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文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比较文学教程
  • 曹顺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460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文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小引 无所不在的比较1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5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可比性22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34

第一章 实证性影响研究61

第一节 流传学62

一、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62

二、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67

三、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和实例分析71

第二节 渊源学76

一、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76

二、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80

三、从影响发送者的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85

第三节 媒介学89

一、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90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94

第二章 变异研究97

一、文化过滤98

第一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98

二、文学误读105

第二节 译介学108

一、译介学的兴起109

二、译介学的研究范畴112

三、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119

第三节 形象学121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122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126

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131

一、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137

第四节 接受学137

二、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139

三、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42

四、比较文学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145

第五节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146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147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148

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152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的意义155

第三章 平行研究157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兴起158

第一节 类型学158

二、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159

三、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165

第二节 主题学169

一、主题学的定义和发展170

二、主题学研究范畴175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179

第三节 文体学181

一、文体学的定义和发展181

二、文体分类比较及缺类研究183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189

四、文体的影响研究195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199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199

二、跨学科研究的内涵203

三、跨学科研究对话的途径209

第四章 总体文学研究213

第一节 从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214

一、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214

二、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221

三、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226

第二节 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231

一、异质性的界定及其学术意义231

二、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对比与文化寻根235

三、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240

第三节 跨文明阐发研究247

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247

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253

三、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259

第四节 跨文明对话研究262

一、跨文明对话研究的定义与特征262

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265

第五节 比较诗学277

一、诗学和比较诗学277

二、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281

三、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284

第六节 文学人类学291

一、文学人类学的定义及其源流291

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96

附录306

主要参考书目306

后记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