写中的运用166

三、词语超常组合使语言表达模糊化167

第二节 模糊语言在科技、政论和公文等语体中的运用172

第三节 模糊语言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177

一、标题模糊,正文明晰177

二、主标题模糊,副标题明晰179

三、上文模糊,下文明晰180

四、上文明晰,下文模糊180

第四节 模糊语言在广告语体中的运用181

一、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情况183

二、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修辞功效185

第八章 模糊辞格及其修辞效果187

第一节 辞格内部的模糊性187

一、比喻的分类及其结构形式187

二、比喻的模糊性192

第二节 辞格之间的模糊性199

一、比喻与借代之间的模糊性200

二、比喻与比拟之间的模糊性201

三、比喻与夸张之间的模糊性202

第三节 模糊辞格的修辞效果204

一、比喻的模糊修辞效果204

二、比拟的模糊修辞效果205

三、通感的模糊修辞效果205

四、移就的模糊修辞效果205

五、拈连的模糊修辞效果206

六、精警的模糊修辞效果206

七、夸张的模糊修辞效果207

附录:作者主要论著208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