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产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文化产业史
  • 李向民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ISBN:75404378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文化-产业-文化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产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洪荒时代2

第一节 艺术起源的经济学观点2

一 实用艺术——物质生产中“走私”的美感2

二 装饰艺术——物质生产外派生的美感3

三 原始宗教——古代艺术发生的助推器4

第二节 艺术品交换与艺术等价物的出现7

一 装饰艺术品是人类最早的私有财产7

二 艺术商品化的滥觞9

三 艺术生产商品化的萌芽10

四 商品观念向氏族内部的渗透12

五 艺术品是一般等价物的早期形态13

第二章 夏商西周15

第一节 青铜器和玉器及其生产16

一 青铜艺术的社会价值17

二 以青铜器为中心的艺术经济活动18

三 国家对青铜器生产的管理19

四 玉器艺术及其生产28

第二节 王室的艺术消费30

一 祭祀31

二 建筑33

三 宫廷宴乐与乐舞奴隶35

第三节 艺术市场38

一 工艺市场38

二 文学市场:采诗之谜42

第三章 春秋战国45

第一节 工艺业46

一 艺术价值的经济认同46

二 青铜器的生产管理:物勒工名47

三 艺术品市场的出现:珠宝之利百倍49

四 艺术品价格及其变动:陶朱公的白璧51

第二节 建筑业52

一 工程预算:大型工程的计划性53

二 劳动力的安排:不误农时54

三 材料供给:许绾的死谏55

四 赋敛聚财:勾践的阴谋56

五 筑工地位:歌手助兴提高效率57

第三节 演艺业58

一 贵族的纵乐:孟尝君的食客们58

二 祭祀与歌舞戏剧:李悝的账单59

三 艺人待遇:齐宣王爱听三百人的合奏60

四 艺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山国少女的热门职业60

五 卖艺生涯:韩娥卖唱,余音绕梁61

第四章 秦汉63

第一节 宫廷艺术的财政收支64

一 少府:皇家文化事业的大管家64

二 宫廷艺术开支:一百四十六万乐器费65

第二节 建筑雕塑业66

一 国家的文化工程管理:将作大匠66

二 民间建筑业:隆重的葬礼69

三 雕塑业70

第三节 工艺业75

一 宫廷工艺品制造业76

二 民间工艺品产业79

三 国家对工艺品国际贸易的鼓励政策:桑弘羊的贸易战略83

第四节 书画业84

一 宫廷画工的非正常收入:毛延寿的死84

二 民间绘画市场:四处觅活的画匠们85

三 职业书法家的出现:书佐与章草86

四 民间书法市场:班超投笔从戎88

第五节 演艺业91

一 宫廷百戏之盛:乐府91

二 民间歌舞百戏业:外国艺人的商业性演出93

第六节 文学业96

一 郎官与文学侍臣:东方朔的薪水96

二 皇家赞助与汉赋的繁荣97

三 文学市场:长门买赋98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101

第一节 建筑业102

一 宫廷建筑:公卿负土兴建华林园102

二 寺塔建筑103

第二节 雕塑业104

一 宫廷雕塑:六朝石刻105

二 佛教雕塑:四大石窟联袂出场106

第三节 书法业108

一 佣书市场:魏碑的创造者109

二 法书市场:王羲之“题扇增价”和萧子云“停船卖字”111

三 书法赝品买卖:陶弘景泼了梁武帝冷水113

第四节 绘画业114

一 宫廷绘画:毛惠远采办颜料贵二十八万114

二 寺院绘画业:梵像115

三 佣画与洋画师工钱:“画师洞”116

四 绘画市场新形式:顾恺之为维摩诘点睛117

第五节 演艺业118

一 宫廷乐舞:齐后主征商税供声色之费118

二 民间艺人卖艺方式120

三 艺人收入121

第六节 工艺业122

一 宫工产品售钱122

二 民间工艺业的发展123

三 工艺品贩运业的发达124

四 广告与市场状况:铜镜背面125

第七节 文学业:宫体诗的泛滥126

第六章 隋唐五代127

一 宫廷建筑业128

第一节 建筑业128

二 园林宅第和艺术设施130

三 佛寺建筑132

第二节 文学业133

一 宫廷文学业133

二 文学市场136

第三节 书画业141

一 宫廷参与的书画业141

二 书法市场144

三 绘画市场147

第四节 演艺业151

一 宫廷乐舞151

二 歌舞市场155

三 宗教演艺业159

一 宫廷雕塑:天枢160

第五节 雕塑业160

二 宗教雕塑161

三 雕塑市场163

第六节 工艺业164

一 宫廷工艺品制造业164

二 民间工艺业165

三 工艺珍宝市场168

第七章 宋辽金夏170

第一节 绘画业171

一 画院及其制度:翰林图画院171

二 采办画作:“毕骨董”172

三 绘画市场173

第二节 书法业178

一 宫廷书法业:米芾“勒索”宋徽宗178

二 书法市场:苏东坡字价暴涨179

一 宫廷文学业:舍人院立石是中国最早的成文稿酬制度181

第三节 文学业181

二 文学市场之状况183

三 文学与商业的冲突186

第四节 建筑与雕塑业187

一 宫廷建筑雕塑业188

二 民间建筑市场:沧浪亭的转手190

三 民间雕塑市场191

第五节 演艺业193

一 宫廷乐舞的萎缩193

二 曲艺市场194

三 歌舞百戏市场:歌星丁都赛的魅力198

第六节 工艺业200

一 宫廷工艺制造及购藏200

二 工艺珍宝市场202

三 古董市场205

一 刊刻出版业206

第七节 文化产业服务业之兴起206

二 制纸、墨、笔、砚业与裱褙业208

三 乐器的买卖209

四 游园收费:魏氏池馆的意外之财210

第八章 元211

第一节 书画业212

一 宫廷书画业212

二 绘画市场214

三 书法市场:赵孟頫见钱眼开216

第二节 演艺业218

一 宫廷歌舞杂剧218

二 杂剧市场219

三 歌舞市场223

第三节 文学业224

一 专业编剧群体的出现与杂剧散曲的崛起224

二 作文鬻钱:陈友谅与宋濂的“交易”225

三 才人与书会227

第四节 工艺业228

一 宫廷工艺制造和收购228

二 工艺珍宝市场230

第五节 建筑业233

一 宫廷建筑艺术233

二 民间建筑艺术234

第九章 明235

第一节 建筑业236

一 宫廷建筑业236

二 建筑园林宅第240

第二节 文学业240

一 翰林院管不好自己的钱粮240

二 风雅的买卖242

一 宫廷书画业:画家当上锦衣卫243

第三节 书画业243

二 绘画市场244

三 书法市场247

第四节 演艺业249

一 宫廷歌舞杂剧:“御勾栏”249

二 戏剧市场250

三 曲艺市场252

第五节 工艺业253

一 宫廷工艺珍宝生产253

二 工艺珍宝市场257

第十章 清261

第一节 建筑业262

一 宫廷建筑业262

二 民间建筑艺术267

第二节 演艺业269

一 宫廷演艺活动269

二 戏剧市场272

三 曲艺市场276

第三节 文学业278

一 卖文方式279

二 作家经济收入与市场价格水平281

第四节 书画业282

一 宫廷书画业282

二 绘画市场283

三 书法市场291

第五节 工艺业294

一 宫廷工艺珍宝294

二 工艺品市场:从东印度公司到“实业救国”296

三 古董市场298

第六节 其他文化产业301

一 唱片业301

二 影戏业302

第十一章 民国305

第一节 建筑业306

一 中山陵的营建306

二 其他公私营造307

第二节 演艺业308

一 王公贵族的耳目之娱308

二 戏剧市场309

三 现代演艺业314

第三节 文学出版业315

一 投稿取酬的基本格局:书报出版业的兴起315

二 文人收入:大作家在地狱的坦白317

三 图书广告:鲁迅亲自写的广告319

四 文学业的新领域:《啼笑姻缘》的多重收入319

第四节 书画业321

一 商业美术的兴起:文化苦力的饭碗321

二 卖字画收润笔:齐白石的例子322

三 润格种种325

四 市场状况:字画的保值功能326

第五节 工艺业与古董业330

一 工艺品的生产和贸易:刺绣的国际行情330

二 古字画市场:王国维的死因331

三 古董商的大额交易:岳彬与普爱伦的合同334

第六节 电影业338

一 电影院:看客和院线338

二 电影制片公司:国学大师看不懂好莱坞340

三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倾销341

第七节 新兴文化产业343

一 唱片业:留声机引领新生活343

二 文化传播业:谁买得起收音机345

三 游乐业:黄楚九的传奇346

四 舞厅业:百乐门的惊险故事34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年)350

第十二章 建国以来350

一 演艺业:从民间艺人到文艺工作者351

二 版权业:稿酬越来越少354

三 工艺业:从市井走向橱窗357

四 书画业:比粮食贵一点359

五 电影业361

第二节 十年文革(1966-1978年)362

一 出版业:《毛主席语录》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书”363

二 雕塑业:全国各地树立数以千计的毛主席像363

三 绘画工艺品业:毛主席画像遍天下365

四 演艺业:样板戏及其衍生产品367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370

一 文化产业的复苏期(1978-1992年)371

二 文化产业的助跑期(1993-2002年)375

三 文化产业的加速期(2003年至今)380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