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志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辽宁省志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志
  • 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78072213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0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902页
  • 主题词:辽宁省-地方志;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史料-辽宁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宁省志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凡例1

概述1

第一篇 组织机构13

第一章 省级组织13

第一节 中共满洲省委员会13

第二节 中共南满省委员会22

第三节 中共辽宁省委员会24

第四节 中共安东省委员会(省工委、省分委)38

第五节 中共辽吉省委员会39

第六节 中共辽北省委员会40

第七节 中共辽东省委员会41

第八节 中共辽西省委员会43

第九节 中共辽南省委员会(省分委)46

第二章 市(地)级组织47

第一节 解放前市(地)委组织49

第二节 解放后市(地)委组织57

第一节 解放前辽宁地区中共县(区)级组织106

第三章 县(市、区)级组织106

第二节 解放后辽宁地区中共县级组织114

第四章 基层组织135

第一节 基层组织的设置和划分136

第二节 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36

第五章 党组(党团)141

第一节 1954年以前辽宁地区党组141

第二节 1954年后辽宁地区党组142

第一节 东北地区代表大会147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会议147

第二篇 重要会议147

第二节 中共满洲省委重要会议149

第二章 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会议152

第一节 代表会议152

第二节 代表大会154

第三节 省委全委会(扩大)和工作会议158

第三篇 组织工作168

第一章 领导班子建设168

第一节 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168

第二节 思想作风建设179

第三节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189

第二章 干部队伍建设196

第一节 干部队伍196

第二节 干部管理制度201

第三节 干部调配205

第四节 干部审查209

第五节 落实干部政策214

第六节 干部培训218

第七节 知识分子工作224

第三章 党员队伍建设236

第一节 党员数量236

第二节 发展党员工作方针238

第三节 非党积极分子工作240

第四节 发展党员手续243

第五节 党员思想教育246

第六节 组织整顿253

第七节 组织员队伍258

第二节 全面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63

第一节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初步形成263

第四章 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63

第三节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损害265

第四节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267

第五节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恢复268

第五章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271

第一节 组织部门机构、人员编制271

第二节 组织部门职能任务280

第三节 组织部门干部队伍28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党的社会宣传工作294

第一章 社会宣传294

第四篇 宣传工作29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社会宣传工作302

第二章 理论工作314

第一节 干部理论教育315

第二节 引导工农群众学理论321

第三节 理论宣传322

第四节 理论研究与阵地324

第三章 党员教育328

第一节 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328

第二节 基层党员教育的形式和阵地332

第三节 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334

第四章 文化艺术335

第一节 贯彻党的文艺方针336

第二节 文艺战线的政治斗争340

第三节 拨乱反正343

第五章 新闻与出版348

第一节 新闻349

第二节 出版356

第三节 发行359

第六章 对外宣传361

第一节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领导361

第二节 方针政策与宣传内容363

第三节 旅游点与宣传品364

第四节 边境和沿海地区的宣传365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366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大讨论366

第二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367

第三节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369

第四节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372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3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374

第二节 队伍建设378

第五篇 统一战线工作386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培训386

第一节 机构386

第二节 队伍培训389

第二章 重要会议389

第一节 辽东、辽西省统战工作会议389

第二节 辽宁省全省统战工作会议390

第三节 对党外人士进行“三个主义”教育工作会议395

第三章 统战教育及统战理论研究397

第一节 开办社会主义政治学校397

第二节 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工作398

第四章 推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活动400

第一节 抗美援朝400

第二节 参加“镇反”、“三反”、“五反”、“肃反”、思想改造等各项政治运动401

第三节 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参与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402

第四节 推动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认真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402

第五节 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业做贡献403

第五章 引导私营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404

第一节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04

第二节 对原工商业者的团结、教育、改造工作409

第六章 帮助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建立、恢复与发展组织,开展各项工作414

第一节 帮助民主党派建立与发展组织,开展工作414

第二节 帮助有关人民团体建立、健全组织,开展工作420

第三节 推动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425

第一节 统一战线方面的人事工作429

第七章 贯彻执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29

第二节 坚持同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政治协商,发挥其民主监督作用437

第三节 搞好政权机关党与非党合作共事关系438

第八章 民族与宗教工作440

第一节 民族工作440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宗教政策447

第九章 落实统战政策451

第一节 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和改正错划“右派分子”452

第二节 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454

第三节 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455

第四节 落实台胞、台属政策457

第六篇 纪律检查462

第一章 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462

第一节 纪律检查(监察)机构462

第二节 纪律检查(监察)干部队伍468

第二章 案件检查476

第一节 恢复经济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案件检查476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案件检查47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案件检查48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案件检查481

第三章 案件审理483

第一节 审理违纪案件484

第二节 审理日常申诉复查案件489

第四章 受理控诉申诉491

第一节 受理控诉491

第二节 受理申诉工作495

第三节 控诉申诉中的情况反映497

第五章 案件甄别和平反冤假错案499

第一节 案件甄别499

第二节 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500

第三节 复查纠正历史遗留案件502

第六章 “两案”审理,清理“打砸抢”和核查“三种人”504

第一节 “两案”审理504

第二节 清理“打砸抢”分子506

第三节 核查处理“三种人”507

第七章 党风党纪教育508

第一节 预防教育508

第二节 典型教育511

第三节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教育513

第八章 纠正不正之风514

第一节 纠正动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不正之风515

第二节 纠正住、建房上不正之风516

第三节 纠正“三招三转”中的不正之风517

第四节 纠正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的不正之风518

第七篇 政法工作526

第一章 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526

第一节 组织机构526

第二节 政法队伍建设527

第二章 打击敌对势力531

第二节 对反动党团特务组织登记532

第一节 打击日伪和国民党的残余势力532

第三节 取缔反动封建会道门533

第四节 防间反特斗争534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535

第六节 内部肃反运动537

第七节 打击现行反革命537

第八节 打击宗教组织内的反动势力541

第三章 打击刑事犯罪543

第一节 集中搜捕与重点打击544

第二节 开展“严打”战役545

第三节 专项斗争548

第四章 打击经济犯罪551

第一节 “三反”、“五反”运动551

第二节 “新五反”运动552

第三节 打击经济犯罪专项斗争553

第五章 审判工作556

第一节 反革命案件审判556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558

第三节 经济犯罪案件审判560

第四节 民事案件审判561

第五节 经济纠纷案件审判564

第六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65

第一节 全党抓综合治理565

第二节 全民参与综合治理566

第三节 建立与推行治安保卫责任制567

第四节 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567

第五节 基层基础工作建设568

第一章 组织机构573

第八篇 党校工作573

第一节 省级党校574

第二节 市(地)级党校582

第三节 县(区)级党校583

第二章 干部培训585

第一节 培训任务586

第二节 教学方针611

第三节 学员管理616

第一节 机构职能619

第三章 科研工作619

第二节 科研活动621

第三节 科研成果628

第四章 教师队伍建设630

第一节 教研机构与师资631

第二节 队伍建设632

第九篇 信访工作641

第一章 组织机构与干部队伍641

第一节 组织机构642

第二节 干部队伍647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考核651

第二章 工作部署与业务指导660

第一节 会议部署660

第二节 文件指示664

第三节 领导批示666

第四节 业务指导670

第三章 办理来信674

第一节 办信要求675

第二节 办信程序677

第三节 复杂信件的处理681

第四节 提供信息683

第四章 接待来访693

第一节 接访要求694

第二节 集体上访的处理699

第三节 维护上访秩序701

第五章 办理案件714

第一节 办案要求714

第二节 办案方式716

第三节 案例选录721

第一节 领导机构729

第十篇 省顾问委员会729

第一章 组织机构729

第二节 办事机构730

第二章 会议731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731

第二节 省顾委常委会议731

第三节 省顾委委员分组会议732

第三章 主要工作732

第二节 承办省委委托的工作733

第一节 列席省委常委会议和扩大会议733

第三节 组织常委进行整党734

第四节 组织委员学习和考察734

第五节 调查研究734

第六节 关心老干部工作736

第四章 社会活动736

第一节 出席各种重要社会活动和纪念活动736

第二节 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工作736

第三节 著述737

第一节 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741

第十一篇 党在辽宁的重大活动741

第一章 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741

第二节 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742

第三节 领导群众革命运动743

第二章 开展抗日斗争75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领导反日斗争75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辽宁义勇军的领导与影响756

第三节 建立南满抗日民主政权759

第三章 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761

第一节 创建东北根据地762

第二节 动员参军支援前线767

第三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771

第四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775

第一节 建立民主政权776

第二节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778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779

第四节 清理“中层”、“内层”780

第五节 肃清内部反革命分子781

第六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782

第七节 “反右倾”斗争785

第八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787

第五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792

第一节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792

第二节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95

第三节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98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99

第六章 领导经济建设801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801

第二节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804

第三节 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808

第四节 贯彻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813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重大活动819

第一节 贯彻《五一六通知》820

第二节 建立革命委员会821

第三节 斗、批、改824

第四节 全面整顿和“反击右倾翻案风”829

第八章 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831

第一节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832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835

第三节 落实各项政策837

第九章 新时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40

第一节 国民经济开始恢复840

第二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843

第三节 贯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845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51

第五节 经济工作的新局面853

附录859

一、大事年表859

二、编纂始末9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