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
  • 黄大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89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律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文化·文人·文本1

第一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前提1

一、《梦溪笔谈》音乐条文的研究概述3

二、《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缺位与其理论价值7

三、《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方法10

第二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文化与个体背景14

一、宋型文化与沈括《梦溪笔谈》15

二、宋代士人人格与沈括《梦溪笔谈》32

上篇 律数的笔砚之谈38

第一章 象数义理与律数38

第一节 宋代的象数义理学38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的象数义理42

一、在非律数论述中的体现42

二、在律数论述中的体现45

本章小结50

第二章 实积之数52

第一节 对实积之数的几种误读53

一、实积之数与“律度量衡”55

二、实积之数的词义59

第二节 实积之数与81之数66

一、黄钟律数8167

二、天道易数8170

三、天文历数8172

第三节 实积之数解析74

一、《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九乘”三分损益法75

二、数字律数与管积律数的整合之说78

本章小结80

第三章 沈括论《史记·律书》律数83

第一节 《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最初两种释校85

一、唐代司马贞的“九分之寸法”说85

二、与“九分之寸法”说不同的沈括“实积之数”说88

第二节 沈括之后对《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释校90

一、南宋至清末时期91

二、现当代时期101

第三节 对沈括“实积之数”说的论证107

一、实积之数与《史记》律数的比对108

二、《史记》两组律数之间的内隐关系110

三、“九分之寸法”说对《史记》律数的阐释115

四、“管长之数”说与《史记》律数117

本章小结120

第四章 《梦溪笔谈》律数的本体特征123

第一节 以律数的律种归属和附数角度123

第二节 以沈括对“孟康异径管律说”的评注角度125

本章小结129

下篇 律吕的笔砚之谈132

第五章 阴阳五行与律吕132

第一节 宋代的阴阳五行与气132

一、阴阳五行与气范畴132

二、阴阳五行与气范畴在宋代的发展135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的阴阳五行与气137

一、在非律学论述中的体现137

二、在律学论述中的体现139

本章小结145

第六章 六六对分的阴阳二纪十二律146

第一节 “阴纪”、“阳纪”形态146

第二节 对分阴阳十二律形态的历史寻觅150

一、四季十二月的阴阳二分150

二、对分阴阳二纪十二律形态的最初创建151

三、对分阴阳二纪十二律形态的确立157

本章小结161

第七章 “八八为伍之误”与上生、下生163

第一节 “八八为伍”与“八八为伍之误”163

一、《汉书》中的“八八为伍”163

二、《梦溪笔谈》中的“八八为伍之误”169

三、“左旋,八八为伍”、“隔八相生”与三分损益法176

第二节 出自天地阴阳关系的上生与下生180

一、天地阴阳与四季阴阳的上下空间关系180

二、十二律的两种上下空间关系183

三、三分损益与上下生之间的关系188

四、上下生运动方向的对应关系195

本章小结198

第八章 “蕤宾重上生”与“下生用浊倍”201

第一节 “蕤宾重上生”201

一、“蕤宾重上生”的始现与生成之因202

二、“蕤宾重上生”与“蕤宾下生”在史籍中的并存204

第二节 “下生用浊倍”209

一、“下生用浊倍”在史籍中的隐性与显性存在209

二、“下生用浊倍”的本质213

第三节 “蕤宾重上生”的阴阳归属216

一、“蕤宾重上生”与“蕤宾下生”的千年之争216

二、以另一阴阳二分说解“蕤宾重上生”222

本章小结228

第九章 六吕分阴阳231

第一节 又一种阴阳二纪十二律形态231

一、“三钟”与“三吕”231

二、“纳音之法”的四个三律组合与双阳双阴交替十二律233

第二节 依据与印证236

一、交替与并列的两种双阳双阴十二律形态236

二、双阳双阴交替十二律形态的阴阳二分238

三、“五行三合”241

四、曾侯乙编钟生律法与“五行三合”245

第三节 阴阳二分的启示249

一、郑玄的“阴阳六体”249

二、先秦至汉的“六律”259

三、“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265

本章小结284

第十章 气音并列形态、五行序和左右行287

第一节 气音并列的沈括新说287

一、十二律表气说的律律并列形态287

二、《梦溪笔谈》的气音并列形态292

第二节 两种五行序298

一、“木→火→土→金→水”298

二、“金→火→木→水→土”303

第三节 左行、右行307

一、沈括“左行”、“右行”的运动方向307

二、《宋史·乐志》“左旋”、“右旋”的运动方向312

三、汉与宋左右旋(行)方向相反的缘由315

本章小结318

第十一章 “六十甲子纳音”320

第一节 “六十甲子纳音”的形态要素与概念解析322

一、“六十甲子纳音”的形态要素322

二、“六十甲子纳音”的概念解析326

第二节 自先秦走来的“六十甲子纳音”329

一、《管子》中的六十甲子及五行纳音330

二、睡虎地秦简中的“禹须臾”之术332

三、银雀山汉简中的五音与其干支334

四、《淮南子》六十音336

五、京房六十律与其干支纳音338

六、孟康的“同类夫妇、异类子母”343

第三节 “六十甲子纳音”的外显形态345

一、干支形态345

二、五行形态346

三、阴阳形态351

第四节 “六十甲子纳音”的内隐形态与其生成352

一、班固、郑玄的“律娶妻,吕生子”354

二、沈括的“同类娶妻,隔八生子”357

三、十二律吕与五音的相配法360

四、“同类娶妻,隔八生子”与曾侯乙编钟生律法的关系364

五、“同类娶妻,隔八生子”的传承365

本章小结369

结论 再次发现沈括372

一、沈括律论的贡献、价值与理论缺失373

二、沈括律论的启示意义382

参考文献390

附录一 《梦溪笔谈》律论条文校勘404

第一节 论律条文的各版本对照405

第二节 论律条文之点校431

附录二 中国音乐史论著、教程、词典对《梦溪笔谈》音乐条目之涉论439

索引471

后记4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