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育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089693.jpg)
- 刘存绪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599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概述1
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
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
二、什么是教育经济学2
三、教育经济学的性质3
四、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结构4
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5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
二、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6
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特点7
第三节 学习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意义与方法10
一、学习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意义10
二、学习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方法10
第二章 教育产业化12
第一节 教育产业化12
一、教育产业化的历史必然性12
二、教育产业化的意义15
第二节 教育产业化的特征18
一、教育产业的含义18
二、教育产业的特征20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的发展23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对策和途径23
二、民办教育产业化的发展29
第三章 教育市场32
第一节 教育市场及其特征32
一、教育市场的客观存在32
二、教育市场的含义和特点34
三、教育市场建立的条件38
四、教育市场的类型40
第二节 教育的市场需求41
一、教育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念及教育需求曲线41
二、教育市场需求的类型44
三、影响教育需求的因素46
四、教育需求的基本特点50
第三节 教育的市场供给52
一、教育市场供给的基本概念和教育供给曲线52
二、教育市场供给的类型55
三、影响教育市场供给的因素60
第四节 教育供需的平衡63
一、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64
二、坚持市场主导性原则,发展非义务阶段教育,实现供需平衡69
第四章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74
第一节 教育的人力资源及其构成75
一、教育的人力资源及其性质75
二、教育人力资源的构成78
第二节 教育的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85
一、教育的物力资源85
二、教育的财力资源87
第三节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93
一、我国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弊端93
二、我国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形成的原因99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几点思考100
第五章 教育生产103
第一节 教育生产概述104
一、教育生产及其特点105
二、教育生产的历史沿革107
第二节 教育生产的构成要素111
一、教育劳动者112
二、教育劳动资料119
三、教育劳动对象122
第三节 教育生产函数124
一、关于教育生产函数的几个重要概念125
二、教育生产函数模型127
第六章 教育成本及其合理分担134
第一节 教育成本及其分类134
一、教育成本概念的形成和发展134
二、教育成本的本质内涵及概念体系138
三、教育成本的分类142
一、计量教育成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49
第二节 教育成本的计量149
二、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151
第三节 教育成本的核算155
一、核算教育成本的原则155
二、核算教育成本的程序157
第四节 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164
一、教育成本分担的含义、实质和依据164
二、教育成本负担结构对教育的影响165
三、我国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168
第七章 教育效益172
第一节 教育效益和教育效率172
一、教育效益和教育效率的基本概念172
二、教育效益和教育效率的关系175
三、影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176
四、评价教育效率的指标体系179
五、提高教育效率的途径182
第二节 教育的经济效益185
一、教育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86
二、教育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188
三、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191
四、我国的教育经济效益实证分析194
五、充分实现教育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及提高途径196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效益197
一、教育的社会效益的内涵及研究意义198
二、教育的社会效益的主要表现199
三、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效益208
第八章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11
第一节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213
一、直接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213
二、促进劳动者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215
三、积极影响经济增长215
第二节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216
一、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指标216
二、定量分析的一般方法217
三、定量分析的劳动简化法219
一、舒尔茨的余量分析法220
第三节 国外学者提出的测算方法220
二、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221
三、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劳动简化法223
第四节 我国学者提出的测算方法225
一、林荣日的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测算法226
二、沈利生—朱运法测算法233
第九章 教育经营239
第一节 教育经营概述239
一、教育经营的含义239
二、教育经营与营利239
三、教育经营的特点240
四、教育经营的意义242
五、教育经营的发展趋势243
第二节 教育经营模式245
一、公办教育245
二、民办教育247
三、公私合营教育251
四、中外合作教育254
第三节 教育经营策略255
一、产学研相结合策略255
二、集团经营策略260
三、合并经营策略263
四、扩招经营策略265
第十章 面向21世纪的教育经济270
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270
一、WTO与教育发展270
二、新经济与教育发展271
三、人才需求与教育发展272
第二节 教育经济的创新273
一、教育经济创新的必然性273
二、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各种形式275
第三节 教育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保障体系275
一、教育经济的发展趋势275
二、教育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276
后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