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贾承造,张师本,吴绍祖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245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塔里木盆地-地层-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南华系、震旦系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2
一、库鲁克塔格分区2
二、柯坪分区6
三、哈尔克山分区9
四、塔克拉玛干分区9
五、铁克里克分区10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12
一、微古植物13
二、叠层石13
三、核形石14
第四节 地层对比14
一、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区的地层对比14
二、塔里木盆地周边与鄂西地区对比16
三、塔里木盆地周边与国外对比16
一、南华系底界18
第六节 底界讨论18
第五节 沉积岩相和沉积特征18
二、震旦系底界19
第二章 寒武系20
第一节 概述20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21
一、库鲁克塔格分区21
二、柯坪分区26
三、塔克拉玛干分区28
四、哈尔克山分区32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33
一、微古植物33
二、牙形类33
三、海绵骨针类34
四、小壳类34
五、古杯类35
六、腕足类35
七、三叶虫35
一、盆地及周边露头区对比39
第四节 地层对比39
二、塔里木盆地周边与我国东部及国外对比41
第五节 寒武系底界问题讨论42
第三章 奥陶系44
第一节 概述44
一、地层分布44
二、研究简史44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50
一、地层分区及小区的划分及岩石地层单位展布50
二、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及化石特征57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68
一、疑源类72
二、几丁石73
三、牙形类75
四、笔石83
五、三叶虫88
六、头足类91
七、腹足类94
八、珊瑚95
九、腕足类98
十、苔藓虫100
十一、介形类100
十二、层孔虫101
第四节 地层对比102
一、柯坪分区及盆地覆盖区与国内外对比102
二、辛格尔小区与国内外对比106
三、塔东—孔雀河小区与国内外对比107
四、肃拉穆宁小区与国内外对比108
五、三危山小区与国内外对比108
第五节 寒武系—奥陶系界线讨论109
一、柯坪—巴楚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划分109
二、辛格尔小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划分109
三、塔东—孔雀河小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划分110
四、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划分110
二、研究简史111
一、地层分布111
第四章 志留系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112
一、地层分区112
二、地层分区主要特征112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124
一、古生物地理分区124
二、生物组合特征125
第四节 地层对比148
一、盆地露头区对比148
二、覆盖区对比149
三、盆地与周边山区对比151
四、与新疆北部对比153
五、与中国南方对比153
六、与国外对比154
一、志留系底界讨论156
第五节 界线讨论156
二、柯坪塔格组含义应重新厘定157
第五章 泥盆系158
第一节 概述158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158
一、南天山分区158
二、塔克拉玛干分区165
三、塔里木西南缘分区171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173
一、南天山分区生物组合特征174
二、塔克拉玛干分区生物组合特征178
三、塔里木西南缘分区生物组合特征179
第四节 地层对比181
一、盆地周边山系对比182
二、盆地内部对比185
三、覆盖区与周边山系对比186
第五节 底界讨论188
第一节 概述190
第六章 石炭系190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其主要特征192
一、南天山分区193
二、柯坪分区199
三、库鲁克塔格分区202
四、塔北分区203
五、阿瓦提—满加尔分区207
六、塔克拉玛干分区209
七、塔西南分区217
八、铁克里克分区222
第三节 生物群及其组合特征224
一、轮藻224
二、孢粉227
三、非?类有孔虫230
四、?28858094puf类233
五、牙形类235
六、介形类237
八、四射珊瑚238
七、大植物化石238
九、腕足类239
十、菊石241
第四节 地层对比241
一、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区与盆地覆盖区的地层对比243
二、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区与华南区的地层对比244
三、塔里木盆地覆盖区与甘肃靖远地区的地层对比245
第五节 界线讨论246
一、石炭系的底界246
二、石炭系的中间界线246
第七章 二叠系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地层分布248
二、研究简史248
三、地层分区概况248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249
一、南天山分区249
二、柯坪分区253
三、塔克拉玛干分区258
四、塔西南分区263
第三节 生物组合特征266
一、主要海生生物组合266
二、陆生生物组合273
第四节 地层对比及问题讨论280
一、地层划分对比标准280
二、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的对比280
三、与贵州等地的对比287
四、与帕米尔达尔瓦兹的对比287
第五节 二叠系底界289
第八章 三叠系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三叠系分布292
二、研究简史292
一、地层分区295
二、地层分区及特征295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295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303
一、大孢子303
二、孢粉305
三、植物306
四、疑源类307
五、轮藻308
六、叶肢介308
八、双壳类309
七、介形类309
九、哈萨克虫310
十、昆虫类310
十一、鱼类310
第四节 地层对比310
一、盆地及周边各分区的对比310
二、库车分区与区外对比311
第五节 界线讨论312
一、三叠系底界问题312
一、关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纪海侵的探讨315
二、中、上三叠统界线讨论315
第六节 其他问题讨论315
二、从古地磁资料探讨三叠纪塔里木与周边地块古地理重建318
第九章 侏罗系319
第一节 概述319
一、地层分布319
二、研究简史319
三、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特点320
二、地层分区的主要特征323
一、地层分区的划分323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323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342
一、孢粉344
二、大孢子349
三、疑源类351
四、轮藻352
五、植物353
七、叶肢介356
六、介形类356
八、双壳类357
九、腹足类358
第四节 地层对比359
一、塔里木盆地北部与南缘对比359
二、塔里木盆地内覆盖区与周边对比360
三、塔里木盆地北部与准噶尔盆地及吐哈盆地对比361
四、塔里木盆地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对比362
第五节 侏罗系地层界线讨论362
一、侏罗系底界问题362
二、下、中侏罗统界线365
三、中、上侏罗统界线365
第十章 白垩系367
第一节 概述367
一、分布367
二、研究简史367
一、南天山分区368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368
二、库车分区371
三、塔西南分区372
四、塔克拉玛干分区376
五、塔东南分区379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379
一、非海相生物群380
二、海相生物群386
第四节 地层对比387
一、上白垩统对比387
二、下白垩统对比388
第五节 界线讨论391
一、下白垩统底界391
二、塔西南分区上白垩统底界392
第六节 关于东巴组的讨论392
一、地层分布394
二、研究简史394
第一节 概述394
第十一章 古近系394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395
一、地层分区概况395
二、地层分区主要特征398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402
一、塔北—塔东分区402
二、塔西南分区408
第四节 地层对比421
一、区内对比421
二、塔西南海相地层与区外对比422
三、塔北陆相地层与区外对比425
第五节 底界及其他问题讨论425
一、底界讨论425
二、其他问题讨论427
一、地层分布428
二、研究简史428
第一节 概述428
第十二章 新近系428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429
一、分区概况429
二、地层分区主要特征431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436
一、塔北分区436
二、塔西南—塔东南分区440
一、区内对比442
第四节 地层对比442
二、区外对比443
第五节 底界及其他问题讨论444
一、底界讨论444
二、关于库车组穿时问题444
第十三章 第四系446
第一节 概述446
一、地层分布446
二、研究简史446
一、地层分区概况447
三、沉积特征447
第二节 地层分区及主要特征447
二、地层分区主要特征449
第三节 生物群及组合特征475
一、S4孔475
二、S7孔477
三、S10孔478
四、S11孔478
一、南天山分区与铁克里克—阿尔金分区对比480
第四节 地层对比480
二、盆地覆盖区各分区之间对比481
三、盆山对比486
第五节 界线讨论487
一、塔中地区第四系底界讨论488
二、罗布泊—阿其克谷地第四系底界讨论491
主要参考文献492
英文摘要502
地层符号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