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麻天祥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1380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佛教-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代前言)3
第一章 佛、佛法与中国佛学19
第一节 佛与佛法20
第二节 中国佛学的历史演变28
第二章 近代佛学伏流之滥觞33
第一节 晚清佛学之概况35
第二节 近代佛学理性思辨的前驱先路38
第三节 近代佛学经世致用之创荆辟莽46
第三章 近代佛学大潮之鸟瞰52
第一节 辨析佛理及对社会思潮的影响53
第二节 兴办僧学及居士佛学的崛起61
第三节 佛典流通及佛教文化的勃兴70
第四章 近代佛教文化勃兴的原因和特点75
第一节 佛教文化勃兴的内在契机76
第二节 佛教文化勃兴的文化背景84
第三节 思想家学佛的心理机制87
第四节 近代佛学的特点89
第五章 近代佛学的形态和内容96
第一节 寺僧佛学的入世转向96
第二节 居士佛学与佛教文化的勃兴118
第三节 经世佛学与社会变革127
第六章 佛教哲学研究与思想体系的建立129
第一节 谭嗣同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131
第二节 梁启超的佛教心理分析和佛教哲学的比较研究146
附:严复的佛学“不可思议”说158
第三节 章太炎法相唯识哲学的理论框架159
第四节 熊十力本心本体的新唯识论183
第七章 佛学经世致用与佛教救世主义194
第一节 治心和治世的人生佛学195
第二节 康有为的佛教救世主义199
第三节 梁启超佛儒结合的东方人生哲学207
第四节 梁启超的佛教救世思想223
第五节 蔡元培的佛教护国论236
第八章 佛教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不同意见之争243
第一节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的特点244
第二节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251
第三节 欧阳渐与太虚宁汉两系的佛理之争270
第九章 近代佛学的透视和展望275
下卷283
第十章 杨仁山诸宗同归、三教一体的净土思想283
第一节 生平事略284
第二节 思想及影响291
第十一章 欧阳竟无的内外学296
第一节 家世、游学与入仕296
第二节 由儒入佛,转俗成真299
第三节 悲愤而后有学302
第四节 会通儒佛,救国救世313
第十二章 杨度学佛的思想考察及其新佛教论的特征320
第十三章 龚自珍的佛教文化研究332
第一节 龚自珍学佛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332
第二节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特征345
第十四章 魏源的净土思想363
第一节 学佛的历程363
第二节 交游和净土思想的形成367
第三节 经世为用、治心为本、体用一致的学术思想371
第四节 净土四经的思想倾向377
第十五章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和佛教救世主义390
第十六章 梁启超佛学思想及佛教文化研究概述410
第十七章 谭嗣同的经世佛学422
第一节 佛法否定精神对社会批判意识的强化424
第二节 佛学经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30
第三节 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与内容437
第十八章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460
第一节 转俗成真、回真向俗的哲学革命460
第二节 真如本体论466
第三节 万法唯识论472
第四节 齐物观476
第五节 回真向俗的应用哲学479
第十九章 诗禅敬安的禅诗和卫教爱国思想488
第一节 行状488
第二节 出世思想的形成和宗教向度的深化494
第三节 入世转向的蕴发和宗教观念的淡化502
第四节 禅诗中非理性的情绪体验509
第二十章 太虚大师和近代佛教革新运动515
第一节 行略516
第二节 佛教的三大革命521
第三节 佛学思想的主要特点523
第二十一章 近代律宗大师——李叔同529
第一节 主要经历及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529
第二节 李叔同出家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537
第三节 李叔同佛学研究的特征544
附录: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意见书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