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097640.jpg)
- 国彦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605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新制度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1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4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体系6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0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9
一、经济人假设19
二、有限理性假设20
三、不完全信息假设22
四、机会主义假设24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6
一、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26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8
三、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上差异32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37
一、制度、规则与人37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40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问题43
第二章 制度45
第一节 制度的含义45
一、制度的定义45
二、制度的特性50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53
第二节 制度的起源57
一、制度产生的两种途径58
二、从囚徒的困境模型看制度的起源59
三、制度起源的其他解释65
一、制度的需求71
第三节 制度的需求、供给与均衡71
二、制度的供给78
三、制度的供求均衡与非均衡84
第三章 产权90
第一节 产权的含义90
一、产权的定义90
二、产权的内容96
三、产权的形式97
第二节 产权的特性100
一、产权的排他性100
二、产权的可分解性102
三、产权的可交易性104
四、产权的明晰性106
五、产权的有限性108
一、产权的起源109
第三节 产权的起源和功能109
二、产权的功能115
第四节 科斯定理119
一、外部性及其解决的不同思路120
二、科斯第一定理122
三、科斯第二定理127
四、科斯第三定理132
五、科斯定理的相关定理133
第四章 交易费用137
第一节 交易与交易费用137
一、交易的含义137
二、交易的历史142
三、交易费用144
第二节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149
一、有限理性与交易费用150
二、机会主义与交易费用151
三、不确定性与交易费用153
四、资产专用性与交易费用155
五、诺思对交易费用原因的分析156
第三节 交易费用的计量158
一、宏观层面上的交易费用计量研究159
二、微观企业层面上的交易费用计量研究161
三、经验性案例研究163
第四节 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165
一、交易费用的性质165
二、产权界定的三种方式169
三、产权初始界定与最佳界定171
第一节 市场的含义174
一、市场的定义174
第五章 市场174
二、市场的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177
三、市场为什么会存在179
第二节 市场秩序182
一、市场的主体秩序182
二、市场的交易秩序185
三、市场的法治秩序189
四、市场的道德秩序191
第三节 信息与市场193
一、信息与信息不对称193
二、信息不对称的类型197
三、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199
四、委托—代理机制202
五、激励机制205
一、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207
第四节 市场失灵207
二、外在性与市场失灵209
三、共有财产和公共物品的产权特征与市场失灵210
四、垄断与市场失灵213
第六章 企业216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216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216
二、科斯的企业理论218
三、威廉姆森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资产专用性222
四、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团队生产”224
五、张五常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契约观点227
第二节 企业结构理论232
一、企业结构概述232
二、个人业主制企业235
三、合伙制企业236
四、公司制企业237
第三节 不完全契约与委托—代理238
一、契约及其不完全性238
二、委托—代理问题及其原因242
三、委托—代理成本244
四、委托—代理的类型247
第四节 激励监督机制249
一、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249
二、企业的两种激励方式250
三、分成制的激励问题252
四、委托—代理中的监督问题253
五、监督与激励的方式255
第五节 企业家259
一、企业家的定义259
二、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262
三、企业家的素质266
四、对于企业家问题的总结267
第七章 国家269
第一节 国家起源理论269
一、国家起源的契约理论269
二、国家起源的掠夺或剥削理论272
三、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国家理论273
第二节 国家模型277
一、芬德雷和威尔逊的规范模型277
二、诺思国家模型的基本特征278
三、国家的目标279
四、国家、产权与经济的技术生产边界282
五、国家的组织形式283
一、“诺思悖论”的含义285
第三节 “诺思悖论”285
二、“诺思悖论”存在的原因287
三、对“诺思悖论”的理解291
第四节 国家的作用294
一、国家与意识形态294
二、国家与产权296
三、国家与交易费用304
第五节 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国家306
一、国家的出现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成就306
二、封建主义的国家307
三、民族国家308
四、产业革命309
第一节 产权的分类310
一、按照主权主体的不同来分类310
第八章 公共产品310
二、按照各种经济组织的性质分类314
三、按照资产能否移动分类316
第二节 灯塔与公共产品318
一、经济学上的灯塔318
二、公共物品的含义320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的解释321
第三节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产权安排326
一、私人物品的产权安排326
二、私人提供公共物品330
三、公共物品的产权安排335
四、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同时存在时的最优态348
第四节 俱乐部物品350
二、俱乐部物品的均衡模型351
一、俱乐部产权的界定351
三、蒂鲍特假说的产权特征353
四、俱乐部产权制度的启示354
第九章 公共选择357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357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357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358
三、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渊源361
四、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方法365
第二节 直接民主制经济理论368
一、投票决策规则368
二、投票交易371
三、阿罗悖论373
第三节 代议民主制经济理论379
一、政党理论380
二、利益集团理论385
三、官僚理论390
一、公共选择情况下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397
第四节 寻租397
二、寻租活动的经济分析399
三、寻租活动的治理404
第五节 宪政经济学408
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规则选择的科学409
二、规则决定政策410
三、选择规则的标准是一致同意标准410
四、过程比结果重要411
五、政府失灵的根源是宪法约束失灵412
六、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规则,是宪法改革412
七、判断政治—法律—制度符合“契约论”的准则412
八、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413
九、宪政改革目标:宪政民主413
第一节 制度变迁概述415
第十章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415
一、制度变迁的动因416
二、制度变迁的主体417
三、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419
四、制度变迁的模型:“诺思模型”422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424
一、制度变迁及其发生机理424
二、制度变迁的时滞426
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429
四、制度变迁的连锁效应435
五、学习机制与制度变迁437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模型439
一、诱致性制度变迁440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443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446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448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448
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449
三、诺思的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458
四、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60
第十一章 新经济史学466
第一节 新经济史学概述466
一、新经济史学的三个发展阶段466
二、新经济史学的特征468
第二节 第一次经济革命472
一、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发生及发展472
二、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原因473
第三节 西方社会的兴衰475
一、法国478
二、西班牙479
三、荷兰481
四、英国482
第四节 “李约瑟之谜”484
一、何谓“李约瑟之谜”484
二、对“李约瑟之谜”的传统解释485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李约瑟之谜”的破解488
第五节 新经济史学对经济发展史的重新解读492
一、奴隶制的高效率问题492
二、庄园制问题的争议497
三、羊吃人抑或农业革命:“圈地运动”499
四、铁路的贡献有多大505
五、限制垄断的问题506
参考文献509
后记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