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 中国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恩维特声像技术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281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音频设备-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声音与人耳听觉特性1

1.1 声音和声波1

1.1.1 声压1

1.1.2 声速、频率、周期和波长2

1.1.3 声功率和声强3

1.1.4 声级3

1.2 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4

1.2.1 外耳5

1.2.2 中耳5

1.2.3 内耳5

1.3 人耳的听觉范围5

1.3.1 频率范围6

1.3.2 声压级范围6

1.4 声音的三要素6

1.4.1 音调6

1.4.2 响度8

1.4.3 音色11

1.5 噪声13

1.6 声波的传播14

1.6.1 波阵面和声线14

1.6.2 声波的反射和折射14

1.6.3 声波的衍射和拍15

1.6.4 驻波16

1.6.5 多普勒效应17

1.7 人耳的几种效应19

1.7.1 掩蔽效应19

1.7.2 双耳效应21

1.7.3 主观音22

1.7.4 鸡尾酒会效应22

1.7.5 哈斯效应22

1.7.6 耳壳效应22

第2章 乐器声和语声23

2.1 乐器声23

2.1.1 乐器的分类23

2.1.2 乐器的组成24

2.1.3 乐器的时间过程24

2.1.4 乐器发声的指向性25

2.1.5 乐器声的声学特性27

2.1.6 音阶29

2.2 语声37

2.2.1 人的发声机构37

2.2.2 元音和辅音38

2.2.3 语声的声学特性39

2.2.4 语言的可懂度和清晰度41

第3章 立体声和环绕声系统44

3.1 立体声和环绕声的概念44

3.2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45

3.2.1 声音到达人双耳的时间差45

3.2.2 声音到达人双耳的声级差46

3.2.3 人耳对前后及上下声源方位的判断48

3.3 德波埃实验及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48

3.3.1 德波埃实验48

3.3.2 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50

3.4 立体声的拾音51

3.4.1 仿真头方式51

3.4.2 AB方式51

3.4.3 声级差方式52

3.4.4 分路方式60

3.4.5 多声道拾音方式61

3.4.6 多声道及立体声的串音衰减量和分离度61

3.5 立体声的重放63

3.5.1 立体声最佳听声位置63

3.5.2 听声区域的扩大和声像的展宽65

3.5.3 立体声听声房间67

3.6 多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67

3.6.1 杜比立体声和杜比环绕声68

3.6.2 杜比数字立体声与AC-3编码器70

3.6.3 家用THX技术71

3.6.4 由双声道经处理后形成的环绕声71

第4章 传声器的原理与使用73

4.1 声波的接收方式73

4.1.1 压强式声波接收方式73

4.1.2 压差式声波接收方式74

4.1.3 复合式声波接收方式76

4.1.4 接收球面波声场时的声压差78

4.2 传声器的特性及使用时的要求79

4.2.1 传声器的特性79

4.2.2 传声器使用时的要求81

4.3 传声器的工作原理82

4.3.1 动圈传声器82

4.3.2 铝带传声器86

4.3.3 电容传声器87

4.3.4 驻极体传声器90

4.3.5 压力区域传声器91

4.3.6 无线传声器93

4.4 传声器的使用及其特性选择93

4.4.1 传声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93

4.4.2 对传声器特性的选择95

4.5 拾音方式96

4.5.1 一点拾音方式96

4.5.2 多传声器方式97

4.5.3 一点拾音加辅助传声器方式97

4.6 通俗音乐的拾音98

4.6.1 鼓组98

4.6.2 弦乐器100

4.6.3 钢琴101

4.6.4 铜管乐器101

4.6.5 打击乐器101

4.6.6 歌声的传声器布置102

4.7 西洋古典音乐的拾音102

4.7.1 钢琴独奏102

4.7.2 小提琴、钢琴二重奏103

4.7.3 钢琴伴奏的声乐103

4.7.4 弦乐四重奏104

4.7.5 交响乐104

第5章 调音的概念与技巧108

5.1 影响声音质量的有关因素108

5.1.1 声音三要素对声音质量的影响108

5.1.2 室内声场对声音的影响110

5.1.3 室内声波传输特性对调音的影响111

5.1.4 人耳听觉对调音的影响113

5.2 音响系统的电平调整116

5.2.1 电平的基本概念116

5.2.2 系统电平的种类117

5.2.3 调整方法117

5.2.4 电平调整的注意事项118

5.3 调音台的调音技巧119

5.3.1 常见音源的频率特性与听觉的关系119

5.3.2 人声的调音技巧121

5.3.3 伴奏音乐与歌声比例的调整122

5.3.4 音乐酒吧与咖啡厅的调音123

5.3.5 立体声扩声的校准和调整123

5.3.6 音响师在演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5

5.4 效果处理器的调音技巧126

5.4.1 效果处理器简介126

5.4.2 数字延时器工作的原理及应用127

5.4.3 数字混响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30

5.4.4 多效果处理器的应用举例131

5.5 压缩/限幅器的调音技巧137

5.5.1 压缩/限幅器的功能137

5.5.2 压缩/限幅器的工作原理137

5.5.3 压缩/限幅器的应用139

5.6 均衡器的调音技巧145

5.6.1 频率均衡处理的意义145

5.6.2 多频段图示均衡器的工作原理146

5.6.3 均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47

5.6.4 均衡器在扩声系统中的应用举例148

5.7 激励器的调音技巧152

5.7.1 激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52

5.7.2 激励器实例153

5.7.3 激励器在扩声系统中的使用方法153

5.8 声反馈抑制器的调音技巧154

5.8.1 声反馈现象与产生啸叫的原因154

5.8.2 声反馈抵制器的工作原理155

5.8.3 声反馈抑制器的使用与调整155

第6章 扬声器系统158

6.1 机电和声电类比158

6.1.1 电路系统的串联谐振158

6.1.2 机械系统的串联共振158

6.1.3 声学系统的串联共鸣159

6.2 扬声器的电声特性159

6.2.1 扬声器的分类159

6.2.2 扬声器的电声特性160

6.3 纸盆扬声器163

6.3.1 纸盆扬声器的构造和换能原理163

6.3.2 纸盆扬声器在各声频段的特性165

6.3.3 纸盆扬声器的效率和失真167

6.3.4 其他形式的纸盆扬声器169

6.4 球顶形扬声器170

6.5 号筒扬声器171

6.5.1 号筒扬声器的构造171

6.5.2 指数号筒的临界频率172

6.5.3 声透镜174

6.6 扬声器箱174

6.6.1 障板174

6.6.2 后部开放式声箱176

6.6.3 封闭式声箱176

6.6.4 倒相式声箱177

6.6.5 扬声器系统177

6.6.6 声柱180

6.7 其他扬声器180

6.8 扬声器的使用181

6.8.1 阻尼系数181

6.8.2 扬声器与放大器的阻抗匹配181

6.8.3 扬声器的定相182

6.8.4 扬声器的性能与使用182

6.8.5 扬声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83

6.9 扬声器的测量183

6.9.1 扬声器阻抗的测量183

6.9.2 纯音检测184

6.9.3 共振频率的测量184

6.9.4 等效品质因数的测量184

6.9.5 声压频率特性的测量184

6.10 耳机185

6.10.1 耳机的特点和对它的要求185

6.10.2 耳机的类型和构造186

第7章 扩声系统的使用及配置188

7.1 扩声设备的组成188

7.1.1 扩音机188

7.1.2 增音机190

7.2 扬声器与扩音机的配接192

7.2 1 定阻抗式配接192

7.2.2 定电压式配接199

7.3 扩声扬声器的布置和啸叫的防止201

7.3.1 室内扩声系统201

7.3.2 室外扩声系统202

7.3.3 防止声反馈引起啸叫的措施202

7.3.4 扩声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和术语203

第8章 建筑声学基础205

8.1 室内声音205

8.1.1 室内声音的传播205

8.1.2 吸声系数与平均吸声系数206

8.2 混响时间和简正振动207

8.2.1 混响时间的定义207

8.2.2 混响公式207

8.2.3 简正振动208

8.3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209

8.3.1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209

8.3.2 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210

8.4 房间的隔声、隔振和声音的扩散212

8.4.1 隔声213

8.4.2 隔振214

8.4.3 扩散214

第9章 声频指标的测量216

9.1 声频测量的基本知识216

9.1.1 声频设备技术指标和测量技术的发展216

9.1.2 音质评价217

9.1.3 测量工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217

9.2 声频测量仪器及要求221

9.2.1 声频振荡器221

9.2.2 电子毫伏表221

9.2.3 标准衰减器222

9.2.4 电子示波器222

9.2.5 测量用功率放大器222

9.2.6 无感电阻箱222

9.2.7 失真度测试仪222

9.3 声频基本指标的测量223

9.3.1 频率特性223

9.3.2 信号噪声比226

9.3.3 谐波失真227

9.3.4 最大输出功率228

9.3.5 声频系统的测量229

9.3.6 传声器与扬声器的测量229

第10章 视频基础230

10.1 电视信号230

10.1.1 图像的分解扫描231

10.1.2 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232

10.1.3 彩色电视制式233

10.2 电视接收机234

10.2.1 黑白电视接收机234

10.2.2 彩色电视接收机235

10.3 磁带录像机236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 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摘要)238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 01—199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摘要)242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标准GYJ 25—19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摘要)244

附录D 部分品牌音箱、功放技术参数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