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 王钜,陈振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55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医药学:实验动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1

一、实验动物的概念1

二、实验用动物分类1

三、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内容2

四、实验动物科学的支持学科2

第二节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概况3

一、国外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4

二、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5

三、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6

第三节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7

一、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

二、实验动物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8

三、实验动物在相关领域广泛应用8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福利9

一、实验动物福利的特点与概念9

二、各国实验动物福利存在的问题10

三、实验动物的痛苦与舒适的指标11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及质量控制12

第一节 实验动物与动物学分类12

第二节 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知识13

一、体细胞的有丝分裂13

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13

三、性染色体与性别14

四、遗传的物质基础14

五、基因14

第三节 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组成15

一、表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15

二、Hardy-Weinberg定律16

三、影响平衡的因素18

第四节 近交系动物21

一、基本概念21

二、命名21

三、特殊近交系类型21

四、近交系动物的特征22

五、近交系的应用23

第五节 封闭群动物23

一、基本概念23

二、命名23

三、封闭群动物的特征及应用23

第六节 杂交群动物24

一、基本概念24

二、命名24

三、杂交一代动物的特征及应用24

第七节 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24

一、实验动物的繁殖方法24

二、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监测25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28

第一节 按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程度进行实验动物分类28

一、普通级动物28

二、清洁动物28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28

四、无菌动物28

第二节 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28

第三节 实验动物常见感染性疾病29

一、病毒性疾病29

二、细菌性疾病44

三、真菌病54

四、寄生虫病55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与隔离措施83

一、实验动物的防疫原则84

二、平时的预防措施84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84

四、消毒措施84

五、隔离措施85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监测85

一、检测要求85

二、检测程序85

三、检测方法87

四、检测规则87

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89

第一节 营养对实验动物的作用89

一、蛋白质89

二、脂肪90

三、碳水化合物91

四、维生素92

五、矿物质94

六、水95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标准96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96

二、制定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指标96

三、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种类96

四、常用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96

五、实验动物饲养标准97

第三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控制101

一、饲料的种类101

二、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102

三、配合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02

四、饲料的消毒103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105

第一节 实验动物环境的概述105

一、实验动物环境定义105

二、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的重要性105

三、主要环境因素的构成106

第二节 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106

一、气候因素106

二、理化因素108

三、居住因素108

四、生物因素109

第三节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环境国家标准109

第六章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112

第一节 实验动物设施概述112

一、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的概念112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112

三、屏障设施(Barrier Facility)114

第二节 特殊实验动物设施115

一、生物危害特殊动物实验设施115

二、特殊化学物质动物实验设施116

三、放(辐)射污染防护动物实验设施116

第三节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基本要求117

一、设施建筑要求117

二、设施区域设置要求117

第四节 小型独立实验动物设备118

一、层流架118

二、隔离器118

三、超净工作台119

四、独立供气动物笼(IVC)系统121

第七章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运行管理123

第一节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运行管理123

一、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人员配置123

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制度的制定123

三、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物品的净化、灭菌123

四、仪器设备及物品管理124

五、饲料管理124

六、动物运输管理124

第二节 屏障设施人员管理124

一、屏障设施人员的一般要求124

二、饲养人员卫生及健康要求124

三、饲养人员工作程序125

第三节 屏障设施动物的管理127

一、实验动物进屏障设施净化127

二、实验动物出屏障设施要求127

第八章 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128

第一节 小鼠128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128

二、小鼠在生物医学中应用129

三、小鼠的主要品种、品系130

四、小鼠的饲育管理131

第二节 大鼠132

一、生物学特性132

二、大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33

三、大鼠主要品种、品系134

四、大鼠的饲育管理136

第三节 仓鼠136

一、生物学特性137

二、仓鼠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137

三、主要品种138

四、仓鼠的饲养管理138

第四节 豚鼠139

一、生物学特性139

二、豚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39

三、常用豚鼠的品种和品系140

四、豚鼠的饲养管理141

第五节 家兔141

一、生物学特性141

二、家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42

三、常用家兔的品种和品系143

四、家兔的饲养和管理144

第六节 犬144

一、生物学特性144

二、犬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44

三、实验用犬的主要品种145

四、犬的饲养和管理146

第七节 非人灵长类146

一、生物学特性146

二、非人灵长类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147

三、常用种类148

四、非人灵长类的饲养管理要点149

第八节 猫149

一、生物学特性149

二、猫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50

三、实验用猫的主要品种150

四、猫的饲养管理150

第九节 小型猪151

一、目前小型猪的国内外发展状况151

二、小型猪的生物学特性152

三、小型猪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53

四、常用小型猪的品种和品系154

五、小型猪的饲养管理155

第十节 禽类155

一、生物学特征155

二、一般饲养管理156

三、鸡156

第十一节 其他实验(用)动物的特点及应用157

一、长爪沙鼠157

二、鼠兔161

三、旱獭162

四、树鼩163

五、棉鼠166

六、羊167

七、两栖类动物167

八、爬行类动物168

九、鱼170

第九章 特种实验动物174

第一节 悉生动物174

一、悉生动物的定义和发展史174

二、悉生动物的分类174

三、悉生动物的特性176

四、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应用177

第二节 免疫缺陷动物179

一、概述179

二、免疫缺陷动物的分类179

三、常用免疫缺陷动物的生物学特征179

第三节 基因修饰动物181

一、转基因动物181

二、基因敲除动物189

三、克隆动物190

第十章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193

第一节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概念193

一、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概念193

二、动物模型的意义193

第二节 动物模型分类及设计原则194

一、动物模型分类194

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194

第三节 肿瘤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195

一、肿瘤学动物模型的概念195

二、实验动物自发性肿瘤196

三、实验动物诱发性肿瘤196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198

一、高血压疾病研究中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pertension)199

二、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perlipemia and Atheromatosis)201

三、心肌缺血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203

四、心肌梗死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204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206

一、胃溃疡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Gastric Ulcer)206

二、肝胆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Gallbladden Hepatic Disease)207

三、胰腺炎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Pancreatitis)210

第六节 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211

一、甲状腺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Thyroid Disease)211

二、糖尿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Diabetes Mellitus)212

三、肥胖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Obesity)212

第十一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14

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214

一、动物实验的选择214

二、实验动物的购买214

三、实验动物编号与标记21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215

一、小鼠的抓取与固定215

二、大鼠的抓取与固定215

三、豚鼠的抓取与固定216

四、家兔的抓取与固定216

五、犬的抓取与固定216

六、猴216

七、小型猪的抓取与固定216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217

一、概述217

二、麻醉的生理学基础217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218

四、常用麻醉药的剂量及注射途径219

五、实验动物麻醉的注意事项220

第四节 供试品给予方法220

一、经口给药220

二、注射法给药221

第五节 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222

一、采血222

二、采集体液223

三、采粪225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安死术225

一、安死术的概念225

二、采用安死术必须符合的标准225

三、安死术的常用方法225

第七节 尸体检查及脏器标本采集原则及检查方法226

一、尸体的外部检查技术226

二、尸体内脏器官采集技术226

三、尸体内脏脏器检查技术227

第八节 实验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228

一、实验外科手术的准备228

二、实验外科的无菌技术229

三、实验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229

四、动物实验术后动物的护理与观察232

第九节 动物实验中的安全防护233

一、概述233

二、实验人员的安全管理234

三、实验动物安全管理237

四、安全操作技术237

五、安全实验室安全制度和管理240

六、放射性核素实验室安全技术241

第十节 动物实验后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242

一、组织管理242

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242

三、污物的无害化处理242

四、废弃动物及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243

第十二章 医学研究中动物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44

第一节 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244

一、选择的基本原则244

二、常见医学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246

三、动物样本的确立及分组249

第二节 动物实验设计方法249

一、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250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50

三、动物实验常用的设计方案252

第三节 动物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统计描述254

一、数据的录入和清理254

二、资料的分组254

三、资料的汇总255

四、统计描述255

第四节 动物实验论文的撰写及注意事项257

热门推荐