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兽医针灸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兽医针灸学
  • 杨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95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中兽医-针灸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兽医针灸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兽医针灸学的概念1

二、兽医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2

三、兽医针灸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8

二、保定的注意事项10

一、保定的意义10

第一章 针灸常用动物保定法10

第一节 概述10

三、术者与病畜的体位关系11

一、头部保定法12

第二节 牛的保定法12

二、站立肢蹄保定法14

三、倒卧保定法15

一、头部保定法17

第三节 马的保定法17

二、站立肢蹄保定法21

三、倒卧保定法24

一、羊的保定法26

第四节 其他动物保定法26

二、猪的保定法28

三、骆驼的保定法31

四、犬的保定法32

五、猫的保定法33

六、兔的保定法34

七、家禽的保定法36

第一节 针灸用具37

第二章 针灸基本知识37

三、三棱针38

二、圆利针38

一、毫针38

四、宽针39

七、夹气针40

六、火针40

五、穿黄针40

十五、持针器41

十四、宿水管41

八、眉刀针、痧刀针41

九、三弯针41

十、玉堂钩41

十一、姜牙钩41

十二、抽筋钩41

十三、骨眼钩41

一、基本功训练43

第二节 针前准备43

十六、大血绳43

二、针刺前的准备工作44

一、押手法45

第三节 操作方法45

二、持针法46

三、进针法48

四、运针法49

七、针刺角度和深度51

六、起针法51

五、留针法51

八、补泻、针感与针刺强度52

一、异常情况的处理56

第四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注意事项56

二、注意事项57

一、白针疗法58

第一节 针法58

第三章 针灸疗法58

二、血针疗法59

第二节 灸法60

三、火针疗法60

一、艾灸疗法61

二、熨烙疗法62

一、气针疗法66

第三节 其他疗法66

二、水针疗法67

三、埋植疗法69

四、电针疗法70

五、激光穴位照射疗法71

六、TDP、穴位磁疗与微波针疗法72

七、拔罐、刮痧及按摩疗法74

一、腧穴的命名77

第一节 概述77

第四章 腧穴77

二、腧穴的分类78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79

五、腧穴的归经81

四、腧穴的作用特性81

通天穴82

耳根穴82

第二节 牛的腧穴82

一、头颈部穴位82

天门穴82

耳尖穴82

鼻俞穴83

鼻中穴83

龙会穴83

山根穴83

大眼角穴84

睛明穴84

鼻泪管穴84

承浆穴84

睛俞穴84

通关穴85

顺气穴85

太阳穴85

三江穴85

风门穴86

抱腮穴86

锁口穴86

开关穴86

丹田穴87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87

喉门穴87

颈脉穴87

命门穴88

天平穴88

鬐甲穴88

天福穴88

苏气穴88

安福穴88

开风穴89

百会穴89

安肾穴89

肾角穴90

肾俞穴90

尾根穴90

尾尖穴90

尾本穴90

腰中穴90

肾棚穴90

肛脱穴91

莲花穴91

后海穴91

通窍穴92

会阴穴92

阴脱穴92

肝俞穴93

肺俞穴93

六脉穴93

食胀穴94

归腹穴94

脾俞穴94

关元俞穴94

肷俞穴94

云门穴95

滴明穴95

带脉穴95

前槽穴95

穿黄穴95

膊尖穴96

轩堂穴96

阳明穴96

通乳穴96

三、前肢部穴位96

肩外颙穴97

冲天穴97

膊栏穴97

肺门穴97

肺攀穴97

肩井穴97

抢风穴97

腕后穴98

同筋穴98

肘俞穴98

胸堂穴98

夹气穴98

蹄头穴99

缠腕穴99

膝眼穴99

膝脉穴99

蹄门穴100

灯盏穴100

涌泉穴100

环中穴101

环跳穴101

四、后肢部穴位101

雁翅穴101

气门穴101

居髎穴101

邪气穴102

阳陵穴102

环后穴102

大胯穴102

小胯穴102

掠草穴102

肾堂穴103

汗沟穴103

仰瓦穴103

第三节 马的腧穴104

曲池穴104

后三里穴104

抽筋穴105

垂睛穴105

一、头颈部穴位105

大风门穴105

通天穴105

盲俞穴106

睛明穴106

降温穴106

外唇阴穴106

分水穴106

睛俞穴106

开天穴107

骨眼穴107

大眼角穴107

鼻俞穴108

血堂穴108

三江穴108

太阳穴108

鼻管穴109

气海穴109

玉堂穴110

内唇阴穴110

姜牙穴110

抱腮穴111

开关穴111

通关穴111

锁口穴111

承浆穴112

耳根穴112

上关穴112

下关穴112

耳尖穴112

天门穴113

喉俞穴113

槽结穴113

颈脉穴114

九委穴114

风池穴114

风门穴114

伏兔穴114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15

大椎穴115

迷交感穴115

阳关穴116

命门穴116

鬐甲穴116

断血穴116

腰前穴117

后海穴117

百会穴117

尾根穴117

尾尖穴117

尾本穴117

肾棚穴118

腰后穴118

腰中穴118

肷癖穴119

肷俞穴119

肾俞穴119

肾角穴119

八窖穴119

膈俞穴120

肺之俞穴120

厥阴俞穴120

督俞穴120

肺俞穴120

肝俞穴121

胃俞穴121

胆俞穴121

大肠俞穴122

气海俞穴122

肝之俞穴122

三焦俞穴122

脾俞穴122

阴俞穴123

莲花穴123

关元俞穴123

小肠俞穴123

带脉穴124

前槽穴124

肛脱穴124

阴脱穴124

云门穴125

黄水穴125

穿黄穴125

心俞穴125

理中穴125

肺攀穴126

肺门穴126

三、前肢部穴位126

膊尖穴126

膊栏穴126

抢风穴127

肩贞穴127

膊中穴127

弓子穴127

肩井穴127

乘蹬穴128

掩肘穴128

冲天穴128

天宗穴128

肘俞穴128

胸堂穴129

里夹气穴129

乘重穴129

缠腕穴130

膝脉穴130

同筋穴130

膝眼穴130

蹄臼穴131

蹄门穴131

明堂穴131

蹄头穴131

雁翅穴132

路股穴132

垂泉穴132

四、后肢部穴位132

巴山穴132

会阳穴133

小胯穴133

丹田穴133

居髎穴133

环跳穴133

大胯穴133

掠草穴134

牵肾穴134

邪气穴134

汗沟穴134

仰瓦穴134

曲池穴135

肾堂穴135

阳陵穴135

后三里穴135

滚蹄穴136

板筋穴136

合子穴136

乌筋穴136

承浆穴137

玉堂穴137

第四节 猪的腧穴137

一、头颈部穴位137

天门穴137

山根穴137

鼻梁穴137

脑俞穴138

太阳穴138

锁口穴138

开关穴138

睛明穴138

睛俞穴138

刮喉穴139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39

耳根穴139

安神穴139

卡耳穴139

耳尖穴139

六脉穴140

肺俞穴140

大椎穴140

身柱穴140

苏气穴140

断血穴140

百会穴141

肾门穴141

脾俞穴141

关元俞穴141

后海穴142

尾尖穴142

六眼穴142

尾根穴142

尾本穴142

莲花穴143

阳明穴143

三脘穴143

乳基穴143

涌泉穴144

缠腕穴144

三、前肢部穴位144

抢风穴144

七星穴144

汗沟穴145

小胯穴145

蹄头穴145

四、后肢部穴位145

大胯穴145

龙会穴146

天门穴146

后三里穴146

曲池穴146

第五节 羊的腧穴146

一、头颈部穴位146

颈灵穴147

内唇阴穴147

鼻俞穴147

山根穴147

外唇阴穴147

开关穴148

三江穴148

太阳穴148

大眼角穴148

睛俞穴148

睛明穴148

骨眼穴148

伏兔穴149

风门穴149

抱腮穴149

耳尖穴149

耳根穴149

苏气穴150

鬐甲穴150

顺气穴150

玉堂穴150

通关穴150

颈脉穴150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50

胃俞穴151

关元俞穴151

断血穴151

肺俞穴151

肝俞穴151

脾俞穴151

六脉穴151

百会穴152

腰椎穴152

大肠俞穴152

肾门穴152

尾尖穴153

尾本穴153

肾俞穴153

尾根穴153

膊尖穴154

三、前肢部穴位154

肷俞穴154

脐中穴154

脐旁穴154

脐后穴154

后海穴154

缠腕穴155

前三里穴155

肩井穴155

抢风穴155

肘俞穴155

胸堂穴155

小胯穴156

大胯穴156

涌泉穴156

蹄头穴156

四、后肢部穴位156

环中穴156

大风门穴157

脑顶穴157

汗沟穴157

后三里穴157

曲池穴157

第六节 骆驼的腧穴157

一、头颈部穴位157

血堂穴158

三江穴158

分水穴158

内唇阴穴158

通关穴158

眼脉穴159

开关穴159

鼻俞穴159

锁口穴159

耳姜牙穴160

耳尖穴160

大眼角穴160

龙会穴160

鼻缺穴160

骨眼穴160

睛明穴160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61

嗓黄穴161

风门穴161

伏兔穴161

颈脉穴161

九委穴161

胃俞穴162

脾俞穴162

前峰穴162

峰尖穴162

丹田穴162

脊俞穴162

肺俞穴162

肝俞穴162

后峰穴163

膀胱俞穴163

大肠俞穴163

关元俞穴163

肾棚穴164

肾俞穴164

百会穴164

肾角穴164

莲花穴165

后海穴165

腰后穴165

次窖穴165

尾根穴165

尾旁穴165

尾本穴165

尾尖穴165

肩俞穴166

肩井穴166

云门穴166

带脉穴166

三、前肢部穴位166

膊尖穴166

膊栏穴166

肘俞穴167

夹气穴167

肩外颙穴167

抢风穴167

冲天穴167

胸堂穴167

蹄沿穴168

蹄门穴168

过梁穴168

缠腕穴168

涌泉穴168

蹄夹穴168

汗沟穴169

阳陵穴169

四、后肢部穴位169

环后穴169

大胯穴169

小胯穴169

掠草穴169

三江穴170

山根穴170

仰瓦穴170

肾堂穴170

第七节 犬的腧穴170

一、头颈部穴位170

水沟穴170

上关穴171

翳风穴171

睛明穴171

承泣穴171

锁口穴171

开关穴171

颈脉穴172

风池穴172

下关穴172

耳尖穴172

天门穴172

中枢穴173

灵台穴173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73

大椎穴173

陶道穴173

身柱穴173

百会穴174

关后穴174

脊中穴174

悬枢穴174

命门穴174

阳关穴174

厥阴俞穴175

肺俞穴175

二眼穴175

尾根穴175

尾本穴175

尾尖穴175

后海穴175

脾俞穴176

胆俞穴176

心俞穴176

督俞穴176

膈俞穴176

肝俞穴176

天枢穴177

膀胱俞穴177

胃俞穴177

肾俞穴177

大肠俞穴177

关元俞穴177

小肠俞穴177

肩井穴178

胸堂穴178

中脘穴178

三、前肢部穴位178

前三里穴179

四渎穴179

肩外颙穴179

抢风穴179

郗上穴179

肘俞穴179

前曲池穴179

指间穴180

涌泉穴180

外关穴180

内关穴180

阳池穴180

腕骨穴180

解溪穴181

阳辅穴181

四、后肢部穴位181

环跳穴181

肾堂穴181

膝上穴181

阳陵穴181

后三里穴181

第八节 猫的腧穴182

趾间穴182

后跟穴182

中付穴182

后曲池穴182

滴水穴182

大椎穴183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183

一、头颈部穴位183

水沟穴183

素髎穴183

睛明穴183

太阳穴183

开关穴183

耳尖穴183

伏兔穴183

膊栏穴184

膊尖穴184

身柱穴184

脊中穴184

百会穴184

后海穴184

尾尖穴184

肝俞穴184

脾俞穴184

三、前肢部穴位184

汗沟穴185

环跳穴185

肩井穴185

抢风穴185

肘俞穴185

前三里穴185

太渊穴185

指间穴185

四、后肢部穴位185

趾间穴186

跟端穴186

掠草穴186

后三里穴186

太溪穴186

二、治疗总则188

一、预防188

第五章 病证防治188

第一节 概述188

三、选穴原则189

四、配穴方法190

第二节 牛的病证防治191

第三节 马的病证防治201

第四节 猪的病证防治218

第五节 羊的病证防治227

第六节 骆驼的病证防治231

第七节 犬的病证防治235

第八节 猫的病证防治241

一、针刺的作用244

第一节 传统论述244

第六章 针灸的作用及原理244

二、灸法的作用245

一、腧穴研究概况246

第二节 现代研究246

三、经络、穴位的功能特性246

二、经络研究概况252

三、刺法灸法研究概况265

第七章 针刺麻醉275

第一节 针刺麻醉基本知识275

一、针刺麻醉的概念275

二、针刺麻醉的特点275

三、针刺麻醉常用器械276

第二节 针刺麻醉常用穴位277

一、牛体针刺麻醉穴位277

二、马体针刺麻醉穴位279

三、猪体针刺麻醉穴位281

四、耳针针刺麻醉穴位281

五、实验动物针麻穴位282

第三节 针刺麻醉穴位选配原则286

一、体针麻醉穴位选配原则286

三、针麻穴位选配注意事项287

第四节 针刺麻醉方法287

一、针麻方法的分类287

二、耳针麻醉穴位选配原则287

二、针麻的过程288

三、常用针麻方法288

第五节 针刺麻醉在外科手术上的应用291

一、家畜针麻常用穴组291

四、针麻辅助用药291

二、常用手术针麻处方举例293

第六节 针刺麻醉研究进展295

一、临床研究进展295

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296

附录一 畜体骨骼及部分解剖部位古今名称对照303

附录二 畜禽实验动物的椎骨数305

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