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IP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SIP原理与应用
  • 周海华,边恩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897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IP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NGN简介1

1.1.1 通信发展的背景1

第1章 NGN和软交换技术1

1.1.2 对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思考2

1.1.3 NGN的协议体系及支撑技术4

1.1.4 NGN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演进7

1.2 软交换技术10

1.2.1 概述10

1.2.2 软交换体系架构12

1.2.3 软交换协议13

1.2.4 软交换的发展现状与待解决的问题14

2.1.1 IP电话的概念17

2.1.2 IP电话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7

2.1 概述17

第2章 VoIP技术17

2.1.3 IP电话的优点18

2.1.4 IP电话的关键技术19

2.1.5 IP电话需要解决的问题21

2.1.6 VoIP标准化组织23

2.2 H.32324

2.2.1 H.323协议体系结构24

2.2.2 H.323协议簇26

2.2.3 用H.323组建VoIP网络27

2.3 H.24829

2.3.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发展29

2.3.2 H.248协议模型31

2.3.3 H.248与MGCP34

2.4 SIP36

2.4.1 SIP起源36

2.4.2 SIP的特征和功能37

2.4.3 SIP概况38

2.5 SIP与H.323的比较42

第3章 SIP体系结构44

3.1 SIP的组成44

3.2 SIP消息46

3.2.1 概述46

3.2.2 消息类型47

3.3.1 UA实体行为50

3.3 SIP实体行为50

3.3.2 重定向服务器行为58

3.3.3 代理服务器实体行为59

3.4 SIP操作64

3.4.1 SIP寻址与SIP URL64

3.4.2 SIP事务64

3.4.3 注册68

3.4.4 鉴权68

3.4.5 能力查询68

3.4.6 对话70

3.4.7 会话发起过程74

3.4.8 会话更改过程75

3.4.9 会话结束过程75

3.6.1 注册76

3.5 SIP时钟76

3.6 SIP呼叫处理76

3.6.2 两个UA之间直接通信的呼叫流程77

3.6.3 通过代理服务器的呼叫流程78

3.6.4 通过重定向服务器的呼叫过程78

3.6.5 呼叫转移处理过程79

3.6.6 协商保持处理过程80

3.6.7 呼叫释放过程80

3.7 SIP的可靠性81

3.8 SIP的可扩展性82

3.9 SDP83

3.9.1 概述83

3.9.2 SIP对SDP的要求84

3.9.3 会话描述的一般格式85

3.10 SAP85

3.11 SIP进展情况85

第4章 SIP的扩展88

4.1 SIP消息扩展88

4.1.1 SIP消息类型扩展88

4.1.2 SIP消息头的扩展90

4.1.3 SIP消息体的扩展90

4.2 SIP安全性91

4.2.1 安全威胁91

4.2.2 安全机制93

4.2.3 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安全93

4.2.5 HTTP鉴权94

4.2.4 SIPS URI方案94

4.2.6 S/MIME97

4.2.7 安全机制的实现99

4.3 SIP的可靠性102

4.3.1 概述102

4.3.2 UAS行为102

4.3.3 UAC行为104

4.4 SIP服务器的定位106

4.4.1 概述106

4.4.2 DNS需要解决的问题106

4.4.3 客户端用法108

4.5.1 概述109

4.5 SIP QoS的实现109

4.4.4 服务器用法109

4.5.2 QoS策略的关键内容110

4.5.3 SIP QoS的实现111

4.6 SIP-T111

4.7 SIP-I112

4.8 SIP穿越防火墙112

4.8.1 NAT/FW概述113

4.8.2 穿越NAT/FW存在的问题113

4.8.3 针对NAT SIP解决方案114

4.8.4 SIP应用级网关实现的框架121

4.9 SIP压缩123

4.10 第三方呼叫控制124

4.11 SIP与H.248的互通125

4.11.2 信令流程和相关说明126

4.11.1 SIP与H.248的协作126

4.11.3 协作方法129

4.12 SIP与H.323的互通130

4.12.1 互通转换的原理130

4.12.2 SIP-H.323系统互通的呼叫流程133

4.12.3 转换互通方案136

4.12.4 方案的分析和比较138

第5章 SIP的应用139

5.1 SIP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139

5.1.1 与PSTN的互通139

5.1.2 与H.323的互通141

5.1.4 代理服务器的应用142

5.1.3 为软交换其他功能提供承载142

5.1.5 SIP对移动性的支持143

5.1.6 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的交互151

5.2 SIP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152

5.2.1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152

5.2.2 SIP在IMS中的应用154

5.2.3 SIP在3G中的应用158

5.2.4 SIP在PoC业务中的应用162

5.2.5 SIP在OSA业务中的应用167

5.2.6 SIP的其他应用168

5.3 IPv6环境下的SIP优化171

5.3.1 SIP中的自动配置171

5.3.2 SIP中的任播应用171

5.4.1 实时业务质量测试的意义172

5.4 SIP在实时业务中的应用及测试172

5.4.3 视频编码技术173

5.4.2 实时业务运行的协议体系173

5.4.4 SIP系统实时媒体流的识别174

5.4.5 影响实时业务质量的主要因素174

5.4.6 实时视频质量评估的基本方法174

第6章 SIP开发177

6.1 SIP协议栈177

6.1.1 目前主流的SIP协议栈177

6.1.2 VOCAL系统178

6.1.3 VOCAL中SIP呼叫流实例179

6.1.4 SIP协议栈分析193

6.1.5 oSIP协议栈结构分析209

6.2 SIP服务器的实现216

6.2.1 SIP服务器的功能216

6.1.6 oSIP应用结构图216

6.1.7 oSIP使用概述216

6.2.2 SIP服务器系统结构217

6.2.3 服务器实现218

第7章 SIP的业务开发及研究226

7.1 概述226

7.2 SIP的可扩展性及开放的业务开发环境227

7.2.1 SIP的可扩展性227

7.2.2 开放的业务生成环境228

7.3 事件通告机制及扩展增值业务229

7.3.1 事件通告机制的概念229

7.3.2 事件通告机制的流程230

7.3.3 自动回叫业务232

7.4 几种基于SIP的业务创建技术233

7.4.1 SIP CGI234

7.4.2 SIP Servlet235

7.4.3 JAIN API236

7.4.4 CPL237

7.4.5 几种技术的比较240

7.5 Parlay241

7.5.1 概述241

7.5.2 Parlay技术243

7.6 J2EE开发环境246

7.6.1 J2EE技术246

7.6.2 EJB组件技术246

7.6.3 EJB和CORBA253

7.7 基于SIP的即时消息254

7.7.1 即时消息的发展254

7.7.2 SIP即时消息机制254

7.7.3 SIP即时消息机制与其他网络的交互操作255

7.7.4 小结257

7.8 SIP开发实例258

7.8.1 UA概述258

7.8.2 UA部分主要程序及其介绍260

第8章 SIP测试技术269

8.1 测试技术269

8.1.1 协议与协议测试269

8.1.2 设备测试271

8.2.2 协议测试272

8.2 SIP测试技术简介272

8.2.1 物理特性测试272

8.2.3 功能测试273

8.2.4 设备性能测试273

8.2.5 服务质量测试273

8.2.6 网络性能测试274

8.2.7 坚固性测试274

8.3 SIP功能测试275

8.3.1 注册功能275

8.3.2 正常的呼叫建立功能275

8.3.3 正常的呼叫释放功能276

8.3.4 不成功的呼叫建立276

8.3.5 定时器检验276

8.3.6 特殊呼叫建立277

8.3.7 呼叫保持功能278

8.3.8 呼叫转移功能278

8.4 SIP测试278

8.4.1 一致性测试278

8.4.2 互操作性测试285

第9章 SIP应用展望289

9.1 优缺点289

9.1.1 SIP的优势289

9.1.2 SIP面临的问题与研究进展289

9.2 SIP的应用前景和展望295

附录 SIP RFC297

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