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心理学
  • 林玉莲,胡正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546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感觉、知觉与认知4

第一节 感觉5

一、感觉的特点5

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5

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7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9

第二节 知觉与认知10

一、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0

二、知觉定势11

三、习惯化——适应11

四、对变化的知觉12

五、认知12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14

一、视觉研究的深化14

二、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16

三、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18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20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20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介20

二、基本观点22

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22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27

一、基本观点27

二、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29

三、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31

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32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33

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33

二、概率性的世界34

三、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36

四、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36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39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39

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39

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41

三、认知地图的性质43

四、认知地图的特点43

五、认知地图的功能45

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46

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50

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武汉市的公共意象54

一、城市公共意象图54

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54

三、城市环境总体评价59

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60

一、被试者个人背景61

二、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61

三、风景质量评价62

四、讨论和建议62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63

一、研究对象概述64

二、比较: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象元素64

三、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70

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72

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74

二、情感评价地图74

三、审美评价地图76

四、校园环境总体评价78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79

第一节 唤醒理论79

一、唤醒与情绪79

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81

三、唤醒与绩效84

第二节 环境应激85

一、应激反应85

二、应激物的种类87

三、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91

第三节 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91

一、环境负荷理论91

二、适应水平理论93

三、行为约束理论95

四、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96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98

一、场所的环境特征99

二、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100

三、场所的生命103

四、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104

第五章 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105

第一节 噪声105

一、噪声的定义105

二、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105

三、噪声对行为的影响107

四、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110

第二节 拥挤112

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112

二、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117

三、对拥挤的理论解释118

四、减少拥挤感的措施119

第三节 空气污染120

一、空气污染的来源121

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24

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125

四、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125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127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127

一、个人空间127

二、人际距离132

三、人际空间定位135

第二节 私密性136

一、私密性的定义136

二、私密性的功能137

三、私密性与环境设计137

第三节 领域性146

一、领域性和领域146

二、领域的类型146

三、领域的功能147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153

第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153

一、城市意象研究范围的扩大153

二、研究方法的改进154

三、研究内容的深化154

第二节 空间定向161

一、满足基本需要的导航系统161

二、定向系统的文化差异162

三、自然环境特征对定向系统的影响164

四、环境具体因素对空间定向的影响166

五、环境改变对空间定向的影响170

第三节 认知距离171

一、认知距离的概念171

二、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172

三、影响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172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176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176

一、环境信息的特点176

二、对“复杂性”的偏爱177

三、城市环境体验的特点180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182

一、显著差异的含义182

二、从环境知觉理论看显著差异183

三、可利用和开发的元素187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190

一、形成显著差异元素190

二、城市设计美学——审美情感反应的理论模型194

三、综合性模拟研究196

四、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198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201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201

一、早期国外的研究202

二、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203

三、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通常方法207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210

一、动作性行为习性210

二、体验性行为习性214

三、行为习性的差异216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220

一、洪山广场221

二、红楼广场222

三、滨江公园224

四、四美塘公园225

五、讨论和建议226

第四节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228

一、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228

二、兼顾私密性活动230

三、形成私密性—公共性层次231

四、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233

五、预防和减少破坏行为235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237

第一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237

一、超载假设237

二、城市环境应激237

三、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238

四、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239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241

一、应激与应对行为241

二、亲和与亲社会行为242

三、犯罪、犯罪率与恐惧感244

四、绩效和健康247

五、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247

六、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248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251

一、重视社会因素251

二、旧城更新:研究例证与设计建议254

三、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256

第十一章 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263

第一节 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63

一、反映建筑与行为关系的理论263

二、“适用”的现代术语266

三、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267

第二节 环境—行为信息概述269

一、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269

二、使用者群体271

三、环境—行为现象275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277

一、功能研究的扩大277

二、功能研究的深入: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279

三、功能研究的细化:特定功能与行为281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285

第一节 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285

一、建筑的意象285

二、使用者的建筑综合意象287

三、建筑室内的认知距离288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290

一、建筑易识别性研究概述291

二、建筑平面拓扑复杂性的影响293

三、加强室内空间定向的建议296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297

一、知觉理论与建筑体验297

二、建筑体验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299

三、室内空间的体验305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312

一、居住场所313

二、老年人福利设施319

三、其他建筑类型321

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行为研究329

主要参考文献331

后记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